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记叙文阅读鉴赏教学主要内容重点难点讲解重点一:记叙文的人称及分类。(一)记叙文人称的分类记叙文中,不管是记叙事情的经过,还是记叙人物的经历,总得从一个人的口中说出,总要有叙述人,这就涉及到人称问题。叙述人的身份、口吻就是叙述人的人称。1第一人称第一人称就是以“我”为叙述者来记事、写人、状物的人称。第一人称是一种直接表达的记叙方式,使用的口气为“我如何如何”或“我们如何如何”。表现在作品中有两种情况,一是作品中的“我”或“我们”是作者本人,他以当事人的身份出现,游记、自传、访问记多采用这种方式表达;一是作品中的“我”或“我们”不是作品中事件的人物,而只是事件的目击者,通讯、特写常采用此种记叙方式。使用第一人称记叙的文章,其中的事件和人物活动,作者都把它当作自己的经历和见闻予以记叙,因此能给人以真实亲切的感觉。2第三人称如果叙述人并非作品中的人物,而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就叫第三人称。采用第三人称好处是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反映生活较为自由、灵活,第三人称的记叙方式在反映社会生活上与第一人称仅局限于亲历见闻相比,有很大的优点。它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社会生活作广阔深入的反映。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从人物外貌到隐秘的心理,它都可以自由地书写。采用第三人称来写,还可以客观地介绍情节、描绘人物,写起来比较灵活、自由,各种描写手法都可以运用,所以用这种方法写文章的较多。对于第一、第三两种人称的用法,在一般情况下不能易换。文章的人称,应该是通篇统一,否则就无法将事件的来龙去脉叙述清楚,也容易使读者混淆作者与人物、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有时还会造成思想上的混乱。关于第二人称的说法。有的文章出现了第二人称代词你、你们,这是不是第二人称写法呢?我们认为,从记叙人称是指叙述过程中的立足点这个观点来看,第二人称写法是没有的。有的文章虽然也出现了“你”,但这个“你”显然是作者“我”的对方,有了“我”才有可能出现“你”,所以实际上仍属于第一人称的范围。重点二:记叙文中的线索及分类记叙文的线索是指串起事件发生、发展过程的物品、事件或情感,是连接文章全部材料、推进文章内容发展的一条坚强“纽带”,通过它我们就可以把一些相关的人物、事件、场面、环境、细节等有机组织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线索的常见形式:(一)以人物为眼线,连缀故事环节 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线索安排模式。如孔乙己以“我”一个咸亨酒店的“小伙计”的所见所闻、“我”的小伙计式的眼光来叙述反映“上大人孔乙己”的惨淡一生。故事中“我”基本上是一个旁观者,只是偶然地介入在事件里面,然而作品中“我”却不是可有可无的人物,这是因为“我”在整个作品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是作品的一条线索。通过“我”,作品的各个环节才得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二)以事物为引子,串联事件内容 在这类记叙文中,“事物”是组织情节、串联事件的重要凭借。当代作家赵丽宏的炊烟是此类作品中的杰作。用事物作为线索安排事件内容,要注意一点,就是该物应与人的情感具有密切的关系,是一种能引起人强烈情感体验的事物,而非一般的物品。(三)以事件为轴心,展露故事情节以事件为轴心,来展露事件的全貌,这是一种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记叙文常用的线索安排方法。如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以警官奥楚篾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为中心来展开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形象。(四)以情感为动力,推进情节发展此类记叙文往往以作者的意念流动、情感转变为贯穿全文的线索,非常适合于抒情性强的文章。例如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通过描写小弗郎士的心理,展现了小弗郎士的思想情感变化过程,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以情感作为动力,推进情节的发展,可以真实地表露作者思想,使文章充满整体感。