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评估自考计算题资料[1].doc_第1页
资产评估自考计算题资料[1].doc_第2页
资产评估自考计算题资料[1].doc_第3页
资产评估自考计算题资料[1].doc_第4页
资产评估自考计算题资料[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机器设备评估(一)某企业1990年底从国外进口了一条生产线,进口合同中的FOB价格是l5万美元,2000年底对该生产线进行评估。评估人员在询价过程中,了解到该型号的生产线已不再生产,取代它的是新型号的同类生产线,新生产线的报价是20万美元。但评估人员了解到最近国内有一家企业刚购得该新型号生产线。成交价为16万美元。评估人员又了解到旧型号生产线的生产能力仅为新型号生产线的80。评估基准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为8.31。境外运杂费按FOB价格的5计,保险费按FOB的0.5计,关税税率为10,增值税税率为17。银行手续费按CIF价格的0.8计算,国内运杂费按(CIF价格+银行手续费)的3计算。安装调试费已包含在价格中,由厂方派人安装调试,不另付。评估人员还了解到以下情况:(1)经技术检测,该设备尚可使用5年;(2)由于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长期供大于求,因此生产线利用率仅为80,此种状况在评估基准日后将一直延续下去;(3)该企业的所得税率为33,企业所在行业的投资报酬率为10,规模经济效益指数为0.7。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生产线的重置成本;(2)计算该生产线的实体性贬值额;(3)计算该生产线的经济性贬值额;(4)计算该生产线的评估值。(计算结果以万元为单位)解:FOB=1680%=12.8(万美元)国外运杂费=12.85%=0.64(万美元)保险费=12.80.5%=0.064(万美元)CIF=(12.8+0.64+0.064)8.3=112.08(万元)关税=112.0810%=11.21增值税=(112.08+11.21)17%=20.96银行手续费=112.080.8%=0.09国内运费=(112.08+0.09)3%=3.39重置成本=112.08+11.21+20.96+0.9+3.39=148.54(万元)实际已用年限=1080%=8(年)实体性贬值率=61.54%实质性贬值=148.5461.54%=91.41(万元)经济性贬值率=(1-0.80.7)100%=14.46%经济性贬值=(148.54-91.41)14.46%=8.26(万元)评估值=148.54-91.41-8.26=48.87(万元)(二)被评估的设备购建于2000年6月,账面原值为120万元,2002年6月对该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使用了某种新型技术,改造费用为15万元,2004年6月对该设备进行评估。评估人员经调查分析得到如下数据资料:(1)从2000年至2004年,该类设备的定基价格指数分别为102、105、103、106、108;(2)由于使用了新型技术,该设备的月人工成本比社会普遍运用的同类设备节约5000元;(3)该设备所在企业的正常投资报酬率为10,规模经济效益指数为0.7,该企业为正常纳税企业;(4)该设备在评估基准日前利用率仅为60,评估基准日后,预计利用率可达80;(5)经检测该设备尚可使用8年。要求:(1)计算该设备的重置成本;(2)计算该设备的加权投资年限与成新率;(3)计算该设备的功能性贬值额;(4)计算该设备的经济性贬值额;(5)计算该设备的评估值。解:重置成本=120+15=142.79(万元)加权投资年限=3.78(年)实际已用年限=3.7860%=2.27(年)成新率=100%=77.90%实体贬值=142.79(1-77.9%)=31.56(万元)功能性增值=0.512(1-25%)-8 =24(万元)经济性贬值率=(1-0.80.7)100%=14.46%贬值额=(142.79-31.56+24)14.46%=19.55(万元)评估值=142.79-31.56+24-19.55=115.68(万元)(三)2006年12月,评估人员对A设备评估时,了解到以下情况:(1)A设备购建于1996年12月,其账面价值20万元,2001年12月和2004年12月进行过两次技术改造,添置自动控制设施,分别支出5万和3万元。