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乐清市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人民版.doc_第1页
浙江省乐清市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人民版.doc_第2页
浙江省乐清市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人民版.doc_第3页
浙江省乐清市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人民版.doc_第4页
浙江省乐清市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人民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白象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部分(每小题2分,共30小题,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公元前5世纪是中华文明也是欧洲文明发展的重要时期。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中国的官僚制度逐步取代世卿世禄制中国确立郡县制古罗马正式颁布了第一部成文的法典梭伦改革将雅典引向民主政治的轨道a b c d 2.2009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十周年纪念日,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实施10周年。10年来,一个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民主进步的新澳门雄辩地向世人证明:“一国两制”是做得到、行得通的科学构想,基本法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发展的根本法律保障。下列最能表明材料主旨的是( )a澳门基本法规定了澳门特别行政区实行的制度和政策b澳门基本法授予澳门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c澳门基本法丰富了“一国两制”的内容d澳门的繁荣稳定主要得益于“一国两制”和澳门基本法3.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对古代某一地方制度做出了如下评价“(它)就是一个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这一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4. 有人曾说“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帝国主义干涉使南京临时政府内外交困,被迫解散。b.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孙中山出走海外。c.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但未改变中国社会性质。d.革命阵营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向革命派进攻,迫使孙中山辞职。5.法国启蒙思想家魁奈说:“中国无世袭贵族,官爵仅靠功绩与才能获得工匠的子弟也能当上总督”。他所评价的是中国的 ( ) a.分封制度 b.察举制度c.监察制度 d.科举制度6.钱穆在国史大纲的前言引论中说:“中唐以来之社会,常易招致王室与政府之娇纵与专擅故中国政制之废宰相,统政府于王室之下,真不免为独夫专制之黑暗所笼罩者,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则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据此,我们做出的合理推断有 明朝以前的“政府”并不完全统属于“王室”,明朝废除丞相后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 明以前政府权力完全被丞相掌控,我国古代的丞相制度历经六百多年后被废 明朝废宰相造成了政治的极度黑暗,明清两代都是极端专制集权的社会 明朝以前的中国社会并非专制社会( ) a. b. c. d.7.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 )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 使中国由一国独霸向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过渡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汇流,集中表现在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上。a b c d81871年,中日两国在琉球事件后谈判中日修好条规时,日本代表团坚决不同意清政府在条约中自称“中国”,要求只写“大清国”。清朝代表力拒:“我中华之称中国,自上古迄今,由来已久,即与各国立约,亦仅只约首书写大清国字样,其条款内容皆称中国,从无写改国号之例”。对中日关于“中国”名称使用产生的争议,理解正确的是( ) 日本实际上不承认清朝政权代表中国 中国政府在外交活动中首次使用“中国”这一名称,故不被日本接受清政府在外交活动中“大清国”和“中国”同时使用,法律意义相同清政府据理力争是捍卫了国家尊严的行动a b c. d91919年,每周评论指出:“巴黎的和会,各国都重在本国的权利,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非全世界的人都站起来直接解决不可。”20世纪20年代中国人“直接解决”的主要表现是( ) a.新文化运动 b.实业救国运动 c.国民大革命 d.护国运动10.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致电国民党,提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等主张。这表明(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b.中国共产党承认国民党的领导权c.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 d.中国共产党内出现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倾向1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成果有 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探索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两次和国民党合作 提出“一国两制”统一祖国方案( )a. b. c. d.12英国政治制度史:“1689年下院提出三年法案,威廉三世立即否决。直到1694年出于对外战争的需要,威廉三世才签署了此案。1692年下院提出任职法案,先是被上院否决,次年又被威廉三世否决。”对以上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此时的英国国王拥有立法否决权b此时的英国国王违反了英国关于限制王权的法律c此时的英国上院具有立法否决权 d此时的英国下院拥有立法权131762年,英国议员约翰威尔克斯主持的苏格兰人报刊出谴责政府对外政策并攻击国王乔治三世的文章,英王授意政府将其逮捕并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其议员资格。英王的做法( ) a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支持 b违背了权利法案规定 c正当行使了英王的权力 d维护了英国政府的权威14“1947年4月法国雷诺汽车厂工人掀起罢工浪潮,随即波及全国。英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工人运动也此起彼伏。”针对这种情况( ) a英国丘吉尔发表了铁幕演说 b美国政府制定了马歇尔计划 c美国政府提出了杜鲁门主义 d法国联合欧洲六国成立了欧洲煤钢联营1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仅仅25年时,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在战后头几年中十分盛行的世界力量的两极分化已经消失。”这种状况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a美苏展开激烈的军备竞赛 b欧共体、日本经济迅速发展c美苏两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矛盾趋向缓和d发展中国家作为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16.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俄关系与20世纪50年代的中苏关系相比,其不同在于( )a缔结军事同盟 b坚持独立自主 c结伴而不结盟 d执行共同外交17.有学者认为,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古罗马平民阶层的胜利。该学者的主要理由应该是( )a法典的制定,奠定了罗马公民法的基础b法典规定了债务法规,改善了奴隶的处境c与习惯法相比,该法典内容有大量的扩充d法典明文公示,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18.一位学者认为:“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的其它体系。”