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班级 姓名 考试号 装订线黄金中学2014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八年级下册语文模拟试卷分值: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出卷人:张婷 一、积累和运用(36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及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A陨(yn)落 懵(mng)懂 暗(n)然失色 喋(di)喋不休B凛 (ln) 洌 诘(ji)责 酷肖(xio) 千山万壑(h)C轻蔑(mi) 锃亮(zng) 无可置疑(zh) 文绉绉(zhu)D执拗(ni) 稽首(j) 毛骨耸然(sng) 颔首低眉(hn)2.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B )(2分)A.今晚我要好好地睡一觉,养精蓄锐,好对付明天的考试.B.望城区一个司机酒驾闯红灯,落得个人仰马翻的下场。C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D清晨,我在情人的耳边发出海誓山盟。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2分)A.经过陈主任的一番教育,使我认识到乱丢乱扔是多么可耻的行为。B.为了避免流感爆发,各班生活委员要做好日常消毒工作。C.我们必须认真克服并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D.最近,他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4.下面有关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D )(2分)A.古代把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做阳,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做阴。B.古代表示时间词“旦”现指“早晨”,“望”现指“农历十五”。C.“寒舍”用来谦称自己的家;“驾临”是欢迎对方到来的敬辞。D.表示年龄的词:“三十岁叫不惑”,“四十岁叫知天命”。5. 下面对课文相关内容或作家作品表述不正确的是( B ) (2分)A.藤野先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这篇文章表达了鲁迅先生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鲁迅自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文中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鲁迅的散文诗雪选自散文诗集野草。B.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 。我们还读过他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C.雷电颂的作者是郭沫若,本文选自历史剧屈原。我们还读过该作者的天上的街市、女神等诗。D.名人传的作者是罗曼罗兰,作品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6.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在下面几种情境讲话时,他引用的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 D )(2分)A.同学张华要到外地去上中专,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珍重啊!”B.同学刘欣写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的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C.李明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着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太美了!”D.李明的同桌张海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7综合性学习(6分)我们年级进行寻觅春天的足迹的活动,组织了春游,请你回顾一下这次活动并完成下列任务:(1)将活动步骤补充完整:(2分)确定主题,明确分工 前往洋湖湿地公园赏春 (2)你在公园看到繁花似锦,一片姹紫嫣红,面对如此美景,请你吟出两句古诗来形容一番。(2分) (3)春游活动中,有个同学看到花儿太美,正要采摘一朵,你说:(2分) 8名著阅读(7分)(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2分) 操从其说,即纵马向前,欠身谓云长曰:“将军别来无恙!”云长亦欠身答曰:“关某奉军师将令,等候丞相多时。”操曰:“曹操兵败势危,到此无路,望将军以昔日之情为重。”云长曰:“昔日关某虽蒙丞相厚恩,然已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以奉报矣。今日之事,岂敢以私废公?”操曰:“五关斩将之时,还能记否?大丈夫以信义为重。将军深明春秋,岂不知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之事乎?”云长是个义重如山之人,想起当日曹操许多恩义,与后来五关斩将之事,如何不动心?