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第一编 总论第二编 著作权法律制度第三编 专利法律制度第四编 商标法律制度第五编 其他知识产权 第一编 总论 1 1 知识产权解读 一 知识产权概念知识产权概念 是从英文IntellectualProperty IP 或者IntellectualPropertyRights IPR 翻译过来的 我国台湾称为智慧财产权 关于知识产权概念的定义有两种方式 1 1 知识产权解读 二 知识产权特征 1 1 知识产权解读 三 知识产权性质 1 1 知识产权解读 四 知识产权种类 1 1 知识产权解读 五 知识产权客体 SubjectMatters 知识产权客体 是人们利用其智慧 知识等在一切领域创作出来的成果 主要成果包括 作品 发明创造 商业标志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植物新品种 商业秘密 计算机软件等 对该客体的称呼很多 知识产品 智力成果 精神产品 智慧创作物 智慧财产等 英文词汇有 Intellectualproducts Intellectualcreations creationsofmind etc 知识产权客体的特性很多 包括 无形性或者非物质性 智慧性或者知识性 可传播性 共享性 文化性等 但是 知识产权客体的本质属性是无形性或者非物质性 即知识产权客体是看不见 摸不着 不占有任何物理空间 不能被实际占有 不可被实际损耗 而只能被人们感觉所感知的一种客观存在 1 1 知识产权解读 六 知识产权内容从民事权利角度讲 知识产权是一种绝对权 即权力主体特定 而义务主体不特定 知识产权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积极权利和消极权利 1 2 知识产权法解释 一 知识产权制度知识产权制度 是指国家或者地区通过制定知识产权法律规范而建立的 旨在给智力劳动者对其创作的智慧创作物授予一定期限的独占权 以促进其文学艺术 科学技术进步的制度 知识产权制度的核心是给智力劳动者授予一定期限的独占权 建立知识产权制度的目的是促进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现在 知识产权制度已经成为国家或者地区经济发展的工具 1 2 知识产权法解释 二 知识产权法1 形式的知识产权法 知识产权法典 2 实质的知识产权法 调整因智慧创作物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之总和 宪法 民事基本法 刑事基本法 行政基本法 国际法 知识产权民事法律关系 知识产权刑事法律关系 知识产权行政法律关系 知识产权涉外法律关系 1 2 知识产权法解释 三 知识产权法的定性分析 1 3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 一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缘由1 知识产权的地域性 形成了国家与国家 地区与地区以及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孤岛现象 2 知识产权客体的共享性 决定了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智慧创作物对其他国家或者地区的有用性 3 知识产权制度的工具性 导致每一个国家或者地区都将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个工具服务自己 对付别人 以互联网为例 互联网是美国人发明的 互联网由硬件 计算机 和软件两部分构成 硬件是科学家发明的 由制造商生产 需要专利制度 商标制度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制度等保护 软件需要著作权制度 专利制度 商标制度等保护 如果没有知识产权国际保护 那么 美国人发明的硬件和软件 就只能在美国获得保护 在其他国家或者地区就是公共财产 不受保护 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使用 对此 美国人当然不愿意 1 3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 二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依据1 知识产权国际公约 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简称 巴黎公约 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 简称 伯尔尼公约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 简称 知识产权协定 或者TRIPs协定 等 注意 知识产权国际公约对任何国家或者地区并是当然的产生约束力 只有当国家或者地区有资格参加而且自愿参加后才对该国家或者地区产生约束力 2 双边协定或者多边协定 一个国家与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签订的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协定 为双边协定 多个国家或者地区之间签订的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协定为多边协定 双边协定或者多变协定只对签约方有约束力 3 域内法 各个国家或者地区自己制定的知识产权法律规范 1 3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 事实上 不论是国际公约还是双边协定或者多边协定 只能通过域内法确认后 才能对缔约方的具体当事人产生法律效力 而不是直接产生约束力 但是 为了确保各缔约方为其他缔约方国民或者永久居民提供的保护相当 国际公约规定了各缔约方域内法必须达到了最低保护标准 如果任何缔约方的域内法提供的保护没有达到国际公约规定的最低保护标准 那么 其他缔约方的国民或者永久居民在该缔约方寻求知识产权保护时 可以直接援引相关国际公约的规定来保护其知识产权 1 3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 三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作用 1 3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 四 知识产权国际公约 知识产权侵权救济 一 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知识产权侵权 应当是侵犯知识产权 InfringementofIPR 是指未经知识产权所有人许可 以营利目的实施其知识产权的行为 或者实施法律禁止的或者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 