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种起源导言学习指导【学法指导】物种起源是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的一部重要著作。导言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绪论,一般用来说明著作的编写经过、出版意图、编写体例、资料来源和作者情况。这篇文章从体裁上看,属于说明性质的文体,从内容上看,专业性强,枯燥有余,生动不足;从行文上看,逻辑性强,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再加上典型的学术性欧化语言,客观上给学生的阅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整体把握起来确实有一定的难度。根据本文的特殊性,学习时不妨先从概括要点入手,首先准确地把握每段的内容,在对文章有了初步了解之后,进一步筛选整合出文章的主要观点,在此基础上,再从语言层面和写作角度对文章做进一步解读,最终实现对全文整体把握的学习目的。【知识广角】进化论亦称“演化论”,旧译“天演论”。生物进化论是研究生物进化、生物发展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的学科,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部门。“进化论”一词最初是拉马克提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奠定了进化论的科学基础。而现代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生命起源、物种分化和形成等进化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认为生物最初从非生物而来,现代地球上生存的各种生物,有共同的祖先,它们在进化过程中,通过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恩格斯认为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是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细胞学说和进化论)之一。摘自辞海(1999年版)【阅读导航】(一)整体感知1、试找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并概括作者关于物种起源问题的主要观点明确:关键句是指文章中十分重要的句子,它集中地体现了文章的主旨,标示文章的思路,连缀文章的结构。各段关键语句:第1段:“我并没有轻率地下结论”;第2段:“我早日发表这个摘要的一个原因”; 第3段:“本书还是摘要的性质,未必完备”; 第4段:“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第5段:“要解决这个困难问题,应当从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着手”; 第6段:“我把家养变异的问题,放在本书的第一章”;第7段:“我深信生物的种不是不变的;所谓同属的种,都是其他大概已经灭亡的种所传下来的直系后代,而现在认为同种的各项变种,都是这同种的后代。我又确信自然选择作用,它虽然不是物种变异的唯一条件,也该是最重要的条件”。主要观点:第一,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第二,生物的种不是不变的,自然选择作用虽不是物种变异的惟一条件,也该是最重要的条件。2、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各段段意并梳理文章思路。明确:段意:整理成书的过程;提前发表的原因;内容过简的原因;物种由演变而来;基本观点并简介研究的方法;家养变异的作用;强调观点的正确文章思路:文章前三段分别说明写作经过、发表原因以及书的性质和不足之处,体现了达尔文先生献身科学、实事求是的精神;后四段概括介绍基本观点,反映达尔文先生坚持真理、谦虚审慎的态度。(二)疑点探究1、“我虽然力求审慎,使一切能有正确的证据,但是错误的窜入,还是不可避免的。” 作者既然“使一切能有正确的证据”,为什么还会有错误出现?明确:句中“力求”二字不可忽视,它对后文起了限制作用,是“极力追求”的意思,它在句中一直修饰到“使一切能有正确的证据”,前后形成转折关系,当然“会有错误出现”也是合情合理的。2、“我们处理一个问题,必须把两方面的事实和证据,加以详细叙述和比较,然后才能得到完善的结果,但这是这里所不能办到的。”在这句话中,“事实”与“证据”两个词能否去掉其中一个?“叙述”和“比较”两个词能否去掉其中一个?明确:都不能。因为“事实”是指一般的感性材料,而“证据”是指材料中足以反映事物本质的例子;“叙述”能使人了解得比较全面、具体,但还不能表现本质,“比较”能使人鉴别感性材料,去粗取精、由表及里,以掌握事物的本质,这两组词联用,体现了作者用语的周密。3、如何理解“我们将由此看到,大量的、遗传的变异是可能的;同样的,或者更其重要的,是我们将看到人类选种力量的伟大,能使微小的变异逐渐累积起来。然后,我们将讨论物种在自然状态下的变异。”这句话。明确:这段话表明了作者从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获得的两点认识。从分号前后的内容可以看出来,认识之一是:物种的大量变异是可能的;认识之二是:人工选种在物种变异中有重大作用。而“然后,我们将讨论物种在自然状态下的变异”一句,则是说明在人工选种之外的另一物种变异条件:自然选择,它也叫自然选种。【含英咀华】长句容量大,信息丰富,也显得庄重,适用于详尽地叙述事物或严密地阐述道理,多用于书面语,特别是科技语体和政论语体。作者抓住长句的这一特点,选用结构复杂的句式表达周密谨严的意思。例如:“在1837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搜集与这问题有关的各种材料,加以整理研究,也许可以得到一些结果。”这个句子很长,初看有些词语似乎可有可无,其实,对该句如能做一下认真分析就会发现,所谓的可有可无的“枝叶”,在句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去掉它们会使句意大变:“搜集、整理、研究”表明了写作前三个必不可少的过程,“耐心、各种”表明了搜集过程中的关键,“也许、一些”表明了估计的谨慎,就表达的内容看,确实算“言简而意丰”了。