(2)A设备经鉴定,尚可使用7年。经调查,A设备购建以来,其每年的价格上升率为10%左右,评估基准日前A设备的实际利用率为90%。要求计算:(1)A设备的重置成本;(2)A设备的加权更新成本; (3)A设备的加权投资年限;(4)A设备的成新率。(复利系数保留两位小数,年限保留一位小数)解:重置成本=20(1+10%)10 +5(1+10%)5+3(1+10%)2 =202.59+51.61+31.21 =51.8+8.05+3.63=63.48(万元)加权更新成本=51.810+8.055+3.632=565.51(万元)加权投资年限=565.5163.48=8.9(年)或:=8.9年实际年限 =8.990%=8(年)成新率=46.67%(四)被评估成套设备购建于1992年12月,帐面价值100万元,1997年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追加投资20万元,2002年12月对该设备进行评估。经评估人员调查分析得到如下数据:(1)从1992年到1997年,每年该类设备价格上升率为10%,而从1997年至2002年设备价格维持不变;(2)该设备的月人工成本比其替代设备超支2000元;(3)被估设备所在企业的正常投资报酬率为10%,规模经济效益指数为0.7,所得税率为33%;(4)该设备在评估前使用期间的实际利用率仅为正常利用率的80%,经技术检测该设备尚可使用5年,在未来5年中设备利用率能达到设计要求。要求:(1)计算被估设备的重置成本及各项损耗;(2)计算该设备的评估值(以万元为单位,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解:重置成本=100(1+10%)5+20 =1001.61+20=181(万元)加权投资年限 = =9.45(年)实际使用年限=9.4580%=7.56(年)成新率=39.81%实体性贬值=181(1-39.81%)=108.94(万元)功能性贬值=0.212(1-33%)-5=1.6083.7908 =6.10(万元)经济性贬值率=(1-0.80.7)100%=14.46%经济性贬值额=(181-108.94-6.1)14.46% =65.9614.46%=9.54(万元)设备评估值=181-108.94-6.1-9.54=56.42(万元)(五)B设备5年前购置,账面价值为30万元。评估时该型号的设备已不再生产,被新型设备所取代。经调查了解,评估时,其他公司购置新型设备的价格为40万元。评估人员从功能上鉴定:B设备与新型设备生产能力之比约为0.8;B设备剩余使用年限为8年。要求:(1)估算B设备的重置成本。(2)估算B设备的成新率。(3)估算B设备的评估价值。解:重置成本=400.8=32(万元)成新率=61.54%评估值 = 3261.54%=19.69(万元)(六)评估人员对甲公司的一台生产控制设备进行评估时,了解到以下情况:(1)该设备与目前同类新式控制设备相比,额定操作人员多2名;维护费用每年多支出4000元,其他方面大致相同。(2)经测定该设备尚可使用3年;确定的折现率为10。(3)操作人员年均工资26000元;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率为25。要求:请帮助评估人员计算:(1)该设备的年超额运营成本;(2)该设备的年净超额运营成本;(3)该设备的功能性贬值。(计算结果以万元为单位,保留两位小数)解:(1)年超额运营成本:226000+4000=56000元 (2)年超额运营成本净额=56000(1-25)=42000元(3)功能性贬值=42000(P/A,10%,3)=420002.487=104454元(七)评估人员对B公司一条生产线的续用价值进行评估时,对经济性贬值的相关因素进行了调查了解。具体情况如下:(1)该生产线的年生产能力为1000吨;规模经济效益指数为0.6;(2)企业正常投资报酬率为10%;适用的所得税率为25%。(3)评估时,正值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影响,使得该生产线生产的产品:若不降价,则年产量会减至800吨;若每吨降价100元,则可保持正常的年生产能力。估计调控政策对企业的影响会持续3年。要求:请帮助评估人员计算(1)该生产线的经济性贬值率;(2)该生产线的经济性贬值额。(计算结果以元为单位,取整数)解:1)经济性贬值率=1-(8001000)0。6100%=12.53%(4分)(2)年收益净损失额=1001000(1-25%)75000元(3分)经济性贬值额75000(PA,10%,3)=186518元(3分)(八)被评估设备购置于1998年4月,购置价为200万元,在不停产的情况下,于2000年4月对该设备做了一定的技术改造,投资15万元给设备增添了一个深加工配套装置。