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临海市新概念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八年级科学下册 第2章 第47节 章节测试题(七) 浙教版.doc_第1页
浙江省临海市新概念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八年级科学下册 第2章 第47节 章节测试题(七) 浙教版.doc_第2页
浙江省临海市新概念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八年级科学下册 第2章 第47节 章节测试题(七) 浙教版.doc_第3页
浙江省临海市新概念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八年级科学下册 第2章 第47节 章节测试题(七) 浙教版.doc_第4页
浙江省临海市新概念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八年级科学下册 第2章 第47节 章节测试题(七) 浙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章 第4-7节 章节测试题(七)班级学号姓名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a-40 zn-65 cl-35.5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小明在学习了呼吸系统的结构后,写下了自己身上的几个结构:鼻腔;喉;咽;肺泡;气管;支气管。小明对呼吸过程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b、 c、 d、2、小明因感冒鼻腔里有大量黄色黏稠的分泌物产生,这个现象产生可能是:a、灰尘和水分的混合物 b、鼻腔中常见的分泌物c、是呼吸道中杀死细菌后的分泌物 d、粘住灰尘后的分泌3、人体在呼吸时呼吸系统中会有以下变化:膈肌收缩;膈肌放松;膈变拱形;膈变扁平;胸腔体积扩大;胸腔体积缩小,则属于呼气的选择为:a、 b、 c、 d、4、下列各项叙述,与吸气无关的是:a、外肋间肌和隔肌收缩 b、肋骨上升和外移c、隔肌顶部上升 d、外肋间肌收缩,内肋间肌放松5、下列关于呼吸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a、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入肺b、胸廓回缩肺缩小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入肺d、胸廓回缩肺缩小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入肺6、在太阳光照射下的绿色植物:a、直接将太阳能贮存在植物体内 b、只进行光合作用,贮存能量c、既有能量的贮存又有能量的释放 d、温度上升很高,贮存能量增加7、浇花过勤,花土总是含有大量的水分,这样会导致烂根,植物死亡,其原因是:a、水分过多,根无法吸收 b、水分过多,根无法呼吸c、水分过多,使细菌大量繁殖,导致根烂掉 d、根吸收的水分过多而死亡8、在严寒的冬天,利用温室进行蔬菜种植,可以提高经济效益,但需要调节好温室的光照、温度、湿度和气体等条件,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品质,下列方法错误的是:a、温室内温度尽量保持恒定 b、及时擦干温室薄膜(玻璃)上的水膜,以防止透光降低c、适当增加光照时间,以补充冬季阳光不足d、向温室内定期释放二氧化碳,以增加光合作用强度。9、下列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比较表,哪些叙述不正确?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只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内进行在阳光下进行只限于双子叶植物的叶子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制造有机物,放出氧气任何活细胞内均可进行日夜不停地进行任何叶子均可进行吸入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分解有机物,贮藏能量a、 b、 c、 d、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充满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则该瓶中盛有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b、将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敞口放置,石灰水表面会有一层白膜生成c、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某无色溶液呈现红色,该溶液中一定溶有二氧化碳d、人与动物的呼吸作用是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而植物的呼吸作用相反,吸进二氧化碳,呼出氧气,所以树林中空气清新。11、下列各组仪器中,不能用来组装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是a、长颈漏斗、集气瓶、酒精灯 b、长颈漏斗、集气瓶、试管c、长颈漏斗、锥形瓶、集气瓶 d、平底烧瓶、长颈漏斗、集气瓶1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不断的消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但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却基本保持不变。你认为下列哪种过程能补充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动植物的呼吸作用;煤、石油等燃料的燃烧;死亡动植物的腐烂;碳酸钙等矿物加热分解产生。