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催化降解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doc_第1页
光催化降解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doc_第2页
光催化降解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doc_第3页
光催化降解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doc_第4页
光催化降解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光催化降解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了解光催化的基本原理,掌握亚甲基蓝等有机污染物降解的实验方法和光催化降解的动力学参数测定,掌握光催化中紫外光源的使用及有机物的光谱分析法。二、实验原理20世纪70年代以来,利用半导体光催化氧化水中污染物的工作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其优点主要在于:首先,利用半导体光催化氧化降解水中污染物不同于单纯的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的水处理,处理流程简单,无二次污染,处理速度比微生物法快;其次,半导体光催化氧化可以处理各种无机和有机污染物使其矿化,是一种氧化处理方法,最关键的是半导体光催化氧化过程有可能利用太阳光资源,节能且无污染。目前,在多相光催化反应所使用的半导体催化剂中,TiO2以其无毒、催化活性高、氧化能力抢、稳定性好最为常用。研究表明:纳米TiO2对紫外线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具有很高的光催化活性,当受到波长小于388nm的紫外光照射后,纳米TiO2 粒子将分别在导带和价带上产生大量的光电子(e)和光生空穴(h+),e和h+经过一系列反应可生成含氧小分子活性物种、H2O2、O2-等,这些含氧小分子物种具有极强的氧化还原能力,可以光催化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将其直至完全矿化为CO2和H2O,并可以光催化还原重金属离子和光催化杀菌。光催化机理可用下式说明:TiO2 + H2Ohve + h+ h+ + H2O OH + H+ h+ + OH- OH 02 + e O2- O2- + H+- H2O 2HO2 O2+ H2O2 H2O2 + O2- OH+OH-+O2羟基自由基-OH是光催化反应的一种主要活性物质,对光催化氧化起决定作用,吸附于催化剂表面的氧基水合悬浮液中的OH-、H2O等均可产生该物质,氧化作用既可以通过表面键合羟基的间接氧化,即粒子表面捕获的空穴氧化;又可在粒子内部或颗粒表面经价带空穴直接氧化;或同时起作用,视具体情况有所不同。表面吸附分子氧的存在会影响光催化胜率和量子速率。但由于TiO2的带隙较宽(约3.2ev),能利用的太阳能大约仅占太阳光强的3%,而且由于光激发产生的电子与空穴的复合,光量子效率很低。为了提高对太阳能的利用率,并积极改善催化效率,人们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如采取一些表面修饰改性技术,射击研制高效能反应器等。三、仪器与试剂自镇流荧光高压汞灯(125W);磁力搅拌器;721型分光光度计;亚甲基蓝(分析纯);二氧化钛;过氧化氢(分析纯)。四、实验步骤1、实验方法及试样分析称取一定量的亚甲基蓝粉末,用蒸馏水配成100mg/L的溶液。取100ml置于玻璃皿中,加入一定量的TiO2粉末,用玻璃棒搅拌,使TiO2粉末分布均匀。然后将玻璃皿置于磁力搅拌器上,磁力搅拌器上方放置自镇流荧光高压汞灯。在稳定的光照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取出反应悬浮液,离心过滤(3000r/min)、测上清液的吸光度,计算不同反应条件下的染料脱色率。亚甲基蓝分析采用分光光度法,亚甲基蓝最大吸收波长为665nm,在该波长下用721型分光光度计以去离子水为参比,测得亚甲基蓝溶液在反应前后的吸光度来计算。试样的脱色率D以下式计算:式中:A0亚甲基蓝溶液的初始吸光度; A反应结束后亚甲基蓝溶液的吸光度。2、实验内容(1)TiO2加入量的影响本组实验取浓度为10mg/L的亚甲基蓝溶液100ml,光照时间1h,通过改变TiO2加入量:0g、0.3g、0.5g、0.7g、1.0g,利用分光光度计分别在665nm处测得反应前后的吸光度,计算出脱色率。(2)亚甲基蓝溶液初始浓度的影响取0.5g TiO2,汞灯光照时间1h,亚甲基蓝溶液100ml,改变亚甲基蓝溶液浓度,分别在亚甲基蓝浓度为2、6、8、10mg/L时进行反应,利用分光光度计分别在665nm处测得反应前后的吸光度,计算出脱色率。(3)光照的影响本组实验TiO2的投加量为0.5g,浓度为10mg/L的亚甲基蓝溶液100ml,汞灯光照时间分别取0.5、1.5、2.0、2.5、3.0h。利用分光光度计分别在665nm处测得反应前后的吸光度,计算出脱色率。五、数据处理:1、绘制亚甲基兰脱色率 TiO 2加入量曲线并进行分析;表2-1 脱色率随TiO 2用量变化数据表亚甲基蓝原液的吸光度A0=1.303TiO 2加入量/g00.30.50.71.0吸光度A1.0210.0230.0520.0540.059脱色率/%21.698.296.095.895.5备注亚甲基兰原液浓度: 10mg/L ; 光照时间: 60min ;测定波长:665nm; 比色皿: 1cm 脱色率D=(A0-A)/A0从上图可以看出,随着投入的TiO2的增加,脱色率越来越大,当加入的TiO2=0.3g时,脱色率为最高,即当TiO2=0.3g为最好的投入量,后有下降,并趋于平衡。2、绘制亚甲基兰脱色率-溶液初始浓度曲线并进行分析;表2-2 脱色率随亚甲基兰溶液初始浓度变化数据表亚甲基兰浓度(mg/L)26810原吸光度A0.2610.7211.0741.193吸光度A0.0540.0830.0800.072脱色率/%79.388.592.694.0备注光照时间:60min; 测定波长:665nm;比色皿:1cm。 脱色率D=(A0-A)/A0从上图可以看出,在投入的TiO2的量都一定时,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后增加幅度变小。3、绘制亚甲基兰脱色率光照时间曲线并进行分析亚甲基蓝原液的吸光度A0=1.303光照时间(min)306090120150180吸光度A0.0630.0570.0510.0470.0460.044脱色率/%95.295.696.196.496.596.6备注亚甲基兰原液浓度: 10mg/L ; 测定波长:665nm;比色皿:1cm。 脱色率D=(A0-A)/A0由上图可知:脱色率随光照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六、实验结果讨论1、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不管是TiO2加入量增加、初始浓度增加、光照时间增加,亚甲基兰都是由蓝色逐渐变为白色,离心后,上清液为无色透明。2、影响光催化降解的因素有:TiO2颗粒大小、光照强度、搅拌速度、催化剂用量、温度、初始浓度、PH等。影响光催化降解的催化活性因素有:TiO2颗粒大小、催化剂用量、温度、PH等。3、本实验系统的光催化机理:TiO2光催化化学反应主要步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