二 侵权行为特点1 行为违法 即没有法律依据也没有合同授权 2 以营利为目的 即行为人以营利为目的 3 实施了知识产权行为 包括法律明确授予的权利 法律禁止实施的行为以及法律规定做的行为 三 侵权救济 第二编 著作权法律制度 2 1 著作权及其特征 一 著作权定义在著作权制度中 我国法律将 著作权 与 版权 视为内涵与外延完全相同的概念 人们可以根据其喜好而自由使用 当然 两者在本质上是有差异的 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术语是英文Copyright 是从Copy right 复制权 演进而来的 19世纪末 日本学者将英美法系使用的Copyright翻译为 著作权 同时赋予了民法法系 DroitD auteur 作者权 的内容 因此是 著作权 与 版权 区别开来 我国 最早使用的概念是 板权 雕板之权 后来演变成 版权 1904年签订的 中美通商行船条约 中使用的就是 版权 概念 1910年制定的 大清著作权律 用的是 著作权 2 1 著作权及其特征 著作权 也称版权 是指自然人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文学 艺术或者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精神权利和财产权利的总称 理解著作权概念应当把握的重点 2 1 著作权及其特征 二 几个概念的比较 2 1 著作权及其特征 三 著作权的特征著作权是知识产权之一 除了具有独占性 地域性 时间性和法定性 此外 还有异于其他知识产权的特征 2 2 著作权客体 作品 一 作品的定义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 是指文学 艺术或者科学领域内 具有独创性并且蕴涵有一定思想内容的表达形式 理解 作品 概念应当把握的重点 2 2 著作权客体 作品 二 作品的种类 2 2 著作权客体 作品 三 作品的实质条件 独创性 Originality 或者原创性这是判断一种蕴涵一定思想内容 Ideas 的表达形式 Expressions 是否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作品的实质条件 其基本含义是指 一种蕴涵一定思想内容的表达形式是作者独立创作完成的 不是或者基本不是对现有作品的复制 抄袭或者剽窃而来的 2 2 著作权客体 作品 四 作品的构成要素五 不适用著作权法的对象 2 2 著作权客体 作品 六 几种特殊作品 2 2 著作权客体 作品 七 作品与其载体的关系 一 作品载体 就是负载作品的有形物质实体 可分为原始载体与复制件 原始载体 就是作品的创作者首次固定作品的载体 例如 画家第一次固定其美术作品的有形物质实体 复制件 除原始载体之外的固定作品的有形物质实体 二 作品与其载体的关系1 作品是非物质性的 无形物 而作品载体是物质性的 有形物 2 作品产生的著作权 而作品载体所产生的就所有权 3 作品著作权与作品载体的所有权彼此独立 2 3 著作权主体 一 著作权主体 就是依法享有著作权的自然人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 3 著作权主体 二 著作权人的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 可以将著作权人进行不同种类的划分 一 以著作权人的国籍为标准划分 2 3 著作权主体 二 以著作权人取得著作权的方式为标准划分 三 以著作权人是否享有全部著作权为标准划分 2 3 著作权主体 三 作者及其判定 一 作者的定义1 作者 author 就是创作作品并依据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享有署名权的自然人 2 创作者 creator 则是创作作品自然人 3 视为作者 Quasi author 就是被法律规定为作者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视为作者的条件 1 创作者所进行的创作是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的 2 创作者所创作的作品是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意志的 3 作品所产生的法律后果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 4 法定作者 是指依据法律规定直接成为作者的自然人 5 约定作者 是指依据合同约定直接成为作者的自然人 2 3 著作权主体 二 作者的推定与判定 如无相反证明 在作品上署名的自然人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作者 2 3 著作权主体 三 推定与判定之间的关系作者的推定是可以否定的 但需要有相反的证明 1 如无相反证明 推定的作者就是判定的作者 2 如有相反证明而且成立 以判定的作者为准 由此说明 1 在作品上以作者身份署名的人不一定是作者 1 被假冒署名 例如 油画 毛主席去安源 上的署名人是 吴冠中 但吴先生坚决否认自己在作者身份 2 抄袭者或者剽窃者署名 这种现象比较普遍 3 因其他原因而署名 2 3 著作权主体 2 在作品上没有署名的人也可能是作者 1 作者的署名被侵权者去掉 2 作者采取匿名方式署名 3 作者因疏忽大意而没有署名 4 因故导致作者不能署名 5 其他原因导致作品上没有作者的署名 因此 一般情况下 只需进行作者的推定即可 但是 在特殊情况下 尤其是发生著作权纠纷的情况下 仅有作者的推定是不够的 还需进行作者的判定 2 4 著作权内容 根据我国 著作权法 第10条可知 著作权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 一 著作人身权 一 定义 著作人身权 是指与作者或者原始著作权人不可分离 不可转让 不可剥夺并且不具有直接财产利益的专有权利 二 基本特征 2 4 著作权内容 三 著作人身权的种类 2 4 著作权内容 二 著作财产权 一 定义 著作财产权 就是著作权人依法享有的利用其作品并获得报酬的独占权 二 基本特征 1 可转让性 2 时间性 三 具体权项 2 5 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 一 基本概念静态关系许可关系传播状态动态关系由上图可知 著作权法律关系是一种静态法律关系 而相关权法律关系则是动态法律关系 是让著作权产生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的制度安排 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就是作品传播者对其创造性的传播成果依法享有的权利 作品 著作权 著作权人 传播者 一般公众 产生效益 2 5 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 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 