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13、不会加剧酸雨、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的是:a、使用太阳能沐浴器 b、煤燃烧 c、超音速飞机尾气排放 d、使用氟利昂致冷剂14、下图所示的有关co2的实验中,只能证明co2物理性质的实验是:15、如图,若甲代表葡萄糖和氧气,那么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a、乙是呼吸作用,丙是二氧化碳和水,丁是光合作用b、乙是光合作用,丙是二氧化碳和氧气,丁是呼吸作用c、乙是呼吸作用,丙是有机物和氧气,丁是光合作用d、乙是光合作用,丙是二氧化碳和水,丁是呼吸作用16、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和缓解全球温室效应危机的重要措施分别是:a、煤、石油、天然气大量燃烧;营造森林绿地b、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大量产生;种植苔藓类植物吸收二氧化硫c、人造含氟制冷剂的泄露;采用无氟制冷剂d、汽油和工厂排放的废气和烟尘;收取排污费,限令整改17、“绿色化学”是当今社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中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得到的产物,即原子的利用率为100%。在用丙炔(c3h4)合成2-甲基丙烯酸甲酯(c5h8o2)的过程中,欲使原子的利用率达到100%,在催化剂作用下,还需要的其他反应物是:a、co2和ch3oh b、co2和h2 c、h2和co d、ch3oh18、我国正在进行的地质大调查活动传来喜讯,通过两年多的努力,科研人员在我国沿海发现了新型能源“可燃冰”的地球物理标志,而且大致圈出约8000平方公里的分布面积。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是一种新型能源,赋存于大海深处,其蕴藏量是地球上煤、石油的几百倍,因而是一种等待开发的巨大能源物质。初步查明可燃冰主要是甲烷等可燃性气体的水合物(ch48h2o)。有关可燃冰的下列推测中不正确:a、高压、低温有助于可燃冰的形成 b、可燃冰中甲烷与结晶水的质量比为1:8c、可燃冰充分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d、可燃冰作为未来新能源,可以暂时减缓人类能源的短缺19、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 fluid)是温度和压力同时高于临界值的流体,也即压缩到具有接近液体密度的气体,是物质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一种新的状态。目前应用最广的是超临界二氧化碳,它可作为溶剂、发泡剂取代某些有机溶剂、氟氯代烷等。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超临界二氧化碳与其气态或液态之间的转化是物理变化b、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形成,引起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改变c、超临界二氧化碳可用于中药、香料中有效成分的提取d、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代替氟氯代烷可减轻对臭氧层的破坏20、如图所示的密闭装置,一株植物和一支蜡烛放在透明钟罩的底部,假如减少钟罩中的co2,同时增加钟罩中的o2,点燃蜡烛,蜡烛燃烧了一分钟后自行熄灭。三天后,蜡烛被一个电装置重新点燃,并在熄灭前燃烧了一分钟。上述实验回答了下列哪一个问题?a、是否植物所有的部分都吸收co2,释放出o2b、植物是否需要阳光才吸收co2和释放o2c、植物与燃烧的蜡烛对空气是否具有同样的效果d、植物吸收的co2的数量是否大于释放的o2的数量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40分。)21、右图表示人体呼吸时膈肌顶部造成胸腔容积变化的情况。人处于吸气状态时,膈肌_,胸腔体积_,外界气压比胸腔气压_;当人处于呼气状态时,膈肌_,胸腔体积_,外界气压比胸腔气压_。22、 右图表示人体内某处气体交换的示意图,(1)请填写ab的名称:a_,b_;(2)b结构中co2和o2之所以能与a结构内的co2和o2进行气体交换,依据的原理 。(3)b中的co2含量比a中的含量 ,o2的含量比a中的含量 。23、如下图,左图是人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压变化的示意图,右图是平静呼吸时胸廓变化示意图。在左图的d点处,此时肺内气压比外界大气压_ (选填:高、低或相等)。当胸廓变化处于右图的b状态时,肺内气压的变化反映于左图中的哪一段_ (用左图中的字母表示)。24、某校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利用塑料瓶(质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及所学的知识,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请你分析并推测振荡后塑料瓶将发生什么变化? (2)发生该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由此实验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25、有一位同学,在夏季天气晴好的一天中,分别于清晨,傍晚,深夜三个时间从一棵绿色植物各摘取一片绿叶,并从每片上取下同样大小的圆片。再将这三个圆片放入酒精中煮一下,取出后用清水冲洗,加碘液染色。染色最深的应是从 时间叶上取下的圆片。将在暗处放置两天的天竺葵植株种植在广口瓶里,瓶内有氢氧化钠溶液,用日光照射植株两小时,取下叶片用酒精灯溶去叶绿体后,在叶片上滴碘液,叶片不变蓝,是由于缺少 ,因而绿色植株不能制淀粉。26、把10克黄豆萌发成100克黄豆芽的过程中,能发生变化的是: 能进行呼吸作用 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有机物减少 有机物增多27、人们已经知道,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种类是所有元素中最多的。我们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到的含碳物质就有好多种,如:金刚石、石墨、co、co2、na2co3等,还有很多有机物。随着科学的发展,许多报刊还陆续报道了新发现的:c60、c3o2、c4o3、c5o3、c12o9等。请分析上述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其中属于碳的氧化物的有(填序号)_;如果上述某碳的氧化物中含氧量为50%,写出c和co2在高温下化合为该碳的氧化物的化学方程式_。28、如图,水槽内盛有少量新制的澄清石灰水,点燃蜡烛,用玻璃钟罩将其扣在水槽内,观察到蜡烛 ,原因是 。在这个实验中还观察到 ,原因是 。