又见曹军惶惶,皆欲垂泪,一发心中不忍。于是把马头勒回,谓众军曰:“四散摆开。”上面文段节选自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它描述的是一段耳熟能详的故事: 华容道义释曹操 。文中的“云长”是指关羽,在原著中,曹操被描绘成“奸绝”,诸葛亮被描绘城“智绝”,而他被描绘城“义绝”。(2)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是一部对后世影响巨大的人物传记,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段,填写与之对应的人物。(3分)作品人物语段名人传A. 贝多芬 “我的体力比以往更加地随着智力的发展而增强不,我将忍受不了病痛了。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将无法使我完全屈服啊!千百次地享受人生是多么美好啊!”B列夫托尔斯泰 “亲爱的索菲娅,长期以来,我一直为我的生活与我的信仰的不一致而苦恼着。我无法强迫你们改变你们的生活以及你们的习惯现在,我决心做我长期以来一直想做的事了:我要离”C米开朗琪罗 “如果我的粗笨的锤子把坚硬的岩石忽而凿出一个形象,忽而凿出另一个形象的话,那是因为它从握着它、引导它、指挥它的那只手那儿接受了动作”(3)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的潜水艇从太平洋出发,途经澳大利亚珊瑚海,在游历了印度洋、 、 等海域后到达南极。(2分)(1)(2分)红海(阿拉伯海) 地中海 大西洋(写出其中两个即可)9名句默写(11分)(1)行到水穷处, 。(2)_,松柏有本性。(3)长风万里送秋雁,_。(4)_,望峰息心;_,窥谷忘反。(5)有一位名人说:“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联想到马说中的一句话: , 。(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气势豪迈,意境开阔,表达诗人广阔的襟怀可以囊括世界的名句: , 。(7)岳阳楼记中表现了范仲淹的政治抱负的名句是: , 。 二、阅读(54分)(一)古诗词阅读(8分)10.阅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按要求答题。(4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诗歌首联“凄凉地”和“弃置身”这两个词写出了作者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也表达了作者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心情。(2分)(2)诗歌颈联已经成为流传千古的佳句,你认为理由是什么?(提示:可从其哲理性及表情达意方面来思考)(2分)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情感由先前的伤感低沉转变为慷慨激昂,表现了乐观的精神。(答“包含事物的新陈代谢的哲理”也对)11.阅读杜甫的绝句二首,按要求答题。(4分)绝句二首(其二)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注释: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做。(1)这首诗写的是春末夏初(或“暮春”)(时节)的景色,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 的感情。(2分)(2)请自选角度,简要赏析诗中画线句子的妙处。(2分)(2).示例一:运用衬托(或反衬)的手法,以山的青翠欲滴衬花朵的红艳似火,青红互为竞丽。示例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遍布青山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就像燃烧着的一团团火焰,绮靡而灿烂。 示例三:一个“欲”字生动传神,在拟人化中赋予了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二)、文言文阅读(2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10分)【甲】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采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掊足,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走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藓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战百尺,清深多俢鱼。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干渴,其侧皆诡石怪杰,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节选自柳宗元石渠记)【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堇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谭,水光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辍,参差披拂。(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注释】渴(h)地名,指袁家渴。箭:小竹。麻(xi),树荫。