但为了能使作品脉络清晰,不生枝蔓,就要注意对情感进行合理把握,绝不能让感情肆意蔓延。记叙文线索除了以上常用的四种外,如果详细加以归纳当然尚有很多。不过,总体上言,凡是一篇优秀的记叙文,它们的线索设置必定要经过了仔细的推敲的。难点一:记人类记叙文与叙事类记叙文的区别与联系。记人类记叙文与叙事类记叙文是一般记叙文的主体。记人、叙事密不可分。记人,就要写人的活动,而人的活动无不表现为事件;叙事,就要写事件的过程,而任何事件的过程,又无不是人物活动的体现。所以记人和叙事类记叙文是很难截然划分的,有时甚至可以看成同一类型。尽管如此,记人和叙事,毕竟是两种不同倾向的记叙文,有必要加以区别。二者的主要差别在于写作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有所不同。记人的记叙文着眼于写人,叙事是为了通过人物的行为、活动,表现人物的思想面貌、精神品质和性格特点,无须过多地渲染事件本身。难点二:记叙文中的特写镜头法特写是一种影视艺术手法,它通过拍摄局部,如物品、动作、肖像、表情、细节等,从而造成鲜明的视觉形象,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记叙文中也借用了此法,以期达到凸现事物的特征,渲染场面的气氛,深化文章主题的效果。如一面中对鲁迅肖像的三次特写:第一次是远景:“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穿一件牙黄的长衫,嘴里咬着一支烟嘴,跟着那火光的一亮一亮,腾起一阵一阵烟雾。”第二次是中景:“它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子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第三次是近景:“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支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详写作者与鲁迅短暂而激动人心的会面,三次由远及近,从粗到细地写出了鲁迅的外貌,都抓住了鲁迅“瘦”的特点,把鲁迅先生的精神面貌依次展现给读者。文中不少材料是略写的,例如:内山先生热情和友好的态度,作者买书缺钱的困窘等不可缺少的材料,作者是略写的,因为没有它们,就破坏了叙事的完整性,文章对材料进行这样的“剪裁”,完全是为了表达中心的需要。难点三:记叙文中的叙述顺序一、记叙文的次序所谓记叙的次序,是指记叙文安排材料的先后顺序,即结构的方法。常用的有顺叙、倒叙、插叙、平叙和追叙。(一)记叙文的顺叙顺叙法就是按照时间顺序反映人物的经历和事件发展过程,这是很常见的一种叙述方法。按照时间顺序来反映人物事件的原委,便于确定文章的中心和格局,便于安排材料,写起来也比较顺手,眉目清楚,层次分明,情理谐调文章气势也易于贯通,也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它容易产生的偏差和毛病,就是平铺直叙,缺少起伏波澜;或是剪裁失当,形成罗列现象的流水账。(二)记叙文的倒叙它是把人物事件引人注目的高潮或结局提到文章的开头,产生惊奇之感。然后再一步一步揭示这个高潮或结局所形成的原因和经过。因此倒叙不是逆叙,不是逆推理。在一定范围来说,倒叙事实上是顺序的一种变通。(三)记叙文的插叙它是在人物事件原定的叙述线索适当的地方,插入某些情况的介绍,交代某些关系,或对某些矛盾作侧面说明。插叙的作用,首先是增进读者对人物事件发展情况的了解,此外,这种中断或停止,也适应读者心理,使其感到有张有弛,活泼轻松。插叙的篇幅不宜长而要短小生动。此外插叙的次数不宜太多,太多了就会造成枝蔓杂乱,不利于人物事件的发展,让人感到拖沓罗嗦。插叙的地方和时机也要选择适当,主线眉目不清就来插叙,就会顾此失彼而失去平衡,主线轮廓分明再来插叙,这样就不会有多余累赘之感。(四)记叙文的平叙叙述两件(或更多件)同时发生的事,称为平叙。古人称之为“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这种叙述方法可以先叙述一件,再叙述一件;也可并行交叉的进行。前者,就某一件事来说,是一段顺叙,从二者的关系来看是平叙。后者则紧密交叉,齐头并进了。(五)记叙文的追叙追叙。又叫补叙,是在顺叙或倒叙结束之后,再作一番叙述的方法。追叙都用在文章的后面,其目的是披露前面事件的真伪以释悬念。在鲁迅的故乡中“我”和“母亲”谈到闰土时插入少年闰土和我的友谊的片断,就是追叙的例子。追叙的方法,在记叙文中使用得较多,尤其在文学创作如推理小说及以破案为题材的小说、电影中运用得更为普遍。追叙与插叙是两种不同的叙述方式,使用的时候不要混淆。插叙不用于文章的末了,它只是对记叙对象的补充和丰富,并不影响事件的完整性。追叙则都在篇末,且是事件的组成部分,没有它,记叙的事件就将失去它的完整性,其主题思想的表达也要受到影响。需要补充的资料记叙文的其他分类方法把记叙文区分为叙事、记人、写景、状物四类,是大体可行的分类,也是语文教学中占主导地位的分类方法。