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5 版权所有文责自负 基金项目 本文为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西方译论在中国的影响研究 项目编号 AHSK 07 08D45 的部分成果 作者简介 周方珠 教授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翻译理论与实践 语用学 山水画论观照下的中国诗词翻译 周方珠 安徽大学外语学院 安徽合肥230039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山水画论应用于中国诗词英译的可行性 通过对比分析诗与画在渊源 构造和审美取向等方面的内 在联系 笔者发现 山水画论与诗学理论存在很大程度的重叠与共性 体现于哲学渊源的相同 创作技艺的相似 审美取向的相 通 为读者留下适度的审美想象空间 故此笔者认为 山水画论运用于诗词翻译是可行的 可以收到 诗中有画 的理想效果 关键词 山水画论 中国诗词翻译 审美空间 中图分类号 H31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6038 2012 04 0075 03 1 引言 画为不语诗 诗是能言画 这是中外文人对诗画关系的 共同认知 意大利画家达 芬奇说过 诗画之别在于 画是 哑巴诗 诗是盲人画 周积寅 2005 513 然而 在中国文 人的心目中 诗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粹 其关系更是密 不可分 黄庭坚在 写真自赞 中说 诗与画的关系是 诗成 无象之画 画出无形之诗 正是 诗 书 画合一不朽 转自 王伯敏 1997 36 的内在关联造就了中国诗画界许多集诗 书 画于一身的艺术大家 唐代的王维与李煜 宋代的苏轼与 李成 元代的倪瓒与王蒙 明代的唐寅与沈周 清代的郑燮与 石涛 以及现代的黄宾虹与范增无一不是兼工诗 书 画的巨 匠 追根溯源 诗画本一律肇始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 壤 具有深厚的哲学渊源 2 诗画之理同源 同英文及印欧语系的大多数语言相比 中文属于强信息 语境语言 high context language 因此 我国古代文论向来 强调 以少胜多 以不言言之 言外之意 象外之旨 永远是艺术家们追求的终极目标 诗歌创作强调的是 不著 一字 尽得风流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 音乐作品妙在 此 处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 琵琶行 书画作品贵在 计白以 当黑 转自包世臣 2004 诗歌也好 书画也罢 其实是不 同的艺术形式在强调同一种表现手法 空白 的艺术功 效 当代著名画家李可染认为 空白 含蓄是中国艺术一门 很大的学问 德国诗人歌德说过 优秀的作品无论你怎样去 探测它 都是深不到底的 欲给人以深不可测的感受 作品 必须有 藏 有 露 有 隐 有 显 诗之有神韵者 如水 中之月 镜中之象 言有尽而意无穷 严羽 沧浪诗话 句中有余味 篇中有余意 善之善者也 姜夔 诗说 空白 之于诗 其表现力可见一斑 空白 之于画 其艺术 功力更是显而易见 清代画家沈宗骞在 芥舟学画编 卷四 朱晓红 2006 61 中指出 或藏其要处而隐其全 或借以点 明而藏其迹 如写帘于林端 则知其有酒家 作僧于路口 则 识其有禅舍 空白 的审美价值在于其不确定性所产生的 模糊为读者留下无限想象空间 从而使读者产生联想 见 言 而不尽 意 见 形 而不现 意 诗意因 空白 从有 限变为无限 画境因 空白 从有 形 变为无 形 于是 大 音希声 大象无形 的至美便在模糊的意境中得以体验 然 而 如果不是因 道隐无名 夫唯道 善贷且成 老子 1998 88 则 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 的完美境界难以实现 道德经 第 11 章 老子 1998 22 讲道 三十辐共一 毂 当其无 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 当其无 有器之用 凿 户牖以为室 当其无 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 用 上述言语其关键词是 无 当其无 重复三次 在 老子看来 车 器 室之所以能发挥作用 是因为车中间有空 间能装运东西 用黏土烧成的器皿中间是空的 能盛放东西 同样 房子里面是空的 所以能住人 放置物品 在道家看 来 无 即为 用 用 即为 无 庄子对 卮 的解释也 是如此 庄子认为 卮作为酒具之所以能发挥作用 是因为 其中有空间 酒才能倒入其中 对于车 室 器而言 其用处 在于 无 空间 正所谓 无 之以为用 而车 室 器本身则 为 有 有之以为利 然而 对于诗歌而言 表于言语的只 相当于为器的埏埴 是 有之器 而隐于言的才是 当其无 即诗歌中的 空白 才能发挥 无之以为用 的功能 而对于 作画 显现于宣纸上的则是 有之器 隐于形色笔墨之外的 才是 无之用 画法与诗文相通为明代画家马稷点破 他在 其 绘事微言 唐志契 2004 39 中说 政和中 徽宗立画博 士院 每招名公 必摘唐人诗句试之 尝以 竹锁桥边卖酒 家 为题 众皆向酒家上著功夫 惟李唐但于桥头竹外 挂一 酒帘 上喜得其 锁 字意 又试 踏花归去马蹄香 众皆画马 画花 有一人但画数蝴蝶飞逐马后 上亦喜之 凡喜者皆 中魁选 由此看来 诗中有画 非善画者莫能领悟 画中有 