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三岁的际遇课时:2课时 学习目标 1、体会作者对北大的感情,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变化的过程 2、品味思考文中抒写北大对自己的巨大影响的精彩语句 3、培养自己自信,积极进取的好学精神。课前预习:1自读课文,熟悉内容,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意思 弹指 ( ) 迸溅 ( ) 沉淀 ( ) 积攒 ( ) 呜咽 ( ) 摒弃 ( ) 怪癖 ( ) 哺育 ( ) 稚气 ( ) 安恬 ( ) 蓦然 ( )3、根据注音写字词并解释词义 尘 yun qing 隆 zhu然 x 利 xi 取 chng yng chu q x y ml chu chng 二、欣赏北大风景的相关图片。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对北大的感情,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变化的过程 课堂探究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思考: 1、“我”第一次知道北大是什么时候?是怎样知道的? ( ) 2、“我”十岁时,乘汽车从北大校门口经过,为什么固执地扭过头,不看呢? ( ) 3、刚入校的田晓菲和两年后的她有什么变化吗? ( ) 四课堂小结。 六学后记: 七教后记: 第二课时: 一。默读全文,将文中不能理解意思的词语或者是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划出来,读完一段,大致的理解一下这一段表达了什幺内容,注意勾画那些表现了作者对北大的感情的语句。 二、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理解文章大致意思,讨论: 1集中注意力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若分为三部分该怎么分,为什么? 第一部分(13):写“我”进了北大,实现了童年的梦想。 第二部分(413):写“我”在北大三年里的学习和收获。 第三部分(1418):抒发“我”对北大的热爱之情。 这样三个部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从过去写到现在,从现在写到未来;从初识写到进校,从校内的三年生活再写到对北大的赞美歌颂。这样分段,显得自然、合理。 2、文章分为独立的三个部分,用空行空开,那幺第一部分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用一个词填在下列括号内: 按时间顺序来写:( ) 3、第一部分表现了作者回顾进北大两年的生活产生的感受? 第一段“我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这似曾相识的风景,一些莫名的惊奇、喜悦与感动,悄悄升起在孩子的内心。”这主要表达作者对北大有一种说不清的( ),或者说是一种心灵上的投合。第二段中“我却固执地扭过头去,口里说着:才不呢!现在若看了,以后再来上学不就不新鲜了吗?”这个情节非常有趣,它表达了十岁的“我”是多么地富有个性和自信,“我从未怀疑过我要成为北大的学生”。总之,这个部分主要表达作者从小就对北大一往情深,心仪已久。 4、第二部分从哪些方面写去写北大的? 北大的( )(因为是知识的象征) 北大的( ):同学、老师、我(因为是北大的主体) 5、朗读第8、9段,哪些语句写出了作者北大图书馆的感觉,是什幺样的感受呢? 惶恐于自己的无知,再次扣住()、感动之情。 6、朗读10、11段,第10段第一句话所起的作用是什幺?“更喜欢读北大的人”,“人”可以“读”吗?在这里“读”是什幺意思?此文的作者又从北大的人身上读出了什幺? 三。 课堂小结。 田晓菲在五六岁时,在家长的引导下读了很多诗和其它文学作品,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书呆子”,后来,又学写作,并经初中时出了她的第一本诗集,她的诗作还获了“世界儿童诗歌比赛”的国内奖,十三岁时,她在天津十三中读初中时,被北京大学英语系破格录取,后来,她又考取了出国留学。这篇文章是她十六岁时,也就是她读三年级时,为纪念北京大学建校九十周年写的。她是个有理想、有追求,学业优异的学生。13岁就进了大学之门,而且是全国一流的高等学府。那我们有该如何呢? 五学后记: 附:课堂检测第一课时检测题基础题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20分)(1)抽屉( ) (2)稚气( ) (3)掷下( )(4)迸溅( ) (5)穹隆( ) (6)积攒( )(7)沉淀( ) (8)骤然( ) (9)呜咽( )(10)抽泣( ) (11)徜徉( ) (12)絮语( )(13)摒弃( ) (14)犀利( ) (15)安恬( )(16)帆桅( ) (17)樯橹( ) (18)惆怅( )(19)蓦然( ) (20)绅士( )2下列成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目不转睛 白驹过隙 弹指一瞬b茫然若失 津津有味 小心翼翼c一视同仁 谈笑风声 不折不扣d曲径通幽 耳目一新 无忧无虑3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释义,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一些莫名的惊奇、喜悦与感动,悄悄升起在孩子的内心。