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习作三设计.doc_第1页
四下习作三设计.doc_第2页
四下习作三设计.doc_第3页
四下习作三设计.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 的 发 现 江苏省睢宁县实验小学 朱垚【教材及学情分析】新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习作教学的目标是:“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吧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苏教版三下习作三和四下习作三,不约而同地关注了“发现”这一话题,三下习作“人人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只要你是个有心人,即使在草丛、树林、池塘甚至泥土里,也会有许多新的发现。把你的发现写下来,看谁写得有意识。如果你感兴趣,也可以为习作配图。”三年级习作的重点是学生把用眼睛发现到的重在写发现了什么,发现春天来到我们身边,发现石头底下有只可爱的小虫子,发现草莓里有棵圣诞树四下习作“我们再生活中总会有一些新的发现,如:荷叶上的水总是会变成晶亮的小珠子;到秋天苹果就红了;我们小区的私家车越来越多了;小河变请了,路变宽了;城里人喜欢到农村去吃农家饭;越来月多点大人喜欢看动画片了你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新的发现?请写下来,题目自拟。”这样的要求看似和三下习作三的要求没有太大的区别,教师要认真揣摩编者的意图,这次的发现,不能重复三年级的“故事”,习作的重点是把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写清楚,把自己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写具体。【教学目标】 1.唤醒学生的发现,按事情发展顺序记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2.把发现过程中,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写清楚。【教学重难点】 按事情发展顺序记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准备】提前两周进行发现、探究活动,完成调查表。【教学过程】一、唤起回忆,说发现1课前大家都用心发现,(板书:发现)填好了调查表,老师现在特别想知道,你发现了什么?快点和大家分享一下吧!2你来说。【设计意图: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乐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现实生活是文学写作的源泉。”学生走进生活,用心观察,用心发现,自然就有“米”下锅了。回忆发现,无痕地把作文教学与活动相结合,这样就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3你们的发现真是五花八门,奇妙无比,能告诉我你是怎么发现的?又是如何探究?最后问题解决了吗?(板书:探究、解决)谁愿意跟大家说一说?4.指名说。其他同学可要认真听了,如果他说得好,要表扬,说得不够好的地方,你也可以给他提个建议。5引导说清楚过程。【设计意图:学生有话想说,那就让他说,分享也是快乐的。先说后写,既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能降低学生习作的恐慌感。学生说自己的发现,一般都很简单,不能把发现的过程说具体。教师适时点拨,“哦,那你是一下子发现的吗?”“不是,那当时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呢?”“想法一说清楚,就让人明白了你到底是怎么发现的了。”“那你准备怎么探究的?”“你是怎么做的?”“哦,你这么一说咱们就明白了,原来你是这么做的。你可真了不起。要把怎么做的也说清楚。”“最后问题解决了吗?”“恭喜你费劲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答案。”会说了,写还有什么难的吗?】6老师最近也有个新发现,想知道吗?(出示教师下水文:原来如此)。边看边想老师按什么顺序叙述我的发现的。原 来 如 此 “热死了,热死了。”知了不停地叫着,我左手拿着冰棒,右手摇着蒲扇,躲在门口的大树下,可汗珠还是不住地往下流,大热的天却停电了,39度的高温,这不是想要我垚垚老师的命嘛! “汪汪”邻居家的小狗花花也跑到树荫下,这小家伙还挺聪明,也知道树荫下凉快呀!看着花花那身棕色的长卷毛,我情不自禁地伸出手去摸一摸,“柔软,舒服!咦,花花身上怎么没淌汗?它这长毛可是一件真皮皮袄,早该热得汗流浃背了。”