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州六月荔枝丹1(2).doc_第1页
南州六月荔枝丹1(2).doc_第2页
南州六月荔枝丹1(2).doc_第3页
南州六月荔枝丹1(2).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昌乐及第中学高二语文导学案南州六月荔枝丹学案 主备人:李和升 于继奎 郭明艳 杨学丽 审核人:刘法正 审批:陈安乐 2013.9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理清全文结构,学习本文的说明顺序。2、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让学生品味、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及本文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3、学习本课引用古诗文说明事物的方法。【课前预习案】一、字词正音缯( )瓤( )) 绛囊( )醴( )酪( ) 莆( )田县龟裂( ) 龟甲 ( ) 龟兹 ( )贮藏 枕藉 萌蘖 阙下 浸渍 果蒂二、预习思考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概括每段段意。文中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说明荔枝的特征。三、说明文知识介绍: 1、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特征,或阐述事理。说明文的范围比较广泛,如科普读物、知识小品、解说词、说明书等均属于说明文。 2、说明文大致包括三种具体样式:一带有一定文艺性的,指科学小品,如南州六月荔枝丹;二科普性为主的,如向沙漠进军宇宙里有些什么;三实用性的,如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 3、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画图表、引用等。 4、常见的说明的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的顺序,是按照事物本身的条理和人的认识规律来安排的。比如介绍景物,建筑,多是根据地理环境、方位布局来安排;介绍事物源出、演变,多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安排;阐述事理又按照事物的逻辑顺序来安排。总之,是按照一定的顺序,由表及里,由实到虚,由分到合,由远及近,由浅到深,逐步阐述。 5、说明文常见的形式有:(1)总(概说)分(具体)式(2)总(概说)分(具体)总(概说)式(3)分(具体)总(概说)(4)并列式(5)递进式。 6、说明文的特点是“说”,而且具有一定的知识性。这种知识,或者来自有关科学研究资料,或者是亲身实践、调查、考察的所得,都具有严格的科学性。为了要把事物说明白,就必须把握事物的特征,进而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即不仅要说明“是什么”,还要说明“为什么”是这样。应用性说明文一般只要求说明事物的特征,阐述性说明文则必须揭示出问题的本源和实质。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准确性和多样性、灵活性并不矛盾。 7、说明文的考试点主要有:对说明对象及说明特征的理解;对说明方法的辨识与理解;对说明顺序的分析与理解;对文章段落结构特点的分析;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对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的评析;对说明语言准确性的体会。 【课堂讲解案】一、说明顺序:(说明顺序有:A时间顺序:有先到后;B空间顺序:由表及里,由外及内;C逻辑顺序:由主要到次要)本文按照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的说明顺序合理地安排了文章的结构。请按题意填空。1课文第至自然段按( )的说明顺序写荔枝的果实,其中,第2至4自然段写荔枝果实的( ),第6至9自然段写荔枝果实的( )。2第10自然段写荔枝的( ),课文将这一内容安排在介绍果实之后,根据的是( )的说明顺序。3课文先写荔枝的( ),再写荔枝( ),也是按( )顺序进行说明的。这样安排符合我们对荔枝这种水果认识了解的一般顺序。二、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说明方法。1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通常蒂部大,顶端稍小。蒂部周围微微突起,称为果肩;有的一边高,一边低。2、还有一些稀奇的品种,如细长如指形的“龙牙”、圆小如珠的“珍珠”,因为缺少经济价值,现在已经绝种了。3、一个荔枝花序,生花可有一二千朵,但结实总在一百以下,所以有“荔枝十花一子”的谚语。三、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引用、下定义、分类别、作解释、列图表等。1.举例子来自现实的,如“广东产的三月红和桂绿等”;“海南岛和廉江有野生的荔枝林” ;“一些稀奇的品种,如龙牙,珍珠。”等。来自调查材料的,如“六十年代,广东调查得知,有鹅蛋荔和丁香大荔,重达四五十克”;来自史籍和科学专著的,如“据记载,南越王尉佗曾向汉高祖进贡荔枝”;杨贵妃吃荔枝的事;“四川合江产的楠木叶,四川果树良种图谱说它重十九克左右,中国果树栽培学则说大的重六十克”等。(作用: )2.打比方直接比喻说明,如说明荔枝壳面形态时,说“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块状裂片,好像龟甲”;“裂片中央有突起部分,有的尖锐如刺”;说明荔枝的果形时说“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介绍优良的荔枝的种子时说“形状很小,有似丁香”;在说明荔枝外壳的色泽时说“把它比做绛囊、红星、珊瑚珠,都很逼真”等。引用古籍或诗文作喻,如“至于整株树以至成片的树林,那就成为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的绚丽景色了”;“旧记载中还有一些稀奇的品种,如细长如指形的龙牙、圆小如珠的珍珠等”。(作用: )3.