平时写作文时,应充分发挥长句表达严密、精确、细致,使条理贯通,气势磅礴的优势,尤其是在记叙文描写自然景色或人的心理状态、思想变化时,如能适当的选用长句,文章定会为之一新。【艺林折枝】达尔文的故事达尔文小时候就喜欢向大人问这问那,有时候自己静静地呆着动脑筋,想问题。有一次,他在树皮下面发现了两只从没见过的小甲虫,他揭开树皮,不等那两只小甲虫跑掉,就一手抓一只,把两只小甲虫逮住了,突然,他又看见一只更美丽的小甲虫,他赶紧把右手抓住的小甲虫放到嘴里。没料到,嘴里的甲虫喷出一股又苦又臭的液体,达尔文一张嘴,小甲虫趁机跑掉了。这时,左手也不听使唤了,一松手,那只小甲虫也跑掉了。达尔文非常后悔,他想:要是自己能多坚持一会儿,一定能把三只小甲虫都抓住。后来,达尔文不论做什么事情,都坚持到底。【能力生成】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搜(su)集 审缜(shn) 槲()寄生 亲缘(yun)关系b、胚(pi)胎 札(z)记 地质(zh)期 物种(zhng)变异c、窜(cun)入 琐(su)屑 创(chung)造论 潜(qin)移默化d、累(li)积 结束(sh) 下结(ji)论 方兴未艾(i)2、认真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选出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我深信生物的种不是不变的;所谓同属的种,都是其他大概已经灭亡的种所传下来的直系后代。(“大概”一词有推测之意,因为作者心中没有把握,对自己的主张还拿不准。)b、我经常获得动物因家养而变异的知识,虽然还不够完备,但总可以处理这个问题和其他一切复杂事件提供最良好最可靠的线索。(说“还不够完备”,但可以“提供线索”,而且是“最良好最可靠的线索”,充分说明是实事求是地估价自己的研究成果,足见严谨。因为“还不够完备”,所以只说“提供线索”,而不说提供带规律性的结论之类,足见周密。)c、我虽然力求审慎,使一切能根据正确的证据,但是错误的窜入,还是不可避免的。(“窜入”一词用得得体,说明错误不受达尔文的约束,到处乱跑,会出其不意地闯进作不速之客,完全是不自觉的,自己尚未来得及发现的。)d、如果耐心搜集与这问题有关的各种材料,加以整理研究,也许可以得到一些结果。(因为是“想到”,是假设,还没能得到事实的证实,所以用“也许”、“一些”加以限制,很有分寸。)3、对下面这段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又如槲寄生,它生长在某几种树木上以吸取养料,需要鸟类传布它的种子,更因为它是雌雄异化,必须依赖昆虫才能完成传粉作用;如果我们仅仅以外部环境,或植物习性的影响,或植物本身的倾向,来解释这种寄生植物的构造以及它与其他几种生物的关系,必然也同样是不合理的。a、以槲为例,说明一切生物(包括植物)的构造和相互之间的关系都是十分复杂而又难以解释的。b、我们想正确解释生物的构造、生物之间的关系,就不能归因于某一方面。柳寄生就是一个例证。c、若只以外部环境,植物习性的影响以及它本身的倾向来解释植物的槲寄生的构造和相互关系,必然是不合理的。 d、在研究槲寄生时,往往同研究其他生物一样,对它的结构以及它和其他生物的关系不能做出合理的解释。、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1982年,英国伊丽莎白皇家学院的科学家加德纳提出了一种新的学说,这一学说认为(),鸟类和哺乳动物并不像传统观点所认为()的分别起源于两支不同的古代爬行动物,而是起源于共同的祖先“哺乳鸟”。这一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共同祖先是2.25亿年前从古代爬行动物中分出来的,因而鸟类和哺乳动物的亲缘关系比比鸟类和爬行动物更接近。与众不同的是,加德纳提出这一学说时,并不像以往的动物进化研究者那样主要依据古代动物的化石资料,而是依据对不同动物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的比较。画横线的句子中,两个“认为”所认定的内容各是什么?1.认为(a) 2.认为(b) 【妙笔生花】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贯穿着真理与愚昧的激烈冲突,无数的先知先觉者为了捍卫真理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苏格拉底追寻真理,面对死亡的威胁,毫不退缩:“现在,我们分别的时刻到了,我步向死亡,你继续活着;然而,没有人知道这两个结果哪一个比较愉快一些,除了上帝”;乔丹诺布鲁诺,面对熊熊燃烧的烈火和疯狂凶狠的教徒们,铿锵有力地怒斥教庭:“在宣布对我的判决时,你们比我接受这个判决要恐惧得多。”这些伟大的真理殉难者,给了你怎样的感受?你对坚持真理、崇尚科学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来谈谈你的看法,体裁不限,题目自拟。参考答案、d(a项中“缜”应为“慎”,b项中“z”应为“zh”c项中“chung”应为“chung)”)、a(表明了达尔文谦虚审慎的精神和用语谨严的态度)、b项。(a项中“又难以解释的”在原句中找不到对应点,原句主要意思是“仅仅以来解释,必然也同样是不合理的。”c项与原文的不同是把原文中的“或”变成了顿号,这一改意思大变,“或”表示选择关系,用在本句中和“仅仅”相联系,表示只选其中心,而顿号表示并列关系,用在本句中表示三个方面不可分割,那就与原意大相径庭了。d项的错误与a项同样,而程度又甚于a项,就更不对了。)、认为():鸟类和哺乳动物起源于共的祖先“哺乳鸟”认为(b):鸟类和哺乳动物分别起源于两支不同的古代爬行动物(回答两个“认为”所认定的内容,从本质上说,就是理解关键句的含义,要正确回答两个“认为”所认定的内容,可以借助句子结构分析。画线句子是复杂单句,作为谓语“认为”所认定的内容是“鸟类和哺乳动物并不像传统观点所认为的分别起源于两支不同的古代爬行动物,而是起源于共同的祖先哺乳鸟。”“认为()”所认定的内容包括“不像”、“而是”两个侧面,也就是从否定和肯定这两个角度说的。“认为()”所认定的内容正好是“认为()”所否定的内容。可见“认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