2008年4月进行评估,2008年4月该设备由于操作上的原因设备传动齿轮严重受损,经有关技术人员检测,认定该设备更换传动齿轮后仍能继续使用10年,损坏的传动齿轮的价值约占设备重置成本的2,传动齿轮的现行购买价格为5万元,调换费用(包括因调换而造成的停产损失)约2万元。评估人员经调查得知该类设备1998年的定基物价指数为106,2000年的定基物价指数为108,2008年的定基物价指数为118。要求:(1)计算被评估设备的重置成本;(2)计算该设备的有形损耗(或成新率)及评估值。(计算结果以“万元”为单位,保留两位小数)解:重置成本=200118%106%+15118%108%=222.64+16.39=239.03(万元)加权投资年限=(10222.64+816.39)239.03=9.86(年)可修复的实体性贬值=7(万元)不可修复的实体性贬值=239.03(1-2%)9.86(9.86+10)=116.299(万元)实体性贬值率=(7+116.299)239.03100%=51.58%设备评估值=239.03(1-51.58%)=115.74(万元)二、房地产评估(一)某砖混结构2层住宅,总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占地面积为400平方米,月租金44000元,土地还原利率为8%,建筑物还原利率为10%,建筑物评估时的剩余经济使用年限为40年,税金为年租金收入的18%,管理费按年租金的2.5%计,年空置损失租金以半月租金计,维持费按年租金的5%计,年保险费12000元,另用市场法求得土地使用权价格为每平方米3800元(为楼面地价)。要求:试用建筑物残余估价法评估该建筑物的价格。(计算结果以元为单位,取整)解:总收入 4400012=528000(元)总费用: 税金=52800018%=95040(元) 管理费=5280002.5%=13200(元) 租金损失=440002=22000(元)维持费=5280005%=26400(元)保险费=12000(元)合计=168640(元)总收益=528000-168640=359360(元)土地纯收益=38005008%=152000(元)房屋纯收益=359360-152000=207360(元)i=10%+=12.5%房屋价值 = 207360= 1646252(元)(二)某房地产的土地面积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该房地产的土地部分于1998年12月1日通过出让方式取得,价格为每平方米1100元,土地使用权年限为50年;建筑物于2000年12月1日建成使用,每平方米的建筑造价为700元,经济使用年限为60年。现在要评估该房地产2003年12月1日的价值。经过调查,2003年12月1日与该房地产所处区域、用途相同,且土地使用权年限为50年的土地价格为每平方米1200元;同类建筑的造价为每平方米750元。假定建筑物的残值为零,土地资产的折现率为8%,试估算该房地产2003年12月1日的价值。(以万元为单位,小数点后保留两位)解:建筑物重置成本=7503500=2625000(元)成新率=93.75%建筑物评估值= 262500093.75%=2460938(元)土地价值=12001000=1200000(元)房地产价值=2460937.51200000=3660938(元)(三)有一待估宗地,总面积为40000平方米,使用年限为50年,土地还原利率为6%,现收集到A、B、C 三个宗地交易实例,具体情况见下表:宗地成交价(元/M2)交易时间交易情况区域因素个别因素容积率剩余年限待估宗地2006年2月0001.750年A51502005年2月00-1%1.645年B67002005年8月0+2%01.950年C55502005年12月-2%0-1%1.645年表中交易情况、区域因素和个别因素都是交易实例与待估宗地相比较,以待估宗地为基准确定的数值。经了解,宗地所在城市容积率每增加0.1,宗地地价比容积率为1时增加9%,从2005年2月份到2006年2月份,地价每月环比上涨1%。试根据上述条件评估待估宗地在2006年2月的价格。