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第二节 能量转化的量度【问题导学:】情景1:举重运动员用力举起杠铃的过程中,会消耗人体内的_能。情景2:马拉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全消耗马体内的_能试综合两个情景归纳:(1)力的角度:杠铃和车都受到了_的作用。(2)运动的角度:杠铃和车都在_方向上通过了_。【总结】1. 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物体受到_的作用,并且在_。【讨论】2、做功跟我们日常所说的“做工”或“工作”一样吗? 3、起重机下挂着重物,在以下三种情景中,钢索的拉力是否都对它做了功?为什么? 将货物匀速向上提升;分析: 货物在空中静止不动;分析: 将货物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分析: 。4、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但没有力做功分析: 。建议;从是否受力、是否运动、是否沿着力的方向运动三个方面加以分析,进一步加深对做功必要因素的理解。【总结】通过3、4两题总结做功为零的三种情况(1)_(2)_(3)_5、在举重运动员举杠铃的过程中,发现杠铃越重,举得越高,举起它所要转化的化学能越多,能量转化的多少用做功的大小来量度。所以功有大小,功的大小与 有关呢?6、. 功的计算公式与单位 (1)功的计算公式:_ (2)功的单位:_ (3)焦耳的含义:1牛的力使物体压力的方向通过的距离为_米时所做的功为1焦耳。7、 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是因为它具有_,做功的过程实质上就是_的过程,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就有_发生了转化。公式变形: 注意:f 、s的方向是同一直线,切不可以将其他的距离代入。【应用】8、科学书不小心掉在地上,将它从地上捡起,试估算要做多少功?9、把一只鸡蛋举高2米,做功约多少?【重要提示】1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2物体做功的多少,只与f和s有关。3f与s必须是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同一时间内所作用的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随堂检测:1. 下列对功的理解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做的功越多 b. 物体通过的距离越大,做的功越多 c. 有力作用在运动物体上,此力对物体一定做功 d. 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2.下列情况,力做的功约1j的是 ( ) a. 把一台电视机匀速举高1米 b. 把一支圆珠笔匀速举高1米c. 把一个鸡蛋匀速举高2米 d. 把一块砖块匀速举高2米3. 甲、乙两物体在相同的水平推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甲在光滑的平面上运动,乙大粗糙平面上运动,若两物体在移动相同距离的过程中,推力做的功为w甲和w乙,则 ( ) a. w甲 w乙 b. w甲 = w乙 c. w甲 f乙 bf甲w乙w丙 bw乙w甲w丙 cw丙w乙w甲 dw甲=w乙= w丙92011年5月15日,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男子110米栏比赛中,刘翔首次采用七步上栏技术,并以l3.07秒获得冠军,创造了该项目今年世界最好成绩! (1)在这次比赛中,刘翔跑完110米的平均速度是 米秒(保留两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护士肿瘤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
- 营销方案变现
- 混凝土管满包施工方案
- 面板坝沥青砂施工方案
- 营销方案五一
- 烧烤店果冻活动方案策划
- 核电站厂房施工方案
- 上海购买速冻库施工方案
- 远程指导技术咨询方案
- 咨询公司进度款审核方案
- 企业环境社会治理(ESG)报告模板
- 35kV线路工程电杆安装施工方案
- 上甘岭战役课件
- GB/T 45951-2025科技馆常设展览实施通用流程
- 新生儿硬肿症个案护理
- (2025)汽车驾驶员(技师)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全科医师转岗培训理论必刷试题库及答案
- 城市智能感知系统-洞察及研究
- 中储粮损耗管理办法
- 2025年《治安管理处罚法》新修订课件
- 【课件】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课件)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