邻接权 相关权 以及传播者权 四个概念所具有的含义基本相同 存在着细微差别 二 相关权的种类 2 6 著作权期限与限制 一 著作权期限 2 6 著作权期限与限制 二 著作权限制 一 理论依据 利益平衡 即在保护著作权人利益的同时 兼顾作品使用者以及社会公众的利益 使各方的利益得以均衡 二 法理依据 对任何权利的保护都不是绝对的 即使对一项基本权利的保护 当它和另一项基本权利的保护相冲突时 也必须作出让步 当然这并不是说明一项基本权利比另一项基本权利更重要 只是说明在各种权利保护之间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 三 法律依据 对权利的限制必须有法律依据 对知识产权的限制就必须有相关法律的规定 在著作权领域 对著作权限制的法律依据就是著作权法 包括 著作权法 以及一切关于著作权的法律规范 的规定 例如 我国 著作权法 第22条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等 2 6 著作权期限与限制 三 著作权限制的种类 一 著作权穷竭 著作权人或者被许可人将作品原件或者复制件售出后 著作权人对该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支配权丧失 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例如 电影作品的出租权 美术作品原件的追续权等 二 合理使用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 不损害作品的正当使用 也不损害作者的合法权益的前提下 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 也不必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而使用其已经发表的版权作品 三步检验法 1 特殊情况 2 不损害作品的正当使用 3 不损害作者的合法权益 合理使用案例1 某省广播电视大学按照教学计划 04年级学生开设了 伦理学 课程 2005年下半年 该电大只是购买了一本 伦理学教程 然后在其印刷厂复制了1000册 供04年级学生上课时使用 售价只有5元成本费 该教材著作权人发现后 与该电大协商解决 但是 该电大认为 其印刷复制该教材的目的是教学 不是经营 其行为属于著作权法规定的合理使用 不构成侵权 由于不能达成一致 该著作权人向法院起诉 问题 该电大的行为是合理使用吗 为什么 合理使用案例2 某市政府决定 由该市旅游局制作一份宣传该市改革开放 经济发展成就的宣传册 该市旅游局在制作宣传册时 在网上搜索到了一张照片 正好用作封面图片 制作完成后 通过多种渠道散发该宣传册 该照片拍摄者发现自己的照片被用作宣传册的封面 刚开始还是很高兴 紧接着在该宣传册上找自己的姓名 结果没有找到 于是 便与该旅游局联系 希望能够在宣传册的某个适当位置著名其拍摄者身份 但是 被旅游局以宣传册上不能署个人姓名为由拒绝 该拍摄者向法院起诉 该旅游局侵犯其摄影作品著作权 该旅游局则以其制作的宣传册是政府行为 其制作的目的是非经营性的 属于合理使用 不侵犯著作权 进行抗辩 问题 该旅游局擅自使用他人的摄影作品制作宣传册 是合理使用吗 合理使用案例3 某省教学研究室编写一本教学辅导书时 将叶长木先生发表在某报纸上的一篇散文作为范文收入 编写人员在决定收入该散文前 通过适当方式寻找该散文作者叶长木先生 但是没有能够找到 由于时间紧 编写组在没有联系上作者的情况下 还是决定采用该散文 但是 将该作者应得的报酬作了安排 该教学辅导书出版发行后 该散文作者看到自己的散文被收入 但是事先没有任何人与之联系 没有授权该编写组使用 于是 便找到该编写组协商此事 该编写组便向该作者介绍了事情的经过 并且将其应得的报酬支付给作者 并向其表示了歉意 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问题 该编写组的行为是否属于合理使用 是否构成侵权 需要支付报酬吗 2 6 著作权期限与限制 判断合理使用的四个条件 1 被使用作品的性质 2 使用的目的 3 使用的数量与实质性 4 不得影响该作品的潜在市场 三 法定许可 法律授权特定人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而直接使用其已经发表的版权作品 并且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的制度 四 强制许可 伯尔尼公约 巴黎议定书对发展中国家授予的权利 2 7 著作权管理 管理 就是通过计划 组织 领导与协调来达到目标 著作权管理 是指人们通过计划 组织 领导和协调使著作权产生最大效益的活动 1 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就是国家或者各级地方著作权行政管理机关依据法律或者行政法规对著作权进行的管理活动 包括对著作权纠纷的调处 对侵权盗版行为的处理 对书报刊市场的管理等 2 集体管理 著作权集体管理 是指著作权人通过委托合同授权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对其著作权进行的管理 2 7 著作权管理 三 自我管理 著作权自我管理 就是著作权人对自己依法取得的著作权进行的管理 著作权自我管理的具体做法 1 作品登记 2 在作品复制件上做上版权标记 1 作者姓名或者名称 2 c 是Copyright的首字母加上一个圆圈 3 作品首次发表或者出版的日期 3 在电子作品上或者作品的数字化版本上做上 权利电子管理信息 4 注意作品被使用的市场情况 进行及时的应对和处理 2 8 著作权侵权与救济 一 著作权侵权及其成立条件 一 侵犯著作权 是指没有法律依据 且未经著作权人许可 擅自实施著作权法规定属于著作权人专有权利的行为或者著作权法禁止实施的行为 二 侵权成立的条件1 被侵害对象须为我国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 2 被侵害作品依据我国著作权法产生的著作权仍在保护期限内 3 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没有法律依据且未经著作权人许可 4 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须为我国著作权法规定属于著作权人的专有权利 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 2 8 著作权侵权与救济 二 侵权种类 一 侵犯人身权的行为 二 侵犯财产权的行为 三 删除或者篡改权利电子信息的行为 四 规避或者删除技术保护措施的行为 五 抄袭或者剽窃行为 六 假冒署名行为 三 侵权责任四 救济措施1 诉讼 2 行政调处 3 仲裁 4 协商 康师傅 广告侵权纠纷 1 天津顶津食品有限公司委托斗室 北京 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制作一则宣传康师傅冰绿茶的广告片 2 吉米工作室以姚天作曲 冯丹作词的歌曲 诱惑力 的曲调填词创作了一首广告歌曲 