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报告.doc

挂套注塑模具设计【13张CAD图纸+WORD毕业论文】【三维UG图】【抽芯模】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40975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53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5-03-05 上传人:好资料QQ****51605 IP属地:江苏
50
积分
关 键 词:
注塑 模具设计 cad 图纸 word 毕业论文 模具
资源描述:

【温馨提示】 购买原稿文件请充值后自助下载。

[全部文件] 那张截图中的文件为本资料所有内容,下载后即可获得。


预览截图请勿抄袭,原稿文件完整清晰,无水印,可编辑。

有疑问可以咨询QQ:414951605或1304139763

摘  要

注塑成型是塑件生产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本设计通过注塑模具产品,利用实体模型测量产品的尺寸,对实体进行建模,并对塑件的材料和塑件结构进行分析,并对塑件的模具进行设计,包括塑件成品的设计、工艺参数的分析与计算、工作部分的设计、模具结构的设计和加工方案的制定,确定塑件的最佳浇注位置,并通过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从而得到对实际生产来说最合理的浇注位置。在确定模具型腔数目后,分析产品的气穴、熔接痕、充填时间、充填结束时的体积温度、流动前沿处的温度、速度/时间转换点压力、充填结束时的压力、注射位置处压力等,可确定注塑模具的合理性。最后本运用ug 4.0及其EMX4.1模块来完成模具整体设计工作。

关键词:模具设计;UG4.0;





Abstract
Plastic shaping be used in common for plastic products to manufacture.Basing on the actual plastic products of electric blanket, the designer uses the actual model to measure the product, creates a model for the actual product and making an analysis to the materials and structure of  the product. Designs the plastic mould,  including the design of plastic finished product, analysis and account of craft parameter, the design of work piece, mould structure and the processing project. The designer focuses on the design and account work of parting-surface and slide. Using  the designer uses Moldflow Plastics Insight 6.1 to make an analysis of the product,deciding the best location. And making a increase Basing on actuality to get the best effect . After deciding the number of cavity for mold ,using Moldflow Plastics Insight 6.1 to make an analysis for air pocket,weld lines,fillingtime,bulk temperatures of sandouting,temperature at flow front,pressure at V/P switchover point,screen out pressure,pressure at injected location and so on, to sure the rationality of  mould design. The last using Pro-Engineer4.0 and EMX4.1 module is applied to the whole design.

Keywords: mould design;UG4.0; plastic products of electric blanket





目  录
引言…………………………………………………………………………………2
第一章设计任务与流程…………………………………………….………..….3
1.1毕业设计任务…………………………………………………………………..3
1.2注塑模具设计的流程…………………………………………………………..3
第二章  塑件成品、注塑模具设计与构型…………………………………...….5
2.1 概述…………………………………………………………………………….5
2.2 模具设计环境和应用软件…………………………………………………….5
2.2.1 UG4.0……………………………………………………………………5
2.2.2 AutoCAD………………………………………………………………..5
2.3零件的三维图和二维工程图建模………………………………...…………..5
2.3.1零件的立体图建模……………………………………………………..5
2.3.2零件的二维工程图绘制………………………………………………..6
2.4塑件的基本数据…………………………………...…………………………..6
2.4.1塑件塑料品种的确定…………………………………………………..6
2.4.2塑件材质………………………………………………………………..6
2.4.3塑件体积与质量………………………………………………………..9
2.4.4塑件图及其尺寸公差…………………………………………………..9
2.4.5分型面及排气形式的确定………………………………………….....10
2.4.6型腔数的确定与型腔的分布………………………………………….11
第三章  分析设计与计算…………………………………...…………………...12
3.1浇注系统的设计…………………………………………………...………….12
3.1.1主流道设计………………………………………………...…………..13
3.1.2 浇口的设计……………………………………………………...…….19
3.2 成型方案…………………………………………………………………...…26
3.2.1 成型部分的设计……………………………………...……………….26
3.2.2 成型零部件结构设计……………………………………...………….27
3.2.3 成型零部件工作尺寸计算………………………………………..…..28
3.3 导向机构设计…………………………………………………………...……29
3.3.1 合模导向机构………………………………………...……………….29
3.4 脱模机构设计……………………………………………………...…………30
3.4.1 推杆脱模机构设计……………………………………………………30
3.5 冷却系统的计算……………………………………………………………...31
3.6 注塑机相关参数的校核…………………………………………………...…34
3.7 模架形式及规格…………………………………………………………...…37
3.8模具装配图与零件图的绘制……………………………………………..…..38
结  论…………………………….…………………………………...…………..39
参考文献……………………………………………………………..……………40
谢 辞…………………………………………………..…………………………41
附  图……………………………………………...……………………………...42

