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元宵节计划过 元宵节就要来临了,那么xx年的元宵节应该怎么过呢?以下是给大家提供的计划安排,快来看看吧。 xx元宵节计划怎么过 元宵节前一天 【活动对象】学校学生以及家长(欢迎校外学生及家长参加) 【活动地点】学校楼下(最好是临街道路旁) 【活动内容】做灯笼、猜灯谜、得奖励 【活动目的】 1、让学生们了解元宵节的来历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和快乐,并通过收集元宵节的资料,培养其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2、提高学生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增强团队凝聚力、激发孩子们的写作热情。 3、引导孩子们团结友爱、珍惜亲情,感受亲情。 【活动流程】 1、前期准备 1.1上课期间,各班以“灯笼”为主题讲灯笼,做灯笼,写灯笼。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优秀灯笼作品评选,各班上交的比例不少于60%,动员学生正月十四参加猜灯谜活动,带一名新生每生奖励10元和仕币,前台做好新生登记工作。 1.2各老师清点灯笼,做好美化补充工作,并给每个灯笼附上字谜。 1.3各老师在本周期间,每日通过校讯通给家长发送短信,祝福元宵节快乐,动员家长能够和孩子一同来参加猜灯谜活动,让家长和孩子感受到传统佳节的气氛。 2、人员分工 2.1收集300条谜语,以及谜底,包括文学,历史名人,生活,汉字,地理名称等方面。按难易程度分成四类。(负责人:时间节点:) 2.2制作“和合教育庆元宵猜灯谜”条幅,制作3-5块展板(负责人:时间节点:) 2.3准备铁丝,灯穗等,活动奖品设置(负责人:时间节点:) 2.4场地布置:活动当天把展板、灯笼等摆放到位(负责人:时间节点:活动开始一个小时) 2.5主持人(负责人:) 2.6活动营销(负责人:) 新生登记表2张、压岁钱20张或其它优惠奖励券等。 3、活动期间 3.1所有灯笼分组展示。每组设立负责人两到五名,要求分开站立各组灯笼前,负责引导学生及家长去撕谜面,避免乱撕、多撕。 3.2兑奖台:前台老师负责兑奖,主持人公布兑奖。(四张桌子,奖品150份,和仕币200元) 3.3照相: 3.4总协调:(负责活动前期所有工作到位) 4、活动总结 各老师书面总结一份并分享。 5、附灯谜一份、主持稿一份。 延伸阅读:元宵节及闹花灯习俗探源 节日习俗的形成都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元宵节的起源很早,且有不同说法。据史料推测,元宵节大约起源于汉代。或云是汉文帝为庆祝周勃在正月十五平定诸吕而举行庆祝活动后留下的风俗。这一说法纯属无稽之谈,因为周勃平定诸吕是在九月,而迎接汉文帝进入长安也不过是当年的闰九月,故这一说法根本不靠谱。 司马迁史记乐书说:“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常有流星经于祠坛上。使童男童女七十人俱歌。”大意是说,汉朝廷常常于正月上辛日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神(即太阳神),仪式从黄昏开始,到次日太阳出现为止。如果就那么枯燥乏味地空熬,实在难以忍受,于是人们便要进行娱乐活动以减少等待时间的痛苦。因祭祀在夜间进行,当然需要一定的照明,所以便用许多灯笼火把。照明的实际需要和娱乐的精神需要结合起来,逐渐演变成元宵节观花灯的习俗。据唐代学者徐坚推测,这便是后来元宵节通宵欢庆的缘起。但这里有一个问题,即正月的上辛日是不确定的日子,而且是在上旬,肯定不是十五。到后来才逐渐改成一个固定的日子,并确定在望日这一天。 一般说法,这一节日的形成大约是在汉代。但具体是哪朝哪代哪一年则不好考证。但在这一节日中赏花灯,全民狂欢习俗的形成则在隋唐时期。唐宋时,节日中最热闹的要数上元节。唐人将正月十五称为上元,七月十五称为中元,十月十五称为下元,合称“三元”。三元中,上元也就我们现在的元宵节,最受重视,也最热闹。 元宵节闹花灯的习俗起源于何时已搞不清楚,但在隋朝前已见于文字记载。