胜利滋味 3 顶津公司委托林志颖演唱 中央电视台播放 4 2008年 姚天在中央电视台播放 胜利滋味 广告歌曲时 发现了该广告歌曲使用了其歌曲 诱惑力 的曲子 改变了歌词 认为侵犯自己与冯丹的著作权 5 2009年3月 姚天 冯丹共同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起诉顶津公司 林志颖与中央电视台 6 指控三被告侵犯署名权 复制权 表演权 广播权 修改权与保护作品完整权 康师傅 广告侵权纠纷 7 姚天 冯丹的歌曲作品 诱惑力 于2004年向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和中国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了版权登记 8 三被告均否认侵权指控 顶津公司的理由 自己是委托斗室公司制作的广告 一切后果由斗室公司负责 自己没有责任 中央电视台 自己已经进到了足够注意的义务 斗室公司认为 姚天与冯丹没有证明其为 诱惑力 的著作权人 9 法院判决 三被告全部构成侵权 第一 姚天 冯丹有著作权登记证明 斗室公司没有提出相反的证据否定姚天 冯丹的著作权人身份 第二 胜利滋味 的乐曲与 诱惑力 相同 侵犯了姚天乐曲的著作权 但不侵犯冯丹的著作权 康师傅 广告侵权纠纷 第三 侵犯姚天乐曲的署名权 复制权 表演权 广播权 但不侵犯修改权与完整权 第四 顶津公司是受益人 林志颖是 胜利滋味 的表演者 中央电视台是播放着 在 胜利滋味 被认定侵权的情况下 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中央电视台尽到了注意义务 林志颖没有注意义务 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顶津公司虽然尽到了一定的注意义务 但最终的行为仍然构成了侵权 应当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 10 判决结果 三被告停止侵权 顶津公司向姚天赔礼道歉 并赔偿2万元的经济损失 11 原告对一审判决不满意 被告顶津公司对判决不服 已经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第三编 专利法律制度 专利树状机构 专利申请 授予专利权的条件 专利权 3 1 专利制度概述 一 专利 专利 是根据英文Patent或者patentletters翻译过来的 有 公开 独占 的含义 早期 在欧洲一些国家 工匠或者手工艺人搞出新技艺或者弄出新产品后 为了防止别人仿冒或者盗用 就向地方长官或者国王提出请求 保护其新技艺或者新产品 以便获得垄断利益 地方长官或者国王根据工匠或者手工艺人的请求 便给他颁发一份文书 通告市民 未经工匠或者手工艺人同意 不得使用他的新技艺 不得制造他的新产品 这样的文书 就是Patentletters 即 专利 3 1 专利制度概述 现在 专利就是经国家专利主管机关审查并确认符合专利条件的发明创造 简而言之 专利就是一种证书 是一种发明创造 二 专利权专利权 就是由专利产生的独占权 具而言之 专利权是自然人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发明创造在一定期限内依法享有的独占权 1 专利权受保护的期限短 2 在同一法域内 禁止对相同的发明创造重复授权 3 1 专利制度概述 三 专利制度专利制度 是国家通过制定专利法律规范而建立的 旨在给发明人授予一定期限的垄断权以促进发明创造的制度 1 专利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是专利法律规范 2 专利制度的核心的给发明人授予应当期限的垄断权 3 专利制度的目的是促进研发 R d 4 专利制度的作用就是 激励研发 推动公开 鼓励交流 促进转化 3 1 专利制度概述 四 我国的专利制度1 始建于19世纪末 以1898年的 振兴工艺给奖章程 为标志 2 第一部专利法是1944年制定的 3 1950年制定对发明创造的保护条例 4 1984年颁布新中国的专利法 5 1992年作第一次修订 6 2000年作第二次修订 7 2008年作第三次修订 3 2 可专利客体 一 可专利客体 patentablesubjectmatters 是指根据专利法规定可以获得专利权的发明创造 我国专利法所称的发明创造 是指发明 invention 实用新型 modelutility 和外观设计 industrialdesign 一 发明 专利法所称的发明 是指人们对产品 方法及其改进所提出的技术方案 3 2 可专利客体 发明 是指人们利用自然规律作出具有一定技术高度的具体方案 1 发明须符合自然规律 例如 时间是单向度的 不可倒流 地球具有吸引力 能量守恒 风雨雷电 春夏秋冬等 是人力不可改变的 2 发明须具有一定的技术高度 即本发明是其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非显而易见的 比现有技术先进 3 发明是一种技术方案 以电话机为例 传声器 受话器 拨号器等装置 3 2 可专利客体 具体方案 电话线电话机是一项关于产品的技术方案 二 实用新型专利法所称的实用新型 是指对产品的形状 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技术方案 1 实用新型是一种小发明 技术难度不高 2 实用新型只是针对产品而言的 不涉及方法 3 2 可专利客体 3 实用新型产品必须可移动的 不可移动的产品不可能获得实用新型专利 4 实用新型产品必须是有形状的 没有形状的产品不可能获得实用新型专利 例如 糊状产品 粉末状产品 液态产品 颗粒状产品 气态产品等 5 实用新型是针对产品的形状 构造或者其组合的 二不是针对产品本身的 实用新型专利的对象主要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 工作 学习 休闲 运动 娱乐等相关联的产品 3 2 可专利客体 三 外观设计外观设计 是指对产品的形状 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 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可见 外观设计专利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 关于产品的形状 图案 色彩或者其结合的设计 2 必须是对产品的外表所作的设计 3 必须富有美感 4 必须是适于工业上的应用 如工艺品 包装箱 包装袋 包装盒都是属于外观设计 3 2 可专利客体 二 不可专利的客体 一 违反法律的发明创造这里所称的国家法律 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依照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法律 不包括行政法规和规章 发明创造与国家法律相违背的 不能被授予专利权 例如 用于赌博的设备 机器或工具 吸毒的器具 伪造国家货币 票据 公文 证件 印章 文物的设备等都属于违反国家法律的发明创造 