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小升初语文综合练习试卷A卷 附答案.doc_第1页
内蒙古小升初语文综合练习试卷A卷 附答案.doc_第2页
内蒙古小升初语文综合练习试卷A卷 附答案.doc_第3页
内蒙古小升初语文综合练习试卷A卷 附答案.doc_第4页
内蒙古小升初语文综合练习试卷A卷 附答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乡镇(街道)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绝密启用前内蒙古小升初语文综合练习试卷A卷 附答案题 号知识基础积累运用口语交际阅读理解作文题总分得 分考试须知: 1、 考试时间:9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 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3、请在试卷指定位置作答,在试卷密封线外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基础知识检测(共6小题,每题4分,共计24分)1、补充古文名句。(1)鲁迅先生说过:“,俯首甘为孺子牛。”(2),此花开尽更无花。(3)必寡信。这句名言告诉我们。(4)但存,留与。(5)大漠沙如雪,。2、词语对对碰。1、表示创新的成语3个: _ _ _ 2、 描写颜色的成语3个:_ _ _3、按要求填空。杜甫,字子美,世称“( )”,又称“杜工部”(杜拾遗),他的诗被称为“( )”,“李白、杜甫”是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在这两位诗人之后又出现了两位著名诗人,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小李杜”的是( )。 4、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至今至少有两千年了。画线句子中引号的作用是表示直接引用。B、烟台的海一课是按春夏秋冬的季节顺序描写海上景观的。C、“春种一粒粟”中的“种”与农具“耙”有关。D、夹竹桃的作者是著名学者季羡林,题目中的“夹”应该读成“ji”。5、先将成语补充完整,再选择成语填空。雕梁( ) 脍炙( ) 不同( ) ( )绕梁 美不( ) 笔走( ) 引人( ) ( )窠臼 阳春( ) 独具( ) 古色( ) ( )共赏巧夺( ) 响遏( ) ( )生花 我们可以用_来赞美伯牙的高山流水、贝多芬的月光曲,用_来赞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当我们面对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时,我们可以说_而当我们读到一篇好文章时,我们可以说_。6、带点的字应该怎样读?把正确的读音用“”划出来。勉强 (qiang qiang) 召 集(zhao zhao) 兴奋不已(xing xing) 暖 和 (h huo)入场券(juan quan) 削铅笔(xiao xu) 友好相处(ch ch) 大模大样(m m) 二、知识积累运用(共5小题,每题3分,共计15分)1、古诗词是我国灿烂文化的瑰宝,其语言精练,含意深邃,韵味无穷,令人百读不厌。看到这些词语,你会想起哪首古诗?请选择其中的句子写下来。慈母情深:_,_。节日习俗:_,_。人才发展:_,_。豪情壮志:_,_。2、按要求在句子中填上合适的词语。(1)这两个人总是一起做坏事,真是_呀!(与“动物”有关的的成语)(2)是他让我做成了这个艺术品,又是他打碎了这个艺术品,真是_呀。 (写出有关历史人物的成语)(3)虽然路上有许多( ),但谁也别想( )我们前进的脚步,我们是不会受到一点( )就放弃的。(用“阻”字组成的词语填空,不得重复)(4)( )考试不难,( )方法和规范很重要,( )我们要认真审题,注意分点,让自己和知识变成得分。(填关联词)3、判断题,说法对的打“”,错的打“”。1.( )“爷爷的腰板还比较结实”和“这塑料袋一点都不结实”中的“结实”意思一样。2.( )“侃侃而谈”与“夸夸其谈”所表达出的情感色彩是有区别的,不可混用。3.( )“鹿”用部首查字法应该查“比”部。4.( ) 我国成语大都有丰富的内涵,下面的成语就是谈的用兵之法。 围魏救赵 暗渡陈仓 釜底抽薪 金蝉脱壳 4、先把下面的名言警句补充完整,再写出你平时积累的一句名言。(1)种树者必培其根,_。(2)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_一齐烧掉,我应该在_。(3)只有那些_的人,才能_黑夜,_光明。(4)_5、理解课文内容填空。(1)“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作者把时间比作_生动描绘出时间_的特点。这句话选自 一文,作者_。(2)学弈中意思是说:“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说:不是这样的。”的原文句子是 “_”。由这句话可知:学习结果不同的原因并不是智力而是态度,前者_,后者_。(后两空用成语作答)(3)除夕夜家家灯火_,不许_,鞭炮声_。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_,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从这句话我体会到_。 (4)通过学习藏戏 一文,我们了解到藏戏的主要特点是_;没有_;一部戏演出_毫不稀奇 。文中介绍王妃的面具是_的,代表柔顺。 三、口语交际表达(共1小题,每题7分,共计7分1、学校的花草池里有一块牌子,上边写着“禁止摘花踏草”,可是同学老师看了很不舒服,你能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把牌子上的警示语换一下,使大家变得乐意接受吗?试试看,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_ _ _ _ 四、阅读与理解(共3小题,每题8分,共计24分)1、课外阅读。 时间即生命 梁实秋 最令人怵目惊心的一件事,是看着钟表上的秒针一下一下地移动,每移动一下就表示我们的寿命已经缩短了一部分。再看看墙上挂着的可以一张张撕下的日历,每撕下一张就表示我们的寿命缩短了一天。因为时间即生命。没有人不爱惜他的生命,但很少有人珍视他的时间。如果想在有生之年做一点什么事,学一点什么学问,充实自己,帮助别人,使生命有意义,不虚此生,那么就不可浪费光阴。这道理人人都懂。可是很少有人真能积极不懈地善于利用他的时间。 我自己就是浪费了很多时间的一个人。我不打麻将,我不经常听戏、看电影,几年中难得一次,我不长时间看电视,通常只看半个小时,我也不串门子闲聊天。有人问我:“那你大部分时间都做了些什么呢?”我痛自反省,我发现,除了职务上的必需及人情上所不能免的活动之外,我的时间大部分都浪费了,我应该集中精力,读我所未读过的书,我应该利用所有时间,写我所要写的东西。但是我没有这样做。我的好多的时间都糊里糊涂的混过去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例如我翻译莎士比亚,本来计划于课余之xi_每年翻译两部,二十年即可完成,但是我用了三十年,主要的原因是懒。翻译之所以完成,主要的是因为活得相当长久,十分惊险。翻译完成之后,虽然仍有工作计划,但体力渐衰,有力不从心之感。假使年轻的时候鞭c_自己,如今当有较好较多的表现。然而悔之晚矣。 再例如,作为一个中国人,经书不可不读。我年过三十才知道读书自修的重要。我批阅,我圈点,但是恒心不足,时作时辍。五十以学易,可以无打过矣,我如今过八十,还没有接触过易经,说来惭愧。史书也很重要。我出国留学的时候,我父亲买了一套同文石印的前四史,塞满了我的行筐的一半空间,我在外国混了几年之后又把前四史原封带回来了。直到四十年后才鼓起勇气读了“通鉴”一遍。现在我要读的书太多,深感时间有限。 无论做什么事情,健康的身体是基本条件。我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有所谓“强迫运动”,我踢破过几双球鞋,打断过几只球拍。因此jio_幸维持下来最低限度的体力。老来打过几年太极拳,目前则以散步活动筋骨而已。寄语年轻朋友,千万要持之以恒地从事运动,这不是x_戏,不是浪费时间。健康的身体是做人做事的本钱。1、再选文中拼音后面横线上填写汉字。2、为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痛自反省( ) A、探望 B、醒悟 C、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2)课余之暇( ) A、空闲 B、长久 C、玉上的斑点(3)悔之晚矣( ) A、晚上 B、时间靠后的 C。后来的时作时辍(4)时作时辍( ) A、休息 B、停止 C、继续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徒”是( )意思。这两句出自( ),前两句是( )你还能写出珍惜时间的名句是(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爱惜( ) 充实( ) 假使( ) 惊险( ) 惭愧( ) 鞭策( )5、“我自己就是浪费了很多时间的一个人。”这句话在结构上起( )的作用。6、作者为什么说自己是个浪费时间的人,他举了几个事例?请概括写出来。_7、作者认为自己的时间应该用在哪些事情上?_2、阅读理解。 独享“体罚”的秘密 弗洛斯特女士,是全镇男女老少心中的严师。我不知道她是如何走进大家心里的。至于我,那是因为一次难忘的体罚:挨板子。 那是一次数学考试。考试前,弗洛斯特女士照例从墙上把那著名的松木板子取下来,比试着对我们说:“我们的教育以诚实为宗旨。我决不允许任何人在这里自欺欺人,虚度时日。这既浪费你们的时间,也浪费我的时间。而我早已年纪不轻了,奉陪不起好吧,下面就开始考试。”说着,她就在那张宽大的橡木办公桌后坐了下来,拿起一本书,径自翻了起来。 我勉强做了一半,就被卡住了,绞尽脑汁也无济于事。于是,我暗暗向好友伊丽莎白打了招呼。果然,她传来了一张写满答案的纸条,我赶紧向讲台望了一眼还好,她正读得入神,对我们的小动作毫无察觉。我赶紧把答案抄在了试卷上。 晚上,我翻来覆去难以入眠。早就听人说过,教室里一只蚂蚁的爬动也逃不过弗洛斯特女士的眼睛。这么说,她现在只是故意装聋作哑罢了。思前想后,我打定主意,和伊丽莎白一起去自首。 第二天下午,我们战战兢兢地站到了老师身边:“我们知道错了,我们以后永远不做这种事了,就是”(没说出口的是“请您宽恕!”) “姑娘们,你们能主动来认错,我很高兴。这需要勇气,也表明你们的向善之心。不过,大错既然铸成,你们必须承受后果。否则,你们不会真正记住!”说着,弗洛斯特女士拿起我们的试卷,撕了,扔进废纸篓。