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国有源头农场柑桔黄龙病综合治理经验.doc_第1页
广西国有源头农场柑桔黄龙病综合治理经验.doc_第2页
广西国有源头农场柑桔黄龙病综合治理经验.doc_第3页
广西国有源头农场柑桔黄龙病综合治理经验.doc_第4页
广西国有源头农场柑桔黄龙病综合治理经验.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国有源头农场柑桔黄龙病综合治理经验唐仙寿(广西国有源头农场,广西 平乐 542406)柑桔是千万农户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之一,而黄龙病是华南柑桔产区的一大毁灭性病害,广西则是该病的重灾区,许多地方一代代柑桔因黄龙病而毁于一旦。因此,做好黄龙病的综合防治是确保柑桔产业健康发展的一大课题。以柑桔为主产业面积万余亩的广西农垦国有源头农场,在20世纪 90年代初,黄龙病年发病率增长10 %以上,一些果园因黄龙病而淘汰,经过十多年严格的综合防治,该场黄龙病的发病率得到了十分有效的控制,实现了连续十一年年均发病率控制在3 %以内,果园栽培面积下降率为零,柑桔产量连年上升,从90年代初的不足1万t,现已超过16万t的极显著防治效果。总结源头农场柑桔黄龙病综合防治技术,对指导柑桔黄龙病区黄龙病的综合防治,实现柑桔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亲历该场的黄龙病防治全过程,现介绍如下:1 规范接穗、苗木的管理,杜绝病源扩散传播 带病接穗和苗木是高接换种树及新植果树的始发病源,是黄龙病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病区扩散蔓延的主要因素。为了规范接穗和苗木的管理,杜绝带病接穗和苗木的生产和扩散。源头农场采取禁止在病区采穗到场内果园进行高接换种和育苗,违者不予品改优惠政策并予处罚。在场内育苗实行许可制度,许可育苗的苗圃要达到无病育苗的设施条件要求,育苗所有接穗必须是不带病接穗,并实行接穗来源的质量跟踪,对随意育苗和许可育苗不达标者要给予从重处罚并取缔。使之从源头杜绝果园的新增病源,从而减少病源的传播。每年新植苗木由农场统一到无病区或无病苗圃引苗,禁止个人随意在病区自由市场购苗或在病区自育自用。实行有条件地使用无病苗木补贴制度,职工的果园每年新植所需苗木,按不同品种价位给予40 %60 %补贴,而私自乱购苗木的一经发现核实则予以23元株罚款并销毁,同时建立年度新植苗木档案,对使用无病苗木者,砍除的黄龙病树减免承包费,否则不予减免,以此促使“穗、苗”管理体制的形成,推广无病苗木栽培,达到有效控制黄龙病的发病率。2 严密监控,及时喷杀柑桔木虱柑桔木虱是到目前为止被证实的除“接穗,苗木”之外传播黄龙病惟一虫媒。做好柑桔园木虱发生的监控工作,发现木虱及时用药喷杀,保证果园无木虱危害,是控制黄龙病传播蔓延的关键。为了做好木虱发生的监控工作,源头农场建立了木虱定期普查登记制度,要求冬春季节,每两周普查一次,夏秋季节,每周普查一次,并做好虫情的预测预报工作,发现木虱即通知桔农并要求其在两天内用药喷杀,喷药后技术人员要及时检查用药效果,对药效差的要桔农迅速换药补喷,直至检查无木虱为止,对不按时按要求用药喷杀木虱的给予3元株的处罚,用以请工喷药防治木虱,对造成较大影响的则给予更重的经济及行政处罚。建立这一机制后,近年来,源头农场柑桔园未有柑桔木虱的大面积暴发,从而十分有效地防止了柑桔木虱的暴发危害,有效地控制了黄龙病蔓延。防治木虱用药可结合防治潜叶蛾、桔蚜、粉虱、蚧壳虫等害虫选用20 %好年冬乳油1 5002 000倍液,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10 %啶虫脒可湿性粉剂3 0004 000倍液,25 %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倍液,5 %马灵乳油2 000倍液,40 %乐斯本乳油1 000倍液等农药,冬季清园可用自制石硫合剂115波美度喷12次。3 及时彻底挖除病树,减少传染源柑桔果园黄龙病树是黄龙病传播蔓延的最主要病源,及时彻底清除病树可有效控制果园的黄龙病蔓延,降低发病率。为了达到及时彻底清除果园病源的目的,源头农场采取随时发现随时清除的办法,在管理上还重点实行年度二次清查挖除病树制度,即在病树症状,特别是病果症状充分表现后,采收结束前进行第一次清查;采收结束后至春节前进行第二次清查。每次清查确认的病树必须做好标记,喷药灭虫后迅速挖除。