据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五陈至德元年(583)记载:(柳彧)以近世风俗,每正月十五夜,燃灯游戏,奏请禁之。曰:“窃见京邑,爰及外州,每以正月望夜,充街塞陌,聚戏朋游,鸣鼓聒天。燎炬照地。竭资破产,竞此一时。尽室并孥,无问贵贱,男女混杂,缁素不分。秽行因此而成,盗贼由斯而起。因循弊风,曾无先觉,无益于化,实损于民。请颁天下,并即禁断柳彧是隋文帝时大臣,愤世嫉俗,敢说敢干,为百官所忌惮。这是笔者所见关于元宵节闹花灯最早的文字,从中可以分析出许多有价值的信息来。从“近世风俗”几字看,闹花灯风俗的产生距此时不会太远,当在十年二十年左右,也不会太近,不会是一两年的事,如果那样,不会引起朝廷大臣的高度注意。“窃见京邑,爰及外州”八字可知这种风俗波及面很宽,不但京师中如此,外地的州郡也如此。 以下文字则提供这样的信息:每年正月十五夜晚,人们便都到大街上尽情狂欢,鼓声震天,火光照地。人们不惜钱财,比赛灯的规模和精巧。家中所有的人,也不分主仆,不论贵贱,不管男女,一切等级、性别、贵贱的界限全部打破,人们的一切隔阂全部消失,剩下的只是欢歌笑语,甚至是打情骂俏。但这也有负面影响,就是会发生一些伤风败俗之事,也会发生一些偷盗的事件。 这样,正月十五闹花灯风俗的兴起时间似乎大体可以确定,即在北周年间,大约在公元550年至580年之间。那么,这种风俗又是怎么产生的呢?万物之起,必有所始,闹花灯习俗的产生也一样,必定有个缘由。 从这一习俗产生的时间、地域及风俗内容来推测,可能与佛教的流传有关。经上说:如来阇维讫,收舍利罂置金床上,天人散花奏乐,绕城步步燃灯十二里。西域记说:摩喝陁国,正月十五日,僧徒俗众云集,观佛舍利放光雨花。(参见徐坚初学记卷四,中华书局版66页)“阇维”是梵语,即焚烧火化的意思。涅槃经是说,如来死时火化后,将其火化后得到的舍利子装在精美的罐中,安放在金床上。然后,仙人(魁按:当指佛门弟子)一边散花一边奏乐,并绕城以每一步的距离点燃一盏灯。 古代的“步”是长度单位,唐代的步大约相当于现代的一米四十左右。燃灯的距离为十二里,等于六千米,那么大约需要点4285盏灯,规模确实不小。释迦牟尼死在拘尸那城附近,这里的城大概便指该城,而十二里很可能是该城周围的长度。在那个时代,这样的城就算是很大了。 很明显这是为释迦牟尼涅槃火化后举行的悼念仪式,但还没有明确记载是正月十五。而西域记所说的僧俗共同观看舍利放光的习俗可明确说是“正月十五”了。我看,可能是这两个习俗的合流逐渐形成正月十五闹花灯这一民俗的。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1.元宵节打算怎么过xx 2.xx年放假安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老人考试题及答案
- 心理学基础模拟练习题(含答案)
- 中级英语II知到智慧树答案
- 护理重点环节应急预案试题+答案
- 药店药品网络销售管理制度试题(含参考答案)
- 水利工程师-水利工程管理测试题(含参考答案)
- 运输车驾驶员安全教育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城管执法服装定制化采购及质量监控制度合同
- 2025车展场地租赁合同范本-附带增值服务条款
- 2025年度速记服务保密协议及数据安全保护合同
- GB/T 702-2017热轧钢棒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 2023年浙江宁波自考专科07038信息技术与物流管理实复习资料
- GB/T 18970-2003饲料添加剂10%β,β-胡萝卜-4,4-二酮(10%斑蝥黄)
- 履带式管道机器人方案
- 市级课题结题报告-“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开展学生“项目式学习”的实践研究(优秀等次)
- 不锈钢棚施工方案
- 医用高等数学定积分课件
- 深加工结转操作标准流程
- 溺水伤亡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 2022年有子女离婚协议书手写
- 公路硬化报告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