但是,与这种分类方法并行不悖的还有另种分类方法,即:以社会功能为主要标准,以写作目的、刊出方式、篇幅长短等因素为次要标准,将记叙文区分为若干“体裁”。常见的体裁有:一、新闻新闻又称消息,它以快速传递新近发生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事实信息为目的,广泛地应用于报刊、广播、电视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便是这种体裁的例子。二、通讯通讯是一种接近新闻的体裁,它通常用来报道国内外近期出现的具有典型或重要意义的人物和事件。通讯比新闻的篇幅长、容量大,除叙述事实外,还可以有形象描写、细节穿插以及一定分量的抒情、议论。魏巍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便是一篇脍炙人口的通讯。三、报告文学报告文学是运用文学手法表现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的一种体裁,它同时具有新闻性与文艺性双重特征。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最富于时代气息的文学作品,也可以把它看成是最富于文学气息的长篇新闻。夏衍的包身工便是这种体裁的代表。四、人物传记人物传记是用来记叙某个历史时期或某个生活领域中知名人物生活经历的一种文章体裁。传记可以记叙人物生活的片断,如柳宗元的童区寄传和方苞的左忠毅公逸事;也可以记叙人物一生的全部经历。传记所记叙的主人公称为“传主”。传主自己写的传记称为“自传”。自传的传主,可以是知名人物,也可以是普通人。需要指出的是,要注意把人物传记和传记体小说(如鲁迅的阿Q正传)加以严格的区分。五、回忆录回忆录是作者追记自己熟悉的事件、人物的一种体裁。方纪的挥手之间侧重回忆亲身经历的事件;范爱农和琐忆则侧重回忆自己熟悉的人物。六、游记游记是以介绍亲眼所见的自然风光或社会景观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文章体裁。一般包括参观游览路线、风物景观的具体形象和作者的感受等三方面的内容。前面在谈“写景文章”和“状物文章”中列举的长江三峡和威尼斯等篇,都是游记。第三章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记叙文时间要素的特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时间有现在、过去和将来的区别。 B. 叙述时要交代清楚时间。C.有直接交代时间和间接交代时间两种。 D. 叙述重大事件、重要事情、庄重场合等一般宜于间接交待时间2. 下面文章属于通过描绘场景、情境引出地点是( )A.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B. 岳阳楼记C. 紫藤萝瀑布D. 散步3.下列关于记叙文六要素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六个要素当中,个别要素可以不用应交代得简洁明确。B. 对事情经过的叙述,应尽可能细致、具体、生动。C. 记叙文的起因和结果不一定要紧密配合,只要不使事件违背情理即可。D. 事件的经过只要能圆满地把因果连贯起来。不一定要写得有起有伏,曲折动人。二、填充题1叙述人的身份、口吻就是叙述人的_。以“我”的口吻或角度展开叙述的是_。“我”在文章中可以是_;也可以是_,只是作陪衬,甚至只起穿针引线的作用。2. 倒叙是把人物事件引人注目的_或_提到文章的开头,产生惊奇之感。然后再一步一步揭示这个高潮或结局所形成的_和_。3.确立记叙文主题的原则是_、_、_、_。三、判断(正确的写“ T ”,错误的写“ F ”。)1. 记叙文首先要把六要素交代清楚,否则文章内容就有可能显得不完整。 ( )2. 人物前后的变化一般是通过人物的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来表现的。 ( )3. 交代明确的地点这种方法常常用于重大事件,需要牢记在心的。 ( )4. 写人、记事用的都是是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 ( )5. 作者着力刻画主要人物的目的,往往是在主要人物身上体现出自己的思想倾向。( )四、简答题1. 记叙文的详略安排有哪几种常用的方法?2. 阅读记叙文为什么也要关注次要人物?五、分析题1试分析在记叙文中运用顺序、倒叙、插叙、平叙、追叙各自的好处。2试举例论述记叙文主题的作用。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D 2. C 3.B二、填充题1.人称、第一人称、主要人物、次要人物2.高潮、结局、原因、经过3.正确、集中、深刻、新颖三、T(对) F(错) T F T四、简答题1. 记叙文的详略安排,是根据中心来确定的。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能深刻、生动地突出中心的,就是重点材料,就应该详写;其余与中心思想有些关系的次要材料就要写得简略些。