29、人体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有人采用了如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1)人吸气时应将活塞a_(填“打开”或“关闭”),活塞b_(填“打开”或“关闭”)。(2)人呼气时应将活塞a_(填“打开”或“关闭”),活塞b_(填“打开”或“关闭”),此时可观察到瓶内的现象是 ,瓶所装试剂的作用是 。30、某校化学课外小组研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其中小刚设计的有关实验装置如下图。请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仪器的名称:_,_。(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3)图a装置中的错误是 。(4)确认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5)根据图b中气球浮起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1、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有一层白膜,请说出形成这层白膜的原因是什么?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除去这白膜使试剂瓶变得明净的最好方法是用 清洗,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0分。)32、发现问题 蜡烛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用品。燃着的蜡烛在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白烟的成分是什么呢?二(4)班李明同学对此很感兴趣,提出了如下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猜想与假设 白烟是蜡烛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白烟是蜡烛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实验验证(1)熄灭蜡烛,并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 (填序号),此实验能否得出正确结论?为什么? 。(2)熄灭蜡烛,并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发现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 。(3)熄灭蜡烛,并立即用燃着的木条伸到白烟处(不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这说明白烟可燃,为假设 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 ,因为 。33、在学校的元旦联欢会上,某同学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术。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20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小蔡很感兴趣,于是,他和同学们进行探究。【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猜想】可能有一种气体和另一种物质生成 反应过程中可能有热量放出。【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实验探究】实验一: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1)打开右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2)实验中,还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实验二: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什么?(1)小张猜想另一种物质是na2co3,小蔡认为不可能。小蔡的依据是。(2)小蔡取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反应后所得的溶液呈性。【表达】由实验探究的结果,写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四、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34、利用右图装置能制取氢气并测定所收集气体的体积。毛毛同学在锥形瓶中装入13g锌粒,往长颈漏斗中加入100g稀硫酸,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 znso4+h2)(1)求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右图装置采用的是 法收集氢气;若要收集300ml氢气,应选用 ml(填“10”或“100”或“500”)量筒。35、石灰石是我国主要矿产之一。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定当地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来了一些矿石样品,并取稀盐酸200 g,平均分成4份进行实验,结果如下:实验1234加入样品的质量g5101520生成的co2质量g17635244m(1)哪几次反应中矿石有剩余?(2)上表中m的数值是 。(3)试计算这种石灰石矿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第二章第四至第七节章节试卷(七)参考答案一、选择题dbdca cbadb adada acbbd 二、简答题21、收缩 增大 大 舒张 缩小 小22、(1)肺泡 毛细血管 (2)气体的扩散作用 (3)高 低23、低 bc 24、(1)塑料瓶变瘪 (2)二氧化碳溶于水,瓶内气压变小 (3)二氧化碳要溶于水25、叶绿素26、27、(1) (2) 28、逐渐变暗到熄灭 玻璃钟罩内的氧气被消耗掉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钟罩内液面上升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了不溶于水碳酸钙,钟罩内的气压减小29、(1)打开 关闭 (2)关闭 打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