不能被授予专利权 3 2 可专利客体 发明创造本身并没有违反国家法律 但是由于被滥用而违反国家法律的 则不属此列 例如 用于医疗的各种毒药 麻醉品 镇静剂 兴奋剂和用于娱乐的棋牌等 另外 违反国家法律的发明创造 也不包括仅 付诸实施 为国家法律所禁止的发明创造 具体是指 如果仅仅是发明创造产品的生产 销售或使用受到国家法律的限制或约束 则该产品本身及其制造方法并不属于违反国家法律的发明创造 例如 用于国防的各种武器的生产 销售及使用虽然受到国家法律的限制 但这些武器本身及其制造方法仍然属于可给予专利保护的客体 3 2 可专利客体 二 违反社会公德的发明创造发明创造与社会公德相违背的 不能被授予专利权 例如 带有暴力凶杀或者淫秽的图片或者照片的外观设计 非医疗目的的人造性器官或者其替代物 人与动物交配的方法 改变人生殖系遗传同一性的方法或改变了生殖系遗传同一性的人 克隆的人或克隆人的方法 人胚胎的工业或商业目的的应用 可能导致动物痛苦而对人或动物的医疗没有实质性益处的改变动物遗传同一性的方法等 上述发明创造违反社会公德 不能被授予专利权 社会公德 是指公众普遍认为是正当的 并被接受的伦理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它的内涵基于一定的文化背景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不断地发生变化 而且因地域不同而各异 中国专利法中所称的社会公德限于中国境内 3 2 可专利客体 三 妨碍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例如 专门用于破坏防盗门 防盗锁的发明创造 为防止游客进入绿化地带而设置伤害游客或者致使游客不名誉的设施或者方法等 四 违反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规定获取或者利用遗传资源 并依赖该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 生物遗传资源是指具有实用或潜在实用价值的任何含有遗传功能的材料 包括动物 植物 微生物的DNA 基因 基因组 细胞 组织 器官等遗传材料及相关信息 例如 某种植物中含有某种遗传资源可以用于防治人类的某种疾病 药品制造商可以从该植物中提取这种遗传资源来制造药品 如果该药品制造商获得或者利用该遗传资源完成的该项发明违反了我国法律 就不能再我国获得专利权 3 2 可专利客体 三 不适用专利法的客体我国 专利法 第25条规定 1 科学发现 2 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3 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4 动物和植物品种 5 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 6 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 色彩或者二者的结合作出的主要起标识作用的设计 3 3 专利申请及其审查 3 3 专利申请及其审查 一 专利申请原则1 中文原则 在我国办理专利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的任何手续所提交的文件都必须适用中文 否则 文件无效 2 申请单一性原则 一份专利申请只能就一项发明创造提出授权请求 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3 优先权原则 国内优先权与国家优先权 4 先申请原则 两个以上的人就同样的发明创造向我国申请专利的 专利权授予最先提出申请的人 3 3 专利申请及其审查 二 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 三 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文件 四 专利申请审查程序专利申请审查流程图 mht 3 4 发明创造获得专利权的实质条件 一 发明和实用新型获得专利权的实质条件 3 4 发明创造获得专利权的实质条件 二 外观设计获得专利权的实质条件 3 5 专利权的无效宣告 一 专利权被推定为有效 是专利制度赖以成立的基础 即由国家专利行政主管机关依法授予的专利权被推定是有效的 在专利权被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撤销或者宣告无效之前 任何人不得否定专利权的有效性 该原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 由国家专利行政主管机关依法授予的专利权 可能存在瑕疵 是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的补救程序撤销或者宣告无效的 3 5 专利权的无效宣告 二 专利权无效宣告的功能 一 对瑕疵专利的补救 二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三 专利侵权抗辩 维护被告的合法权利 三 专利权无效宣告的程序 一 无效宣告程序的启动时间 自授权公告之日起 二 无效宣告程序的启动人 任何人 包括专利权人 三 无效宣告请求的受理人 专利复审委员会 四 无效宣告的理由 不符合任何一项实质条件 五 审查结果 全部维持 部分维持 部分宣告无效 六 宣告无效的后果 专利权视为自始无效 七 宣告无效的效力 对世效力 3 6 专利权的内容 3 6 专利权的内容 3 7 专利权期限与限制 一 专利权的期限 一 发明专利权的保护期限为20年 自申请日起算 二 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10年 自申请日起算 专利权终止 专利权放弃 专利权无效二 专利权限制 一 理论依据 二 法理依据 三 法律依据 三 专利权限制的种类 一 指定许可 二 强制许可 三 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行为 3 7 专利权期限与限制 1 专利权穷竭 2 先用权 3 临时过境 4 为科学实验目的 5 Bolar例外 为提供行政审批所需要的信息 制造 使用 进口专利药品或者专利医疗器械的 以及专门为进口专利药品或者专利医疗器械而实施其专利的 不视为对专利权的侵犯 3 8 专利侵权与抗辩 一 专利侵权 是侵犯专利权的简称 是指未经专利权人许可 以经营目的实施其专利的行为 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此处所说 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就是专利法对专利权所作的限制性规定 另一方面 这也是在专利侵权诉讼中被告进行抗辩的法律依据 二 专利侵权抗辩 是指在专利侵权诉讼中 被告针对原告的指控而提出的自己的实施行为不构成对原告专利权侵犯的对抗措施 1 不侵权抗辩 2 现有技术或者现有设计抗辩 3 无效宣告抗辩 4 先用权抗辩 5 合同抗辩 6 主体资格抗辩 7 