常用的方法有:人详事略法,这种方法适用于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写人,要写出人的思想、性格、品质等多方的特征,而表现人物思想、性格、品质等方面的材料,如人的语言、行动、心理、外貌等是重点材料,应当详写,涉及表现人物思想品格的事件适合概括叙述;事详人略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把事件作为主要叙述对象的记叙文。这类文章,事是重点,虽然少不了写到人和环境景物,但人和环境景物的描写只能围绕着事、服从于事或依附于事;景详情略法,以写景状物为主的散文,情景交融,但情是由于景和物而生发的,所以描写景物是基础,应详写,抒情则略写;记详议略法,以记叙描写为主的文章往往结合抒情议论来点明主题,记叙描写是基础,应详写;特写镜头法,特写是一种影视艺术手法,它通过拍摄局部,如物品、动作、肖像、表情、细节等,从而造成鲜明的视觉形象,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记叙文中也借用了此法,以期达到凸现事物的特征,渲染场面的气氛,深化文章主题的效果。2. 主要人物需要次要人物来陪衬。因此,我们也要关注次要人物。这里有两种情况,一是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起正面衬托作用,这是绿叶与红花的关系,另一种是通过写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起反衬作用。如孔乙己中对短衣帮的描写就能衬托他们的精神的麻木,他们也是孔乙己悲剧的制造者之一。五分析题1.顺叙顺叙法便于确定文章的中心和格局,便于安排材料,写起来也比较顺手,眉目清楚,层次分明,情理谐调,文章气势也易于贯通,也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文学史上许多的名作,像桃花源记藤野先生等,都是采用这种叙述方法的。倒叙它是把人物事件引人注目的高潮或结局提到文章的开头,产生惊奇之感。然后再一步一步揭示这个高潮或结局所形成的原因和经过。在一定范围来说,倒叙事实上是顺序的一种变通。比如鲁迅的祝福伤逝等作品,大体上都是用倒叙手法写成的。祥林嫂悲苦的一生,子君和涓生的爱情悲剧等作品都是把人物的最后结局在开头告诉了读者,然后把人物的经历一层一层展开,使读者看清了这些悲剧的社会根源和人物自身思想上的原因,从而启发人们去追求合理的人生。插叙插叙的作用,首先是增进读者对人物事件发展情况的了解,此外,这种中断或停止,也适应读者心理,使其感到有张有弛,活泼轻松。平叙古人称之为“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这种叙述方法可以先叙述一件,再叙述一件;也可并行交叉的进行。前者,就某一件事来说,是一段顺叙,从二者的关系来看是平叙。后者则紧密交叉,齐头并进了。这种叙述在说唱艺术特别是评书中,运用的特别多,效果也较好。追叙追叙都用在文章的后面,其目的是披露前面事件的真伪以释悬念。在鲁迅的故乡中“我”和“母亲”谈到闰土时插入少年闰土和我的友谊的片段,就是追叙的例子。追叙的方法,在记叙文中使用得较多,尤其在文学创作如推理小说及以破案为题材的小说、电影中运用得更为普遍。2主题在文章的各个要素中占居主导地位,是材料、结构、语言的统帅,是全篇文章的灵魂;在各种类型的文章中,情况都是如此,记叙文当然也不例外。 首先,记叙文一旦确立了主题,便要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决定材料的取舍详略。苏东坡曾经说过:“不得意不可以用事,此作文之要也”。凡是有利于突出主题的材料,都要有效地加以利用;一切游离于主题(即使游离的不远)的材料,不管它多么生动,则要毫不可惜地予以割爱。一篇优秀的记叙文,都要严格地奉行这一原则。魏巍同志创作谁是最可爱的人的经历最能说明这一点的重要性。他写这篇文章的初稿题目是自豪吧,祖国,文中用了二十多个事例来表现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这些事例虽然都能围绕中心,但由于“例子堆得太多,好像记流水帐”,所以效果不好。于是作者对材料做了果断取舍,只选取三个最有代表性的例子:松骨峰战斗,马玉祥冒险抢救朝鲜儿童,战士吃雪。这样,笔墨集中、主题突出。谁是最可爱的人成为传世佳作。其次,一篇记叙文的篇章结构究竟采取什么形式,同样要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来决定。文章没有固定不变的结构模式,要根据主题确定结构的格局。当然,我们应该注意到,即使表现同样的主题,不同的作者写出的文章,也会有不同的结构形式。这是因为文章的结构除了受主题的制约之外,还要受作者认识能力、思维习惯和写作风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不同作者不论如何安排结构,都不能违背表现主题的需要,这一点却是共同的。