(计算结果以元为单位,取整)解:A修正值=5150(1+1%)12=51501.12681.0198=6327元/B修正值=6700(1+1%)6=67001.0615=6279元/C修正值=5550(1+1%)2=5550(1+1%)21.0198=6299元/宗地单价=(6327+6279+6299)3=6302元/宗地总价=400006302=252080000(元)(四)某房地产公司于2001年1月以有偿出让方式取得一块土地50年使用权,面积为2000平方米,并于2003年1月在此地块上建成一座框架结构的写字楼,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经济耐用年限为60年,残值率为0,评估基准日该建筑物重值价格为每平方米4500元,现用于出租,每年实收租金为800万元。据调查当地同类型写字楼租金水平一般为每月每建筑平方米90元,空置率为10,每年需支付的管理费为年租金的2.5,维修费为重置价的1.5,税金为年租金的18,保险费为重置价的0.2,土地资本化率为6,建筑物资本化率为8。试根据上述资料评估该宗地2005年1月的价格(计算结果以元为单位,取整数)解:1总收入= 80009012(110%)=7776000(万元)2总费用管理费 = 77760002.5% =194400(万元)维修费=800045001.5% =540000(元)税金=777600018% =1399680(元)保险费 =800045000.2% =72000(元)折旧费= =750000(元)合计=2956080(元)总收益 =7776000-2956080=4819920(元)房屋纯收益=(80004500-7500002)8% =2760000(元)土地纯收益=4819920-2760000=2059920(元)地价=2059920-46 =205992015.517=31963779(元)(五)有一待估宗地,剩余使用年限为45年,土地还原利率为7,现收集到A、B、C三个宗地交易实例,具体情况见下表:宗地成交价(元/M2)交易时间交易情况区域因素个别 因素容积率剩余年限待估宗地2004年1月0001.745年A21502003年1月-1%0-1%1.640年B24002003年1月0+2%01.845年C21002002年1月-2%0-1%1.640年表中交易情况、区域因素和个别因素都是参照物与待估宗地相比较,以待估宗地为基准确定的数值,容积率每增加0.1,宗地地价比容积率为1.5时增加3,该城市从2000年到2004年每年地价上升1,试根据上述条件评估待估宗地在2004年1月的价格(计算结果以元为单位,取整数)解:A修正值=2150=21501.011.011.011.031.02=2326元/B修正值=2400=2311元/C修正值=2100=21001.021.021.011.031.02=2318元/宗地评估值=(2326+2311+2318)3=2318/(六)某房地产公司于2002年12月以有偿出让方式取得一块土地50年使用权,面积为6000平方米,并于2004年12月在此地块上建成一座钢混结构的写字楼,建筑面积24000平方米,全部用于出租,每年实收租金约为2800万元,该写字楼的经济耐用年限为60年,残值率为0,评估基准日该建筑物重置价格为每平方米4800元。据调查,当地同类型写字楼租金水平一般为每月每建筑平方米120元,空置率在8左右,每年需支付的管理费为年租金的2.5,维修费为重置价的1.5,税金为年租金的18,保险费为重置价的0.2,土地资本化率为8,建筑物资本化率为10。试根据上述资料评估该宗地2006年12月的价格(包括总价和单价)(计算结果以元为单位,取整)解:(1)年总收入=1201224000(1-8)=31,795,2007元(2)年总费用=31,795,200(25+18)+480024000(1.5%+0.2%) =8,476,416元(3)年总收益=31,795,200-8,476,416=23,318,784元(4)建筑物年折旧费=48002400048=2,400,000元/年(5)建筑物现值=480024000-2,400,0002=110,400,000元(6)建筑物纯收益=110,400,000(10+146)=13,440,000元(7)土地纯收益=31,795,200-13,440,000=18,355,200元(8)土地总价=18,355,2001-1(1+8)468=222,784,566元(9)土地单价=222,784,5666000=37,131元/平方米(10)土地单价(楼面价)=222,784,56624000=9,283元平方米(七)待估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物账面原值为500万元,竣工于2000年底,耐用年限60年。2006年底对该建筑物进行评估。