专利权不存在抗辩 8 专利权滥用抗辩 第四编 商标法律制度 4 1 商标及其构成要素 一 商标的概念 一 商标 Trademark 俗称 牌子 brand 是指由文字 图形 数字 符号 字母 三维标志或者颜色的组合 以及上述诸要素的组合构成 以区别商品或者服务来源的标记 简而言之 商标就是使用于商品或者服务上用以区别其来源的标记 例如 电视机 就是一种电视信号接收器 甲 乙 丙 丁各厂家制造的电视机 通过商标就可以区别开来 否则 购买者就会遇到麻烦 厂家的利益也难以得到保护 4 1 商标及其构成要素 二 理解商标应把握的关键词1 简明 商标是一种简明的标记 过于复杂的标记不宜作商标 商标需要 四易 易读 易写 易记 易认 2 依附 商标是依附于商品或者服务的标记 离开了商品或者服务的标记 不是商标 3 个性 商标是一种体现商品生产者或者服务提供者个性特色的标记 三 商标的作用1 来源区别作用 2 商誉载负作用 3 广告宣传作用 4 质量标示作用 4 1 商标及其构成要素 四 商标的种类1 商品商标 市场经营者使用于商品上的商标 2 服务商标 市场经营者使用于服务上的商标 3 证明商标 是指有对某种商标或者服务具有监督能力的组织所控制 二由该组织以外的自然人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使用于其商品或者服务 用以证明该商品或者服务的原产地 原料 质量或者其他特定品质的标志 4 1 商标及其构成要素 4 集体商标 是指以团体 协会或者其他组织名义注册 供该组织成员在商事活动中使用 以表明使用者在该组织中成员资格的标志 5 驰名商标 在中国境内为相关公众广为知晓的商标 驰名商标 是指符合法律规定条件 并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定或者人民法院认定 能够获得比普通商标更宽的保护 4 1 商标及其构成要素 二 商标的构成 一 构成元素 文字 图形 字母 数字 符号 三维标志 颜色的组合 二 可视性 凭借人的视觉可以感知 例如 气味 音响或者全息图案等 不可作为商标的构成元素 三 合法性 商标是由上述诸元素构成的 但元素的组合必须合法 4 1 商标及其构成要素 四 注册商标的构成1 显著性 是指商标与其所使用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关联度 关联度越低 显著性越高 关联度越高 显著性越低 注册商标必须具有显著性 例如 七匹狼 与 服装 没有关联性 所以 具有显著性 与 轿车 没有关联性 具有显著性 固有显著性与后生显著性2 不能被注册的商标 1 本商标或者服务的通用名称 2 直接表明本商标或者服务的原料 功能 用途 质量或者特征的标记 3 其他不具有显著性的标记 4 2 商标注册申请及其审查 二 先申请原则 两个以上的人 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 就相同或者相近似的商标申请注册的 商标局初步审定并公告申请在先的商标 三 同日申请先使用原则 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同一天提出商标注册申请的 商标局初步审定并公告使用在先的商标 同一天使用或者都没有使用的 有其进行协商 协商不成或者不进行协商的 抽签决定 四 单一原则 一份申请一件商标一类商品 4 2 商标注册申请及其审查 二 几个基本概念 一 相同商标 两件商标的构成元素相同或者基本相同 在视觉上基本无差别 二 近似商标 两件商标的构成元素经过组合 艺术加工后产生的整体效果相近似 包括 文字 数字 字母 符号 图形的音 形 义相同或者相近似 例如 散利痛 与 散列通 颜色组合商标的色彩搭配视觉效果相近似 立体商标的整体效果相近似 判断商标相同或者相近似的原则 1 以相关公众的一般注意力为标准 2 整体比对与主要部分不对相结合 进行隔离比对 3 判断商标的近似 应考虑请求保护注册商标的显著性与知名度 4 2 商标注册申请及其审查 三 同种商品 商品分类与商品名称相同的商品 四 类似商品 是指在功能 用途 生产部门 销售渠道 消费对象等方面相同 或者相关公众一般认为存在特定联系 容易造成混淆的商品 例如 汽车 与 配件 电脑 与 主板 等 类似服务 是指在服务目的 内容 方式 对象等方面相同 或者一般公众认为存在特定联系 容易造成混淆的服务 例如 餐饮 与 住宿 家政 与 装修 等 商品与服务的类似 是指商品与服务之间存在特定联系 容易使相关公众混淆 例如 汽车 与 汽车修理 速冻食品 与 餐饮 等 认定商品 服务类似 应当以相关公众对商品与服务的一般认识综合判断 商品与服务分类表可以作为参考 4 2 商标注册申请及其审查 三 商标注册申请书商标注册申请书范本 mht四 商标注册申请审查流程商标注册流程 mht 4 3 注册商标的撤销 注册商标的撤销 是商标注册程序的补正措施 是指对本不该注册的商标因各方面的原因导致其被核准注册后 再通过法定程序予以纠正的制度 一 违反商标法的禁止性规定而获得注册的商标的撤销 现行商标法第10条的规定 1 自核准注册后的任何时候都可以撤销 2 商标局可以依其职权直接撤销 3 商标评审委员会可以经任何人的请求而撤销 4 一经撤销 该注册商标自始即不存在 二 被注册的商标不具有显著性而撤销 同上 三 以欺骗手段核准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得注册的商标的撤销 同上 4 3 注册商标的撤销 四 因侵犯他人在先权利的注册商标的撤销商标注册申请人所申请注册的商标 不得侵犯他人的在先权利 侵犯他人在先权利的商标 不得被核准注册 被核准注册的 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撤销 一 复制 模仿 翻译他人的驰名商标而获得注册的商标的撤销1 申请撤销人 在先权利人核准利害关系人 2 请求撤销时间 自核准注册之日起5年内 3 受理机关 商标评审委员会 4 撤销效力 被撤销的注册商标自始即不存在 二 抢注被代理人核准被代表人的商标的撤销 同上 三 抢注地理标志的注册商标的撤销 同上 四 抢注他人未注册商标而注册商标的撤销 同上 4 3 注册商标的撤销 五 因滥用注册商标而导致的撤销商标注册人应当依法正当地利用其商标 对于违反法律规定滥用其注册商标的 商标局将依法予以撤销 一 因擅自改变注册商标图案而撤销 商标注册人需要改变其注册商标图案的 应当重新提出商标注册申请 不得自行改变注册商标 二 因擅自变更商标注册事项而撤销 商标注册人需要变更注册人名义 地址核准其他注册事项的 应当提出变更申请 不得自行变更 三 因自行转让注册商标而撤销 商标注册人需要转让其注册商标的 应当提出转让申请 不得自行转让其注册商标 4 3 注册商标的撤销 四 因连续三年停止使用而撤销 无正当理由 商标注册人不得连续三年停止使用其注册商标 五 因使用注册商标的产品粗制滥造而撤销 上述五种撤销 请求人可以是任何人 由商标局撤销 因上述五种原因而被撤销的注册商标 自撤销决定公告之日起丧失专用权 4 注册商标的期限与续展 一 注册商标的期限 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 年 自核准注册之日起算 二 注册商标的续展注册商标有效期届满 