引  言

模具产品是工业产品制造的基础,模具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高速发展,产品更新换代越来越快,注塑模具设计也随着科技发展明显缩短生产周期,用一系列软件对注塑模具进行分析设计,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
本设计在注塑模具成型工艺飞速发展的时代条件下,用UG4.0软件进行建模,用CAD软件进行工程图的绘制,多种软件交替进行,为注塑模具设计带来了极大方便,同时使设计更为合理精确,更是大大缩短了注塑模具的设计周期,同时节约了成本。
本说明书为机械塑料注射模具设计说明书,是根据塑料模具手册上的设计过程及相关工艺编写的。本说明书的内容包括:目录、设计指导书、设计说明书、参考文献等。 编写本说明书时,力求符合设计步骤,详细说明了塑料注射模具设计方法,以及各种参数的具体计算方法,如塑件的成型工艺、塑料脱模机构的设计。
大学四年的本科学习即将结束,设计是其中最后一个环节,是对以前所学的知识及所掌握的技能的综合运用和检验。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采用模具的生产技术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在完成大学四年的课程学习和课程、生产实习,我熟练地掌握了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机械原理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方面的知识,对机械制造、加工的工艺有了一个系统、全面的理解,达到了学习的目的。
本说明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在此谨表谢意。虽然在设计中得到了指导老师的用心指导,但由于本人水平有限,而且缺乏经验,设计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肯请各位老师指正。



第一章  设计任务与流程
1.1毕业设计任务
设计题目:挂套注塑模具设计,塑件实物为挂套,该零件要求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其中塑件上的圆形孔与其他零件有配合要求,内壁有粗糙度要求,同时塑件下表面及上表面也应平整光滑。
设计要求:
1.绘制该塑件的工程图,确定塑件所用塑料品种;
2.为满足大批量自动化生产的需要,为该塑件设计注塑模具。
1.2挂套的注塑模具设计的流程
基本内容:
塑件设计、工艺性分析、确定收缩率和分型面、浇道系统设计、冷却系统、模具结构件设计、注射设备选择、绘制模具设计图纸。
1.塑件设计,利用软件UG4.0进行塑件的立体建模,再在软件AutoCAD中完成塑件尺寸及公差等技术要求的标注,并输出工程图。
2.注塑设备选择,确定塑件的型腔数,并计算塑件的投影面积,通过注射量的校核、注射力的校核、锁模力的校核、安装部分的尺寸校核、开模行程的校核、顶出装置的校核,结合注塑设备的资料确定注塑设备的型号。
3.确定收缩率和分型面,首先由塑件性能的要求等,确定塑件的塑料,通过查资料确定塑件的收缩率。根据挂套的工艺及结构特点,确定具体的分型面,大致应为挂套的孔中心线所在平面。
4.模架,通过塑件的大小及型腔数、浇注系统、导向部件、推出机构、调温系统等的初步估算,确定使用模架的型号。