假定2000年的价格指数为100%,从2001年到2006年的价格指数每年环比上升增长的幅度分别为1.7%、0.7%、-1.2%、0.8%、1.2%、0.5%,经评估人员现场勘察打分,结构、装修及设备三部分的得分分别为90、80和80,其修正系数分别为0.8、0.1和0.1。要求:(1)估算该建筑物的重置成本;(2)采用年限法和打分法估算成新率,权重分别为50%和50%;(3)估算该建筑物2006年底的价格。(计算结果以万元为单位,小数点后保留两位小数)解:(1)综合价格指数(1+1.7%)(1+0.7%)(1-1.2%)(1 +0.8%) (1+1.2%)(1+0.5%)1.037(2分)重置成本=5001.037=518.5万元(1分)(2)年限成新率=(60-6)60100%=90%(2分) 打分法成新率=(900.8+800.1+800.1)100100%=88%(2分)成新率(90%+88%) 2=89%(1分)(3)评估值=518.589%=461.47万元(2分)(八)待评估地块为一待开发建设的七通一平空地,面积2000平方米,允许用途为商住混合,允许建设容积率为7,覆盖率小于等于50,土地使用年限50年。2009年8月出售,求取公平市场价格。估价方法采用假设开发法。设计建筑面积为14000平方米,共14层,12层为商用房,共2000平方米,34层共12000平方米用于住宅。预计共需2年时间完成(到2011年8月),第一年投入60的总建筑费,第二年投入40的总建筑费。总建筑费1000万元,专业费为总建筑费的6,利润率为20,租售费用及税金综合为售楼价的5。假定该建筑物建成后即可全部出售,预计当时售价,商业楼4000元平方米,住宅楼2000元平方米,折现率10。要求:(1)以评估基准日2009年8月为时间点,计算总楼价;(2)计算该时点的总建筑费;(3)计算该时点的专业费;(4)计算该时点的税费;(5)计算该时点的利润和地价。(计算结果以“元”为单位,取整)(提示公式:地价=楼价建筑费专业费利润税费)解:专业费用=91876006%=551256(元)税费=264448005%=1322240(元)利润=(地价+建筑费用+专业费用)20% =(地价20%)+(9187600+551276)20% =(地价20%)+1947771地价=2644480091876005512761322240(地价20%)1947771地价=134359131.2=11196594(元)单位地价=111965942000=5598.3(元)利润=1947771+0.2地价=1947771+0.211196594=4187090(元)三、无形资产评估(一)A企业拟向B公司转让其拥有的甲产品的商标使用权。评估人员了解到以下情况:(1)该商标生产的产品,市场售价1000元/台,比其他同类产品净增利润10元/台;(2)双方协商,商标使用许可期限4年。商标使用费按新增利润的30%支付A企业;(3)根据B公司的生产情况,预计前2年的生产量9万台/年;后2年10万台/年;(4)根据相关资料分析,A企业正常投资报酬率为15%,所得税税率为25%。要求:(1)计算该商标权每年新增利润;(2)计算该商标使用权价格。解:1该商标权每年新增利润:第一年新增利润=910=90(万元) 第二年新增利润=910=90(万元)第三年新增利润=1010=100(万元)第四年新增利润=1010=100(万元)2A企业每年可分得净利润第一年分得净利润=9030%(1-25%)=20.25(万元)第二年分得净利润=9030%(1-25%)=20.25(万元)第三年分得净利润=10030%(1-25%)=22.5(万元)第四年分得净利润=10030%(1-25%)=22.5(万元)3商标权使用权价格=20.25(1+15%)-120.25(1+15%)-122.5(1+15%)-322.5(1+15%)-4=60.58(万元)(二)某饮料生产企业拟购买某食品研究所的一项最新饮料添加剂专利技术,该专利的经济寿命为5年,经过预测分析表明,使用该添加剂专利技术后,该饮料生产企业的产品年销售量将提高10%,产品的销售价格将提高5%,生产及销售成本节约2%。该企业目前的产品年销售量为100万吨,每吨的销售价格为2300元,每吨的生产及销售成本为2000元。所得税税率为25%,折现率为10%。试估算该专利技术的价值。(以万元为单位,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解:企业目前年利润=100(2300-2000)(1-25%)=22500(万元)使用该技术后年利润=100(1+10%)【2300(1+5%)-2000(1-2%)】(1-25%)=110(2415-1960)(1-25%)=37537.5(万元)每年新增利润=37537.5-22500=15037.5(万元)评估值=15037.5=57007.16(万元)(三)甲企业拟向B公司转让一项制药生产技术。