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1巍巍中山陵练习苏教版.doc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1巍巍中山陵练习苏教版.doc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1巍巍中山陵练习苏教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资料参考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1巍巍中山陵练习苏教版- 1 -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各题.自碑亭再往北,地势陡然高峻,由此上至祭堂前平台,全部砌以宽大的石阶.石阶以小平台划分为8段,每段30余步至50余步不等,共290级.石阶尽处,就是宽135米、深30米的大平台,中央则矗立着陵园的主体建筑祭殿.平台是全陵的制高点,与入口处石坊的垂直高度差超过70米,这里视野辽阔,气象万千,既便近观,又宜远眺.当阳光灿烂时,远处方山如屏,秦淮似带;近处村舍相望,田圃纵横,道路津梁,行人车马,无不纤细入微,仿佛眼前展开了一轴工笔长卷.而当日出日没之际,在晨烟夕雾的迷蒙中,城犹潜蛇,山若伏鳖,馆阁楼台,隐约参错,远峰近树,依稀可辨,人们又好像面对着大幅的泼墨山水.无论是春夏秋冬、风霜雨雪,大自然都在向人们展示它那变幻无穷的奇妙景色.5本段文字重点说明的是_. 6文中用了很多数字来介绍建筑物,你能说说这些数字的作用么? _ _7“石阶分为8段,每段30余步至50余步不等,共290级”中“至”能否改成“和”?为什么? _8“平台是全陵的制高点,这里视野辽阔,气象万千,既便近观,又宜远眺.” 这一句点出了中山陵什么特点? _9文中划线的句子写得很美,它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_10对本段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本段主要介绍了站在中山陵的平台上所看到的美丽景色.B本段综合运用了描写和说明的表达方式.C本段主要运用了列数字和摹状貌的说明方法.D本段的主要参观顺序是由北往南.巍巍中山陵同步练习解析与答案基础练习题1【解析】【答案】A A A A A B A B B B2【解析】【答案】山脚 密生的草 深远 渡口3【解析】【答案】(1)相互衬映 鲜丽 和谐(2)复叠 深邃 安祥宁静 庄严肃穆(3)潜龙 伏鳖 隐约参错 依稀可辨 泼墨山水4【解析】【答案】(1)山巅 (2)突兀 (3)栩栩如生 (4)陡然 (5)值得称道阅读理解5【解析】【答案】平台6. 【解析】【答案】使用数字可以精确具体的说明建筑物.7. 【解析】【答案】不能.“和”表示只有两种情况,不符事实;而“至”表示一个范围. 8. 【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