(无法用语言表达)b落叶遍地,踩上去很柔软,此时此刻我的心情也不胜凉意。(这里指不能忍受)c在白驹过隙的弹指一瞬,眼前已是我来到北大的第三个秋天。(比喻时间极短暂)d可不,是开始开始做美得有点迷离的梦,开始对从未涉足过的世界进行探寻。(迷迷糊糊,十分陶醉)4填空。(6分)(1)十三岁的际遇是_(作者)为纪念北京大学建校_周年而写的,当时她只有_岁。(2)“_纵然岸旁有玫瑰、有绿阴、有宁静的港湾_。”不止一次把这些诗句悄悄念给你听,北大。5课文题目十三岁的际遇,“际遇”一词能否改为“遭遇”?为什么?(5分)6作者对“北大”,对自己分别作了极为精彩的比喻,请把这两个比喻找出来。(6分)(1)_(2)_答案:1(1)t(2)zh(3)zh(4)bng(5)qing(6)zn(7)din(8)zhu(9)y(10)q(11)chng(12)x(13)bng(14)x(15)tin(16)wi(17)qing(18)chu(19)m(20)shn2c(“谈笑风声”应为“谈笑风生”)3d(“迷离”应为“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4(1)田晓菲 90 16 (2)没有什么使我停留 除了目的 我是不系之舟5不能。“际遇”,多指遇到的好的事情。这里指作者因自己少年时发表了多首较有影响的诗作而被北大破格录取的一段奇妙的尘缘。这是她生活道路上一个新的开始,使她“从那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孩,一步步艰难地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而“遭遇”多指遇到的不幸的事情。6(1)北大就是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它从90年前的源头出发,向那充满希望的未来流淌。不管两岸风景变换,河上却始终有着渴望拥抱未来的船客,也有着代代相传的辛勤的舵手与船工。(2)我是一叶不系之舟,曾经那样安恬地依偎在未名湖的臂抱里,但我的心无时无刻不在向往大海的波涛。课堂检测第二课时1作者说入学之初有句颇为雄壮的誓言:“我不仅为北大感到骄傲,也要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对于这誓言,课文第三部分有没有与之相呼应的语句?(6分)2文章结尾写道:“我将不顾头上苍苍的白发,再次像个16岁的女孩那样,轻依在你湖光塔影的胸前”这句话与文中哪一句话相应?这样写有何作用?(6分)3读文联想造句。(5分)自从小心翼翼地佩戴上那枚白色校徽起,北大就不再是照片上的影像,不再是车窗外一掠而过的建筑,不再是小女孩心中珍藏的梦想,而是需要用全部清醒的意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保密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济南监狱面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蓝牙便携式打印机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前景机遇研判报告
- 2025年中国拉杆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前景机遇研判报告
- 2025年中国可生物降解和可堆肥真空袋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前景机遇研判报告
-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知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 新建氟化工一体化项目(一期)(220kV变电站部分)环境影响报告表
- 家庭农场市场准入与竞争力提升路径
- 幼儿教师心理素质与情感教育能力的提升途径
- 促进钢铁产品多元化与高附加值发展
- 公路局应急管理知识培训
- 质量保障方案文案(3篇)
- 产科分娩风险管理制度
- DB61T-建设项目使用草地现状调查技术规范
- 安徽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应用BIM技术招标投标评标办法实施导则(2025版)
- JG/T 375-2012金属屋面丙烯酸高弹防水涂料
- 急诊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 T/CCOA 62-2023大豆油生产技术规范
- 基础计算机知识常识试题及答案
- 2022年7月23日广东省事业单位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基本能力测试》试题真题答案解析
- (高清版)DG∕TJ 08-207-2008 房屋修缮工程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