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2013届二诊考试情况分析暨后期.ppt_第1页
凉山州2013届二诊考试情况分析暨后期.ppt_第2页
凉山州2013届二诊考试情况分析暨后期.ppt_第3页
凉山州2013届二诊考试情况分析暨后期.ppt_第4页
凉山州2013届二诊考试情况分析暨后期.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四川省凉山州教育科学研究所谌业锋 凉山州2013届二诊考试情况分析 暨后期复习建议 2 四川省凉山州教育科学研究所谌业锋 四川省特级教师 凉山州专家型教师 凉山州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中学高级教师 中小学教育研究室主任 西昌学院客座教授欢迎访问业锋教育在线谌业锋主页http jksyf web 讲座幻灯课件请在网上下载 让我们一起思考 电话 mail jksyf 凉山州2013届二诊考试情况分析暨后期复习建议 3 欢迎加入凉山高中教研QQ群 是凉山高中教研 高考信息的重要平台 实名加入 用七个字写清学校和真实姓名 凉山高中教研五群 133296408凉山高中教研三群 20383809凉山高中教研二群 61467070凉山高中教研一群 2958325凉山高中教研四群 101971762凉山高中教研六群 184541233 4 一 凉山二诊分数线确定分数线的依据 近几年凉山州高考情况 上线比例 一 凉山州2013届二诊考试情况分析 5 凉山州理科全体近五年高考情况 6 凉山州2013届二诊考试情况 理科参加统计人数 11036 7 凉山州文科全体近五年高考情况 8 凉山州2013届二诊考试情况 文科参加统计人数 7348 9 凉山州2013届二诊考试情况 文理合计 10 二诊文理比例 总人数文 理 1 1 50上本一线人数文 理 1 10 71上本二线人数文 理 1 5 24上本三线人数文 理 1 4 09上专科线人数文 理 1 1 54 11 二 凉山二诊试题评价 1 基本实现三个功能诊断导向激励2 基本达到命题要求 1 联系学生实际 体现高考要求 2 坚持能力立意 力求稳中有新3 试题设置比较合理 12 1 难度比较凉山州近几年高三 二诊 难度比较表 总分 13 2 试题质量分析 理科 14 试题质量分析 文科 15 理科难度比较 语文0 50数学0 49英语0 47物理0 32化学0 38生物0 36 16 文科难度比较 语文0 48数学0 33英语0 39政治0 41历史0 42地理0 37 17 理科标准差比较 就理科学生总体比较而言 对总分构成 差异化 影响较大的是数学 外语 物理 影响较小的是语文和生物 18 文科标准差比较 就文科学生总体比较而言 对总分构成 差异化 影响较大的是数学 外语 影响较小的是语文 19 小知识 区分度 区分度是指一道题能多大程度上把不同水平的人区分开来 也即题目的鉴别力 区分度越高 越能把不同水平的受测者区分开来 题目被采用的价值也就越大 区分度的值越大区分度越好 测量学家伊贝尔认为 试题的区分度在0 4以上表明此题的区分度很好 0 3 0 39表明此题的区分度较好 0 2 0 29表明此题的区分度不太好 0 19以下表明此题的区分度不好 20 理科学科区分度比较 语文0 199数学0 531英语0 543物理0 458化学0 420生物0 424 21 文科学科区分度比较 语文0 242数学0 504英语0 556政治0 449历史0 429地理0 446 22 三 和2012高考比较1 理科总分 23 2 理科学科 24 3 文科总分 25 4 文科学科 26 四 二诊考试分析1 整体情况理科文科整体基本正常 27 理科各分数段人数分布情况 28 文科各分数段人数分布情况 29 2 考试比较好的学校 人数 比例 30 1 上理科本一线 西昌川兴中学146人16 17 西昌一中137人12 78 凉山民族中学80人9 26 31 2 上理科本三线 西昌川兴中学581人64 34 西昌一中642人59 89 凉山民族中学511人59 14 宁南高级中学182人42 13 冕宁中学233人31 19 会理一中157人29 68 会理实验中学98人26 49 德昌中学148人26 29 盐源中学263人25 89 32 3 上文科本一线 西昌一中17人4 67 西昌川兴中学16人4 49 宁南高级中学3人0 75 凉山民族中学2人0 61 德昌中学2人0 61 33 4 上文科本三线 西昌川兴中学142人39 89 西昌一中128人35 16 会理一中71人26 49 凉山民族中学75人22 73 冕宁中学65人18 90 会东中学98人18 01 宁南高级中学62人15 46 会理实验中学30人13 82 德昌中学43人13 07 34 5 理科前20名 599西昌川兴中学593西昌一中593会理一中590凉山民族中学589西昌一中588西昌川兴中学586凉山民族中学585凉山民族中学583西昌川兴中学581西昌一中 