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贵城第四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6.26 小石潭记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广西贵城第四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6.26 小石潭记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6 小石潭记学习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2、学习对景物入微地观察并抓住特点写景,借景抒情的写法;*3、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独悲凉的心境;4、通过对课文的品读,感受祖国山河的美,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文体链接“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预习案 1.自由朗读课文。2.掌握翻译文言文的方法,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将不懂之处画出来。3.小组讨论交流,解决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一、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生字词,并把注音标在原文上。二、积累文言词汇(1)重点实词水尤清冽: 蒙络摇缀: 幽邃: 可百许头: 下彻: 布: 佁然: 俶尔: 翕忽: 差互: 悄怆: (2)一词多义乐:心乐之( ) 似与游者相乐( )可:潭中鱼可百许头( ) 不可久居( )清:水尤清冽( ) 以其境过清( )从: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隶而从者( )以:以其境过清( ) 全石以为底( ) 卷石底以出( )而:记之而去( ) 隶而从者( ) 潭西南而望( )差:参差披拂( ) 其岸势犬牙差互( )见:下见小潭( ) 明灭可见( )游:皆若空游无所依( ) 同游者( )环:如鸣珮环( ) 竹树环合( )为:全石以为底( ) 为岩( )(3)词类活用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下见小潭( )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 ) 俶尔远逝( )潭西南而望( )斗折蛇行( ) 其岸势犬牙差互( )凄神寒骨( ) 如鸣珮环( )心乐之( ) 近岸( )(4)古今异义乃记之而去(古义: 今义: )崔氏二小生(古义: 今义: )闻水声 (古义: 今义: )不可久居 (古义: 今义: )潭中鱼可百许头(古义: 今义: )三、重点句子翻译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3. 往来翕忽,俶尔远逝。 4.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5.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探究案四、1.本文写景条理清楚,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2.小石潭中有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在写景中用了什么写法(或修辞手法)?第段:发 现 小 潭(闻声见形) 写法: 第段: (石奇树茂 境静 ) 潭水特点: 写法: 第段: (溪身岸势)岸身特点: 岸势特点: 辞格: 写法: 第段: (潭中气氛心境) 写法: 作者是按照 顺序写的。五、面对如此优美景色,作者的感受怎么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 六、第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七、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到“一切景语皆情语。”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形容,该如何理解? 八、拓展延伸 “人与自然”是永恒的话题。古诗中的很多优美的自然环境让身处现代环境破坏、污染严重的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