数字说明在介绍荔枝的成熟期,果实的大小、重量,荔枝的贮藏,荔枝的花期、花序的主花朵数与结实数,我国栽培荔枝的历史,古籍中所载的荔枝的品种时,都运用了数字。如:通常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温度保持在1到5,可贮藏三十天左右。(作用: )4.引用说明古代诗文、文献资材、谚语等本文引用达十余处之多。这样既丰富了文章内容,扩大了知识面,加强了说明效果,同时又使文字生动活泼,富于变化,具有较强的文学韵味,因而也更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既能了解有关的科学知识,又能获得一种文学享受。文章虽属于说明文,却以诗句“南州六月荔枝丹”为题,远比诸如“荔枝”、“说说荔枝”之类的题目生动活泼富于形象感。文章开头引白居易荔枝图序中的句子进行质疑,自然引出对荔枝的说明介绍。文中引用诗句,或介绍荔枝林的景观,或说明荔枝的不耐贮藏,或印证荔枝的生长北限,或借以表达应大力发展荔枝生产以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的愿望与建议,都极富文学情趣。(作用: )5.作比较: “优良的荔枝,种子发育不全,有似丁香。”(作用: )6.分类别:“广东有双季荔枝,又有四季荔枝,(作用: )7.下定义:“荔枝壳表面特称龟裂片。”、“两侧有一条沟,叫做缝合线。”(作用: )四、问题探讨1、题目“南州六月荔枝丹”隐含哪些方面的信息?作者为什么不直接用“荔枝”作为标题目? 2、第一段在文中是否多余?作用是什么? 3、古代诗文在课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课后巩固案】一、下列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无误的一组是( )A粗糙co 红缯zng 乳酪 lo B背负bi 树冠 un 萌蘖 niC龟裂gu 宋徽宗hui 贮藏 zh D谚语yn 紫绡 qio 果梗 n二、下列词语中,字形正确无误的一组是( )A醴酪 纵然 粗糙 呕气 B希奇 薄膜 烘干 嘲讽C花序 进贡 移植 吹嘘 D气侯 渣滓 绚丽 褐色三、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离家出走的小燕来到公园电话亭:“妈,我成了断线风筝,无家可归了。” B.在那蹉跎岁月,我们的革命先辈爬雪山,过草地,吃了多少苦啊! C.菊花盛开,姹紫嫣红,煞是好看。 D.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四、选出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A正如白居易所说:“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B描写吃荔枝时把壳和膜扔在地上,好似“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 是夸张的说法。C宋徽宗时,福建“以小株结实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阙下,移植宣和殿”。D徽宗写诗吹嘘说:“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五、名句填空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 。惠州一绝 苏轼 长安回望绣成堆, 。 ,无人知是荔枝来。过华清宫绝句 杜牧六、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荔枝不耐贮藏,正如白居易说的:“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现经研究证实,温度保持在1到5,可贮藏30天左右。还应进一步设法延长贮藏期,以利于长途运输。因为荔枝不耐贮藏,古代宫廷想吃荔枝,就要派人兼程飞骑从南方远送长安或洛阳,给人民造成许多痛苦。唐明皇为了宠幸杨贵妃,就干过这样的事。唐代杜牧诗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就是对这件事的嘲讽。1、这一段主要说明什么内容? 2、文中加点的两个“这”,指代的对象相同吗?指代的是什么?七、南州六月荔枝丹诗文资料: 1、荔枝 2、宣和殿荔枝明陈辉 赵佶南州六月荔枝丹,万颗累累簇更团。 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绛雪艳浮红锦烂,玉壶光莹水晶寒。 玉液乍凝仙掌露,绛苞初结水晶丸。高名已许传新曲,芳味曾经荐大官。 酒酣国艳非朱粉,风泛天香转蕙兰。乌府日长霜署静。几株斜覆石栏杆。 何必红尘飞一骑,芬芳数本座中看。3、过清华宫绝句(其一) 4、惠州一绝唐杜牧 北宋苏轼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5、徐勃咏荔枝膜:曾向忠州画里描,胭脂淡扫醉容消。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白玉薄笼娇色映,茜裙轻裼暗香飘。嫣红狼藉谁收拾,十八闽娘裂紫绡。 南州六月荔枝丹学案答案第一课时一、字词正音zng rng l nng lo p二、见课件课堂讲解案一、 说明顺序答案:1. 由表及里,由外到内 外部形态 内部构造 2花 由主到次 3生态结构 生产情况 由主到次二、 所用的说明方法1、定义说明 2、举例 比喻 3、数字 比喻三、说明方法1.举例子(作用:使说明的对象具体形象,便于读者理解。)2.打比方(作用:形象,使人易于理解生动,有文学情趣)3.数字说明(作用:准确、客观、具体)4.引用说明(作用:确凿可信既扩大了文章的知识内容,又增强了思想性,还增加了文学情趣。)5、作比较(作用:突出强调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6、分类别(作用:使说明条理清楚。)7、下定义(作用:科学准确地解释说明对象的内涵,使说明更严密。)课后巩固案一、A 点拨:B项“背”读bi, C项 “龟”读jn ,D项“绡”读xio,前二者系多音字,D项系与形近字而误。二、C 点拨:皆因形、音都相近或相同而误。 A项“呕”应为“怄”,B项“希”应为“稀”,D项“侯”应为“候”三、D 四、D点拨:句末句号应在引号内。五、(1)荔枝的贮藏。(2)相同;都是“古代宫廷想吃荔枝,就要派人兼程飞骑从南方远送长安或洛阳,给人民造成许多痛苦”。(3)引用、列数字、举例子。六、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