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1)民桥其上(搭桥,架桥) (2)逾石而往有石泓 (越过,经过)(3)心乐之(以.为乐或感到快乐) (4)卷石底以出(弯曲,翻卷)评分标准:每词1分,计4分。共4分。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其长可十许步。 【答案】它的长度大约十来步。(2分) (2)风摇其巅,韵动崖谷。【答案】山风吹动树梢,悦耳的声音响动山谷。(2分)评分标准:每句句意翻译准确通顺,得2分。共4分。 14.甲乙两段文字所描写的水,各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2分) 【答案】甲文:清澈幽深,鸣声多变。乙文:谭水清冽,水声悦耳。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18题。(14分)【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乙】范仲淹家贫,就学于南都书舍,日煮粥一釜,经夜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其二,断齑数茎啖之。留守有子同学,归告其父,馈以佳肴。范仲淹置之,既而悉败矣,留守自讶曰:“大人闻汝清苦,遗以食物,何为不食?”范仲淹曰:“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已久,今遽亨盛馔,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注释】南都书舍:当时有名的书院。釜:锅子。齑(j):腌菜或酱菜。啖:吃。留守:官职名称。15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担忧来 担心(源: (2)礼愈至 周到或周全(3)日煮粥一釜 每天 (4)馈以佳肴 赠送或馈赠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所以我即使愚笨,终于还是有所收获。 (2)今遽享盛馔,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 我现在就享用丰盛的饭菜,那以后的日子怎么能再吃得下这样的粥呢!17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表。(3分)选文主要人物(人名)主要内容(限8个字)共同点甲文宋濂(1)借书抄书,从师求教(家贫苦读)乙文范仲淹 读书清苦(每日吃粥,日啖二粥)不受馈赠(不食佳肴、不享盛馔):18从下列(1)(2)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3分) (1)甲文的作者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你是否赞同这种从师态度?为什么?(2)范仲淹不吃同学的父亲送给他的好饭好菜。你是否赞同这种行为?为什么?(1)示例:赞同,学生应该虚心学习,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这既是对老师的尊敬,也是自己虚心求教的表现。不赞同,我们要善于表达自己的疑问或想法,与老师平等地交流、沟通这样利于求得真知。(2)示例:赞同,范仲淹不吃别人馈赠的好饭好菜,是因为“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同时也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独立人格。不赞同,留守的馈赠是真心,不是“嗟来之食”,不应该辜负他们的一份好意。(三) 现代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回答1922题。(9分)中国第五大发明汉字 汉字是当今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从甲骨文算起,已有3500年以上的历史了。古埃及的圣体字、巴比伦的楔形文字、中美洲的古玛雅文字等相继成为历史的陈迹,唯汉字独存。中国人用数千年的聪明才智创造出来的奇迹,在世界文字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它承载了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至今仍旧具有旺盛 的生命力。尤其是汉字计算机输入的优越性,使 汉字的奇迹更令世人惊叹和信服。汉字堪称中国“第五大发明”。 汉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语言差别的功能。著名学者安子介先生说,“中国由黑龙江到云南,汉字全通。”“中华文化连绵五千年,是用汉字记载的。”“西方字母的形式,根据历史说也是由象形而 来,后来变成拼音,各国文字不同,相互联结的纽带断了,结果欧洲分成大小十数个国家。如果中国早年也走这条路,早已出现江苏国、广东国了。我国方言这样多,汉字的语音无法在语音学上统一,但在文字使用上自古及今都是一脉相承的。汉字对汉族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凝聚作用。”可见,汉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语言差别的功能,这对汉民族的形成和中国的统一具有重要的作用。 汉字可以引发想象和联想。由于汉字以形表意,使用汉字时观其形而得其意,其中必定有想象和联想产生。并非仅仅由象形字直接演化过来的字如此,如“日”“月”等。会意字也是如此,如“休息”的“休”字,由“人”和“木”两部分组成,就是“人”靠着“树”歇息。我们从字形的拼组关系中便可想象出这字的意义。其实,有些形声字的声旁也是表意的,如“文盲”的“盲”字,声旁“亡”既表音也表意,“盲”就是“亡”了“目”。因此,汉字引发想象和联想的强大作用值得我们重视。 