在清查挖除病树工作中,源头农场规定:对明显病树未清查到的处以清查责任人100元株的处罚,对清查出的病树未能及时挖除的处以50元株的处罚。建立这样的清查挖除制度后,能较好地及时降低果园的病源基数,有效地减少病害的传播,从而减少黄龙病的发病率。根据黄龙病的传播特点和多年的实践结果,源头农场对当年挖除的黄龙病树位都及时补植新树,黄龙病对补植树没有再直接传播危害的影响,使源头农场果园栽培面积下降率为零。4 保护或处理好嫩梢,恶化柑桔木虱的生活场所 柑桔嫩梢是柑桔木虱的生活场所,也是有效控制田间黄龙病传播的措施之一。源头农场在保护处理好嫩梢工作上采取对未结果的抚育树,实行加强木虱监控定期喷药保护去零留整的办法。即针对抚育树抽梢较多的特点,在嫩梢抽发生长阶段(一般为310月),坚持每周对果树检查一次木虱,发现木虱迅速喷药,并对零星梢喷药后及时抹除,使其放梢时抽发的新梢量多、整齐,在放梢期间新梢转绿前做到每710 d喷药保护一次。对结果树则采取留好春梢,控制夏梢,保好秋梢,及时处理冬梢的办法。由于春梢生长阶段,木虱活动很少,基本不危害春梢,所以结合保花保果的需要尽可能留好春梢,既可避开木虱危害,又有较好的控制夏梢抽发的作用;对夏梢采取及时彻底抹除办法进行控梢,对秋梢则在其萌发生长阶段进行定期喷药保护,对冬梢采取喷药灭虫后及时抹除。这样在嫩梢生长阶段,不留给木虱生活繁殖的场所,从而有效控制木虱的危害。5 加强栽培管理,保持果树生长健壮加强栽培管理首先是通过增加肥料投入提高果树的营养水平,源头农场成龄果园的肥料投入水平保持在每667 m2 施沤制好的优质农家肥3 t,优质复合肥60 kg,尿素40 kg,钾肥35 kg,磷肥60 kg(与农家肥同时沤制好后深施),此外,在嫩梢幼果生长阶段还要经常喷施叶面肥。其次是加强果树的修剪,剪除衰退枝,弱枝及其他病虫枝,提高果树有效的健壮枝群的比例,保持果树通风透光,从而减少果树零星梢的抽发,使之抽梢整齐,生长迅速,转绿老熟快,这样有利于新梢生长期间的药物保护,提高用药质量,减少或避免木虱的危害。再则,是实行半免耕的土壤管理,即在冬季进行一次全园中耕松土,夏秋季节不进行中耕除草,而是保持果园适度生草,以不成草荒为宜,使果园保持有利于天敌栖息,而不利于木虱栖息的保湿降温的生态环境。6 适度合理密植,降低更新比例 适度增加种植密度,不仅可以早期丰产稳产,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可以降低因黄龙病而砍除更新树的比例,适度密植的比例视不同品种以667 m2植111222株(即2 m3 m或2 m15 m)为宜,使更新或间伐后的果园能较长时间保持在667 m2 56株以上的合理密度。7 清洁园区环境,减少治“黄”(即“黄龙病”下同)盲区 农场桔园附近的一些零星桔园和其他芸香科植物很多,它们也是柑桔木虱的主要栖息场所,常因这些作物数量少、又分散、治理难度大,未被引起重视而成为治“黄”盲区。因此,清除和禁止在园区附近特别是500 m范围内种植芸香科植物,静化桔园环境可有效保护桔园免遭来自园外的病源传播侵害。源头农场对农场桔园附近的零星桔园特别是丢荒桔园和其它零星的芸香科植物采取农场土地上果树岗位外,一律禁止种植柑桔及其它芸香科植物,原有的零星桔树和芸香科植物一律强制清除。加强与农场附近农村桔农的联系,义务给他们上技术课,为他们做好田间技术指导,指导他们及时防治好柑桔木虱,帮助他们定期清点病树,提高他们的综合治“黄”水平。对无力开发特别是无力经营的农村丢荒桔园,鼓励、支持农场职工搞中长期土地承包开发,至今农场职工已在农场桔园附近承包农村土地种植柑桔200余 hm2,较好地静化了农场桔园环境。8 普及治“黄”知识,提高控“黄”水平 对黄龙病危害柑桔生产的认识如何及综合防治黄龙病的技术措施普及如何,直接影响对黄龙病防治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影响到防治效果和水平。为了全场上下统一认识,全面普及治“黄”知识,源头农场首先是通过各种形式会议、场内广播、场内简报、宣传橱窗等多种方式,以人人皆知的事例使大家认识黄龙病对柑桔生产危害的严重性,控制黄龙病暴发的可行性,守住柑桔产业对源头农场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使全场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桔农都能清醒地认识到黄龙病对源头农场柑桔产业存在的严重威胁,综合治理好黄龙病对源头农场的紧迫性。其次,是采取不同方式对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桔农分期分批上好技术课,并组织到实地培训体验,同时印发技术材料,发至家家户户做到人手一册,这样从理性到感性全方位普及治“黄”技术。