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存货损失进项税额转出的分析, j) S+ f8 e1 5 a% V7 o, q u6 R- R/ T( w/ B! ?2 A; G5 f) _( L+ I9 N9 ) Y5 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和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都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已经抵扣的进项税应予转出。我们就各类存货发生损失后其相关进项税是否转出的问题分析如下:; E e2 A( 一、不论是否为正常损失的存货,全部以生产领用或结转销售成本的名义打入生产成本或销售成本,从企业账面看不出报损的问题,这样,即使是非正常损失的存货,其进项税也不用转出,从而达到多抵扣增值税的目的。笔者认为,这样处理的结果从表面上看是掩盖了存货损失,特别是非正常损失的问题,但实际上也掩盖了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利于企业对存货的日常规范管理,容易造成对资产管理的混乱,而且如果其中有非正常损失,则容易造成偷税。# B8 g( 2 P7 T; i Q. w 二、不论是否为正常损失的存货,其相关的进项税额均不能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企业在办理存货报损会计处理时,同时将已抵扣的相关进项税全部转出。造成该情形的原因主要有两种:. L# B r! h% s) B: i1.由于税务部门对非正常损失进项税转出的管理非常严格,常常不分正常损失还是非正常损失,只要发生存货报损,如果企业不主动作进项税转出,被检查出后要给予企业一定的税务罚款。: D: Z5 ! I5 H+ f8 o2.由于判断正常损失和非正常损失的标准缺失,一些企业不知道税务部门究竟按什么标准判断正常损失还是非正常损失。2 : f7 U p* x因此,从谨慎性考虑,这些企业就不管什么原因,对发生的存货报损一律将其中的进项税主动转出,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但是,这样处理的结果很可能将正常损失的存货中相关的进项税额一并转出,造成企业多缴税,增加了企业税负。/ e _6 c . ; z: Q6 K7 Q 三、不论是否为正常损失的存货,只要金额不是很大,企业均认为属正常损失,其已经抵扣的进项税额均不予转出。造成此情形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税法本身对正常损失和非正常损失的判断标准未能予以明确,而且在日常税务征管中,税务部门常常以企业实际执行的标准来判断存货损失的正常与否,这实际上给企业在划分存货正常损失与非正常损失的问题上留有一定的自主权。由于企业对发生的存货损失倾向于认定为正常损失,使得相关报损存货常常被认定为正常损失,这就可能存在扩大正常损失的范围,容易造成非正常损失存货中的进项税额没有转出。这样处理的结果不仅不利于企业自身对资产的严格管理,而且也不利于税收征管,不利于税收的严肃性,很容易造成偷税。* w# f K, x5 S- q5 e4 四、对实际上已经发生非正常损失的存货,只要还可以对外廉价变卖,企业就对外廉价变卖,并按照正常结转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的方法来掩盖已经发生的非正常损失,从而不将其中的进项税额转出。造成此情形的主要原因是错误理解或故意歪曲了税法的规定,将已经发生非正常损失并应作进项税转出的存货,不按照正常处理损失的程序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实际上,税法已有明确规定,只要是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和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其进项税额均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不管企业是否对所损失的存货进行了处理及如何处理,即使对外销售,也只能抵扣取得变卖收入部分的相应进项税额。因此,笔者认为,该情形实际上是一种偷税行为。1 C& U4 Y/ FJ) J# M3 ; 从上述四种情形不难看出,企业在处理非正常损失时如果故意混淆了正常损失和非正常损失,就是要掩盖非正常损失,有偷逃税的可能。存货损失如何做财税处理9 | x, _* B6 B* P/ Z9 9 ( t, s1 i1 V9 Y1 u% U# p- C9 |( V I1 h在对存货损失的处理上,会计制度规定:由于预见存货可能遭受损失或不合市价,出于会计上的“谨慎性”,企业在期末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但税法上不予认可;对于正常的存货损失,会计处理等同于税法,在本年利润中直接扣除;对于存货的非正常损失,会计上分两种情况在本年利润中直接扣除,即自然灾害损失,在扣除保险公司等赔偿后记入“营业外支出”,而因管理不善造成货物被盗窃、发生霉烂变质等损失,扣除有关责任人员赔偿后记入“管理费用”。 + : j! L2 M% T一、存货损失的税收处理 # V3 # d+ W! R: d7 X U1.增值税方面 ; U4 C p. S1 ?. r企业发生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如果企业在货物发生非正常损失之前,已将该购进货物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实际申报抵扣,则应当在该批货物发生非正常损失的当期,将该批货物的进项税额予以转出。 # D% h4 z/ q- 3 U1 2.所得税方面 4 m9 o: X Z2 D/ a7 q对于因“管理不善”记入“管理费用”和因“自然灾害”记入“营业外支出”的存货非正常损失,如果具备第13号令中规定认定的证据,经税务机关审查批准后,准予在当期税前扣除。 F2 |/ L& 2 w1 o二、存货损失的会计处理 ! & ?+ d( O! j+ . w某内资企业系一般纳税人,206年不包括以下经济业务的情况下的会计利润为200万元,应交增值税金已足额上交,其它会计资料反映情况如下: + k, Y( h0 C* Q. V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5万元;因仓库保管员王某放松责任心,导致仓库原材料被盗,经盘查,材料账面价值为50000元(其中含分摊的运费4650元);意外火灾造成库存产品全部烧毁,该产成品的非正常损失金额40万元。已知全年总计耗用存货金额500万元,全年生产成本金额800万元;12月份盘亏一批8月份购入的材料(已抵扣进项税额),盘亏金额为9万元,查明属于定额内自然损耗;以上材料进项税税率为17%,不考虑其他税费和纳税调整。 1 B c6 A) j* V% t根据上述材料,该企业应进行如下账务处理: - R3 G% 2 4 p2 q1.