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泗洪中学高中历史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江苏省泗洪中学高中历史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了解“一五”计划,理解三大改造,了解中共八大【自主学习】一、“一五”计划(1953-1957)1、背景: 基础薄弱,门类残缺不全。2、内容:一化(即工业化)三改造(即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3、成就: 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 制造厂、沈阳 厂和 制造厂等4、意义:我国开始改变 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 奠定初步基础。二、三大改造(19531956)1、内容:1953年起国家对 (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和 (高潮:全行业公私合营)进行社会主义改造。2、实质:将生产资料由 转变为社会主义 ,3、意义: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_在中国的建立,标志着 制度在中国最终确立。三、中共八大 _年1、中共八大指出在 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 国的要求,同落后的 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_ 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 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 国变为先进的 国。2、八大提出的许多方针和设想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 探索。 四、“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年 “ ”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片面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运动,超前变革生产关系,脱离农村生产力水平,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错误的根源(实质): 【拓展链接】1、一五计划的显著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历史原因:重工业基础薄弱;现实原因:帝国主义包围中,发展重工业增强国防力量。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经验。2、从地区分布看,重工业分布区域集中在东北地区,其原因是:临近苏联,有利于接受苏联经济技术等方面的援助;有较丰富的煤铁等资源;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在此建立一些近代化工业企业,工业基础较好。【合作探究】材料一 建国初期工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1952年1956年1957年工业总产值343.3703.6783.9农业总产值483.9582.9604.0工农业总产值827.21286.51387.9 材料二 19491956年,我国工业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情况(不包括手工业)社会主义工业45%1950年18%37%图例说明:57%1953年29%14%67%1956年33%国家资本主义工业民族资本主义(自产自销)(1)材料一反映建国初期中国的经济呈现怎样的趋势?试从经济方面分析原因。(3)依据材料二概述建国后我国工业中经济成分变化情况,并分析出现变化的原因。【课堂检测】1、下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2、1956年1月2日下午,上海50万人冒雨集会,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 a.工商业改造 b.统购统销c.“一五”计划d.土地改革3、如下图所示,1950年中国与美国、印度在钢、发电人均产量方面的比较。为克服下表中这种现状,我国采取的相应措施是a.三年经济恢复计划的实施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c大跃进运动的掀起 d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实4、19561966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