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高三化学上学期学科基础测试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1).doc_第1页
浙江省嘉兴市高三化学上学期学科基础测试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1).doc_第2页
浙江省嘉兴市高三化学上学期学科基础测试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1).doc_第3页
浙江省嘉兴市高三化学上学期学科基础测试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1).doc_第4页
浙江省嘉兴市高三化学上学期学科基础测试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嘉兴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学科基础测试化学试卷【试卷综析】本试卷是高三年级化学试卷,注重考查学科核心知识,突出了考纲要求的基本能力,注重主干知识,兼顾覆盖面。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载体,以能力测试为主导。重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离子反应、化学反应与能量、电化学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计算、物质的性质及检验、化学基本概念、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等主干知识,涵盖了较多的知识点。注重常见化学方法,体现学科基本要求,试题比较基础。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共25小题,第1-8小题每小题1分,第9-25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题文】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汤姆生、卢瑟福、道尔顿和门捷列夫等对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均作出了巨大贡献 b.可燃冰主要是甲烷与水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水合物晶体,因此可存在于海底 c.用原子吸收光谱测定化学反应速率 d.科学家已从石墨晶体中剥离出单层的石墨片制得石墨烯,石墨烯是迄今发现的强度最大的高分子化合物【知识点】化学与环境o1 k1【答案解析】b 解析:a、汤姆生、卢瑟福、道尔顿、玻尔等科学家对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均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a错误;b、可燃冰主要是甲烷与水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水合物晶体,因此可存在于海底,故b正确;c、原子吸收光谱是用于测定元素含量的,无法测定化学反应速率,故c错误;d、根据从石墨晶体中剥离出单层的石墨片制得石墨烯,得到石墨烯不属于化合物,故d错误。故答案选b【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化学史,化学研究的方法,平时注意积累和阅读即可。【题文】2.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了纯碳新材料“碳纳米泡沫”,每个泡沫含有约4000个碳原子,直径约6到9nm,在低于-183时,泡沫具有永久磁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碳纳米泡沫”与石墨互为同位素 b.把“碳纳米泡沫”分散到适当的溶剂中,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c.“碳纳米泡沫”是一种新型的碳化合物 d.“碳纳米泡沫”和金刚石的性质相同【知识点】同素异形体、胶体h4 k1【答案解析】b 解析:a、“碳纳米泡沫”与石墨应该是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a错误;b、根据每个泡沫含有约4000个碳原子,直径约6到9nm,分散到适当的溶剂中形成胶体,因此能产生丁达尔现象,故b正确;c、“碳纳米泡沫”只含碳元素,是一种单质,故c错误;d、“碳纳米泡沫”和金刚石的结构不同,性质也不同,故d错误。故答案选b【思路点拨】本题以“碳纳米泡沫”为素材考查了化合物、同素异形体、胶体的概念,只要读懂信息便可顺利解答。【题文】3.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中,正确的是a.过氧化钠的电子式:b. s2-离子的结构示意图:c. 8个中子的碳原子的核素符号:d. ch4分子的球棍模型:【知识点】化学用语n2 n4【答案解析】c 解析:a、过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由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组成,故a错误;b、硫离子与硫原子的质子数相同为16,核电荷数为16,故b正错误;c、碳原子质子数为6,如果有8个中子,则质量数为14,故c正确;d、图示为ch4分子的比例模型,故d错误。故答案选c【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基本化学用语,书写化合物的电子式时,首先要分清化合物类型。【题文】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向氨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并加热制备fe(oh)3胶体 b.水晶、玻璃、陶瓷等都是硅酸盐制品 c.在袋装食品中,常用生石灰作抗氧剂 d.化学家用co2和环氧丙烷制造的塑料代替聚乙烯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知识点】化学与生活h4 o4【答案解析】d 解析:a、向氨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得到的是fe(oh)3沉淀,而fe(oh)3胶体的制备利用了fecl3的水解,故a错误;b、玻璃、陶瓷等是硅酸盐制品,水晶是二氧化硅,故b错误;c、袋装食品中,生石灰常作干燥剂,故c错误;d、用co2和环氧丙烷制造的塑料容易降解,代替聚乙烯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故d正确。