内容简介:
综述报告综述报告一、当把成品图调进模图时,成品图必须乘缩水。(模具尺寸=产品尺寸缩水)必须把成品图MIRROR(镜射)一次,即模圈里的成品图是反像的(成品是完全对称的除外)在前模,应把不属于前模的线条删除在后模,应把不属于后模的线修删。二、成品在模具里应遵循分中的原则,特别是对称的,成品如果不分中,到工场加工时很可能出错。三、成品之间1220mm(特殊情况下,可以作3mm)当入水为潜水时,应有足够的潜水位置,成品至CORE边15-50mm,成品至CORE的边距与制品的存度有关,一般制品可参考下表经验数值选定。制品的厚度(mm)成品至CORE边数值(mm) 201520 20302030 30403040 4050 四、藏CORE(内模料)深度28mm以上,前后模内模料厚度与制品的平面投影面积有关,一般制品可参考下表,经验数值选定。CORE料边至回针应有10mm距离。CORE料宽度一般比顶针极宽或窄510mm,最低限度成品胶位应在顶针板内不影响落顶针,CORE料边至模胚边一般应有4580mm五、当在一块内模料上出多个CAVITY时,内模料大小不超过200200mm。六、模内镶入模框中圆角一般取10mm,如要开精框时则取16mm或更大,铍铜模模内不倒圆角。七、任何一种塑胶入水位置应避免从唧咀直行入型腔。八、镜面透明之啤塑(K料、亚加力、PC等)应注意,冷料井入水流量及入水位置不能直衡(冲),一般作成“S”型缓冲入水,扇形浇品,使成品表面避免产生气级流雲。九、选模胚的一般原则:当模胚阔度在250mm(包括250mm)以下时,用工字型模胚口型,模胚阔度在250350mm时,用直力有面板模胚(T型)。模胚阔度在400mm以上并且有行位时用直力有面板模胚T型,没有行位时用直力无面板模胚(H型)有力模胚必须加工W25mmH20mm码模坑,底面板必须有码模孔(中心距为“7、10、14”,中心“7、10”用二分之一牙,中心“14”的用八分之五牙,深度1924mm细水口模胚一律采用I字型模胚。当A板开框深度较深(一般大于60mm)时,可考虑开通框或选用无面板的模架;有行位或较杯的模胚,A板不应用通框,当A板开框深度较深(一般大于60mm)时,可考虑不用面板;方铁的高度,必须能顺利顶出产品,并顶针板离托板间有510mm的间隙,不可以当顶针板顶到托板上时,才能顶出产品,所以当产品较高时,要注意加高方铁;模胚A板(B板)要有四条25.4mm450撬模坑;模板四边都有撬模坑5mm深;顶针底板按模胚大小或高度加垃圾针(支承点)350mm以下为4粒,350mm550mm为6粒,550mm以上为10粒或按设坟增加或减少。有推板的模胚,一定不可以前模道柱后模导套;前模模板厚度一般等于前模开框深度加25mm35mm左右,当模胚无面板时,前模模板厚度一般等于前模开框深度加40mm50mm左右。后模模板厚度一般等于后模开框深度4050mm左右,(可在模胚资料上查到标准托板厚度,一般是无需用 托板; 当内模料镶CORE是圆形时,选用有托板的模胚; 当有行位或较杯时边钉一定要先入10至15mm到斜导柱才可以顶入滑块内,即当料导柱特别长时,应前 模导柱,后模导套。以方便加长导柱; 使用顶针板导柱时,必须配置相应的铜质导套中托司,顶针板导柱的直径口,一般与标准模胚的回针直径相同,但也取决于导柱的长度C,其适用范围见下表,导柱的长度以伸入托板或B板10mm为宜。50、60、7、80、90、100、110、120、130、140、150、160、170、180、190、200、210、220十、标数基准当一模出多个CAVITY时,标数应以模具中心为标数基准,成品标数基准应和成品图标数基准一致当成品标数基准点与模具中心对称时,应按对称于模具中心标数基准,当一模内有多块内模料,一内模料出多个CAVITY时,如果成品对称,应按对称于内模料标数,如果成品不对称,应从内模料单边标数,即标数首选分中标数,无法分中标数时,才从内模料单边标数,如以内模料单边标数,应以模胚基准角为标数基准(OFFSET偏孔);当一模双出一个CAVITY时,应从内模料单边标数,且应以模胚基准,角为基码(OFFSET)偏孔;标准应整洁明了,一般把模胚钢料,成品数放在一起图纸上方和左方,运水数单独放在一起,当有行位时,行位数应和运水数放在一起,标数应完整,特别是钢料大小,厚度及成品在模图里的位置不可缺少;顶钉图、边数图、镶件图、标数基准跟排位图一致,排位图确定通过后,未经工程人员许可,不可随意改动师傅位(标数基准)。