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生物药剂学、药物动力学.ppt_第1页
14 生物药剂学、药物动力学.ppt_第2页
14 生物药剂学、药物动力学.ppt_第3页
14 生物药剂学、药物动力学.ppt_第4页
14 生物药剂学、药物动力学.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五 十六章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 重点内容 1 生物药剂学的概念和生物膜结构2 药物通过生物膜的转运机理3 药物胃肠道吸收及影响因素4 药物动力学的概念 单室模型药物的动力学5 生物利用度的概念和有关内容 次重点内容 1 药物非胃肠道吸收2 多剂量给药3 生物利用度的实验研究方法 以下哪条不是被动扩散特征 A 不消耗能量B 有部位特异性C 由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转运D 不需借助载体进行转运E 无饱和现象和竞争抑制现象B 以下哪几条是主动转运的特征 X A 消耗能量B 可与结构类似的物质发生竞争现象C 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转运D 不需载体进行转运E 有饱和状态ABE 1 4 A 被动扩散B 主动转运C 促进扩散D 胞饮E吸收1 大多数药物的吸收方式2 有载体的参加 有饱和现象 消耗能量3 有载体的参加 有饱和现象 不消耗能量4 细胞膜可以主动变形而将某些物质摄入细胞内ABCD 关于胃肠道吸收下列哪些叙述是错误的 A当食物中含有较多脂肪 有时对溶解度特别小的药物能增加吸收量B一些通过主动转运吸收的物质 饱腹服用吸收量增加C一般情况下 弱碱性药物在胃中容易吸收D当胃空速率增加时 多数药物吸收加快 E脂溶性 非离子型药物容易透过细胞膜 C 5 8 A 口服给药B 肺部吸入给药C 经皮全身给药D 静脉注射给药E A B和C5 有首过效应6 没有吸收过程7 控制释药8 起效速度同静脉注射ADCB 隔室模型 隔室 血中药物浓度变化 取决于分布到组织 器官的速度和量等 取决于药物的消除速度K 关于生物半衰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随血药浓度的下降而缩短B 随血药浓度的下降而延长C 正常人对某一药物的生物半衰期基本相似D 与病理状况无关E 生物半衰期与药物消除速度成正比C 一病人单次静脉注射某药物10mg 半小时血药浓度是多少 g mL 已知T1 2 4h V 60L 已知X0 10mgt1 2 4hV 60Lt 0 5h解 C0 X0 V 10mg 60L 0 17mg L g mL K 0 693 t1 2 0 693 4 0 173h 1 C C0 k 2 303 t 0 17 0 173 2 303 0 5 0 807C 0 155 g mL 判断药动公式的方法 1 判断隔室单或双 k12 k21 2 判断给药途径静注 静滴 k0 血管外给药 F ka 3 判断单剂量或多剂量r 4 判断血药浓度C 或体内药量X 或尿排泄药量Xu 尿排泄速度 Xu Xu 待排泄尿药量 Xu t 1 e nk 1 e k 20 23 A 单室单剂量血管外给药c t关系式B 单室单剂量静脉滴注给药c t关系式C 单室单剂量静脉注射给药c t关系式D 单室多剂量静脉注射给药c t关系式E 多剂量函数20 C C0e kt21 C e kt e kat 22 23 C k0 kV 1 e kt CAEB 1 e nk 1 e k kaFX0V Ka k A F B C e kt e kat C C k0 kV 1 e kt D C C0e ktE C C0 e kt28 表示单室模型 单剂量静脉滴注给药后的血药浓度变化规律29 表示单室模型 单剂量口服给药后的血药浓度变化规律30 表示单室模型 多剂量静脉注射给药后的血药浓度变化规律31 表示某口服制剂的绝对生物利用度 CBEA kaFX0V Ka k AUC0 口服 AUC0 静注 1 e nk 1 e k 影响达峰时间tm的药物动力学参数有 A KB CmC X0D FE KaAE 非线性动力学中两个最基本的参数是 X A KB VC CLD KmE VmDE 用于表达生物利用度的参数有 A AUCB CLC TmD KE CmACE 第十七章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与相互作用 重点内容 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 次重点内容 注射剂的配伍变化 下列属于化学配伍变化的是 A变色B液化C结块D 潮解E粒径变化A 某些溶剂性质不同的制剂相互配合使用时 析出沉淀或分层属于 A 物理配伍变化B 化学的配伍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