故答案选d【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化学与生活,注意袋装食品中,有的是抗氧剂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有的是干燥剂,防止食品吸潮。【题文】5.下列各组物质能真实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是 a. no、c2h5oh 、i2 b. cao、n2、hcl c. h2s、si、co d. co2、sio2、ch3cooh【知识点】晶体类型 n4 【答案解析】a 解析:a、no、c2h5oh 、i2 都是分子构成的物质,所以化学式能真实表示物质分子组成,故a正确;b、cao是离子化合物,化学式只表示钙离子与氧离子的个数比是1:1,故b错误;c、si是原子晶体,化学式不能真实表示物质分子组成,故c错误;d、sio2是原子晶体,化学式只能表示晶体中硅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故d错误。故答案选a【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晶体类型,掌握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是原子晶体,只有分子晶体的化学式才能表示分子的组成。【题文】6.适用相关化学知识进行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s0 b.so2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因此so2具有漂白性 c.在物质分离的方法中,蒸馏、萃取、重结晶都与物质的溶解度有关 d.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因此用浓硫酸与铁反应能加快生成h2的速率【知识点】物质分离的方法 化学反应的方向j2 g2 d3【答案解析】a 解析:a、吸热、熵减的反应一定不能自发,如果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一定是熵增的反应,即s0,故a正确;b、so2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因为so2具有还原性,so2使品红溶液褪色,体现so2具有漂白性,故b错误;c、在物质分离的方法中,蒸馏与物质的溶解度无关,利用的是各成分的沸点有较大差异,故c错误;d、铁遇浓硫酸发生钝化阻止了反应的进行,不能加快反应速率,故d错误。故答案选a【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物质分离的方法、化学反应的方向等,注意区别so2使有色溶液褪色原因的不同,知道褪色并不一定是漂白作用。【题文】7.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于第二周期第iva族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c.单质遇足量元素的氢化物有白烟 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知识点】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e2 【答案解析】c 解析: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上的位置可知元素分别为:n、o、f、s、cl,a、元素于第二周期第va族 ,故a错误;b、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所以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故b错误;c、单质是氯气,元素的氢化物是氨气,氯气能将氨气氧化得到氮气和氯化氢,氯化氢与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所以有白烟 ,故c正确;d、是氟,无正价,是cl,最高正价是+7,故d错误。故答案选c【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上的位置得出元素名称后一一分析选项即可。【题文】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裂解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和质量b.等质量的葡萄糖和淀粉燃烧消耗的氧气量相等c.用溴水可鉴别乙醇、环已烯和甲苯d.分别用乙烷和乙烯制备氯乙烷的反应类型完全相同【知识点】有机物的制取、鉴别i1 m1【答案解析】c 解析:a、石油裂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轻质液体燃料(汽油,煤油,柴油等)的产量,特别是提高汽油的产量,裂解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乙烯、丙烯等烯烃,故a错误;b、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淀粉的组成表示为:(c6h10o5)n,等质量的葡萄糖和淀粉燃烧消耗的氧气量不相等,故b错误;c、乙醇与溴水互溶、环已烯能使溴水褪色,甲苯能够萃取溴,上层有色,所以用溴水可鉴别乙醇、环已烯和甲苯,故c正确;d、用乙烷制备氯乙烷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用乙烯制备氯乙烷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反应类型不相同,故d错误。故答案选c【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制取、鉴别等知识,注意区别溴水遇到不同有机物时的现象,掌握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有哪些。【题文】9.从海带中提取碘,可经过以下实验步骤完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灼烧过程中使用的仪器有酒精灯、三脚架、泥三角、烧杯、玻璃棒 b.在上述氧化过程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2i+h2o2 = i2 + 2oh- c.在提取碘单质时,用酒精作萃取剂 d.