第三,主题对语言的统帅作用。比如,白杨礼赞和松树的风格,两篇文章的主题都是“借物咏怀”,因而语言的色调也相近,都是既庄重而又饱含激情的。倘若表现讽刺性主题,语言也就大半是辛辣、尖刻的了。即使是写同一个客观事物,由于文章表现的主题不同,语言的风格也是迥然不同的。总之,主题在记叙文中和在其他类型的文章中一样,是居于统帅地位的。记叙文,必须首先确立主题,然后按照表现主题的需要选取材料、安排结构、运用语言,使各个要素围绕主题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阅读记叙文,必须深入分析文章的材料、结构和语言,从而正确地领会文章的主题。第三章综合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复杂记叙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众多材料的组合。 B.多种人称的交叉使用。C.多种组合方式的统一。 D.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2.关于记叙文的要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好的记叙文,起因和结果更要紧密配合,以使事件不违背情理。B.事件的经过要写得有起有伏,曲折动人,并且要能圆满地把事件因果连贯起来。C.在六个要素当中,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与结果应交代得简洁明确,而对事情经过的叙述,则应尽可能细致具体、生动。D.一篇文章的主题要通过多件小事或事情的片断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一类文章更应该对每件小事都交代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等,以免让人不明白。3.下列关于人称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第一人称就是以“我”为叙述者来记事、写人、状物。B.采用第一人称好处是便于直接表达情意,使读者感到亲切自然,真实可信。C.一篇文章的人称应是不变的,这样才不会导致混乱。D.采用第三人称好处是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反映生活较为自由、灵活,但它不如用第一人称那样容易使读者感到亲切。二、填充题1记叙文以_为主要表达方式,综合其他表达方式;以_、_、_、_为主要内容;通过描述_、_及_、_来表达一定的中心。2.记叙文的事件包括_、_和_三个要素。3.按叙述的顺序,可将叙述分为_、_、_、_ 、_几种。4记叙文的详略安排,是根据_来确定的。与_关系密切,能深刻、生动地突出中心的,就是重点材料,就应该_;其余与中心思想有些关系的次要材料就要写得_些。5段落,又称为_,是文章中最基本的_和_。三、名词解释1.记叙文2.人称3.线索4.主题四、简答题1.记叙文有哪些特点?2.简要说一说记叙文应该怎样设置线索。3记叙文的详略安排有哪几种常用的方法?4阅读记叙文为什么也要关注次要人物?5简要说说记人类记叙文与叙事类记叙文的联系和区别。五、分析题1试举例分析记叙文主题提炼的基本步骤。2试鉴赏郭沫若石榴一文的语言。五月过了,太阳增加了它的威力,树木都把各自的伞盖伸张了起来,不想再争妍斗艳的时候,有少数的树木却在这时开起了花来。石榴树便是这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这风度实兼备了梅柳之长,而舍去了梅柳之短。最可爱的是它的花,那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的深红的花,单瓣的已够陆离,双瓣的更为华丽,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脏吗?单那小茄形的骨朵已经就是一种奇迹了。你看它逐渐翻红,逐渐从顶端整裂为四瓣,任你用怎样犀利的劈刀也都劈不出那样的匀称,可是谁用红玛瑙琢成了那样多的花瓶儿,而且还精巧地插上了花?单瓣的花虽没有双瓣者的豪华,但它却更有一段妙幻的演艺,红玛瑙的花瓶儿由希腊式的安普刺变为中国式的金罍,殷、周时代古味盎然的一种青铜器。博古家所命名的各种锈彩,它都是具备着的。你以为它真是盛酒的金罍吗?它会笑你呢。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那样透明光嫩的皓齿,你在别的地方还看见过吗?我本来就喜欢夏天。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在这时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得的束缚。因而我更喜欢这夏天的心脏。有朋友从昆明回来,说昆明石榴特别大,子粒特别丰腴,有酸甜两种,酸者味更美。