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文艺复兴.doc_第1页
第1课 文艺复兴.doc_第2页
第1课 文艺复兴.doc_第3页
第1课 文艺复兴.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姓名 班别 学号 时代特征1418世纪是欧美主要国家出现社会巨变的时代(资本主义取代封建社会),从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场巨大的社会变革,需要以下条件(基础):1、思想条件:文艺复兴(1417世纪)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思想文化前提;2、经济物质条件:新航路开辟(1517世纪)开辟新社会发展的广阔空间,使世界成为一个整体,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3、政治条件:(16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美国、法国)第1课 向人性扼杀者宣战 文艺复兴学习目标:1、记住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时间、地点、内容、代表人物及其作品。2、认识文艺复兴兴起的原因及对欧洲资本主义的作用。3、理解文艺复兴的实质和思想变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学过程:一、标题及学习目标的展示(见屏幕)(1分钟)二、学生自学前指导(2分钟)屏幕展示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第26的内容,包括课前导读与小字部分,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内容有个大概的印象,从而解决一下问题。1、文艺复兴在什么背景下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对人性扼杀者宣战,那么扼杀者是谁?2、在书本上划出文艺复兴的基础知识,包括时间、地点、内容、人物、作品。3、总结文艺复兴运动的作用。4、根据文艺复兴的基础知识归纳出它的实质。三、先学(8分钟)看书完成一下基础知识填空。1、中古时期,西欧人们的思想受到了 的禁锢,扼杀了人性,阻碍了 和 。2、1417世纪,兴起于 的文艺复兴运动,拥护和宣扬 思想,向 和 发起挑战。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要求 的愿望。3、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有 、 、 。其中 的 被认为是欧洲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4、文艺复兴是 叩响 大门的 运动,它打破了中世纪以来 和 对人思想的束缚,充分的肯定了 的价值,重视 。 四、后教(15分钟)(一)材料:“亚当、夏娃偷吃欲果,上帝人类的始祖逐出伊甸园,罚其在满是荆棘和蒺藜的大地上终身劳苦,证明肉体是罪恶的王国,人间不是幸福,人只有抵制自己的情欲和欢乐,忏悔自己的错误,走完人生痛苦的历程,才能接近上帝,获得永恒的幸福。”探究一:归纳中世纪神学统治下的欧洲人们的精神状态。(二)、材料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引起了社会的巨大变化,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西欧封建社会渐趋瓦解。商品经济逐渐取代自然经济。 世界近代史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P4材料二:欧洲中世纪封建教会在社会上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它以上帝的名义发号施令,控制和影响社会所有人的思想、言论和行动,强调知识必须服从信仰,反对任何思想自由。 探究二:(1)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和障碍分别是什么?(2)社会要想发展必须怎么样?(三)材料:“人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作品!理想是多么高贵,力量是多么无穷,仪表和举止是多么端正,多么出色。论行动,多么像天使,论了解,多么像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探究三:材料一体现了莎士比亚的什么思想?(四)甲乙两位同学对文艺复兴是“复古还是创新”问题持有分歧。 甲认为:文艺复兴是那些对教会不满的先进人物以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为名,开创新文化,新思想的运动。乙认为:文艺复兴就是意大利人不满意当时教会对文化的控制,重新学习和宣传古典希腊、罗马文化,实际上是复古。探究四:针对这一分歧,你赞成哪一种观点?为什么?五、当堂训练1、基础知识背诵 (5左右分钟)2、当堂练习 (10分钟)(1)布克哈特在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一书中这样说:“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在 ,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据你判断,横线上应该填写的国家是 ( )A、意大利 B、德国 C、英国 D、法国(2)下面是一位同学自编今年剧本中的一段文字:一位商人慕名来到了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英国,拜会了文艺复兴的先驱莎士比亚,探讨了但丁的悲剧哈姆雷特,他们还欣赏了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其中需要修改的部分是 ( )A、 B、 C、 D、(3) 蒙娜丽莎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作品,主要是因为它 ( )A、揭露了教会的虚伪和腐化 B、反映了对民主共和的追求 C、反对宗教束缚和封建等级观念 D、表现现实生活和赞美了人性的伟大(4) 恩格斯说:“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出来。”其含义是 ( )A、它没有把古代文化全部复兴出来 B、它没有将古代文化古为今用 C、它没有准确揭示这场运动的实质 D、提出建立资产阶级政权的要求(5)文艺复兴的一位作家说:“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这反映了 ( )A、肯定人的价值及其创造性的思想 B、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思想特性C、人文主义藐视宗教作用的思想 D、提倡追求物质生活幸福的思想(6)材料一:1553年某画家写道:“许多已经湮没的事物将要再生。”材料二:对于你在欢乐的人间所掌管的神圣的钥匙的敬畏在阻止着我,假若不是这样的话,我还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