汉字有利于发展大脑智力。从神经心理学和神经语言学的研究成果看,拼音文字是偏向大脑左半球的“单脑文字”,而汉字是大脑左、右两半球并用的“复脑文字”;拼音文字认知中“语音编码”方式起主要作用,而汉字认知中则是利用“多重编码”方式,语音、字形和语义编码兼用。学习汉字可以开发大脑左、右半球的潜力,有利于发展大脑智力。因此,从音、形、义三者结合上去学习汉字是科学的方法。 与中华文明共存共荣的古老汉字,具有独特的形式 和经久不息的生命力。我们要重新认识汉字的价值,充分发掘汉字的奥秘,以迎接汉字“发挥威力”的新时代。19.根据第段文字,就内容方面提出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2分)【答题思路】解答这题,必须注意两点:一、所提问题必须以第段文字内容为载体,不能甩开原文随意提问;二、所提问题必须有思考价值,即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兴趣,有一定的独特性,如“为什么汉字堪称中国第五大发明?”不能人云亦云。【标准答案】示例一:世界上古文字相继成为历史陈迹,为什么唯独汉字独存?示例二:“汉字已有3500年以上的历史”与“它承载了中国五千年文明”是否矛盾?20.选文第段引用安子介先生的话意在说明什么?(2分)【答题思路】解答这题,要了解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如举例说明可以通过有代表性的例子,清楚、真实、有力地说明事物或事理;列数字能起到更准确、更具体地说明事物或事理的作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可以化深奥为浅显,变复杂为简明,可以更清晰、更鲜明地说明事物,增强说明效果。等等。【标准答案】说明汉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语言差别的功能,对汉民族的形成和中国的统一具有重要的作用。(意思对即可)21.根据选文第段,你认为西方学者针对拼音文字提出的“开发右脑”的主张,是否适合使用汉字的中国人?请说明理由。(2分)【答题思路】解答这题,要认真读原文,明确作者所说明的主要内容,从原文内容来看,作者重点说明了“拼音文字”和“汉字”对生理机能的不同反应,由此可得出答案。【标准答案】不适合;西方学者的主张是针对“单脑文字”提出来的,而汉字是“复脑文字”,已经具有开发大脑左、右半球的作用,所以不适合使用汉字的中国人。22.依照下面示例,从“尘、吠、诽”中任选一个,说出这个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想象和联想。(3分) 示例:“悟”左面是“心”,右面是“吾”,合在一起就是“我经过思考而有所领会”。【答题思路】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解答这题,先要将汉字拆开,然后指出其形旁和声旁,最后联合起来进行解说。解说时,不能脱离汉字的字义,要言之成理。【标准答案】示例:“尘”上面是“小”,下面是“土”,合在一起就是“细小的土”。“吠”左面是“口”,右面是 “犬”,合在一起就是“狗叫”。“诽”左面是 “言”,右面是“非”,合在一起就是“言非其实”。阅读下面的散文,回答2327题(13分)听 雨 季羡林 从一大早就下起雨来。下雨,本来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但这是春雨,俗话说:春雨贵似油。而且又在罕见的大旱之中,其珍贵就可想而知了。 “润物细无声”,春雨本来是声音极小极小的,小到了“无”的程度。但是,我现在坐在隔成了一间小房子的阳台上,顶上有块大铁皮。楼上滴下来的檐溜就打在这铁皮上,打出声音来,于是就不“细无声”了。按常理说,我坐在那里,同一种死文字拼命,本来应该需要极静极静的环境,极静极静的心情,才能安下心来,进入角色,来解读这天书般的玩意儿。这种雨敲铁皮的声音应该是极为讨厌的,是必欲去之而后快的。 然而,事实却正相反。我静静地坐在那里,听到头顶上的雨滴声,此时有声胜无声,我心里感到无量的喜悦,仿佛饮了仙露,吸了醍醐,大有飘飘欲仙之概了。这声音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有时如金声玉振,有时如黄钟大吕,有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有时如红珊白瑚沉海里,有时如弹素琴,有时如舞霹雳,有时如百鸟争鸣,有时如兔落鹘起,我浮想联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风生笔底。死文字仿佛活了起来,我也仿佛又溢满了青春活力。我平生很少有这样的精神境界,更难为外人道也。 在中国,听雨本来是雅人的事。我虽然自认还不是完全的俗人,但能否就算是雅人,却还很难说。我大概是介乎雅俗之间的一种动物吧。中国古代诗词中,关于听雨的作品是颇有一些的。顺便说上一句:外国诗词中似乎少见。我的朋友章用回忆表弟的诗中有:“频梦春池添秀句,每闻夜雨忆联床。”是颇有一点诗意的。连红楼梦中的林妹妹都喜欢李义山的“留得残荷听雨声”之句。最有名的一首听雨的词当然是宋蒋捷的虞美人,词不长,我索性抄它一下: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捷听雨时的心情,是颇为复杂的。他是用听雨这一件事来概括自己的一生的,从少年、壮年一直到老年,达到了“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但是,古今对老的概念,有相当大的悬殊。他是“鬓已星星也”,有一些白发,看来最老也不过五十岁左右。用今天的眼光看,他不过是介乎中老之间,用我自己比起来,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鬓边早已不是“星星也”,顶上已是“童山濯濯”了。要讲达到“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我比他有资格。