诗 非工诗者莫能点破 二者互为宅第 正所谓 山欲高 尽 出之则不高 烟霞锁其腰则高矣 水欲远 尽出之则不远 掩 映断其脉则远矣 郭熙 郭思 林泉高致 山水训 中魁 者深知画道之变化与 道 相同 与 易 理吻合无二 道可 道 非常道 名可名 非常名 老子 1998 2 信言不美 美 言不信 老子 1998 170 天地万物无不源于道 万事万物 山水画论观照下的中国诗词翻译 76 之隐 显 明 暗 高 低 凸 凹 虚 实无不系于阴阳 故此 孔子说 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 游于艺 四书 论 语 道 与 艺 既象是体用的相须 又象是形质的相成 艺进展到一定的境界便是 道 道 的某种类型的孕蓄 如诗 词 书 画 便是 艺 故此 可以说 艺 即是 道 数千年来 这一思想一直统领着中国诗 书 画的创作与发展 需要说明的是 诗画虽然在哲学层面同源 但其发展并 非同步 诗歌的发展 尤其是山水诗的发展 从晋宋到盛唐 由谢灵运到王 孟 经历了从模山范水到神韵自然 从雕琢字 句到妙于篇法 从描写江左风景到咏赞大好河山三个不同阶 段 直至唐代才趋于成熟 而山水画的全盛期到宋元才出 现 正是 南北朝时期的山水诗人 受到老庄玄学自然观的 启迪 以灵活多变的角度来观照空间物象 到了唐代 诗人将 这种方法进一步完善 更纯熟自然地运用 并将此法传递给 山水画家 李浩 2000 64 由此可见 诗画本同源 发展非 同步 3 诗词空白的审美价值 诗词空白是文学模糊的主要表现形式 笔者按照其不 同透视角度将其分为 主题空白 语用空白和结构空白 主 题空白系指主题解读空间较大 如李商隐的 锦瑟 或作品 命意的不确定性 如 红楼梦 而形成的审美空间 语用空白 系指诗词在形式上采取艺术剪辑后造成的画面空白 如贾岛 的 寻隐者不遇 结构空白系指汉语独特的意合结构 par ataxis 模糊其词法和句法关系后形成的意象叠加画面效应 如列锦辞格在诗词中的运用 不管是哪种空白 其审美价 值均在于其不确定性使文本呈开放性结构 虽经历代读者的 历时性解读仍难以穷尽其中的内涵 这是因为诗词中超前 的审美创造 空白 对读者构成了强有力的召唤结构 appeal ing structure 为读者的历时性解读留下无限的想像空间 诗词空白的审美价值是以接受美学和接受理论为理论 基础的 众所周知 文艺美学与批评至今已经历了 作者中 心 文本中心 和 读者中心 三次转折 目前 广为学界 所接受的正是以接受理论为基础的 读者中心论 读者中 心论 认为 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 向每一时 代的每一读者均提供同样的观点的客体 它不是一尊纪念 碑 形而上学地展示其超时代的本质 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 乐谱 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映 使文本从词的物 质形态中解放出来 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 姚斯 霍拉勃 1987 258 姚斯作为接受美学的创始人 肯定了读者作为 文学接受主体同时也是认识者 审美者和阐释者的作用 据 此我们可以认为 文学作品的意义产生于作者与读者的交流 与对话 它永远是一种开放的结构 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存 在于读者对文本的历时性解读与共时性解读之中 伊瑟尔 转自王宝增 1990 认为 文学作品中包含着许 多意义空白与意义未定性 它是连结创作意识和接受意识的 桥梁 是前者向后者转换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它促使读者去 寻找作品的意义 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 正 是意义未定性与意义空白才构成了作品的基础结构 即所谓 召唤结构 召唤结构把作品与读者自身的经历以及自己 对外部世界的想象联系起来 产生意义反思 空白是一条 通幽的曲径 使欣赏者循此而入洞天桃源 领略艺术欣赏的 神圣灵光 享受人类最崇高的美感 艺术创作 创作 空白 有时比创造形象更重要 王宝增 1990 118 因此 空白 绝不像英伽顿所认为的那样 是作品的缺陷 而是作品产生 效果的根本出发点 鉴别一部作品不应当看它说出了什么 而要看它没说什么 正是在一部作品意味深长的沉默中 在 它的意义空白中 隐藏着作品潜在的生命力 如果一部作品 的未定性与空白太少或干脆没有 就不能称为好的艺术作 品 甚至不能称之为艺术作品 刘勰在 文心雕龙 隐秀 中指出 品味 寻味 体味 玩 味 回味 方能得余味 试想 如果一部作品没有留下任何空 白与未定点 每一读者都可一览无余 余味又从何而得呢 维纳斯之所以美恰恰是因为她没有臂膊 美术作品是这样 诗词创作何尝不是如此 只是提法不同罢了 诗歌创作贵在 不著一字 尽得风流 风流 隐于空白之中 空白在画面 上是一种休止符 但在读者的脑海中形成了审美期待 于 是 想像力在期待视野 expectation horizon 中寻幽探胜 翻 腾跳跃 自由弛鹜 不断超越 读者便在诗情画意开创的艺术 空间里失去了重力 产生了 天地入胸意 吁嗟生风雷 文章 得其微 物象由我裁 孟郊 赠郑夫子鲂 的游心太玄的感 觉 从而完成品味 寻味 体味 完味 回味之后仍有余味的审 美体验 这一过程便是空白的审美价值所在 4 山水画论在诗词翻译中的运用 法国象征诗人瓦莱里说过 我诗歌中的意义是读者赋予 的 不同的读者赋予同一部优秀作品不同的意义 即便是同 一位读者在不同的时代 