在分液时,待下层液体完全流出后,关闭旋塞,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知识点】化学仪器和基本操作j1 b3【答案解析】d 解析:a、灼烧固体物质一般使用坩埚,而不能使用烧杯,故a错误;b、离子方程式错误,碘单质与碱反应,双氧水的还原产物应该是水,正确的离子方程式:2i-+h2o2+2h+=i2+2h2o,故b错误;c、酒精与水互溶,不能作萃取剂,故c错误;d、在分液时,待下层液体完全流出后,关闭旋塞,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d正确。故答案选d【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化学仪器和基本操作,要理解分液的操作,为防止上层液体中混有下层液体,待下层液体完全流出后,关闭旋塞,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题文】10.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na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标准状况下,1 mol o2与1 mol ccl4的体积相同b. 1 mol oh-和1 mol-oh (羟基)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9nac.在相同条件下,相同体积的co、n2的混合气体与氢气的分子数、原子数都相同d. 7.1gcl2与5.6gfe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3na【知识点】阿伏加德罗常数与物质的量a1 a2【答案解析】b 解析:a、标准状况下ccl4是液态,1 mol o2与1 mol ccl4的体积不相同,故a错误;b、1 mol oh-和1 mol-oh (羟基)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9na,故b正确;c.相同条件下不明确,应该说同温同压下,故c错误;d、7.1gcl2的物质的量是0.1摩尔,5.6gfe的物质的量是0.1摩尔,7.1gcl2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2na,故d错误。故答案选b【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阿伏加德罗常数与物质的量的计算,注意d选项,铁与氯气反应时,铁被氧化成+3价,但分析转移的电子总数还要看两种反应物哪种完全反应。【题文】11.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纯净物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强电解质a漂白粉so2co2alcl3溶液b冰醋酸na2oso2hclc福尔马林caomn2o7hclod石灰石na2o2nonh4no3【知识点】物质的分类n5【答案解析】b 解析:a、漂白粉是混合物,so2是酸性氧化物,alcl3溶液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故a错误;b正确;c、福尔马林指甲醛的水溶液是混合物,hclo是弱电解质,故c错误;d、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no不是酸性氧化物,故d错误。故答案选b【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类,关键是理解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强弱电解质的概念,注意单质和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题文】12.下列有关离子方程式与所述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a.用惰性电极电解mgcl2溶液:2cl2h2oh2+cl2+2ohb.向ba(oh)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ba2+oh-+h+so42-=baso4+h2oc. (nh4)2fe(so4)2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制fe(oh)2: fe2+2oh - =fe(oh)2d. c1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12+2oh - =c1-+cio-+h2o【知识点】离子方程式的判断b1 f4【答案解析】d 解析:a、用惰性电极电解mgcl2溶液:mg2+2cl2h2oh2+cl2+mg(oh)2,故a错误;b、向ba(oh)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ba2+2oh-+2h+so42-=baso4+2h2o,故b错误;c、(nh4)2fe(so4)2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时,铵根离子也要反应,缺少部分离子反应,故c错误;d、c1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生成两种盐和水,符合事实且符合守恒关系,故d正确。故答案选d【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要特别注意与量的多少有关的反应。【题文】13.氨基钠和氢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nanh2+h2o=naoh+nh3 nah+h2o=naoh+h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方程式中,每生成1mol h2转移2 mol电子 b.和两个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c.氨基钠和氢化钠与盐酸反应都只生成一种盐d.氨基钠和氢化钠晶体中都有离子键【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b2 b3 【答案解析】d 解析:a、方程式中,nah中的氢是-1价,h2o中的氢是+1价,得到氢气,所以每生成1mol h2转移1mol电子,故a错误;b、中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c、根据nanh2+h2o=naoh+nh3即可得到与盐酸反应时应该生成两种盐,故c错误;d、氨基钠和氢化钠都是离子晶体,晶体中都有离子键,故d正确。