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辩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和研究.doc_第1页
课堂辩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和研究.doc_第2页
课堂辩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和研究.doc_第3页
课堂辩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和研究.doc_第4页
课堂辩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和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课堂辩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和研究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成了教学改革至关重要的课题。围绕着这一课题,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辩论教学不失为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新思路。一、开展辩论教学的必要性。1. 开展辩论教学有助于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端,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由于历史原因,传统教学长期着眼于应试升学,形成了一种轻听说能力培养的教风与学风。结果学生的口才大多不佳,走上社会后社交能力低下。辩论教学以听说促读写。出于辩论双方的观点都要以确凿的事实、材料为依据,方能站稳脚跟,因此可以促使学生在课外阅读大量的读物,并从中提取信息,去粗存精,去伪存真,为我所用。阐明自己的观点时,必须思路清楚、严密。而要具备以上素质,必须要求学生见多识广,知识丰富,思路拓宽。至于在辩论过程中,更要求学生把听说读写几方面能力综合起来。可以说“胸藏万汇凭吞吐”,因而就能“笔有千钧任歙张”。辩论又成了检测学生听说读写四项能力的综合手段。在学习课文赤壁之战一文中,学生质疑:曹操是好人还是坏人?教师抓住这一问题,要求学生课后收集曹操的资料。课堂中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辩论。反方:曹操发动战役,当然是坏人。正方:不对,曹操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诗人,应该是好人。反方:课文最后讲,曹操见手下的兵将丢盔弃甲,无心应战,只得带了他们从华容道逃跑。“丢盔弃甲”“逃跑”这两个字都是用来描写坏人的,所以曹操是坏人。正方:曹操爱民如子,军纪严明,是好人。反方:我从三国演义上了解到,曹操疑心很重,所以曹操是坏人。正方:曹操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使那里的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所以他是好人。再说疑心重不一定是坏事。听着他们有理有据的争论,孩子们敢问、善思表现出了强烈的参与意识,探究意识,真正实现了民主开放。“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面对这一新的要求,许多老师常常感到老虎吃天,无从下口。实际上,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孕育在我们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只要我们善于动脑,善于引导,充分发扬教学民主,这一新的教学目标不难达成。所以要提高学生素质,开展辩论教学自有一功。2. 开展辩论教学,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的作用。传统的教育观念往往把学生置于教学活动的被动地位,不能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教师授课多以“注入式”教学方式,为创造性思维开拓了广阔的活动空间。教师引导着学生进行听说读写一系列实践活动,由于辩论教学强化了意见的分歧,使学生的思维呈发散型,围绕着讨论的问题,正反两方面的观点,从不同侧面、角度深入思考,各抒己见,探新求异,进行创造性活动,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例如:在学习小英雄雨来一课中,在音乐课中学生已学过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设置论题为:你更喜欢雨来还是二小?并说说喜欢的理由。喜欢雨来为甲方,喜欢二小为乙方。通过双方的辩论,学生不仅仅认识了雨来也认识了二小,并能体会到他们的勇敢。这样才能让学生鲜活,认识他们二位,并突出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口语能力。最可贵的是:整堂课学生积极性高,参与面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二、开展辩论教学的三点尝试。开展辩论教学一致单项式交流而成双向式,多向式交流。这样,教学情境势必倍加和谐亲切,课堂气氛更加生动活泼,同时也增加了师生间的交流,教与学相互促进,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但课堂辩论也易出现众说纷纭,难以收场的局面,那么如何行之有效、切合实际地展开辩论教学,使它成为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并为素质教育服务呢?我曾作了些粗浅的尝试:首先,应循序渐进。以课外思考题的形式布置学生准备辩词,然后把话题引进课堂。这样不仅节约时间,避免冷场,而且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锻炼了写作能力。一般说把带有分析综合性的话题放在总结课文这堂课上进行,以辩论形式分析,最后由师生共同得出结论比较合适。例如:少年闰土中闰土的形象分析,可设计这样的论题:闰土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课文中的“我”又是怎样一个人?闰土有那些新鲜事?你想“我”又会有哪些新鲜事?课后思考准备,课上辩论总结。辩论主题为:在当今社会,如果要你选择,你想做闰土,还是做课文中的“我”?甲方:我喜欢做闰土。因为老师说那个社会正是闰土小的时候,我就喜欢小时候自由自在的闰土,可以捕捡贝壳、看跳鱼儿,多有趣!你们不是很羡慕吗?乙方:闰土虽然自在,但他没能受教育,是个野孩子,太无聊了,这样能行吗?不是常听同学们说,有知识就有魅力吗?哪像“我”尽管不是很自由,但能受良好的教育,很有教养。甲方:对方辩友注意,你们犯了大错,谁说闰土没受过教育?在广阔天地间所做的一切难道不是知识?不是在受教育吗?乙方:这仅仅是闰土农村生活的一些事,对一个城里人来说难免会有一些好奇。反过来,少爷“我”在城市里的许多事,课文中没有说,如果写出来,也许要多得多,闰土会羡慕不已的。甲方:请问对方辩友,你想做一只“笼中之鸟”还是想做在天空中自由自在飞翔的小鸟呢?乙方:什么“笼中之鸟”能展翅高飞?少爷后来成了伟大的文学家,闰土有什么呢?其次,巧设疑点。学生似懂非懂的问题,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广有争论的问题,都是设疑、质疑的重点,确定辩题的内容。例:别了,我爱的中国一文,有这么一句话“我这样不负责任地离开中国,真是一个罪人”学生难以理解,同时,并产生疑问。我就设置了“作者到底是不是罪人?”进行正、反方辩论。正方:我认为他不是罪人,因为作者暂时离开中国为的是求得更好的经验,求得更好的战斗的武器。他还会回来报销祖国。反方:我认为他是一个罪人,因为当时国家这么危急,他还要离开,这是一种逃避。正方:他如果留下,只能是死路一条。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你们懂吗?反方:那对方辩友,是否听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越危急的时刻,越要挺住。正方:那么他求得更好的经验和战斗的武器,是为了更好报效祖国,如果叫你现在去报效祖国你行吗?不行,只有学好知识,掌握了本领才能去呀!反方:如果每一个青年都像他那样,一遇到困难,都去外国学习,那中国当时的革命谁来搞?正方:但是,事实并不是你们所说的那样,当时被迫无奈,如果他处境不那么危险,凭着他这颗爱国之心,他会干得更好!在辩论中学生把本堂课的重点、难点都解决了。对这些问题的辩论,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辩论、解疑中把握文章的要点。再次,把辩论引入作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在给学生指导写作时惯于给段材料、出个题目,提点要求,学生则当堂完成作文。学生经过短时间的苦思冥想匆忙敷衍,写出来的文章自然干瘪单薄,不痛不痒。如果有准备地组织好课堂辩论,丰富学生写作思路,这个问题会迎刃而解。例:赤壁之战之中曹操是好人还是议论后,要求课后搜集有关资料,认真分析研究,探讨一下曹操的是非功过,写一篇小议论文,题目是我看曹操,要有自己的观点,还要有理有据。例:少年闰土一文通过辩论后,写一篇闰土我想告诉你。当然辩论课堂,也可以写成一堂难忘的课等等。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们的思维素质大大提高,协作水平也相对提高。辩论教学是一种参与,一种交流,一种竞争,更是一种创新。让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启发或与其他学生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