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化学实验I,II》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1页
《基础化学实验I,II》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2页
《基础化学实验I,II》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3页
《基础化学实验I,II》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4页
《基础化学实验I,II》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础化学实验I、II课程教学大纲学 时: 80(48+32) 学 分:4.5理论学时: 0 实验学时:80面向专业:生物类本、专科专业 课程代码:1700070、1700080先开课程:分析化学、普通化学、有机化学 课程性质:必修执笔人:王进平 审定人:曲宝涵 吕海涛第一部分:实验教学部分一、说明1、本门课程实验的性质任务、目的与要求基础化学实验包含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实验内容,其教学目的是训练学生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在内容安排上减少了验证性实验,增加了分析、测定、制备及综合性实验内容;通过本课程的系统学习,使学生掌握化合物一般分离、提纯技术,了解化合物的合成、制备方法及步骤,化学分析的基本操作,并能对分析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处理。掌握溶液配制、标定方法及分析天平、721分光光度计、酸度计、旋光仪、熔点仪、索氏提取器、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等仪器的使用。在培养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使学生具备应用这些手段从事生物研究的独立能力以及严格的科学工作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2、本门课程实验项目设置情况序号实验名称学时必开选开实验类型验证基本操作综合设计应用创新内容提要 1粗食盐的提纯32蒸馏及沸点的测定23重结晶34化合物熔点的测定35化合物旋光度的测定26有机化合物的性质27无机化合物的性质28分析天平和称量练习39滴定分析基本操作310酸碱标准溶液配制及标定311铵盐中含氮量的测定(甲醛法)312Na2CO3和NaHCO3混合物的测定313水的总硬度及钙镁含量的测定314重铬酸钾法测亚铁的含量315高锰酸钾法测过氧化氢的含量316胆矾中铜的测定(滴定碘法)317罐头中食品食盐的测定(摩尔法)318酸性土壤中活性铁的测定319电位法测土壤pH值320碳酸钠制备及产品分析621从茶叶中提取咖啡碱622乙酸乙酯的制备623乙酰水杨酸的制备624录象(1)天平操作(2)容量分析基本操作(3)有机基本操作3二、各实验项目教学要求(一)粗食盐提纯1、实验目的:使学生掌握溶解、过滤、蒸发、浓缩、结晶和干燥等基本操作及减压过滤。2、原理:引导学生学习粗食盐提纯的方法及原理;使学生掌握溶解、过滤、蒸发、浓缩、结晶和干燥等基本操作及减压过滤。3、试剂和仪器设备:台天平、布氏漏斗、蒸发皿、减压过滤装置、HCl、NaOH、BaCl2、Na2CO3、NH4C2O4、镁试剂等。4、实验学时:3(二)蒸馏及沸点的测定1、实验目的:使学生掌握测乙醇沸点的测定方法。2、原理:测乙醇沸点。3、试剂和仪器设备:蒸馏瓶、冷凝管、温度计、酒精灯、锥形瓶等、无水乙醇等。4、实验学时: 2(三)重结晶1、实验目的:使学生掌握用重结晶法提纯苯甲酸的方法。2、原理:用重结晶法提纯苯甲酸。3、试剂和仪器设备:烧杯、热水漏斗、酒精灯等、工业品苯甲酸、活性炭等。4、实验学时:3(四)熔点测定1、实验目的:使学生掌握测定苯甲酸、尿素、水杨酸熔点的方法。2、原理:测定苯甲酸、尿素、水杨酸的熔点。3、试剂和仪器设备:熔点测定仪、毛细管、温度计、酒精灯等、苯甲酸、尿素、水杨酸、甘油等。4、实验学时:3(五)化合物旋光度的测定1、实验目的:使学生掌握测定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糖水溶液旋光度的方法。2、原理:测定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糖水溶液的旋光度。3、试剂和仪器设备:旋光仪、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蔗糖等。4、实验学时:2(六)有机化合物的性质1、实验目的: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合物的性质的测定方法。2、原理: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实验。3、试剂和仪器设备:烧杯、试管、酒精灯等,硝酸银、三氯化铁、1-溴丁烷、1-氯丁烷、高锰酸钾、正丁醇、仲丁醇、苯酚、溴水、丙酮、乙醛、甲醛、氢氧化钠、碘液、葡萄糖、果糖、淀粉、蔗糖、鸡蛋、花生油等。4、实验学时:2(七)无机化合物的性质1、实验目的:使学生掌握生物类中常见无机离子的特效反应。