故答案选d【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注意nah中的氢是-1价,nah是离子晶体。【题文】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oocch2一ch (oh)一cooh与苹果酸互为同分异构体b.乙醇和甘油互为同系物,它们在铜丝催化氧化后的产物也是同系物c.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水解产物都是非电解质d.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可以吸收乙烯,所以可用此物保鲜水果【知识点】同分异构体 同系物 化学与生活 k1 o1【答案解析】d 解析:a、选项中所给的两个结构完全相同,是同种物质,故a错误;b、乙醇和甘油结构不相似,不是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不属于同系物,它们在铜丝催化氧化后的产物也不是同系物,故b错误;c、油脂水解产物中的羧酸或羧酸盐是电解质,故c错误;d、乙烯有催熟果实的作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可以吸收乙烯,所以利于保鲜水果,故d正确。故答案选d【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同分异构体、同系物的概念,易错点是a,认为二者不是同种物质。【题文】15.下列甲、乙、丙、丁各装置中发生的反应,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中负极反应式为2h+2e - =h2 b.乙中电解一段时间,溶液的质量会增重 c.丙中h+向碳棒方向移动 d.丁中电解开始时阴极产生黄绿色气体【知识点】原电池原理、电解池原理f3 f4【答案解析】c 解析:a、原电池的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应该是:zn-2e-=zn2+故a错误;b、阳极溶解的银与阴极析出的银质量相等,所以溶液的质量保持不变,故b错误;c、丙中铁电极是负极,碳电极是正极,溶液中阳离子移向正极,所以h+向碳棒方向移动,故c正确;d、2cl-2e-=cl2,发生的是氧化反应,应该是阳极反应,故d错误。故答案选c【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电解池原理,分析问题时要注意与氧化还原反应相联系。【题文】16.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常温下,c(h+)/c(oh-)=11012的溶液:k+、alo2、co32、na+b.某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fe3、k、hco3、so42c.使ph试纸变蓝的溶液中:nh4、na、so42、cld.酸性溶液中:k、al3、i、clo、no3【知识点】离子间的反应b1 【答案解析】a 解析:a、常温下,c(h+)/c(oh-)=11012的溶液呈碱性,所给离子间不发生反应,故a正确;b、fe3与hco3水解反应互相促进,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使ph试纸变蓝的溶液呈碱性,nh4与oh-反应,故c错误;d、clo与h+结合成弱电解质,酸性溶液中clo不能大量存在,故d错误。故答案选a【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离子间的反应,分析时一定要分清所给溶液的酸碱性及其它性质。【题文】17.一些烷烃的标准燃烧热如下表:化合物标准燃烧热(h/kjmol1)化合物标准燃烧热(h/kjmol1)甲烷-891.0正丁烷-2878.0乙烷-1560.8异丁烷-2869.6丙烷-2221.5异戊烷-353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稳定性:正丁烷异丁烷 b.正戊烷的标准燃烧热大约是h=-3540kjmol1 c.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c2h6(g)+7o2(g)=4co2(g)+6h2o(g) h=-1560.8kjmol1 d.在101kpa下,甲烷的热值是891.0kjg1【知识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燃烧热f1 f2【答案解析】b 解析:a、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异丁烷的燃烧热比正丁烷的燃烧热小,则异丁烷的能量低,即热稳定性为正丁烷异丁烷,故a错误;b、正戊烷和异戊烷互为同分异构体,由表格中正丁烷、异丁烷的燃烧热比较可知,则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化合物,支链多的燃烧热小,则正戊烷的燃烧热大于异戊烷,即正戊烷的燃烧热大约在3540kj/mol左右,故b正确; c、根据乙烷燃烧热的含义:完全燃烧1mol乙烷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会放出1560.8kj的热量,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2c2h6(g)+7o2(g)=4co2(g)+6h2o(l);h=-3121.6kj/mol,故c错误;d、在101kpa下,甲烷的热值是指完全燃烧1克甲烷放出的热量,而甲烷的燃烧热是指1mol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会放出891.0kj的热量。故d错误;故答案选b【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以及燃烧热概念,关键是从表格中发现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化合物,支链多的燃烧热小。【题文】18.已知某温度下ch3cooh和nh3h2o的电离常数相等,现向10ml浓度为0.1mo1l-1的ch3cooh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氨水,在滴加过程中a.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b.c(nh4+) / c (nh3h2o)先增大再减小c.c(ch3cooh)与c(ch3coo-)之和始终保持不变d.