经评估人员调查测算获得以下资料:(1)甲企业与B公司共同享用该制药技术,双方设计能力分别为700万箱和300万箱。(2)该技术3年前从国外引进,账面价格400万元,预计尚可使用9年。(3)由于该技术转让,对甲企业生产经营有较大影响,估计将减少销售收入(按折现值计算为80万元)和增加相关支出(按现值计算为20万元)。(4)自引进日起至评估时,该类技术的价格上升了10%。要求:(1)计算该制药生产技术的重置成本净值;(2)计算该制药生产技术的重置成本净值转让分摊率;(3)计算该制药生产技术转让的最低收费额。(计算结果以万元为单位,取整)解:1无形资产重置成本=400(1+10%)=440(万元)2无形资产成新率=75%3无形资产重置成本净值=44075%=330(万元)4无形资产成本分摊率=30%5最低收费额= 33030%+(80+20)=199(万元)(四)X机械厂现每年生产X型机器1万台,每台售价5万元,成本4万元,现准备引进一项先进技术。该技术可以提高产品品质,因此该机器售价可以提升至5.5万元,年产销量可达1.2万台;同时可以降低生产成本2000元台。请计算该技术的利润分成率。解:原利润=10000(50000-40000)=10000(万元)新利润=12000(55000-38000)=20400(万元)利润分成率= 100%=50.98%(五)A公司生产某产品,原产量为每年10万件,每件价格100元,成本80元,现拟采用某专利技术,该技术可以提高产品质量,从而使价格上升到110元/件;并且可以扩大销量,使年产销量达12万件;同时可以提高原材料利用率,使成本下降为75元/件。该企业所得税率为25。预计该专利的经济寿命为5年,假定折现率为10,请计算该专利技术的价值。(以万元为单位,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解:原利润=10(100-80)(1-25%)=150(万元)新利润=12(110-75)(1-25%)=315(万元)每年新增利润=315-150=165(万元)该专利技术评估值=165 =625.52(万元)(六)A企业将拥有的一项专利权许可甲企业使用,特委托评估公司进行评估。评估人员了解到以下情况:(1)双方协商的合作期暂定为4年;确定的利润分成率为30。(2)未来4年,甲企业的产品销量分别是9万件、10万件、12万件、12万件,每件售价和成本费用分别是100元和70元。(3)据技术所属行业和市场情况,评估人员确定的风险报酬率为15;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率为25;银行利率为5。要求:(1)计算专利权各年的收益。(2)计算专利权使用权的评估价值。(计算结果以万元为单位,保留两位小数)解:(1)专利权各年的收益:第一年=9(100-70)(1-25%)30%=60.75万元第二年=l0(100-70) (1-25%)30%=60.75万元第三年=12(100-70)(1-25%)30%=81万元第四年=12(100-70) (1-25%)30%=81万元(2)专利权的评估值= 60.750.8333+67.50.6944+8105787+8104823=18344万元。(七)由于产品结构调整,甲企业准备将其饮料生产的专有配方转让给A公司。根据双方协商,该专有技术的收益期限为4年,且按销售收入的4%分成。评估人员经测算,未来4年饮料的销售分别是80吨、90吨、95吨、95吨,每吨售价10万元。根据技术所属行业和市场情况,评估人员确定的风险报酬率为6%,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率为25%,银行存款利率为4%。要求:请帮助评估人员计算确定(1)专有技术的折现率;(2)专有技术各年的净收益;(3)专有技术的评估价值。(计算结果以万元为单位,小数点后保留两位小数)解:(1)折现率=6%+4%=10%(2分)(2)专有技术各年的净收益额:第一年=8010(1-25%)4%=24万元(1分)第二年=9010(1-25%)4%=27万元(1分)第三年=9510(1-25%)4%=28.5万元(1分)第四年=9510(1-25%)4%=28.5万元(1分)(3)专有技术评估值=24(1+10%)-1+27(1+10%)-2+28.5(1+10%)-3+28.5(1+10%)-4=85.01万元.(八)某企业许可一项技术给联营企业使用,该技术的重置成本为200万元,适用的成本利润率为400;联营企业其它投资的重置成本为5000万元,适用的成本利润率为10。