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把书读薄 专题三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同步练习.doc_第1页
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把书读薄 专题三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同步练习.doc_第2页
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把书读薄 专题三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同步练习.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同步练习:第二部分 把书读薄 专题三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做到触类旁通一、选择题1(2011江苏高考)据与公肃甥书记载:“忆昔时邸报,至(明)崇祯十一年方有活板(版),自此以前,并是写本。”对“活版”理解正确的是() a活版技术从明代开始使用b活版之前信息传递均用手抄c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d活版在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活字印刷术,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宋朝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a项错误;题干中“自此以前,并是写本”只是指出了邸报在明祟祯十一年前为写本,b项错误;毕升发明泥活字后,元朝出现木活字,c项错误;造纸术发明于西汉,指南针出现于战国,火药在唐末已用于军事,活字印刷术发明于宋朝,d项正确。答案:d2.(2011安徽高考)右图为苏轼的枯木怪石图,有评价说,枝干“虬(qi,盘曲)屈无端倪”,石“亦怪怪奇奇,如其胸中蟠郁也”。能体现其风格的是()a“意存笔先,画尽意在”b“笔才一二,像已应焉”c“诗中有画”,“画中有诗”d“以清雅之笔,写山林之气”解析:从对该画的评价看,这幅画主要体现了苏轼对意境的追求,符合这一特征的绘画风格是a项。b项体现的是写实风格;c项与图片不吻合;d项与该画浓墨重笔的画风不符。答案:a3(2010全国卷)宋人邢昺上疏称:“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之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这说明()a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 c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 d儒学得到广泛传播解析:本题考查雕版印刷术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儒者“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到“士庶之家皆有之”的主要原因是印刷术的发展。答案:c4(2010福建高考)下表中的日文写法主要仿自中国某种书法字体。唐代擅长这一书体的书法家是()平假名a王羲之b颜真卿c柳公权 d怀素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的书法艺术。根据对古代书法字体的理解和认识,可知表中的日文写法是仿自草书。王羲之和颜真卿擅长的是楷书和行书;柳公权擅长的是楷书;怀素擅长的是草书。故选d。答案:d5(2010安徽高考)西晋杜育的荈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某班兴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a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b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仍不能据此确定茶起源于晋代c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d传说神农氏发现了茶,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解析:本题考查茶的起源,意在考查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和调用知识辨别历史事物的能力。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但不能认为茶的起源就是在晋代,b项说法最为合理;文学作品反映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a项说法错误;唐代有了关于茶的专著,说明茶的起源应早于唐代,c项说法错误;神农氏是传说中的人物,关于其发现茶的传说史料价值较小,d项说法错误。答案:b6(2010重庆高考)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a李煜 b李清照c陆游 d辛弃疾解析:本题考查宋朝的文学成就,意在考查学生正确分析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柳郎中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说的是以柳永为代表的婉约派,“学士词唱大江东去”说的是以苏轼为代表的豪放派,四个选项所涉及的人物中只有辛弃疾属于豪放派,故答案为d。答案:d二、非选择题7(2010安徽高考)(节选)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体系。构成这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学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术。这四大学科和三大技术是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突出特点,简析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取得“独特建树”的主要原因。解析:本题考查古今中外科学技术发展的相关知识。第一小问依据材料概括特点,可以结合材料中四大学科以及三大技术的具体内容来分析隐含的特点。如农、医、天、算、陶瓷等都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从这个角度入手分析中国古代科技的突出特点。第二小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