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论文:挖掘本土资源 让幼儿园音乐教育“活”起来.doc_第1页
幼教论文:挖掘本土资源 让幼儿园音乐教育“活”起来.doc_第2页
幼教论文:挖掘本土资源 让幼儿园音乐教育“活”起来.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科类幼儿园论文挖掘本土资源 让幼儿园音乐教育“活”起来【摘要】本土资源作为地域特色的优势资源,其独特的地域环境、浓郁的乡土文化、丰富的自然资源蕴含着无限的教育价值。本文通过阐述如何挖掘本土资源,利用自然环境、海域文化、物质材料等开展生趣盎然的音乐活动,有效提高农村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人文素养及对本土文化的热爱之情,以实现幼儿多元化发展。【关键词】农村幼儿园 本土资源 音乐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们接触的越来越多的是各种电子玩具和各类动画片,逐渐远离了大自然。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作为农村幼儿园,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我们的孩子每时每刻都能亲近和拥抱大自然。大自然有着丰富的乡土资源,而乡土资源蕴含着无限的音乐教育价值。我们幼儿园依山傍海,既有着丰富的海域资源,又有着浓郁的乡土文化氛围。因此,我尝试着通过我们家乡的本土资源,创设适合于幼儿年龄特点的本土音乐活动,以促进幼儿音乐素养的提高和热爱家乡的情感,同时,也能增强教师挖掘和利用乡土资源开展音乐活动的能力。一.巧用本土资源中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财富,它向幼儿展示了具体、形象、生动的学习内容。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这为农村的幼儿教育提供了切实的依据。我们幼儿园由于活动室空间狭小,开展音乐活动时比较拥挤,导致幼儿的音乐潜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也将难以得到提升。但我们却有着宽阔的室外活动场地,我们完全可以摆脱课堂和书本的限制,把课堂教学移到大自然,使自然环境的教育价值得以充分的发挥和利用。1.充分挖掘园内自然环境的教育价值。陶行知先生对农村教育提出了“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我们发现相对于室内的游戏活动,孩子们更喜欢在大自然环境中进行游戏,于是,我们幼儿园的草地和小树林便成了幼儿游戏玩耍的最佳场所。他们观察树叶颜色的变化,区分每棵树的不同外形,并时常用不同的动作模仿小树。为了将这些树木与音乐活动有效结合,我设计了音乐游戏我要变成一棵树,尝试利用幼儿园里各种各样的树这一园所自然环境,把孩子带出活动室,走进户外这个大课堂。活动中,有的幼儿扮演小兔,他们快乐自如的穿梭在树木之间,随着背景音乐的更换,扮演大灰狼的幼儿有模有样的出场了,此刻,小白兔立刻变成一棵棵奇形怪状的小树得以自救。活动中,当看到孩子们用身体动作创造性的表现小树时,我想活动是成功的。他们在自然环境中充分享受着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真正是在玩中学到了本领。实践证明,在大自然这个真实的游戏场景中开展音乐活动,孩子的活动兴趣有了很大的提升,活动效果也事半功倍。2.充分利用园外自然环境的教育价值。 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我园处于高山和田园之间,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融入到大自然中。春天,我们领着孩子到野外观察,孩子很快就会发现,树都绿了,麦苗长出来了,桃树开出了粉红色的小花,油菜花是金黄金黄的,大自然中有那么多漂亮的颜色,每一种颜色都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因此,我设计了亲亲颜色这一歌唱活动,带领孩子们走出幼儿园,走近大自然。在春意盎然的田园中孩子们随意的围坐着,我们展开讨论:春天有哪些美丽的颜色?你最喜欢春天里的什么颜色?再让幼儿通过找找、摸摸、编编等方法把喜欢的颜色唱进歌曲里因为有了身临其境的体验,幼儿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很大的启发,每位幼儿都能把自己喜欢的颜色编进歌曲里,并能大胆自信的演唱出来。由此可见,带孩子到大自然中进行音乐活动,不仅能拓宽幼儿的学习空间,还能使幼儿充分感受和体验大自然的美。二.活用本土资源中的“海域文化”。