我已经能够“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了。 可我为什么今天听雨竟也兴高采烈呢?这里面并没有多少雅味,我在这里完全是一个“俗人”。我想到的主要是麦子,是那辽阔原野上的青春的麦苗。我生在乡下,虽然六岁就离开,谈不上干什么农活,但是我拾过麦子,捡过豆子,割过青草,劈过高粱叶。我血管里流的是农民的血,一直到今天垂暮之年,毕生对农民和农村怀着深厚的感情。农民最高希望是多打粮食。天一旱,就威胁着庄稼的成长。即使我长期住在城里,下雨一少,我就望云霓,自谓焦急之情,决不下于农民。北方春天,十年九旱。今年似乎又旱得邪行。我天天听天气预报,时时观察天上的云气。忧心如焚,徒唤奈何。在梦中也看到的是细雨蒙蒙。 今天早晨,我的梦竟实现了。我坐在这长宽不过几尺的阳台上,听到头顶上的雨声,不禁神驰千里,心旷神怡。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的方正有的歪斜的麦田里,每一个叶片都仿佛张开了小嘴,尽情地吮吸着甜甜的雨滴,有如天降甘露,本来有点黄萎的,现在变青了。本来是青的,现在更青了。宇宙间凭空添了一片温馨,一片祥和。 我的心又收了回来,收回到了燕园,收回到了我楼旁的小山上,收回到了门前的荷塘内。我最爱的二月兰正在开着花。它们拼命从泥土中挣扎出来,顶住了干旱,无可奈何地开出了红色的白色的小花,颜色如故,而鲜亮无踪,看了给人以孤苦伶仃的感觉。在荷塘中,冬眠刚醒的荷花,正准备力量向水面冲击。水当然是不缺的。但是,细雨滴在水面上,画成了一个个的小圆圈,方逝方生,方生方逝。这本来是人类中的诗人所欣赏的东西,小荷花看了也高兴起来,劲头更大了,肯定会很快地钻出水面。 我的心又收近了一层,收到了这个阳台上,收到了自己的腔子里,头顶上叮当如故,我的心情怡悦有加。但我时时担心,它会突然停下来。我潜心默祷,祝愿雨声长久响下去,响下去,永远也不停。(1995年4月13日) 23第二段写到“楼上滴下来的檐溜就打在铁皮上,打出声音来”,这种讨厌的声音听在作者耳里产生怎样的情感。为何有这样的情感产生,结合文章分析作者这种情感的原因。(2分)答案:久旱之中的一场春雨(1分) 让作者感到无量的喜悦(1分)24.“听雨”是中国文化人的一件雅事,蒋捷的“听雨”词表现了怎样的境界?作者怎样看待蒋捷的这种境界?(3分)答案:“悲欢离合总无情”(1分);作者认为蒋捷的境界不高(2分,其它意思相近的答案视概括准确、语言通顺程度酌情给分)25.春雨让“我”兴高采烈,文中描写了哪些场景,烘托作者的这种喜悦之情?请概括回答。(3分)答案:麦苗吮吸雨滴(变青了)、二月兰开出了小花、荷花蓄力冲击(各1分)26.下面有关“听雨”的诗词所反映的心情与本文作者相同的是( )(2分)A、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B、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C、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D、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27.本文蕴含了作者对学问、对人生、对社会的态度,阅读后你感受到作者是一个怎样的老人?(3分)答案:(1)对学问:治学严谨;生命不息,求知不止。(1分) (2)对人生:通达(不喜亦不惧)。(1分)(3)对社会:关注民生。(1分)三、作文(60分)28.片段作文(10分)听雨一文倒数第二段生动地描写了春雨滋润下的荷塘,请你补充一个片段,描写一下蒙蒙春雨中的校园。要求:写景生动,运用拟人的修辞,抒发的感情要与原文相符,字数不超过150字。29.大作文(50分)请以“在春光里奔跑”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不得抄袭。甲世有伯乐,然后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广东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工勤事务岗工作人员(驾驶员)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答案详解
- 2025江西吉安市吉水县吉瑞招商运营有限公司面向社会招聘1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rac-1-2-Bis-palmitoyl-3-chloropropanediol-13C3-生命科学试剂-MCE
- 东江航线模拟考试题库及答案
- 广播影视考研真题及答案
- 道路景观绿化施工管理
- 2025北京市第十九中学招聘模拟试卷参考答案详解
- 75MW海上光伏电站节能评估报告
- 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在建筑成本控制中的作用
- 高性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对老旧建筑结构的加固效果评估
- 第八章-统计指数(平均指数)
- 《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消防技术规范》(DB 32-T 3904-2020)
- 2024年废旧船舶拆解合同范本
- 川教版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 清洁间歇性导尿的护理
- 哈工大课件教学课件
- 森林防火智能预警监测系统方案
- 2024~2025学年中考数学重难创新题 二次函数性质综合题含答案
- 《 大学生军事理论教程》全套教学课件
- 1200吨黑水虻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备案审批
- office办公软件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