“考试作零分计,而且要接受惩罚。” 看到她拿起松木板子,我们都惊恐得难以自持,连话也说不清楚了。 她吩咐我们分别站在大办公桌的两头。“现在你们都伏在自己身边的椅背上,把眼睛闭上!”她说。 我抖抖嗦嗦地在椅背上伏下身子。听人说,人越是紧张就越会感受到痛苦。老师会先惩罚谁呢?“啪”的一声,宣告了惩罚的开始。看来,老师决定先对付伊丽莎白了。 我尽管自己没挨揍,眼泪却出来了:“伊丽莎白是因为我才受苦的!”接着,传来了伊丽莎白的呜咽。 “啪!”打的又是伊丽莎白,我不敢睁开眼睛,只是加入了大声哭叫的行列。 “啪!”伊丽莎白又挨了一下她一定受不了啦!我终于鼓起了勇气:“请您别打了,别打伊丽莎白了!您还是来打我吧,是我的错!伊丽莎白你怎么了。” 几乎在同时,我们都睁开了眼睛,越过办公桌,可怜兮兮地对望了一下。想不到,伊丽莎白竟红着脸:“你说什么?是你在挨揍呀!” 怎么?疑惑中,我们看到老师正用那木板狠狠地在装了垫子的座椅上抽了一板:“啪!”哦,原来如此! 这便是我们受到的“体罚”,并无肌肤之痛,却记忆至深。我想,有幸受过这种板子的学生一定都会像我们一样:在成为弗洛斯特女士的崇拜者的同时,独享这一份秘密。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写在下列横线上。_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无济于事:_ (2)自首:_3根据第5至第14自然段的内容,用文中的词语填写“我们”接受惩罚的经过。战战兢兢 ( ) ( ) 恍然大悟4默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想一想:弗洛斯特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_21读完全文,我们感受到弗洛斯特女士不仅是一位严厉的老师,同时也是一位_的老师。3、古文欣赏。 伤仲永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见过书写工具,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作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写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作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叫他写诗,已经不能与从前听说的相称了。再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又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舅舅说:“他才能完全消失,和普通人一样了。” 孟母三迁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遂行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衒(xun)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 孟子年少时,家住在坟墓的附近。孟子经常喜欢在坟墓之间嬉游玩耍。孟母见此情景,就觉得这个地方不适合居住,于是就带着孟子搬迁到市场附近居住下来。可是,孟子又玩闹着学商人买卖的事情。孟母又觉得此处也不适合孟子居住,于是又搬迁到书院旁边住下来。此时,孟子便模仿儒生学作礼仪之事。孟母认为,这正是孟子所适宜居住的地方,于是就定居下来了。1“孟母三迁”这则故事广为流传,它可用一成语来说理,这个成语是_。2你从“孟母三迁”这则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请作简要回答。_3仲永的父亲和孟子的母亲的教育方法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_ 五、作文题(本题共计30分)1、题目:我真幸运 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和学校,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可套写,抄袭。第 5 页 共 5 页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检测(共6小题,每题4分,共计24分)1、补充古文名句。(1)鲁迅先生说过:“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2)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3)轻诺必寡信。这句名言告诉我们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此空答案不唯一,只要意思对即可)(4)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5)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2、略3、略4、A5、不同凡响、余音绕梁、响遏行云、雅俗共赏 巧夺天工、美不胜收、笔走龙蛇 古色古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