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突破训练.doc_第1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突破训练.doc_第2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突破训练.doc_第3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突破训练.doc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突破训练1. 和大人一起读春节童谣,然后填一填。去买肉 扫房子 磨豆腐 把面发 糖瓜粘 蒸馒头 宰公鸡二十三_ 二十四_ 二十五_ 二十六_二十七_二十八_二十九_2. 课文内容精彩回放。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1)这首诗的作者是_,诗歌写的是惠崇的一幅描绘_的画,画面景物有动有静,静的景物有_,动的景物有_,诗人从这些景物感受到_。(2)这首诗第二句的意思是: _。(3)这首诗中写诗人的想象的是第_句。(4)从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_之情。3.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夜叶赛宁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夜莺的歌声沉寂了,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夜来临,四下一片静,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大河银星万点,小溪银波荡漾。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也闪着银色光芒。 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大自然沉浸在梦乡。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1)这首诗着力展示了夜的什么特点?(2)请你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诗中的夜景。(3)体会一下,通过写景,诗歌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4)“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一句在诗中出现了两次,关于这种重复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4. 补全古诗,完成习题。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_,_秋风动客情。_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_。(1)补全古诗萧萧梧叶送_,_秋风动客情。_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_。(2)本诗题目的意思是_。(3)这首诗是_代诗人_所作,抒发了诗人在秋天思念_的思想感情。(4)诗中“挑”的意思是_,“促织”就是_。作者看到_,料想_,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5)本诗中,表现作者想象的诗句是“_,_。”5. 填一填,补一补,选一选。( )对雨,雪对 。花对 , 鸟对()。( )清对 , 柳绿对。(1)按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写字。(2)选一选,把横线补全。(填序号)桃红 水秀 风 树(3)试着编一编,选一选。(填序号)天对_,_对风,大陆对长空。地 雨 人6. 日积月累我能行。悯农(其二)唐李绅锄 当午,汗滴 。谁知盘 餐,粒粒皆辛苦。(1)把古诗补充完整。锄_当午,汗滴_。谁知盘_餐,粒粒皆辛苦。(2)当你看到有人浪费粮食时,你可以用诗中哪两句来劝说呢?请用横线画出来。7. 快乐阅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诗人身在外乡有怎样的感受?(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8. 请默写诗、文。(1)弟弟平常老说,他们几个好朋友的关系就是“_生死之交”。没想到为了一只彩笔就翻脸无情,这真是“孙猴子的脸_”(2)我能从“_,_”的诗句中想象海通在溪边自由剥莲蓬的画面。(3)当你的朋友面临困境,正悲观失望时,你会选择英国诗人雪莱的一句名言。_,春天还会远吗?”来激励他。(4)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刘禹锡笔下描写黄河壮观景象的诗句是“_,_”(5)杨氏之子闪烁着儿童的智慧,我们可以从:“_,”中找寻到杨氏子语言的机智幽默。(6)看到弟弟整日游手好闲,爷爷语重心长地对他说:“_,一寸光阴不可轻”(7)少年中国说中“_”意思是只才有不断地创新和成长。9. 赏析古诗,完成后面的题。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1)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诗的题目是_。(2)“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的意思是_。(3)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10.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江畔独步寻花_,_。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1)补全古诗。_,_。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2)江畔独步寻花的作者是_代诗人_。诗中描写了_季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_的思想感情。11. 把古诗补充完整,再回答问题。 远看_有色,近听_无声。 春_花还在,_来鸟_惊。(1)把诗句补充完整。远看_有色,近听_无声。春_花还在,_来鸟_惊。(2)选出与下列字意思相反的字。(填序号) 去 近 无 远_有_来_(3)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用横线画出来。12. 读诗歌村居,回答问题。