579西昌川兴中学578西昌川兴中学578西昌川兴中学577西昌一中572西昌一中572西昌一中571西昌川兴中学568西昌川兴中学567凉山民族中学565凉山民族中学 35 6 文科前20名 585西昌一中580西昌川兴中学574西昌一中570西昌川兴中学562西昌川兴中学560西昌川兴中学559西昌一中555会东中学554凉山民族中学550西昌川兴中学 549西昌一中549德昌中学548西昌一中545西昌一中545西昌一中543西昌川兴中学540宁南中学539西昌川兴中学536西昌一中536会理实验中学 36 五 问题分析 1 尖子生少 2 双上线问题严重 3 踩线生比例大 4 学科差异 5 文理科比例问题严重 37 六 复习中存在的问题 1 以新课程高考的要求为本复习应考的意识淡漠 不能把握学科重点 盲目使用复习资料 盲目训练严重 复习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 2 不重视教材 不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融会贯通 不重视知识的运用 基础知识落实不到位 基础知识失分严重 3 不重视新课程对能力的要求和培养 将机械重复等同于能力训练 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8 4 教学方式单一 教学效益低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能动性发挥不够 5 不重视实验 不重视活动 以讲解代替实验探究 以讲代替学生的分析思考评价交流现象普遍 实验题 分析综合题失分严重 6 表达能力 审题能力差 因表达不完整 不准确 因审题问题造成的丢分严重 39 1 高度重视今年四川是新课程高考的第一年 有许多变化 应该积极应对 要认真研究 考试说明 等系列文件 应该加强对 高中课程标准 和 考试说明 的研究 并结合对其他先期进入新课程的高考是省市的高考题的认真分析 深化对新课程高考题的认识 明确考试要求 二 后期复习建议 40 2 重视对四川新课程考试说明和试题的分析和研究 严格依据四川新课程考试说明进行复习备考 要明确考试说明要求和变化 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指导学生进行复习 总结 训练 切实降低重心 避免 偏 难 怪 的试题 41 四川省新课程高有关文件 四川省课程设置方案 四川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四川省学科教学基本要求 四川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说明 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考试说明 高考应该重点关注 42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四川卷 考试说明 四川省考试院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四川卷 考试说明 已经正式出台 要认真学习研究 43 44 新课程高考的特点 需关注 考查内容的变与不变 考纲 考试说明 考查理念的变与不变 考纲 试卷 考查形式的变与不变 考试说明 试卷 考查内容的变与不变主要关注 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的异同考试大纲与课程标准的异同考试说明与考试大纲的异同 45 3 通过这次诊断考试 认真分析和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基本排位和问题所在 针对学生情况科学规划 合理安排 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不做无用功 各学校应该充分用好提供的详细数据 分析报表 深入分析各自的学生情况 找到每一个学生的问题所在 特别要注意尖子生的培养 做好踩线生的工作 保证双上线 46 4 继续坚持 面向中等学生 重视中低挡题 的基本工作方针 重视基础 立足双基 着眼于能力的提高 随着高校招生并轨政策的实施 分数线下降 踩线生 的界定也随之变化 在一般学校中 中等程度的学生都应该划归此列 中等生的提高意味着上线率的提高 对此应引起充分注意 同时要注意突出学生的整体优势 对总分高 而单科较差的学生应采取相应措施 面向中等学生 重视中低挡题要重视基础 保证基础得分 47 5 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 后期应该注重专题和综合训练 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通过复习上一个新的水平 