纲要指出:“教师要把农村的民间游戏、儿歌以及歌舞、服饰等,和当地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等独特的文化引进教育内容,为幼儿提供感受和体验家乡文化的机会,从而培养幼儿对社会的认同感,加深对本土文化尊重和热爱的情感”我园所在的渔区小镇,不仅拥有厚重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也蕴含着浓厚多彩的海洋文化和渔文化的意向特征,那么如何将家乡的渔文化资源和音乐活动相融合呢?我通过对家乡传统文化素材的挖掘,设计了一系列具有浓郁家乡特色的音乐活动。大奏鼓是石塘民俗文化的传承,也是我国唯一一个渔村传统舞蹈。演员手执扁鼓、木鱼,赤足上场,边敲边舞,伴以锣鼓、唢呐、热烈粗犷,诙谐幽默。于是,我利用这一传统文化素材,设计了我爱大奏鼓这一舞蹈活动。随着热闹的民族音乐的响起,教师自然而然地将石塘的文化瑰宝大奏鼓展现在大家面前。接着,孩子们在欣赏大奏鼓的录像、探索大奏鼓舞蹈的动作中像模像样地学起了大奏鼓的舞步、神态。最后,在大奏鼓欢快的乐曲和威武的鼓点伴奏下,孩子们快乐的舞动着,他们随着音乐一会儿昂头,一会儿甩臂,姿态灵动有趣。此外,扛台阁也是我们家乡的传统文化习俗,这也给我们的音乐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素材。为了让孩子真实体验扛台阁的情景,我们提供了轿子、乐器,使扛台阁情景再现。活动中,孩子们有节奏地敲击乐器,卖力的扮演轿夫,将扛台阁表现的淋漓精致。为了使渔区资源发挥更好的教育效益,我们还引导幼儿进行歌曲创编。我们选取了幼儿熟悉的歌曲旋律,再和幼儿共同商讨歌词内容,尝试把渔区的美好生活编进歌曲里。如:我们利用小星星的歌曲旋律,创编出了描述幼儿海边玩耍的歌曲;利用欢乐颂的旋律,创造出了一只歌颂渔民辛勤劳动的全新歌曲幼儿善于将身边的事物进行创编,也更乐于演唱贴近实际生活的歌曲。除此之外,我们还开展了撒网捕鱼、捡贝壳、踩沙滩等具有渔区特色的音乐游戏。从这些活动中,我们看到了孩子们表现出的激情和自豪感,这就充分证明了将本土资源运用到幼儿音乐活动中是有价值的,孩子们不仅了解了家乡独具特色的乡土文化,而且还培养了相应的音乐感受力、音乐表现力和音乐创造力。三.妙用本土资源中的“物质材料”。乐器,是幼儿开展节奏活动的物质基础。纲要指出:“幼儿园应充分开发和利用农村丰富的自然、社会资源,使它们成为实现高质量幼儿教育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大自然中有着丰富的物质材料,我们要善于把这些物质材料变成美妙的乐器。在石塘到处可得的物质材料中,我们选择了幼儿熟悉、适宜的材料用于制作打击乐器,如石头、沙子、海螺、竹子、各类植物的种子等。平时,我们引导幼儿自主随意的玩耍乐器,使幼儿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积累相关经验,例如:孩子们发现两块大石头互相敲击可以打出好听的节奏,易拉罐装上沙子、石子能制成不同声音的响筒,海螺可以当成乐器吹奏等等。我们还引导幼儿在自由探索发音器材的过程中,感受音的变化,知道音的属性、轻重、长短、高低,从而自然地掌握最基本的节拍和节奏感。为了将这些自然乐器在音乐活动中得以充分的利用,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节奏乐活动。we will rock you 是一首节奏强烈有力的流行音乐,歌曲共分为三部分,经过与孩子们的共同讨论,我们决定第一段用木条做成的响板演奏的节奏,第二段用石子做填充物的响筒演奏的节奏。由于歌曲节奏铿锵有力,加上运用自制的自然乐器进行演奏,孩子们充满了新鲜感,在活动中一直保持着积极高涨的情绪。又如在另一个节奏活动夏日的约定中,乐曲前奏是泉水的叮咚声,接着是下雨声,那么用什么样的乐器才能模仿泉水的声音呢?幼儿想出了好办法,他们用小棒子有节奏地敲打玻璃瓶, “叮叮咚咚”的声音仿佛就是真实的泉水声。下雨的声音学起来更是有模有样,他们将黄豆有节奏的往匾子里洒,“噼里啪啦,噼里啪啦”,这雨就忽大忽小的下了起来。活动中,孩子们表现的轻松愉悦,充分享受着音乐活动带来的乐趣。由此可见,充分利用大自然的各种资源,将物质材料直接或间接的用于音乐活动,不但有助于教师创造性的开展工作,还能为教师和幼儿提供更多共同发展的机会,活动中不但陶冶了幼儿的艺术情操,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爱家乡的情感。总而言之,本土教育资源就像一片丰沃的田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其教育价值无处不在。将本土资源与幼儿的音乐活动相融合,不仅可以让幼儿扎进本土文化这一“沃土”之中,了解其内涵,继承其精华,萌发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