十一、当模具是硬模(内模料需淬火到HRC45度或以上)时,必须以模具分中或钢料分中标数。十二、运水是用为冷却内模用,通运水时要注意是否成品的每一部分都有适当的冷却,即冷却要均匀,还要注意与顶针镶针间的距离应有34mm以上,运水塞头深10mm以上,运水到胶位的距离1015mm较为合适,若以运水孔的直径为D,即运水的中心距离为58D,当制品为聚乙烯(PE)时,运水不宜顺着收缩方向设置,以防制品有较大的变形。十三、当成品有凹,如花纹、侧壁上有孔等采用侧向抽芯即行位出模;十四、当成品侧壁不允许有出模角时应采用侧向抽芯即行位出模;行位分内侧抽芯和外侧抽芯,按前后模又可分为前模行位(行位在前模板内滑动)和后模行位(行位在后模板内滑动)前模行位常用较杯形式,因结构简单。当不能采用较杯开式时,必须设计特殊结构的模胚,即面板与A板间应有一次分型;十五、有行位之模具,行位镶入后模深度,一般不可小于25mm,行位特别小时可作20mm,当并排出两行时,行位之间应有小于20mm钢料,以防FIT模时钢料变形,画行位时要注意行位的斜度,斜边角一般在15度25度之间选取,角度太小易烧坏斜边,角度太大易卡死,即无抽芯,特殊情况下不可超过30度,压鸡斜度应比边角度大2度,当行位很高时作1度,行位压鸡冬茹位宽1630mm,一般作压鸡厚度的一半左右。当滑块脱模后留在滑槽内的滑块,长度不得小于总长的二分之三,本公司规定滑块脱模后必须全部留在滑槽内。没滑块镶入后模深为H翼仔宽度为B厚度为C滑块截面各部位相关尺寸见下表H3030404050506565100100160B6810101215C81012152025十六、当行位必须向模具中心抽芯时,内侧行位必须作限条以便于安装滑块;十七、行位分行针孔,行框桶和行胶位,行胶位时要注意行位的分模线,行西半球一般有10度啤把定位,封胶位不可大于5mm,当行位只行一根针时,应采用担穿孔的形式;十八、行位的钢料,当行位要封胶位时,钢料跟内模料,行位封胶位时,用王牌,行位镶件用内模料。限条磨板耗用8407十九、当行位行针孔,而圆心正好在分型面上时,必须在后模料上作一虎口,以保证钻孔时有一段大约10mm是整个圆孔(灿孔);二十、当行位的胶位全部在前模时,行位压鸡(JAN)应原力出;(29)行位底要锣(磨)油坑,油坑为平行四边形,深度为0.5mm定为11.5MM,圆距离1020mm为防止行位回位,可以采用波子,弹簧等;二十一、为防止行位回位,首选朝两侧行,其次朝地行,若有四面都要行位时,行位才朝天位行,且要作老鼠尾结构保证行位不会回位。二十二、当行位底下落有顶针时,必须安装早回机构;二十三、A、B板间隙11.5MM回针长短要合适,比模数低0.050.20mm,千万不要顶上模;二十四、当成品前模有深腔即脱模力特别大轻易粘前模时,应使用前模缩CORE方式脱模,一般选用无水口板的细水口板的细小口模胚(三极模)利用扣鸡和拴打螺丝限位,开模进由于A、B板之间被扣鸡扣死,面与A板之间打开缩CORE,开模一定距离后栓打螺丝限位,扣鸡被打开,再开A、B板之后完成脱模;后模缩CORE成品扣位加工在后模型芯,不是主要缩CORE的内CORE上时,模具B板可活动,缩CORE的内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挂套注塑模具设计【13张CAD图纸+WORD毕业论文】【三维UG图】【抽芯模】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409757.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