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进行专题和模拟训练 高考复习的主要任务不是学知识 当然要查漏补缺 而是增强素质 优化思维结构 突出思想方法 提高能力 通过复习实质上是思维素质立向攀升的三个层次 是从知识到方法至对观点的拾级登高 48 6 全面复习 突出重点 狠抓落实 夯实基础 1 继续强化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掌握抓住重点知识抓住薄弱的环节和知识的缺陷 全面搞好基础知识全面搞好基础知识的复习 2 系统地对知识进行整理 归纳 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形成纵向 横向知识链 构造知识网络 从知识的联系和整体上把握基础知识 49 3 重视学科主干知识的落实 夯实基础 强调知识运用 进行有效训练 始终要注重知识点的落实 夯实基础强调有 意义记忆 和 逻辑记忆 提倡在总结中巩固知识 在运用中巩固知识 在训练中巩固知识 在反思中巩固知识 避免机械记忆 50 注重落实 不是落实在口上 而是落实到手上 不是落实在思路上 而是落实在纸上 不是落实在教案上 而是落实在高考试卷上 不只落实在个别学生身上 而是落实在多数学生身上 51 7 讲究复习策略 提高复习效率 1 指导思想 准确标高 夯实基础 强化过手 狠抓落实 突出思想 发展思维 分层推进 全面提高 52 2 总体策略 找准目标 分层推进的策略 普通高中有各种各样的层次 各自的目标 从而复习的起点 难度控制 方法与策略都应有所不同 坚持扎实基础 提高能力并举的策略 试题区分度的增加是必然的 但考查基础的趋势是不会变的 主要是适当增加创新成分 同时又保留一定的基础分 因此 基础题仍然是试题的主要构成 是学生得分的主要来源 坚持提高复习课课堂效益的策略 53 3 树立三个意识 平台 意识 即是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抓分 意识 即各个复习阶段怎样让学生得分的目标要具体 要落实 过手 意识 即是通过练习 提高学生对各种问题的敏感性 抓基础 抓运算准确性的训练 54 4 做到三个回归 回归教材 回归基础 回归近几年的高考题 55 加大对教材 回归 的力度 注意对典型问题进行 变式 回归教材 继续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提高教材是考试内容的载体 是高考命题的依据 也是学生智能的生长点 是最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有相当多的高考试题是对课本中基本题目稍作变形得来的 其用意就是引导学生重视基础 切实抓好 三基 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基本方法 最基础的知识是有最有用的知识 最基本的方法是最有用的方法 在教学中 要注意回归教材 浓缩所学的知识 进一步夯实基础 熟练掌握解题的通性通法 提高解题速度 缩短遗忘周期 达到复习巩固提高的效果 56 8 上好各种类型的复习课 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知识串讲课是把本单元最重要的知识 技能与方法作进一步的归纳与整理 要求联系近几年来的高考题目 对学生提出知识 技能 思想方法与解题途径等方面的注意事项与要求 普遍存在的问题是 基础知识落实程度不够 注意了知识的再现 而归纳与整理不足 尤其是针对高考向学生提出相应的注意事项与要求不足 57 例习题课和评讲课是学生积累解题经验的最好场所 我们不应该单纯追求训练的数量 而应该去追求有针对性的 有效的训练 盲目求多 而忽视归纳 总结 学生往往做一个题就忘一个题 例习题课并非就是满堂练 也不是讲一两个例题就练习完 例习题课应该有明确的目标 有独立的基础和变式练习 有学生独立练习 质疑与反思的时间和空间 有解题方法和思路的归纳与小结等 58 讲评课在讲解客观题 即选择 填空题 时 由于客观题目的随意性大 不能只满足于选择题答案的对与错 填空题的得数正确与否 在讲评时还应该突出 揭 拨 变 三个方面 揭 即揭示选择的依据 以加深学生对有关概念的理解程度 59 拨 即对客观题的关键思路或简便方法给予必要点拨 以便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和答题速度 变 即对题目有关参数给予必要变更 一题多变 一题多问 择优而取 充分发挥试题功能 使一种类型变换出多个题目 以提高学生联想问题的能力 讲解综合题时 要重视思路分析和解题方法 规律的归纳总结 60 要帮助学生在讲评后进行解题反思 对讲评中卷面上出现的问题 讲评后必须要求学生进行认真订正 防止以后遗忘而再次出现类似错误 同时 在讲评后 针对学生普遍出现的问题应精心设计题目 组织好学生再练习 在题目设计时 