2、原理:学习和掌握生物类中常见无机离子的定性鉴定方法;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生物类中常见无机元素Cl、I、S、N、P、B、K、Ca、Fe、Mn、Cr等的认识;学会Cl-、I-、SO42-、S2O32-、S2-、NO3-、BO2-、K+、Na+、NH4+、Ca2+、Fe2+、Fe3+、Mn2+、Cr2O72-、CrO42-、Cr3+等离子的定性鉴定方法。3、试剂和仪器设备:滴管、试管、滴瓶、酒精灯、点滴板、离心机、蒸发皿等;0.1 mol L-1 Cl-、Br-、I-、PO42-、SO42-、S2O32-、S2-、NO3-、NO2-、BO2-、K+、Na+、NH4+、Ca2+、Fe2+、Fe3+、Mn2+、Cr2O72-、CrO42-、Cr3+ 溶液,HCl、HNO3、H2SO4、NaOH、NH3H2O、HAc、Ag NO3、BaCl2、NH4F、(NH4)2C2O4、(NH4)2MoO4、FeSO4、Na3Co(NO2)6、H2O2、K2Fe(CN)6、NH4SCN、乙醇、乙醚、氨水、CCl4、a-奈胺、醋酸铀酰锌试剂、Pb(Ac)2、pH试纸等。4、实验学时:2(八)分析天平和称量练习1、实验目的:使学生了解分析天平的构造,学会天平的使用。2、原理:了解分析天平的构造及使用规则;学会测定天平空载灵敏度和变动性;掌握直接法和间接法称量的方法及基本操作。3、试剂和仪器设备:半自动电光分析天平(万分之一)、称量瓶、台秤、K2Cr2O7。4、实验学时:3(九)滴定分析基本操作1、实验目的:使学生了解容量分析常用量器的种类并学会使用。2、原理:初步掌握容量分析常用量器,如:容量瓶、滴定管、移液管等的洗涤及使用方法;学会溶液配制及滴定操作的基本技能,终点观察及判断。3、试剂和仪器设备:滴定管(酸式、碱式)、移液管、锥形瓶、固体NaOH、浓HCl、酚酞、甲基橙。4、实验学时:3(十)酸碱标准溶液配制及标定1、实验目的:使学生掌握酸碱标准溶液配制、标定和比较滴定的方法;学会分析天平的称量(减量法)和容量分析仪器的操作技术和滴定技术、配置溶液技术等。2、原理:掌握酸碱标准溶液配制、标定和比较滴定的方法;进一步练习分析天平的称量(减量法)和容量分析仪器的操作技术和滴定技术、配置溶液技术等;学会终点观察与判断。3、试剂和仪器设备:分析天平、滴定管、固体NaOH、浓HCl。4、实验学时:3(十一)铵盐中含氮量的测定(甲醛法)1、实验目的:使学生掌握间接法测定弱电解质NH4+中N含量的原理和方法。2、原理:引导学生掌握间接法测定弱电解质NH4+中N含量的原理和方法;进一步加强滴定操作技术及分析天平的使用技术。3、试剂和仪器设备:分析天平、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标准NaOH溶液、固体(NH4)2SO4、中性甲醛。4、实验学时:3(十二)Na2CO3和NaHCO3混合物的测定1、实验目的:使学生掌握用双指示剂法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的原理和方法。2、原理:引导学生掌握用双指示剂法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的原理和方法;了解多元弱碱滴定过程中pH值变化及指示剂选择原则,同时了解参比溶液对以上法的原理及应用。3、试剂和仪器设备:分析天平、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锥形瓶、混合碱、HCl标准溶液、酚酞、甲基橙、pH=8参比溶液。4、实验学时:3(十三)水的总硬度及钙镁含量的测定1、实验目的:使学生掌握EDTA法测水中钙镁含量的原理及方法和缓冲溶液的应用。2、原理:引导学生了解水的硬度表示法;掌握EDTA法测水中钙镁含量的原理及方法和缓冲溶液的应用,能正确判断铬黑T、钙指示剂的终点颜色变化;进一步加强容量分析的规范化操作技术。3、试剂和仪器设备:分析天平、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锥形瓶、固体Na2H2YH2O、固体MgCl26H2O、NH4+NH3缓冲溶液、三乙醇胺、铬黑T、钙指示剂、水试样。4、实验学时:3(十四)重铬酸钾法测亚铁的含量1、实验目的:使学生掌握重铬酸钾法测亚铁盐中铁的含量的原理及方法。2、原理:引导学生用重铬酸钾法测亚铁盐及铁矿中铁的含量的原理及方法;学会直接法配制标准K2Cr2O7溶液;进一步加强滴定分析的规范化操作技术及分析天平的使用技术。3、 剂和仪器设备:分析天平、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锥形瓶、基准K2Cr2O7、固体(NH4)2Fe(SO4)2、硫磷混合酸、二苯胺磺酸钠。4、实验学时:3(十五)高锰酸钾法测过氧化氢的含量1、实验目的:使学生掌握用高锰酸钾法测定过氧化氢含量的原理及方法。2、原理:引导学生掌握用高锰酸钾法测定过氧化氢含量的原理及方法;学会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进一步加强滴定分析的规范化操作技术及分析天平的使用技术。3、试剂和仪器设备:分析天平、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锥形瓶、砂心漏斗、分析纯草酸钠固体、高锰酸钾固体、30%双氧水、硫酸等。4、实验学时:3(十六)胆矾中铜的测定(滴定碘法)1、实验目的:掌握用碘量法测定胆矾中铜含量的原理及方法;学会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2、原理:引导学生掌握用碘量法测定胆矾中铜含量的原理及方法;学会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及注意问题;进一步加强基本操作技术的训练。