我很纳闷,自言自语道:“花花,难道你不怕热?”花花似乎听懂了我的话,摇摇尾巴,舌头伸得长长的,好像在说:“热呀!热呀!”“难道花花真不怕热?”我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个大大的“?”“花花把舌头伸这么长干什么呀,多辛苦,我帮你缩回去?”想着我把花花的嘴掰开,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它的舌头塞进嘴巴里。”“呼哧呼哧”它又把舌头伸出来,还不停地喘着粗气。“花花乖哦,舌头放回去。”“汪汪” 它拼命地挣扎着,想摆脱我的“魔掌”。 “咦,花花今天怎么了?被人打了?”我瞪大眼睛,上上下下扫视了它一遍,连一根毫毛都没敢放过,“没有受伤呀,难道是病了?”我又摸摸它的脑袋,掰开它的嘴巴,努力地把自己的脑袋凑近,想看个究竟。 “丫头,你干什么呀?”正在这时,花花的主人邱大爷走了过来,一脸疑惑地看着我。“大爷,我在帮小狗把舌头伸回去,可它好像很不开心,它是不是病了!”“哈哈哈。”邱大爷朗声大笑,我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由地松开了手,花花一溜烟地跑远了,舌头还是伸得老长。 “丫头,亏你还是老师呦,连狗是靠嘴巴淌汗的都不知道。你堵住它的嘴巴是想热死它呀,它怎么能开心呢?呵呵” 大爷说完乐呵呵地走了。“什么?狗用嘴巴淌汗?这怎么可能?”我还是疑惑不解,“不行,我得搞清楚到底怎么回事。”“噌噌噌”三步并作两步,我跑上楼,真奔书房,想打开电脑百度一下,半天没动静,这才想起没电了!转身看见书柜上摆着烁烁的新编十万个为什么,关键时刻,还是书最管用。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书,在目录里耐心搜索“狗身上为什么不淌汗?”找到了!我手忙脚乱地翻到238页,“狗身上没有汗腺,不能像人一样通过排汗来降低体温。它的汗腺长在舌头上,天热时,为了维持正常的体温,它只好常常伸出舌头,让汗液快些排出来,从而散发身体内的热量.” “嘿嘿,原来如此!”我挠挠头,不好意思地笑了。“要是我们人也用嘴巴排汗,那该多趣。嘿嘿!”(1)看你们乐得合不拢嘴,你乐什么呢?(2)我把自己怎么做的,怎么想的说清楚了。(3)我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设计意图:潘新和教授强调写作技能的提高须靠学生“自悟其理法”“自求得之”,不是靠知识的“授受”。“下水文”教师作,学生看,发生在老师身上的故事,让学生看到了如何立意,如何选择材料,如何谋篇布局学生自然习得 “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方法。】6.小结方法:就这样想把发现过程说清楚,就要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去写,还要说清楚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这样别人才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好像亲眼看到了一样。咦,你是怎么发现的?当时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和你的同桌说说。二、快速动笔,写发现1.看你们说得眉飞色舞的,我特特别别想知道你是如何发现的,可时间有限,老师不能一一听了,怎么办呢?动笔写下来,好吗?2.动笔写之前,老师这儿有个写作秘诀传授给你们。(ppt出示)写作秘诀:1.按事情发展顺序记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2.写清楚你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3.请你来读一读。还等什么呢,快动笔吧!时间20分钟。【设计意图:“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书面语不过是口语表达的升华。会说了,有了迫切达的欲望,真实有趣的发现,自然而然地在学生笔下流淌】三、欣赏佳作,改发现1.老师发现大家写得都很有趣,谁愿意展示一下你的佳作。2.一分文章三分读,你读得慢点,大家一边听,一边按照写作秘诀评一评他哪儿写得好,哪儿还需要修改,看谁最会评,老师要评选最佳小评委,奖励星星。【设计意图:评价主要是激励,增强学生习作的信心,激发习作的兴趣。所以在师生评价时,主要发现闪光点,“这部分是写发现问题的,写得很清楚。得一颗星。”“把自己的想法写清楚了,再加一颗星。”“这个词用的好,再加一颗星。”“是怎么做的写清楚了,加一颗星。”“修改后的习作可以得10颗星,掌声送给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通过不断的肯定和强化,学生就会逐渐构建爱你“原来这样的文章就是好文章”的概念,最终发现其中的规律。】3.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