要有意识地将前次练习中暴露的问题加到新的题目中去 新出题目最好是逆向思路或变式出现 61 9 加强对知识交汇点问题的训练 课本上每章的习题往往是为巩固本章内容而设置的 所用知识相对比较单一 复习中对知识交汇点的问题应适当加强训练 实际上就是训练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形成有效的知识网络 知识网络就是知识之间的基本联系 它反映知识发生的过程 知识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 62 构建知识网络的过程是一个把厚书 课本 读薄的过程 同时通过综合复习 还应该把薄书读厚 这个厚 应该比课本更充实 在课本的基础上加入一些更宏观的认识 更个性化的理解 更具操作性的解题经验 综合性的问题往往是可以分解为几个简单的问题来解决的 这几个简单问题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要解决这类考题 关键在于弄清题意 将之分解 找到突破口 63 10 不搞题海取胜 要注重题目的质量和处理水平 由采取题海战术 猜题押题等手段考试 其结果是步入了 低效率 重负担 低质量 的恶性循环的怪圈 应该控制总题量 不依靠题海取胜 当处理的题目达到一定的数量后 决定复习效果的关键性因素就不再是题目的数量 而在于题目的质量和处理水平 64 对立意新颖 结构精巧的新题予以足够的重视 要保证有相当数量的这类题目 但也不一味排斥一些典型的所谓 新题 热题 传统的好题 包括课本上的一些例 习题应成为保留节目 陈题新解 熟题重温可使学生获得新的感受和乐趣 控制题目的难度 在 稳 实 上狠下功夫 那些只有运用 特技 才能解决的 偏 怪 奇 的题 坚决放弃 讲究讲评试卷的方法和技巧 题目训练更强调收效 各种类型题目的训练是必须的 但决不能搞题海战术 65 11 注意学科之间的协同 配合 发挥好整体优势 加强集体备课和教师之间的合作 互助 改进教学方法 提倡讲授 讨论 实验探究 训练等有机结合 提倡以学案的形式呈现每节课的复习内容 学案中有考试大纲的要求 有学生需要总结的重点核心知识的引导 有对前后知识的网络化总结的引导 有实验 讨论 训练 有精的例题和对例题的反思和总结 有变式训练等等 提倡将讲授 讨论 实验 训练等学习活动结合起来 充分让学生参与到复习活动中来 避免教师重复讲解 重复训练 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复习效率 66 12 要高度重视对进行书面表达规范性训练 减少过失性失分 如何答题更规范合理 1 整体布局美观 2 逻辑思路清晰 3 答出关键词语 4 完美综述结论 67 历来评阅解答题都是分步记分 实质上是踩点给分的 如果表达规范简洁 重要部分的表达突出 既省时间又准确 老师就容易给分 因此在答题过程中 要注意卷面整洁 规范 步骤以及布局要合理 逻辑思路清晰 语言表述准确 特别是关键语句和关键词是否答出是多得分的关键 68 高考解答要取得好成绩 临场发挥很关键 但答题的规范性要在平时训练和考试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平时不注意养成 在高考中刻意去注意和追求 只会影响答题速度和解题思路的展开 影响你正常水平的发挥 因此 要高度重视复习备考中的模拟训练 把平时考试当做高考 从心理调节 时间分配 节奏的掌握 解题规范表达以及整个考试的运筹诸方面不断调试 逐步适应 69 70 71 72 73 74 75 13 强化应试技巧和策略的要求 应结合实际教给学生应试的一些基本策略和临场发挥的技巧 经验 要加强考试的常规要求训练 强化应试技巧和策略的要求 体现学科特点的应试技巧和策略 临场发挥的技巧 经验 76 14 注重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心理调节 教师应对学生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及时给予有针对性的辅导 咨询 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扰 以平常心对待高考 提高学生面对高考的心理适应能力 应该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迎接高考 77 15 高度重视网上评卷要求 避免答题被误扣分 学生填写试卷方面存在的问题 少数学生不按规定答题 严重影响扫描效果 具体表现为 虽用黑色笔 但超过0 5毫米 由于笔过粗 扫描出来效果是一片黑 模糊不清 部分学生客观题答题卡填涂太淡 扫描不出来 导致出现零分现象 墨水为蓝色或其他颜色 影响图像质量 部分学生字迹太小或过于潦草 扫描后字迹变得比原件模糊 导致阅卷老师看不清楚 答题时字与字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