不同的环境下解读同一部作品也会 赋予其不同意义 同是一部 水浒传 在 文革 时期和现在 读起来 对其内涵的领悟 纵然是同一位读者 也会有很大的 差异 一部伟大作品只有经过历时性和共时性的解读 才能 在不断延续的接受链条中逐渐被读者所发掘 基于上述分 析 笔者认为 对文本中的空白与未定点的解读与阐释应由 读者去完成 译者不应越俎代庖 尽管有些读者有时会误读 或曲解作品的内涵 但那是读者的自我行为 不代表原作的 意图 然而 译者对原作的误读或曲解却往往被看作原作者 的本意 尽管事实上不然 因此 在翻译活动中 原作作者的 意图 作为原作读者的译者的期待视野与译文读者的期待视 野三者的视野融合就成了翻译的焦点 就诗词翻译而言 视 野融合是为了保证原作的意图 文本的意义和审美价值在译 文中得到再生 从而获得译文读者的共鸣 要实现这一目 的 译者就应让译文文本同原作文本一样呈开放性的结构 让译文读者介入其中 去解读 去阐释 从而获得共鸣 如何才能让译文读者介入其中 在解读译文中获得共 鸣 笔者认为 将中国山水画论中的 留白 运用于诗词翻译 不失为有效之策 留白 原指以 无 写 有 计白以当 黑 的书画创作手法 是山水画家表现闲 静 清 空 淡 远之 深层意境的重要技法 是构成浓淡 深浅 轻重 高低 远近 77 疏密 朝暮 阴晴等对立统一关系的必然策略 画幅中飞动 的物象与 空白 处处交融 结成全幅流动的虚灵节奏 空白 在中国画里不复是包举万象 位置万物的轮廓 而是溶入万 物内部 参加万象之动的虚灵的 道 宗白华 1981 84 留白 用于翻译实践即是在译作中最大限度地保留原作中 的 空白 请看以下译例 1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 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暧玉 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译文 The Sad Zither Li Shangyin Why should the sad zither have fifty strings Each string each strain evokes but vanished springs Dim morning dream to be a butterfly Amorous heart poured out in cuckoo s cry In moonlit pearls see tears in mermaid s eyes With sunburned mirth let blue jade vaporize Such feeling cannot be recalled again It seemed long lost e en when it was felt then 许渊冲 2007 550 551 2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 知处 译文 A Vain Visit to A Recluse Jia Dao Under the pine tree I asked the lad My master s gone for herbs he said Somewhere amid the mountains he told me But deep in clouds nobody could see 笔者自译文 3 天净沙 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对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译文 Autumn To the Tune of Sky clear Sand Bai Pu Lonely hamlet the setting sun evening glow Curling smoke an old tree shivering crow A flying swan casts down its shadow Green hills limpid water Withered grass red leaves daisies are yellow 周方珠 2009 64 65 众所周知 距离产生美 诗人与画家在其作品中留下 空白 一方面是艺术效果的要求 另一方面是为了在其作品 和读者之间保持恰当的距离 在作品被翻译之前 审美客体 是原作 审美主体是原作读者 也就是说 其审美距离是设 定在原作和原作读者之间的 一旦原作被翻译 审美主体和 审美客体都随之改变 审美客体由原作变为译作 审美主体 由原作读者变为译作读者 因此 审美距离 尤其是采用 留 白 策略翻译时 可能会因文化语境的转换出现以下三种情 况 一 译作与其读者之间的审美距离大于原作与原作读者 之间的审美距离 二 译作与其读者之间的审美距离与原作 与其读者间的审美距离基本相等 三 译作与其读者之间的 审美距离在某种程度上小于原作与原作读者间的审美距离 当然 第二种情况下的译文效果最为理想 上述三例中的例 1 属于主题空白 原诗主题恰如 800 年前元好问所感叹的那样 望帝春心托杜鹃 佳人锦瑟怨华 年 诗家总爱西昆好 独狠无人作郑笺 论诗三十首 其十 二 其实并非无人作笺 只是解读者太多 众说纷纭 莫衷 一是 如果译者将如此难解的诗中 空白 一概保留 则原作 为读者留下的审美距离在译作中很可能因文化语境的转换 而被扩大 距离产生美对译文读者可能毫无意义 故此 译 者在译诗的题目上加上了 sad 一词 为诗歌确定了总体基 调 为译文读者对主题的解读标明了指向性 从而防止审美 距离在译文中任意扩大 例 2 属于语用空白 译者从遣词 到句法都尽量保持与原作的一致 所以 