该技术已使用3年,证明技术可靠,产品比同类产品性能优越。经了解,该产品成本为120元/件,该产品价格在甲类地区为180元/件,乙类地区为170元/件,丙类地区为160元/件。目前该产品年销售量为2万件,其中甲类地区为8000件,乙类地区为7000件,丙类地区为5000件。经分析,该技术的剩余经济寿命为8年,售价和成本变化不大,故不考虑其变化(折现率为12,所得税率为25)。要求:计算该项技术的利润分成率和评估值。(计算结果以“元”为单位,取整)解:(1)计算技术的约当投资量技术的约当投资量=2000000(1+400%)=10000000(元)(2)计算购买方约当投资量购买方约当投资量=50000000(1+10%)=55000000(元)(3)计算利润分成率利润分成率=10000000(10000000+55000000)=15.38%(4)该产品平均价格=(1808000+1707000+1605000)20000=171.5(元)(5)年利润额=(171.5-120)20000(1-25%)=772500(元)(6)评估值=77250015.38%(P/A,12%,8)=590250(元)或:77250012%1-1(1+12%)-8=590250(元)四、企业价值评估(一)待估企业未来5年预期税后利润分别为200万元、250万元、230万元、220万元、240万元,资本化率为10%。要求:用年金资本化法计算该企业的评估值。解:1未来五年税后利润的总现值=200(1+10%)-1+250(1+10%)-2+230(1+10%)-3+220(1+10%)-4+240(1+10%)-5=2000.9091+2500.8264+2300.7513+2200.683+2400.6209=860.5(万元)2求年金A=227(万元)3企业评估值=22710%=2270(万元)(二)待估企业预计未来5年的预期收益额分别为100万元,110万元,105万元,110万元和110万元,假定折现率和资本化率均为10%,该企业各单项资产评估后的价值之和为1100万元。要求:(1)采用年金资本化法确定该企业整体资产评估价值。(2)该企业是否有商誉?为什么?解:1未来五年税后利润的总现值=100(1+10%)-1+110(1+10%)-2+105(1+10%)-3+110(1+10%)-4+110(1+10%)-5=1000.9091+1100.8264+1050.7513+1100.683+1100.6209=404.13(万元)2求年金A=106.61(万元)3企业评估值=106.6110%=1066.1(万元)因为1066.1万元小于1100万元,所以该企业没有商誉。(三)某企业预计未来5年收益分别为:80万、100万、110万、120万和150万元,从第六年开始稳定在200万元。社会平均收益率为10%,银行存款利率为5,该企业的风险系数为1.8。请评估该企业的价值。解:1折现率=5%+1.8(10%-5%)=14%2未来五年净利润现值总和=80(1+14%)-1+100(1+14%)-2+110(1+14%)-3+120(1+14%)-4+150(1+14%)-5=800.8772+1000.7695+1100.675+1200.5921+1500.5194=370.34(万元)3第六年后净利润现值总和=(20014%)(1+14%)-5=742(万元)4企业价值=370.34+742=1112.34(万元)(四)某企业预计未来五年年收益均为100万,第六年比第五年增长2,以后均保持此增长率,当时银行存款利率为4,社会平均收益率为8,被评估企业的系数为1.5,请评估该企业的价值。解:1折现率=4%+1.5(8%-4%)=10%2前五年收益现值总和=100=379.08(万元)3第六年后净利润现值总和=(1+10%)-5=791.65(万元)4企业价值=379.08+791.65=1170.73(万元)(五)某资产评估机构现对ABC公司进行整体评估。评估人员获得的资料如下:(1)预计ABC公司未来5年的销售收入分别为300万元、280万元、300万元、320万元和330万元,假定从第6年起销售收入稳定在320万元;(2)评估时社会无风险报酬率为3%,企业所在行业的平均风险与社会平均风险的比值为1.2,社会平均收益率为8%,资本化率为8%;(3)该企业的销售净利率为10%。要求:运用分段法计算ABC公司的持续经营价值。解:1折现率=3%+1.2(8%-3%)=9%2未来五年净利润分别为30万元、28万元、30万元、32万元、33万元3未来五年净利润现值总和=3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