再则通过职代会制定全场统一治“黄”的行动准则,使之全场上下认识一致,技术统一,行动自觉,违者重罚。这样较好地统一了认识,普及了治“黄”知识,有效地提高了控“黄”水平。9 建立治“黄”示范园,发挥治“黄”的示范辐射作用由于种植柑桔的果农多数文化素质较低,接受科学技术的能力和自觉性不强,再则由于体制的原因,他们无法很好地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个人利益与多数人利益的关系。因此,建立治“黄”示范园,通过成功治“黄”的样板,使他们懂得治“黄”的办法,看到治“黄”效果和效益,从而提高他们的治“黄”意识,激发他们治“黄”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增强他们治“黄”的信心和决心,扩大自觉治“黄”范围,有效提高大面积治“黄”的效果和水平。如:源头农场谢某某、黄某某、莫某某、陈某某等同志的桔园均是在发病率20 %以上的重病区更新或改造后建立的低发病率丰产园,他们不仅使其桔园发病率控制在3 %以内,同时实现了连年单产达46 t的丰产园。这些成功治“黄”示范园,发挥了很好的示范辐射作用。10 建立制度,明确责任,完善奖罚 综合防治柑桔黄龙病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与桔农切切相关,同时与技术人员、各级管理人员也密切相关,因为,他不仅关系到桔农生存发展致富奔小康的大事,同时关系到农场这一优势产业的兴衰。因此,建立制度,明确责任,完善奖罚是落实好综合防治措施的最有效办法。源头农场采取通过职代会以红头文件的方式将“技术教育,苗穗管理,投入水平,定期普查木虱,及时喷杀木虱,按时清点挖除病树”等技术措施的落实标准,形成文字制度。并成立专一的检查小组,定期对桔农、技术人员、各级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分别与其奖罚挂勾。这样从千家桔农到基层技术人员和各级管理人员都受到体制的约束,都有各自的责任和工作目标。对综合治“黄”成绩显著者,农场给予表彰和奖励,而对工作成效差者则分清责任,分别给予批评、教育及工作职务、技术职务的聘用、工作岗位、经济利益等方面的处罚。这样把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发挥最佳防治效果。从源头农场治理黄龙病十余年的情况看,在华南柑桔产区要实现黄龙病根治是非常困难的, 但只要采取积极的综合防治措施是完全可以有效控制其在较低的危害水平,不致于造成毁灭性的危害。龙眼保鲜技术的发展方向top 龙眼的保鲜技术,关键在于采后处理技术和贮藏温度。其他的技术可参考现行保鲜技术中第11第2类进行。总之,龙眼保鲜技术的发展方向,应是安全无公害。常温保鲜时间要求达到IO天以上,低温贮藏保鲜时间要求达到35天以上,好果率达到90-95%,果实外观和果肉的各种营养成分与鲜果大体相同。采后处理是事关贮藏保鲜效果的最关键的技术。综合国内外技术,采后处理技术可归结为两大类:一是物理方法处理,二是化学药物处理。物理方法以 温冷藏为主,此项技术已比较成熟,国内外已广为应用。化学处理中以熏硫技术最为成熟,保鲜效果也最好。国内龙眼贮藏保鲜也不应忽视这一技术。有人担心经硫处理的果实会对人体产生副作用,这不无道理,但只要控制SO2浓度在食品卫生规定购范围内,就不会产生不良影响。目前一些国家规定的SO2浓度为:日本30ppm,法国3Oppm(食用时10ppm),美国10ppm(鲜葡萄)。泰国出口商于1989年起在商业上使用硫处理,该技术业已得到广泛使用。1991年,熏硫龙眼也开始在泰国国内市场上出现并得到接受。关键是如何控制其浓度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是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结合使用。贮藏温度是决定贮藏时间长短的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低温(3-5)贮藏其有效保鲜期长,保鲜效果好,这是其最大的优点。但低温保鲜要求设备条件好,贮藏保鲜成本高,不便于广大果农和经销者使用,这是最大的缺点。尽管如此,低温贮藏保鲜仍是今后龙眼保鲜曲最主要手段。常温贮藏保鲜便于果农和水果经营者操作,贮藏保鲜成本低,但目前的技术条件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