当加入氨水的体积为10ml时,c(nh4+)=c(ch3coo-)【知识点】酸碱混合时溶液定性判断h1 h2 h6【答案解析】d 解析:a、向10ml浓度为0.1mo1l-1的ch3cooh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氨水,在滴加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随着氨水浓度的增加水的电离被抑制,水的电离程度减小,故a错误;b、当向ch3cooh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氨水,开始时溶液为ch3cooh和ch3coonh4的混合物,由ch3coonh4的水解常数kh=,随着氨水的加入,c(h+)逐渐减小,kh不变,c(nh4+) / c (nh3h2o)变小,当加氨水至溶液显碱性时,氨水的电离常数随着氨水的加入,c(oh-)逐渐增大,kb不变,c(nh4+) / c (nh3h2o)变小,所以c(nh4+) / c (nh3h2o)始终减小,故b错误;cn(ch3cooh)与n(ch3coo-)之和为0.001mol,始终保持不变,由于溶液体积逐渐增大,所以c(ch3cooh)与c(ch3coo-)之和逐渐减小,故c错误;d当加入氨水的体积为10ml时,醋酸和一水合氨的物质的量相等,由于二者的电离常数相等,所以溶液显示中性,c(h+)=c(oh-),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h4+)=c(ch3coo-),故d正确;故答案选d【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酸碱混合时溶液定性判断及溶液酸碱性与溶液ph的关系,注意电荷守恒以及电离常数不随温度变化的灵活应用。【题文】19.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略去部分夹持仪器)正确的是a.图为配制溶液b.图为除去co中的co2气体c.图为制备乙酸乙酯d.图为制取收集干燥氨气【知识点】物质的制取 除杂 溶液的配制j2 a3 【答案解析】c 解析:a、配制溶液时,当水加到离刻度线1至2厘米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故a错误;b、洗气时应该让气体从长管进入,溶液用饱和碳酸氢钠不合适,应该用碱液,故b错误;c、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均正确,饱和碳酸钠溶液能吸收乙酸溶解乙醇,利于酯的析出,故c正确;d、收集氨气的装置错误,导气管应伸到试管底部,故d错误。故答案选c【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制取,除杂以及溶液的配制等问题,容量瓶使用注意事项较多,注意积累。【题文】20.三氟化氮(nf3)是一种新型电子材料,它在潮湿的空气中与水蒸气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反应的产物有:hf、no和hno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nf3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 b.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2:1 c.若反应中生成0.2 mol hno3,则反应共转移0.2 mol e- d. nf3在潮湿空气中泄漏会产生白雾、红棕色气体等现象【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b2 b3【答案解析】d 解析:三氟化氮(nf3)在潮湿的空气中与水蒸气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反应的产物有:hf、no和hno3方程式为:3nf3+5h2o=9hf+2no+hno3,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从+3价分别降为+2价,升为+5价,a、反应中nf3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h2o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故a错误;b、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b错误;c、若反应中生成0.2 mol hno3,则反应共转移0.4mol e-,故c错误;d、nf3在潮湿空气中泄漏由于有硝酸生成会产生白雾,一氧化氮遇到空气被氧化成红棕色气体,故d正确。故答案选d【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按照题目提示写出反应方程式是解答的关键。【题文】21.根据陈述的知识,类推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是mgo,则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是na2o b. fe与s直接化合生成fes,则cu与s直接化合生成cu2sc.少量co2通入ca(clo)2溶液生成caco3,则少量so2通入ca(clo)2溶液生成caso3d. 已知第四主族沸点ch4sih4geh4,则第六主族沸点h2oh2sh2se【知识点】金属的性质 非金属的性质c5 d5【答案解析】b 解析:a、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是na2o2,故a错误;b、因为硫的氧化性弱,金属与硫反应时得到低价金属的化合物,所以fe与s直接化合生成fes,则cu与s直接化合生成cu2s,故b正确;c、少量so2通入ca(clo)2溶液生成的caso3会被次氯酸氧化得到caso4,故c错误;d、根据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的沸点随分子量的增大而升高,第四主族沸点ch4sih4geh4正确,但第六主族元素氢化物沸点,由于水分子间有氢键,水的沸点出现反常:h2sh2sec(nh4+)c(h+)c(oh-) b. 0.1 moll-1的nahco3溶液中:c(na)=c(hco3)+c(h2co3)+2c(co32) c.将0.2 moll-1 naa溶液和0.1 moll-1盐酸等体积混合所得碱性溶液中:c(na)+c(h+)=c(a-)+c(cl-) d.在25时,1moll-1的ch3coona溶液中:c(oh-)=c(h+)+c(ch3cooh)【知识点】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关系 h3 h6【答案解析】d 解析:a、0.1moll-1的(nh4)2co3溶液中:c(nh4+)c(co32-),故a错误;b、0.1 moll-1的nahco3溶液中,根据物料守恒:c(na)=c(hco3)+c(h2co3)+c(co32),故b错误;c、根据电荷守恒:c(na)+c(h+)=c(a-)+c(cl-)+c(oh-),故c错误;d、根据质子守恒,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氢氧根离子浓度一定等于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浓度,故d正确。