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大白菜细菌性软腐病的发生.doc_第1页
如何防治大白菜细菌性软腐病的发生.doc_第2页
如何防治大白菜细菌性软腐病的发生.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防治大白菜细菌性软腐病的发生杨清霞大白菜细菌性软腐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如何防治不及时或用药不对症,将会对白菜生产带来极大的威胁,给农民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病是一种广泛传播的世界性病害,也称“烂疙瘩”,是当前限制大白菜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之一,该病不仅在田问为害严重,在储藏期也可继续为害,导致储存窖内大白菜腐烂严重,造成巨大损失。一、症状 大白菜细菌性软腐病可为害大白菜叶片、茎部、根部多从包心期开始发病,初发病时,外围叶片在晴天中午呈萎蔫状,早晚可恢复,一段时间后不能再恢复,外叶平贴地面,露出叶球。初期病株外叶片呈浸润半透明状褐色,在干燥、晴暖环境下,病部可失水干枯成纸状并紧裹住菜球,湿度大时叶片呈水浸状软腐,也有的病株因早期带菌从内部叶片侵染发病,叶片腐烂,充满黄色黏稠物,有臭味。下部叶片褪绿变黄并腐烂,随病情发展茎基部腐烂、脱帮,病部充满黄褐色黏稠物,病株一碰即倒,俗称“烂疙瘩”发病严重时,叶球腐烂,叶片腐烂失水过度而死亡。储藏期间病害继续发展,尤其遇冷害、冻害或缺氧,发病更重。二、发病规律 病原菌主要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也可在未腐熟的粪肥、存贮窖中的病株上越冬。环境条件适宜时,病原菌通过雨水、灌溉水、昆虫、肥料、土壤等多种途径传播蔓延,因病菌寄生性较弱,侵染时多从寄主的伤口侵入。 害虫发生严重的地区,因其取食造成大量伤口,有利于病菌的侵染,发病较重。尤其是地蛆为害重时,发病十分严重。雨水多、温度较高时有利于病菌的传播、繁殖及蔓延,尤其是包心期前期干旱、后期遇大雨,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土壤湿度过大、排水性差的地块,发病也较重。三、防治技术 选用抗病品种 如鲁白11等。 轮作 宜与豆类、葱蒜类作物轮作,避免与茄科、瓜类及其他十字花科蔬菜连作。 种子处理 可用种子质量0.4的77可杀得(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拌种消毒。 加强管理 日常注意防止伤根、伤叶,包心后浇水要均匀,防止形成生理伤口。先清除病株并带出田外销毁,在病穴撒上石灰或杀菌剂后再浇水。 防治害虫 减少伤口以防病菌侵入,苗期开始防治食叶及钻蛀性害虫,如菜青虫、甜菜夜蛾、小菜蛾、跳甲等。 药剂防治 发现软腐病株后立即拔除,病穴撤上石灰,全田喷洒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 000倍液、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600倍液、3中生菌素可溶性粉剂8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20,噻菌铜悬浮剂500倍液或90链土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等药剂,57天喷1次,连喷34次。 贮存期防病 大白菜进窖贮存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