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纸鸢:东风:(2)村居描写出了一幅_(季节)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_的图画,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13. 把下面诗句补充完整。(1)无为在歧路,_。(2)峨眉山月半轮秋,_。(3)五岭_,乌蒙_。(4)_,野渡无人舟自横。14. 根据情境填一填。(1)唐代诗人杜牧在深秋时节去山上游玩时,看到漫山的枫叶红似火,不由得写下“_,_”的诗句。(2)秋天到了,荷叶已经残败,菊花虽然也凋谢了,但枝叶还依然在风中挺立着,这让我想起了诗句:“_,_。”(3)我和哥哥参加双人跳绳比赛,哥哥告诉我:“_,_。”最后,我们取得了胜利。15. 想一想,填一填。(1)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_。(2)我能写一个含有典故的歇后语_。(3)中国有句成语叫做“将心比心”,它让我想起了论语颜渊中的句子_,_。(4)望洞庭的最后两句是“_,_。”诗人以奇特的想象,确切的比喻,描绘了洞庭湖的山水。诗人把洞庭湖的水色比作_,把洞庭湖的君山比作_。16. 课外阅读。登飞来峰宋 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这首诗中正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 ”;侧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 ”。( )(2)这首诗处处写景,又另有所指,如“浮云”既是实写眼前景 , 又比喻 。(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7. 根据课文登鹳雀楼内容,完成练习。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1)前两句是诗人所_ ,短语的十个字,今天读来,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景。(2)后两句是诗人所_ ,要想看到最远方,就要_,是千古传诵的名句18.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姓氏谣东方慕容和上官,诸葛司徒与欧阳。中华姓氏上千种,单姓复姓遍四方。不管你我姓什么,中华儿女是一家。(1)用“_”画出歌谣中的复姓。(2)“遍四方”的意思是( )(3)中国的姓氏非常多,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呢?19. 根据七律长征默写填空。(1)五岭逶迤腾细浪,_。(2)这首诗的颈联是_,_。(3)强化主题、升华主旨的句子是_,_。20. 课内阅读。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1)首句中的“和”,在诗中意思是( )(2)诗中对洞庭湖有一个生动的比喻,它是_。( )(3)这首诗中第一句表现湖面的_,第二句表现夜晚湖面的_,第三句写远望湖中_的君山,第四句再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 )(4)对这首诗的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21. 补充诗句。采莲曲唐王昌龄_裁,芙蓉_。_,_。22. 读一读,猜一猜。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打一动物:_。23. 根据自己的积累填一填。 _,笛弄晚风三四声。 牧童 _,白了少年头,_! 满江红最喜小儿亡赖,_。 清平乐村居文言文语言简洁,充满智慧。杨氏之子中“_”一句最能反映杨氏之子的机智幽默。周瑜以“十天造十万支箭”的任务,设计陷害诸葛亮。诸葛亮采用_的计策挫败了周瑜的暗算。歇后语“孔明借东风_”就出自这段历史故事。24. 读诗歌游园不值,回答问题。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1)请翻译整首诗。(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5.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如果我是一片雪花如果我是一片雪花,我要飘落到什么地方呢?飘到小河里,变成一滴水,和小鱼小虾玩游戏。飘到广场上,去堆雪人。望着你笑眯眯,亲亲你,然后就快乐地融化。(1)雪花飘落到小河里,变成_,和小鱼小虾_。(2)雪花飘到广场上会做什么呢?(3)雪花还会飘到什么地方去呢?请你也来写一写。如果我是一片雪花,我要飘落到什么地方呢?飘到_,_。26. 课文内容回顾。(1)_对_,雪对风。花对树,_对_。(2)一边_,一边少,一群鸭子_。(3)江南_采莲,莲叶何_。(4)荷叶圆圆,他_青蛙说:“我_夏_。”(5)弯弯的_的船,_的船儿两_尖。(6)下雪啦,下雪啦!雪地里_一群小画家。小鸡画_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_。(7)向着国旗,_;望着国旗,_敬礼。(8)谁的尾巴_?谁的尾短?谁的尾巴_像一_伞?27. 课外拓展阅读 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1)词的上阕描写了“兰芽浸溪”、“沙路无泥”、“暮雨规啼”三幅画面。请你展开想象,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下其中的一幅图画。(2)词的下阕由写景转入抒怀,请结合全词内容,试从句意、哲理、作者情感等方面的一点,谈谈你的理解。(3)从所积累的古诗曲的名句中,找出与“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句意相反的来,写在下面。28. 我会读,我会填。江南 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连叶 , 鱼戏荷叶 ,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1)在横线上填写汉字,把古诗补充完整。(2)把鱼儿的方位填入下面的横线上(填序号),并完成图。东 南 西(北) ( ) ( ) ( )(3)我发现诗中有两组意思相反的词语:_ _(4)“莲叶何田田”的意思是( )(填序号)莲叶长得多么茂盛啊。莲叶长在水田中。2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登幽州台歌唐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1)登幽州台歌作者是 , 字伯玉,人称“初唐四杰”之一。( )(2)点明诗人登台感想,表达报国无门忧伤心绪的诗句是:( )。(3)“怆然”表达了作者 的心情。( )(4)“念天地之悠悠”既写出了 , 同时衬托出 , 从而表现诗人 。( )(5)这是一首吊古伤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