原作与其读者间的 审美距离与译作与其读者间的审美距离基本相同 例 3 属 于典型的结构空白 原作28 字实际上是13 个意象叠加而成 的艺术符号链 意象与意象之间留有空白 穿过其中的空间 读者的思绪织成想像链条 藉此 读者运用中国画的 散点 透视法 cavalier perspective 可以多层面全方位地观照其中 的诗情画意 为了关照原作的整体布局和画面效果 译者已 尽力保留原作的 空白 旨在为译文读者留下充分的想像空 间 然而 有些空白点还是在译文中消失了 如原作第 3 行 中的结构空白在译文中就不见了 原文中的许多名词单复数 概念是模糊的 这本身亦是意象空白点 可是某些空白点在 译文中变得清晰了然了 这是强信息语境文化与弱语境文 化之间的巨大差异使然 译者可以对翻译方法与策略做出 选择 但对原文和译文所归属的语言文化系统却无法选择 5 结语 画为不语诗 故许多大诗人 如李白 杜甫 白居易 苏轼 等都曾作过题画诗 诗是能言画 许多名传千古的佳句也因 此成了画题 诗传画外意 画写物外形 诗画本同源 机理共 相通 诗与画在创作技艺上有共同之处 在审美取向上机理 相通 即为读者留下适度的审美空间 因此 山水画论应用 于诗词翻译 尤其是山水诗的翻译是可行的 译者应当意识 到 一部优秀的作品 它永久的生命力并不在于它自身的情 节 而在它提供给我们的原本是一个不断可以把新的人生体 验放进去的 空筐 赵鑫珊 1985 128 原作转换成译作 之后 便被置入全新的文化语境 译文读者在鉴赏译作时所 经历的正是这种新的人生体验 只要译作具有强大的召唤 结构 为读者留下充分的想像空间 译文读者便可凭借自己 的人生阅历去想象 去解读 去创造 从而填充 空筐 体味 其间无穷尽的诗情画意 参考文献 1 姚斯 霍拉勃 1987 周宁 金元浦译 接受美学与接 下转第81 页 81 顶岗实习分实习准备 Preparing 顶岗实习 Perform ing 实习总结 Packaging 三个阶段 我们不妨也称之为 3P 口译顶岗实习模式 在进入具体的工作岗位前 有必要 让企业兼职教师介绍相关工作岗位的职责并让学员对该岗 位进行一段时间的观摩 结合高校的教学实际 我们可以在 实习准备阶段安排一个月时间让学员去了解各自的实习岗 位 在完成了实习准备后 学员便可以逐一到各个岗位在老 师的指导下进行实战了 针对口译的典型工作任务以及项 目实训阶段的具体学习内容 我们主要选择接待 介绍 洽 谈 合作 拓展等五个岗位 每个岗位轮流实习半个月 当 然 在顶岗实习过程中 学员要详细记录自己的工作内容和 工作心得 为实习总结和交流积累素材 最终 根据实习单 位鉴定以及实习报告内容对学员进行考核 表 3口译顶岗实习教学安排 实习目标 职业能力 实习内容 项目任务 实习时间 实习准备 Preparing 岗位介绍半个月 岗位观摩半个月 顶岗实习 Performing 外事接待半个月 项目介绍半个月 项目洽谈半个月 项目合作半个月 项目拓展半个月 实习总结 Packaging 经验交流半个月 实习报告半个月 4 结语 3P 口译课程设计中的 职业训导 项目实训 和 顶 岗实习 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与 3P 口译过程模式中 译 前准备 现场表现 和 评估总结 相呼应 职业训导 目 的在于培养学员的职业素养 为学员 顶岗实习 做好技能 语言 知识和心理等方面的准备 而 项目实训 既是对 职 业素养 的巩固 也是 顶岗实习 的预演 通过一个个基于真 实工作情景的项目模拟 提前熟悉未来的工作任务 顶岗 实习 则是对 职业训导 和 项目实训 学习效果的检测和 总结 三者相辅相成 融为一体 在 工学结合 职业教育理念的指导下 作者以口译的 工作过程 与 学习领域 为导向 总结出了源于实践和用于 实践的 3P 口译系列训练模式 经过多年的国家级精品课 程建设和教学实践 该模式不断接受了实践的检验与理论的 优化 另外 作者在第八届全国口译大会上就该模式与来自 全国各地的专家进行了交流并在小组论坛上宣读了论文初 稿 反响热烈 得到了很多同行的肯定 作者认为 3P 模式 与 吉尔 模式 厦大 模式和 广外 模式一脉相承 是对它 们的继承 发展与丰富 参考文献 1 Gile D 1995 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 lator Training M Amsterdam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2 蔡小红 2007 口译评估 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3 郭兰英 2007 口译与口译人才培养研究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4 姜大源 2004 学习领域 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 德 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突破 J 职教论坛 8 61 64 5 姜大源 吴全全 2007 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研究 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1 47 54 6 雷天放 陈菁 2006 口译教程 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7 刘和平 2005 口译理论与教学 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8 