需要继续使用的 应当在该有效期届满前6个月内申请续展注册 在此期间未提出申请的 可以给予6个月的宽展期 宽展期满仍未提出申请的 注销其注册商标 一 续展申请时间 未申请续展有效期届满6个月6个月注销注册商标效力终止 二 申请续展的 由商标局核准 其效力自上一个有效期届满之日的第二天起算 为10年 三 续展的次数不限 4 5 商标管理 商标管理 主要是国家与地方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商标的使用管理与印制管理 商标管理可分为对注册商标的管理与未注册商标的管理 对注册商标的管理又分为使用管理与印制管理 对未注册商标的管理分为使用管理与印制管理 一 对注册商标的管理 一 印制管理 是指注册商标标识的印制管理 二 商标印制委托人为商标注册人或者被许可人 三 商标印制单位须具有合法的印制资格 四 委托人须提供 商标注册证 等证明材料 并与承印单位签订商标标识印制合同 4 5 商标管理 二 对注册商标的使用管理 一 禁止商标注册人擅自改变商标图案 二 禁止商标注册人擅自变更注册人名义 地址或者其他注册事项 三 禁止商标注册人自行转让注册商标 四 防止商标注册人连续三年停止使用注册商标 五 防止商标注册人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粗制滥造 六 监督商标注册人发放注册商标使用许可 三 对未注册商标的印制管理与注册商标不同的是委托人须提供营业执照 须保证其委托印制的商标标识不违反商标法的禁止性规定 在商标标识上不得标注注册标记和 注册商标 字样 4 5 商标管理 四 对未注册商标的使用管理 一 经营者使用的未注册商标不得违反商标法的禁止性规定 二 在未注册商标标识上不得标注注册标记和 注册商标 字样 注册标记 R 注 但可以做上商标标记 TM Trademark 如果未注册商标标识上做上注册标记或者 注册商标 字样的 其行为构成 冒充注册商标 三 法律规定某商品必须使用注册商标才能在市场上销售的 经营者就不得在该种商品上使用未注册商标而在市场上销售 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 1997年7月3日施行 第二十四条规定 卷烟 雪茄烟和有包装的烟丝 应当使用注册商标 申请注册商标 应当持国务院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生产文件 依法申请注册 4 6 商标权及其限制 一 商标权 一 基本含义 商标权 就是商标专用权 是商标注册人对其注册商标依法享有的专有使用权 商标权是财产权 不包括人身权的内容 二 基本内容1 专有使用权 就是在核定的商品或者服务上使用其核准注册的商标的权利 在其他的商品或者服务上使用该商标时 属于未注册商标 2 转让权 就是商标注册人可以依法转让其注册商标 3 许可权 就是商标注册人可以依法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 4 标记权 就是商标注册人可以在注册商标标志上做上注册标记或者标注 注册商标 字样 4 6 商标权及其限制 5 禁止权 就是禁止他人未经许可 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近似的商标 相同商标同一种商品相似商标类似商品此处有四种结合 每一种情形都是对商标权的侵犯 4 6 商标权及其限制 二 商标权的限制1 商标权穷竭 2 对常用词语的常规使用 3 对姓名的正常使用 4 将商标标识编入教科书或者文学作品中 5 在不同种类且非类似商品或者服务上使用或者注册 但驰名商标除外 4 7 商标侵权与救济 一 商标侵权 一 定义商标侵权 是指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 擅自利用其注册商标以混淆商品或者服务来源 误导一般公众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行为 二 分析1 商标注册人对其注册商标享有专用权 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 任何人不得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或者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近似的商标 2 混淆 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 4 7 商标侵权与救济 1 难以分辨商品的生产者或者服务的提供者 2 将商标使用者与商标注册人相联系 3 将商标使用者的商标与商标注册人的商标相联系 4 将商标使用者的商品与商标注册人的商品相联系 商标的核心功能在于区别商品或者服务的来源 但是 商标侵权行为是本质就是混淆来源 干扰一般公众的选择 从而损害商标注册人 消费者的合法权利 破坏市场竞争秩序 三 误导 侵权行为人通过 混淆 对一般公众选择施加干扰 使之作出违背其意愿的选择 4 7 商标侵权与救济 四 侵权种类1 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近似的商标 2 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 3 伪造或者擅自制造商标标识 4 销售 伪造或者擅自制造 的商标标识 5 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 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更换注册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 6 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行为 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 一 驰名商标的定义驰名商标 是指在中国为相关公众所知晓的商标 1 范围 在中国 2 相关公众 3 知晓 问题 1 是否在中国已经使用 2 是否为注册商标 3 是否具有较高声誉 4 如何认定 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 二 基本理论1 混淆理论 2 联想理论 3 淡化理论 4 关联理论 三 认定标准 1 使用时间 2 使用范围 3 知晓程度 4 宣传范围 5 使用效果 四 认定原则 个案原则 被动原则 五 认定效果 事实认定 只解决所涉纠纷 不具有对世效力 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 六 驰名商标的认定机关1 国家商标局 国家商标局对商标注册申请过程中 需要经过商标异议程序 经过初步审定的商标注册申请要进行公告 进入异议程序 时间是3个月 如果有人提出异议 认为经过初步审定并公告的商标 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近似 