3、试剂和仪器设备:分析天平、滴定管、碘量瓶、量筒、分析纯的Na2S2O35H2O、K2Cr2O7、Na2CO3、KI、KSCN、NaF和H2SO4、胆矾及淀粉指示剂。4、实验学时:3(十七)罐头中食品食盐的测定(摩尔法)1、实验目的:掌握摩尔法测定食品中Cl-的原理及方法,学会硝酸银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2、原理:引导学生学会沉淀滴定法中摩尔法测定食品中Cl-的原理及方法;学会硝酸银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并应用于罐头中食品食盐的测定。3、试剂和仪器设备:分析天平、滴定管、锥形瓶、容量瓶、基准氯化钠、分析纯的硝酸银、K2Cr2O7、NaOH、酚酞指示剂。4、实验学时:3(十八)酸性土壤中活性铁的测定1、实验目的:掌握Fe2+分光光度法测定的原理及方法;学习721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2、原理:了解和掌握Fe2+分光光度法测定的原理及方法;学习721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掌握工作曲线法在光度分析中的应用;掌握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方法。3、试剂和仪器设备:分析天平、滴定管、锥形瓶、容量瓶、基准氯化钠、分析纯的硝酸银、K2Cr2O7、NaOH、酚酞指示剂。4、实验学时:3(十九)电位法测土壤pH值1、实验目的:掌握电位法测土壤pH值的原理及方法.2、原理:了解电位法测土壤pH值的原理及方法;学习酸度计和玻璃电极、饱和甘汞电极的使用和维护方法。3、试剂和仪器设备:酸度计、玻璃电极、饱和甘汞电极、塑料烧杯、磁力搅拌器、磁子、台秤、土样、洗瓶、滤纸、玻璃棒;邻苯二甲酸氢钾、磷酸氢二钠、硼砂、1:5土壤悬浊液。4、实验学时:3(二十)碳酸钠制备及产品分析1、实验目的: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联合制碱法的原理及方法;训练学生综合性应用能力。2、原理: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联合制碱法的原理及方法;学会利用各种盐类溶解度的差异、并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取盐的方法;进一步加强溶液精制、过滤、蒸发、水洗烧干、灼烧、滴定分析等基本操作技术,训练学生综合性应用能力。3、试剂和仪器设备:台秤、布氏漏斗、蒸发皿、减压过滤装置、酒精灯、分析天平、滴定管、0.1 mol L-1标准盐酸溶液、酚酞、甲基橙指示剂、锥形瓶、容量瓶、粗食盐、NaOH、Na2CO3、NaHCO3等。4、实验学时:6(二十一)从茶叶中提取咖啡碱1、实验目的: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联合制碱法的原理及方法;训练学生综合性应用能力。2、原理: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联合制碱法的原理及方法;学会利用各种盐类溶解度的差异、并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取盐的方法,进一步加强溶液精制、过滤、蒸发、水洗烧干、灼烧、滴定分析等基本操作技术,训练学生综合性应用能力。3、试剂和仪器设备:台秤、布氏漏斗、蒸发皿、减压过滤装置、酒精灯、分析天平、滴定管、0.1 mol L-1标准盐酸溶液、酚酞、甲基橙指示剂、锥形瓶、容量瓶、粗食盐、NaOH、Na2CO3、NaHCO3等。4、实验学时:6(二十二)乙酸乙酯的制备1、实验目的:使学生掌握乙酸乙酯制备的原理及方法。2、原理:乙酸乙酯的合成。3、试剂和仪器设备:圆底烧瓶、蒸馏瓶、冷凝管、分液漏斗、酒精灯、锥形瓶、温度计等,乙醇、食盐、乙酸、硫酸、碳酸钠、氯化钙、无水硫酸镁等。4、实验学时:6(二十三)乙酰水杨酸的制备1、实验目的: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乙酰水杨酸制备的原理及方法;2、原理:乙酰水杨酸的制备。3、试剂和仪器设备:圆底烧瓶、球形蒸馏瓶、冷凝管、布氏漏斗、抽滤瓶、热水漏斗、分液漏斗、水杨酸、乙酸酐、乙酸乙酯、浓硫酸等。4、实验学时:6(二十四)电教录象1、实验目的:1)天平操作(2)容量分析基本操作(3)有机基本操作2、原理:(1)分析天平的构造及使用方法;(2)容量分析仪器及规范操作技术;(3)有机化学基本操作技术。3、试剂和仪器设备:药品材料:电教片。4、实验学时:3三、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要求基础化学实验I在学生第二学期上,48学时,为考试课,成绩的评定分为以下部分:1、平时成绩:包括预习报告、课堂提问、实验时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实验报告成绩,以实验报告成绩为侧重点。指导教师应对学生每次实验的情况都逐一详细记录。平时成绩占本课程成绩的30%。2、期末考试为笔试:命题根据实验教学大纲的要求拟订,命题范围是两学期的实验内容,难度、深度、广度和题量适当。其中,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占60%,综合应用(主要是设计实验)部分占30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