并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上述说法应出现于( )a英国光荣革命成功时 b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时c世界两极格局确立时 d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时19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十三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六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 )a. 科学技术领先世界 b. 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c. 水利灌溉技术先进 d. 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20.纵观整个中国历史,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下列有关该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农用动力和农业耕作方式发生变化 小农经济开始出现 土地所有制发生根本变化 “工商食官”铁制工具开始在农业上使用a b c d21(宋)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中记载:“同州以二月二日与八日为市,四方村民毕集,应蚕桑所用,以至车檐、椽木、果树、器用杂物皆至,其值千缗至万缗者。”对此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集市商品交易种类繁多 b定期的集市在乡村出现c商品贸易以服务农耕为主 d市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被打破22. 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均田制新探以及日本岩波书店出版的均田制的研究,这两本书研究涉及的中国古代主要朝代应该是北魏 三国 隋朝 唐朝( )a b c d 23林增平的近代中国资产阶级论略一文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过于微弱,鸦片战争后因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大多凋零,幸存者绝少,因之“在原始积累的过程中,就缺乏原来的手工工场作为发展的基础。中国新兴的近代企业,绝大部分是从无到有,把西方已有的企业成套地移植过来的”。作者的观点是( )a近代民族工业主要由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b近代民族工业主要由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而产生c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对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同样重要d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侵略无关24从1885到1892年,清政府财政收入中的田赋由38.5%下降到35.2%,而厘金(国内贸易征税)和关税收入则由36.7%上升到43.2%,其中关税收入逐年上升了3.8%。这表明(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b清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陷入困境 d近代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25一般认为史学研究分为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历史解释等环节。下列表格属于史学研究的( )年代来源商 办外国人办设厂数资本(千元)资本所占比重设厂数资本(千元)资本所占比重第一时期187218945346879610328000573笫二时期18951913463908104113610315346a问题形成 b史料收集 c史料整理 d历史解释26. 饮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在研究新中国成立后的饮食文化后说:“60年代讨饭吃;70年代有饭吃;80年代选饭吃;90年代好饭吃。”下列史实与材料中所反映的现象出现有关的是(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改革开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 b c d 27. 下图是1936年申报刊登的一则广告,从中你能获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有( )这是姜曦为她的诗词集做的广告 1936年以前中国已出现电影和影星 报纸在当时是一种重要的宣传媒体 申报着重宣传农民形象和工农革命 名称的西化成为一种潮流a b c d28. 有历史学家发出感慨:“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果真如此。那么大工业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到北美生根开花呢?”这一材料说明了( ) a要实现工业化必须发展资本主义制度b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c西方文明比非洲文明更易接受新事物 d自然条件在国家发展进程中起决定作用29.19世纪西欧主要国家与中国农村和城市人口统计表此表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a中国城市化开始起步 b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c西方侵略延缓了城市化 d东西方城市化差距大30.2011年7月22日,欧盟领导人召开紧急峰会,讨论对希腊的第二轮救助方案。峰会公布的最新草案显示,各国已就新的希腊救助达成一致,这进一步消除了市场对欧元区的担忧情绪。以下对欧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各国的联合初衷是为了加强成员国间的防务合作b其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欧洲共同体c对当今国际事务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是冲击美国单极企图的重要力量d2001年欧元的正式启用使欧洲的联合再次迈出关键步伐二、非选择题部分(40分,31题19分,32题21分)31(19分)民主政治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古代希腊的民主与今天西方的民主不能完全相提并论。在雅典,城邦的所有公民都有可能亲自参加选举和表决, 许海山主编欧洲历史材料二: 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哪一个统治阶级,只要实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议制的形式,只是具体方式有所不同。在代议机构的设置上,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两院制,有的实行一院制。 百度网材料三: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与西方现代民主相比古代希腊民主的特点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5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西方代议制民主是怎样确立的?(4分)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具体方式”又有哪些不同?试举例说明。(2分)(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改革开放后我国是如何“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6分)32. (21分)苏联解体十余年后,在俄罗斯社会中出现了一些对苏联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重新评价的新观点。 材料一 斯大林确实放弃了新经济政策,但判断这个“放弃”正确与否,不能仅仅看他是否符合列宁的教导,而要看它是否合乎当时的实践。 吴恩远俄罗斯最新历史教科书关于苏联历史评价的一些新观点材料二 阿尔图宁尼古拉写道,当斯大林逝世之际,他给俄罗斯留下什么?俄罗斯当时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苏联成了一个超级大国,这个事实是不能抹杀,更不应受到指责的。但在这之后,那些指责斯大林的人(戈尔巴乔夫)却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材料三 考虑到具体历史条件,考虑到人员等情况,斯大林为首的领导是按最佳方案行动的。环境本身迫使他们采取那样的行动。 俄罗斯哲学家、社会学家和作家亚历山大季诺维耶夫 对斯大林作用的评价不应该脱离当时的时代。那时候主要注重实际成就,不太注重为了促进经济增长付出了多大代价这样的问题。 俄罗斯历史学家尤叶梅利亚诺夫(1)根据材料一,联系所学知识,指出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最大特点是什么?(2分)斯大林的经济体制在哪些方面不符合“列宁的教导”?(4分)(2)根据材料二,联系所学知识,简述斯大林是怎样使“苏联成为一个超级大国”的?简述“戈尔巴乔夫”是如何“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的?(10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