禁不住唾津的潜溢了。1942年10月31日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 2.D 3.C二、填充题1记叙、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人物、事件、状物、写景2.起因、经过、结果3. 顺叙、倒叙、插叙、平叙、追叙4中心、中心思想、详写、简略5自然段、意义单位、结构单位。三、名词解释1. 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2. 叙述人的身份、口吻就是叙述人的人称。3. 记叙文的线索是指串起事件发生、发展过程的物品、事件或情感,是穿结文章全部材料、推进文章内容发展的一条坚强“纽带”, 通过它可以把一些相关的人物、事件、场面、环境、细节等有机组织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4. 主题就是作者对人、事、景、物等表现对象,进行观察、体验、分析、研究之后,而得出的基本的思想认识,其中既包括表现对象自身的客观意义,也包括作者对表现对象的主观评价。四、简答题1. 第一,要素齐全。无论记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一般都要交代明白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否则文章就不完整。第二,线索清楚。每一篇文章都应当有一条关联材料、统贯全篇的中心线索。第三,人称一致。无论用第一人称“我”记述,还是用第三人称“他”记述,都要通篇一贯,一般不宜随意转换,否则就容易造成混乱。第四、记叙文以记叙为主,但往往也间有描写、抒情和议论,不可能有截然的划分。2. 第一种方法是“以人物为眼线,连缀故事环节”。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线索安排模式。如孔乙己就是这样的一篇作品。第二种方法是“以事物为引子,串联事件内容”。在这类记叙文中,“事物”是组织情节、串联事件的重要凭借。第三种方法是“以事件为轴心,展露故事情节”。以事件为轴心来展露事件的全貌,这是一种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记叙文常用的线索安排方法。第四种方法是“以情感为动力,推进情节发展”。 此类记叙文往往以作者的意念流动、情感转变为贯穿全文的线索,非常适合于抒情性强的文章。3记叙文的详略安排,是根据中心来确定的。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能深刻、生动地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内蒙古鄂尔多斯实验室成果转化部招聘3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上半年四川乐山职业技术学院赴四川大学考核招聘1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
- 2025年蚌埠市东方人力资源招聘30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5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补录参加2024年公益性岗位招聘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安全培训教室宣传标语课件
- 2025湖北恩施硒茶集团招聘财务人员拟聘对象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参考
- 河北省【中职专业高考】2025年中职高考对口升学(理论考试)真题卷【土木建筑大类】模拟练习
- 连带责任保证担保合同范本5篇
- 2025菏泽曹县教育系统公开招聘初级岗位教师(166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年阜阳界首市“政录企用”人才引进8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装配钳工高级试题与答案
- GB/T 4074.1-2008绕组线试验方法第1部分:一般规定
- GB/T 27809-2011热固性粉末涂料用双酚A型环氧树脂
- GA 1551.6-2021石油石化系统治安反恐防范要求第6部分:石油天然气管道企业
- 各类机载娱乐系统快速操作指南6.24制
- 徐州的传统民俗
- 服装企业生产工序分析
- 我的暑假生活PPT模板
- 井冈山井冈山-完整版PPT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之句子的表达效果课件45张
- 苏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