而且申请使用的商品或者服务不属于同种类 那么 可以申请认定其注册商标为驰名商标 与其已经并且一直在使用的未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近似 而且申请使用的商品或者服务为同种类 也可以申请认定其未注册商标为驰名商标 该注册商标或者未注册商标若被认定为驰名商标 就可以阻止该商标注册申请人抢注其商标 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 2 商标评审委员会 1 对于他人已经注册的商标 如果在先的商标注册人认为该注册商标是对其在先的注册商标的复制 模仿 翻译 则可以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首先认定其注册商标为驰名商标 然后再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撤销他人的该项注册商标 2 对于他人已经注册的商标 如果在先的商标使用人认为该注册商标是对其在先使用并且一直在使用的商标的复制 模仿 翻译 则可以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首先认定其未注册商标为驰名商标 然后再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撤销他人的该项注册商标 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 3 中级以上人民法院在商标侵权诉讼程序中 如果商标注册人能够通过正常的民事侵权诉讼解决纠纷 就不需要启动驰名商标认定程序 如果不能 就需要启动驰名商标认定程序 向受诉法院提出认定涉案商标为驰名商标的请求 一旦涉案商标被认定为驰名商标 那么 被告所实施的行为就可能构成对其驰名商标的侵害 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例如 Nippon 商标是 油漆 上的注册商标 四方公司将 Nippon 商标使用在瓷砖上 如果Nippon公司起诉四方公司侵犯其商标专用权 因为 油漆 与 瓷砖 不是同种类商品 所以 立邦公司不能胜诉 但是 如果 Nippon 商标被认定为驰名商标 就能够胜诉 第五编 其他知识产权 一 商业秘密保护 一 概述1 每一个自然人有隐私 每一个企业有商业秘密 2 自然人的隐私以名誉权或者隐私权 受民法保护 未经隐私权人授权 任何人不得擅自窥视 刺探 窃取 披露他人的隐私 否则 构成侵权 3 企业的商业秘密作为经营信息或者技术信息 受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 未经商业秘密所有人许可 任何人不得采取盗窃 利诱 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不得披露 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上述方式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不得违反合同约定或者保密协议披露 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上述方式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一 商业秘密保护 二 商业秘密的定义1 商业秘密 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 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 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2 商业秘密是一种技术信息或者经营信息 但是 并不是所有技术信息或者经营信息都是商业秘密 因此 判断一项技术信息或者经营信息是否为商业秘密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1 秘密性 即 不为公众所知悉 2 价值性 即 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 3 实用性 即 能够在经营活动中运用 4 保密性 即 权利人采取了保密措施 一 商业秘密保护 三 技术秘密与专利的区别1 权利的产生方式不同 技术秘密已经研发出来 即刻受保护 专利的产生需要办理相应的手续 2 保护方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5 Languages Around the World 主题词汇专项练习(含答案)-2025-2026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肾内科血透患者的护理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南-湖南广播电视天线工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计算机文字录入处理员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水工监测工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收银员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2030中国纸浆模塑行业竞争格局与发展规划分析报告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兽医防治员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农业绿色发展政策与法律法规解读
- 2025年药物研发新方向:创新药物靶点挖掘与验证技术实战分析报告
- 与供应商的合作与谈判
- IT技术支持与服务响应机制建设指南
- 2024年房县人民医院高层次卫技人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附带答案
- 有机合成实验室技安规程(3篇)
- GB/T 5534-2024动植物油脂皂化值的测定
- DBJ52T 096-2019 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 《合成孔径雷达原理》课件
-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英语Starter Unit1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全国托育职业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HSK标准教程1-第一课lesson1
- 损伤识别和结构健康监测中的动态响应特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