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乐清市第二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人民版.doc_第1页
浙江省乐清市第二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人民版.doc_第2页
浙江省乐清市第二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人民版.doc_第3页
浙江省乐清市第二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人民版.doc_第4页
浙江省乐清市第二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人民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乐清市第二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人民版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共80分)1.中国人以祖先的封地、封国为姓氏的,在汉字中占有很大比重。这与下列哪一政治制度密切相关?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2.王国维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材料认为周代宗法政治的典型特征是 a嫡长子继承制 b礼乐丧葬制 c婚娶联姻制 d功臣分封制3“六王毕,四海一”。公元前221年完成兼并六国、统一天下之伟业的是a、夏启 b、秦王嬴政 c、隋文帝 d、元世祖4.韩非子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君主)独制四海之内”。下列制度中,最符合这一思想的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5.汉武帝时期划全国为十三个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名。当时刺史的主要职责是a征收地方赋税 b管理地方行政 c监察地方政治 d掌管地方军事6.中国古代某大臣上书皇帝言:“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这位大臣最有可能生活在 a西周 b秦朝 c宋朝 d清朝 7. 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元朝在地方行政制度上的重大变革是实行了a.郡县制 b.郡国并行制 c.行省制 d.刺史制8.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所呈现出的特点是. 皇权逐渐削弱 .相权逐渐加强.皇权与相权的矛盾逐渐缓和 .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逐渐加强9.中国古代的宰相(或丞相)是皇帝的助手,在执政过程中,帝、相之间经常发生矛盾。最后废除丞相,解决帝、相之争的皇帝是a.秦始皇 b.汉武帝 c.明太祖d.康熙帝10.清朝雍正时期加强皇权、提高行政效率的措施是a. 设内阁,置六部 b. 设议政王大臣会议c. 设军机处 d. 设总理衙门11.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专制的重要手段。下列各项中,属于宋朝削弱相权的重要措施是 增设参知政事 设立枢密使 设立三司使 设置刺史 a b c d12.中国古代某地发生洪灾,内阁大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情境最有可能出现于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13.从秦朝到清朝,君主专制不断加强。下列与此相关的整治措施,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设置军机处创立皇帝制度实行三省六部制废丞相,设内阁a bcd 14. 中国近代史上,国门洞开。福州、厦门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是在a鸦片战争之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c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15.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林旭(18751898)在虎丘道上写道:“愿使江涛荡寇仇,啾啾故鬼哭荒丘。”意指敌寇的魔爪使美丽的苏州在被迫开埠后出现了故鬼吼哭的荒丘。这种惨状发生在下列哪一次战争之后?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16.关于辛丑条约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b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c导致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标志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17.近代列强侵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最早允许外国人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8.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a虎门销烟损害英商的利益 b打开中国市场,掠夺中国原料和财富c清朝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驰 d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19. “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下列人物与此诗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应确切的是:a李宗仁、张自忠b丘逢甲、徐骧c蔡廷锴、蒋光鼐d邓世昌、刘步蟾20.中华民族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华北事变 d卢沟桥事变21.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序幕的是a.卢沟桥事变爆发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国共合作宣言公布 d.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22.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悲壮而又辉煌的一页,国民党领导的正而战场和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同样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丁巨大贡献。两个战场的关系基本上是a.相互对立 b.相互配合 c.相互打击 d.相互牵制23.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八路军一一五师是在参加哪次会战中取得抗战以来首次大捷的?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枣宜会战24.某校学生准备组织以此抗日战争图片展,下列图片中,最适合陈列在“敌后战场抗日图片展览室”的是a bc d25.“在黄河两岸,游击兵团,野战兵团,星罗棋布,散布在敌人后面;在万山丛中,在青纱帐里,展开了英勇血战!”这是黄河大合唱中的一段朗诵词。它描述的主要是a.国民革命时期的北伐战争 b.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的武装斗争c.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敌后抗日 d.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26.细菌战是日军侵华战争的重要形式,残害了许许多多的中国军民。下列与此直接有关的是 a发动九一八事变 b发动七七事变 c制造南京大屠杀 d组建七三一部队27.下列关于抗日战争胜利历史意义的表述,最全面的是 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a b c d图1大清的龙旗 图2民国五色旗28.右下图是中国不同历史时代的两面国旗,其变化反映出的政治发展趋势是a从贵族制到民主制b从君主专制到民主共和c从君主立宪制到民主共和d从分封制到郡县制29.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到:“课毕后阅读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以推倒,亦未可知也。”日记中所指的历史事件是a黄花岗起义 b辛亥革命c广州起义 d南昌起义30.梁启超说:“(辛亥革命后),任凭甚么人,若再想做中国的皇帝,可是海枯石烂不会有这回事了”。这说明辛亥革命a彻底推翻了封建统治 b使人民获得了民主权力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沉重打击了列强侵华势力3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赋予国务员的权力是“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这表明中华民国实行a君主专制制 b君主立宪制 c民主共和制 d责任内阁制32在孙中山先生民主革命的生涯中,最大的贡献是 a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b提出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c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d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3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这在当时的本质意义在于a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b否定了君主专制政体 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使人民获得了广泛的政治权利34.“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竞之功。”这是蔡元培悼念一位伟人所撰写的挽联,这位伟人是 a林则徐 b康有为 c孙中山 d鲁迅35.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b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c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36.五四爱国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这次运动a主要目的是反对二十一条 b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c运动中心由上海转移到北京 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37. 中共二大宣言中提到“中国共产党的目标是:消灭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这一目标a是中共的最低纲领 b是中共的最高纲领c明确指出了革命的动力 d确定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路线38.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这首歌开始流行的时期是a义和团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392011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5周年。假设你是一名导游,拟带团重走红军长征路,下列哪个地点不可能是你所选择的? a江西的瑞金 b贵州的遵义 c陕西的延安 d江苏的南京40.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 ) a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b标志是辛亥革命的成功c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奴役中华民族的历史d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结果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41(13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明史职官志材料三 军机处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办公场所只是几间值班用的平房。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他们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人教版历史必修一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一所示的中央政权组织创立于哪一朝代?图二所示的唐朝中央官制在历史上被称作什么制度?(3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太祖为加强皇权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3)军机处设置于哪一朝代?根据材料三归纳军机处的主要职能。(5分)(4)综合以上材料,指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趋势。(2分)42. (7分)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2年元旦的申报以显著地位刊登庆祝标语和祝词。标语字把民国的“国”改写为“囻”。 宋军申报的兴衰 (1)根据材料一指出:申报庆祝的1912年元旦的重大政治事件是什么?(1分)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中国政治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材料二 (民国初年)官府之文告,政党之宣言,报章之言论,街巷之谈说,道及君主,恒必以恶语冠之随之。 梁启超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 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袁世凯身败名裂,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一(人民版) (2)材料二主要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哪一重要成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