刘建珠 2006 口译过程研究与 3P 口译教学模式 J 大学英语 学术版 2 335 339 9 刘建珠 2008 论口译教学多元化评估体系的构建 A 王恩冕 编 进入 21 世纪的高质量口译 第六届全国口译大会暨国际研讨 会论文集 C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0 刘建珠 2010 商务口译 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11 孙慧双 1992 口笔译概论 M 北京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2 杨文明 2008 高职项目教学理论与行动研究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3 仲伟合 2007 口译课程设置与口译教学原则 J 中国翻译 1 52 53 Abstract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s of working process and learning fields this paper proposes and analyzes the 3P Models for interpreters training The author argues that interpreting practice is divided into three phases including Preparing Per forming and Packaging and there are three successive stages for interpreters training namely Professional Training Project Simu lation and Practice Interpreting Based on the above the author explores the specific training models for these three stages which further enriches the implication of 3P models for inter preters training Key Words working process learning fields interpretation training 3 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 P Modell 上接第 77 页 受理论 M 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 2 包世臣 2004 艺舟双楫 述书上 M 北京 北京图书馆 出版社 3 老子 1998 道德经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4 李浩 2000 唐诗的美学阐释 M 合肥 安徽大学出版 社 5 唐志契 2004 绘事微言 M 北京 人民美术出版社 6 王宝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注册会计师(CPA)考试 会计科目冲刺押题试卷及解题技巧分享
- 2025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考前冲刺押题卷
- 2025年英语专业四级阅读理解训练试卷 情景对话精讲
- 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 会计科目押题冲刺试卷及解析
- 民法典新旧课件
- 2026届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化学高二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答案
- 2026届青海省海西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王熙凤的性格特点
- 王昌龄简介课件
- 2026届广东省广雅中学化学高一上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2025年软件开发实习生笔试模拟题及面试技巧
- 2025企业单位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 企业品牌价值评估模型设计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年福建省工会社会工作者(工会专干)招聘考试(工会基础知识)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2025年人工流产试题及答案
- 社保补助协议书范本
- 《水力学》课件-第5章 流动阻力和水头损失
- 2026届潍坊市达标名校中考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 (新教材)2025年秋期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小学语文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新课标核心素养教案)
- (标准)棋牌室转让合同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