故答案选d【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关系,关键是理解并灵活应用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题文】25.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气体a和b,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a(g)+x b(g) 2 c(g)达到平衡后,只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物质的浓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是:a.30min时降低温度,40min时升高温度b.30min时,向容器内再充入一定量的c,重新达到平衡时,a的体积分数不变c.反应方程式中的x=1,正反应为吸热反应d.8min前,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8 moll-1min-1【知识点】速率平衡图像 外界条件对平衡的影响g2 g3 g5【答案解析】b 解析:根据图像,a、b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是一条线,说明方程式中a、b计量系数相等,反应方程式中的x=1,则反应是一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a、30min时a、b、c浓度都减小,正逆速率相等,平衡不移动应该是减压,故a错误;b、30min时,向容器内再充入一定量的c,相当于加压,由于加压平衡不移动,a的体积分数不变,故b正确;c、反应方程式中的x=1正确,40min时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故c错误;d、8min前,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1.36mol/l/8min=0.17 moll-1min-1,故d错误。故答案选b【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外界条件对平衡的影响,难点是从图像上得到信息,关键是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首先根据图像,a、b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是一条线,判断方程式中a、b计量系数相等。二、填空题(本题有7小题,共58分)【题文】26.(本题4分)写出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1)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备氯气的离子方程式_。 (2)用苯制备硝基苯的化学方程式_。【知识点】化学方程式以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b1 b3【答案解析】(1)mno2+4h+2cl mn2+cl2+2h2o (2分,物质对,但未配平或条件不写扣1分)(2)(2分,条件不写扣1分) 解析:(1)实验室用二氧化锰氧化浓盐酸制备氯气:mno2+4h+2clmn2+cl2+2h2o(2)用苯制备硝基苯发生的是取代反应,反应温度50-60。c,化学方程式为:【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化学方程式以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注意反应条件。【题文】27.(本题2分)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_。a.用石墨电极电解足量nacl溶液一段时间,要恢复到原溶液,应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b. 可用重结晶法提纯含少量nacl的kno3晶体c.浓硫酸不小心沾到皮肤上,立即用稀naoh溶液洗涤d.测定某溶液的ph时,在湿润的ph试纸上滴加待测溶液,一段时间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e.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会有沉淀析出,该沉淀不能再溶于水【知识点】ph试纸的使用、提纯方法、电解原理j1 j2 f4【答案解析】be 解析:a、用石墨电极电解足量nacl溶液一段时间,溢出氢气和氯气,要恢复到原溶液,应通入一定量的氯化氢气体,故a错误;b、可用重结晶法提纯含少量nacl的kno3晶体,故b正确;c、浓硫酸不小心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布擦去,并用大量水冲洗稀,故c错误;d、测定某溶液的ph时,ph试纸不能湿润,因为润湿后溶液被稀释,所测ph一般会带来误差,故d错误。e.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会有沉淀析出,是因为蛋白质的变性,该沉淀不能再溶于水,故e正确。故答案选be。【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ph试纸的使用、提纯方法、电解原理、蛋白质的变性等知识,比较简单。【题文】28.(本题10分)a、 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元素a最外层电子数与其周期数相等,a与c可形成a2c2和a2c两种化合物,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气体ba3化合生成乙,d+与c2-具有相同的电子数,e元素最高化合价与最低化合价代数和为6。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写出ba3的电子式_。 (2)上述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写元素符号)。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酸是_(写化学式)。 (3)化合物乙的水溶液呈酸性,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 (4) a、c、e三种元素按原子个数比1:1:1组成的化合物与ba3反应生成b的单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知识点】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盐类水解、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书写e2 h3 b3【答案解析】(1)第二周期a族 (每空2分)(2) na hclo4 (每空1分) (3)nh4+ h2o nh3h2o+ h+ (每空2分)(4)3hclo+2nh3= n2+3hcl+3h2o或3hclo+5nh3= n2+3 nh4cl+3h2o(2分) 解析:短周期元素a、b、c、d、e,元素a最外层电子数与其周期数相等,a与c可形成a2c2和a2c两种化合物,综合考虑a为h,c为o,a2c2为h2o2、a2c为h2o;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甲与气体bh3化合生成离子化合物乙,b为氮元素、乙为硝酸铵、bh3为nh3,e元素最高化合价与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为6,e处于a族,则e为cl元素;d+与c2-具有相同的电子数,d为na。(1)c为o元素,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处于周期表中第二周期第a族;(2)按照同周期左到右元素的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上到下元素的原子半径增大规律,上述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na,5种元素中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最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酸是hclo4 ;化合物乙是硝酸铵,水溶液呈酸性是因为nh4+离子水解,离子方程式:nh4+ h2o nh3h2o+ h+ 由h、o、cl三种元素按原子个数比1:1:1组成的化合物为hclo,与nh3反应生成氮气,根据电子守恒守恒有hcl生成,同时还生成水,反应方程式为3hclo+2nh3=3hcl+n2+3h2o;【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盐类水解、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书写等,题目较为综合,但难度不大,推断元素是解题的关键。【题文】29.(本题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电化学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 (1)利用下图装置探究金属的电化学腐蚀,接通电路发现灵敏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盐桥中k+向_槽(填“a”或“b”或“c”)移动。写出正极的电极反应_。 (2)如何检验a槽中生成的阳离子_。 (3)在c槽中欲实现cu+2h2o=cu (oh)2+h2的反应,则电极_(填m或“n)一定是铜电极。c槽中电解质x可以是下列_物质(填选项) a. h2so4 b. nano3 c. mgcl2 d. koh【知识点】原电池原理、电解原理f3 f4【答案解析】(1)b (1分) o2+4e+2h2o= 4oh (2分) (2)取a槽中溶液少量,加入硫氰化钾溶液,无现象,再通少量氯气,溶液变血红色,说明有亚铁离子生成(2分)(其它合理答案均给分)(3)m (1分) b、d(2分,漏答给1分,错答不给分) 解析:(1)ab构成原电池,铁电极是负极,石墨电极是正极,根据原电池内部阳离子移向正极得:盐桥中k+移向b ; 正极氧气被还原:o2+4e+2h2o= 4oh (2)a槽中生成的阳离子是亚铁离子,取a槽中溶液少量,加入硫氰化钾溶液,无现象,再通少量氯气,溶液变血红色,说明有亚铁离子生成;(3)根据c槽中cu+2h2o=cu (oh)2+h2的反应,铜发生氧化反应,铜应该与电池的正极相连做阳极,即m 一定是铜电极,电解质溶液不参与反应,不能是ac,选bd。【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电解原理,解决问题时要与氧化还原反应密切联系。【题文】30.(本题10分)实验室从含碘废液(除h2o外,含有ccl4, i2, i-等)中回收碘,其实验过程如下: (1)操作x的名称为_。主要的仪器是_。 (2)向含碘废液中加入稍过量的na2so3溶液,将废液中的 i2 还原为i-,其离子方程式为_;该操作的目的是_。 (3)在测定亚硫酸钠溶液浓度时,量取25.00ml亚硫酸钠溶液,用0.10moll-1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滴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a.润洗滴定管时,应从滴定管上口加满所需的试液,使滴定管内壁充分润洗 b.高锰酸钾溶液装在酸式滴定管中,本实验无需外加指示剂 c.滴定时,眼睛注视滴定管中液面的变化 d.滴定开始时读数正确,滴定终点仰视读数,会使实验误差偏高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高锰酸钾溶液18.00ml,则亚硫酸钠溶液的浓度为_。【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方程式,滴定操作b2 b1 【答案解析】(1) 分液 (1分) 分液漏斗(答出分液漏斗就得分) (1分) (2)so32+i2+h2o=2i+so42+2h+ (2分) 使四氯化碳当中的碘单质进入水溶液中(2分)(3)b、d(2分,漏答给1分,错答不给分) c(na2so3)=0.18 moll-1(2分) 解析:(1)四氯化碳属于有机物、水属于无机物,二者不互溶,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采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所以分离出四氯化碳采用分液的方法,使用的仪器是分液漏斗;(2)碘具有氧化性,能氧化亚硫酸钠生成硫酸钠,自身被还原生成碘,离子反应方程式为so32-+i2+h2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