存货跌价准备只影响计税所得额,即调赠应纳税所得额15万元,并不影响会计利润额,故不必作调账分录; * z, H; V4 E. p5 T6 0 h! v2.被盗材料进项税额转出(500004650)17%4650(17%)7%8059.50(元) 2 S% a1 l5 $ p4 z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58059.50 7 s. q7 U: ?V2 X贷:原材料 50000 7 + I0 , S n2 3 Z5 L, g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8059.50 * h1 i* d# 1 d8 d W5 ?- z8 t206年12月20日经董事会批准,由王某赔偿2万元,并报经税务机关审批同意后, M+ ?/ cW* r! s0 U: ?借:管理费用 38059.50 # H8 z6 i* v6 b; p9 v# _其他应收款王某 20000 9 A# z+ C* m2 5 Z n. P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58059.50 5 M2 f s2 h6 & V9 l6 ) 3.被毁产成品的进项税转出额(产成品的损失金额全年耗用存货金额全年生产成本金额)适用税率(40500800)17%4.25(万元) 8 S* ; o0 K; j9 K& U8 I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442500 ) w; + B5 E3 P( Z贷:产成品 400000 ( z2 1 s) Yd J8 Z$ fC/ I/ K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42500 N; A; o/ N5 ?3 J* 1 y206年12月20日经董事会批准,并报经税务机关审批同意后, ; s* M; I& l& x$ * U借:营业外支出 442500 # B |) Z. t. H g& X0 h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442500 ! * T1 - K* T+ W1 J4.盘亏入账时: 3 U Q9 X7 s7 ; y. i2 h# E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105300 - Y0 I* ?$ C; 8 a贷:原材料 90000 ! F6 ?0 p9 h6 l2 R) T) t! H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5300 ! Y5 e% u7 H. p3 P定额内合理损耗,属正常损失,不必报经税务机关审批,直接在当年所得税前扣除, . O) j& 0 L& _+ L+ 借:管理费用定额损耗 105300 . # z( L3 - Q1 Q+ U y h: Z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105300 & I U3 z8 a+ Z% X; p根据上述业务,该企业应交增值税8059.50425001530065859.50(元)应税所得额200000015000038059.504425001053001564140.50(元),应交所得税1564140.5033%516166.37(元)。 ; K9 i/ z1 p+ e* _5 d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以上非正常损失当年未报税务机关批准,则不允许在当年及以后年度抵扣;对于正常损耗,虽少了审批这一程序,但也要在证据确凿后才在当年扣除。不应当计入存货成本的费用! ?9 I- S(一)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及制造费用应计入当期损益,不得计入存货成本。例如,企业超定额的废品损失以及由自然灾害而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及制造费用,由于这些费用的发生无助于使该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不应计入存货成本,而应计入当期损益。 & w! w Y J* G+ N2 R, v(二)仓储费用指企业在采购入库后发生的储存费用,应计入当期损益。但是,在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下一个生产阶段所必需的仓储费用则应计入存货成本。例如,某种酒类产品生产企业为使生产的酒达到规定的产品质量标准所必须发生的仓储费用,应计入酒的成本而不是计入当期损益。 7 i6 v! Y7 z9 Q|- F(三)不能归属于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的其他支出,不符合存货的定义和确认条件,应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不得计入存货成本。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收发如何登记明细分类账材料核算包括材料收入的核算和材料发出的核算。企业的材料品种不一,规格复杂,收发频繁。如果材料供应不足,生产就会受影响;相反,如果材料储备过多,又会造成材料积压,影响资金周转。因此,企业必须认真地组织材料的明细分类核算,按材料品种、规格反映材料收发和库存数量和金额,按材料的类别反映材料资金的增减变化和占用情况。5 L. p. P( f5 s z3 J0 h材料明细分类核算应包括数量核算和价值核算两部分。材料收发、库存的数量核算,由仓库人员负责;价值核算由财会人员负责。根据这一要求,企业可以采用设置“两套账”或“一套账”的方式,进行材料的明细分类核算。0 r# Q+ 8 c* a1 f2 9 L所谓两套账方式,是指仓库设置材料卡片,核算各种材料收发结存的数量,财会部门设置材料明细分类账,核算各种材料收发结存的数量和金额。这种方式的优点是;两套账可以起到相互制约的作用;缺点是:重复记账,工作量大。8 a0 M; H+ Q$ c% f7 P所谓一套账方式。是指仓库按品种、规格设置的材料卡片与财会部门设置的材料明细分类账合并,实行“账卡合一”,即把材料卡片与材料明细分类账合并为一套账,由仓库负责登记数量,财会人员定期到仓库稽核收单,并在材料收发凭证上标价,登记金额,账册平时放在仓库。; k2 H QV; 材料卡片,是登记材料收发结存数量的明细记录,应按材料的品种、规格开设,根据收发料凭证,按日逐笔登记,序时地反映各种材料收发结存的实物数量。材料卡片应按材料类别和编号顺序排列,或按类别装订成活页账,以便保管。( p; Q- t. W材料明细分类账又称数量金额式明细账,由财会部门按材料品种、规格设置,采用收、发、余三拦式。登记方法是:根据收料凭证序时逐笔登记“收入”拦;根据发料凭证序时逐笔登记“发出”拦。从该明细账中,不仅可以取得各种材料的数量资料,而且可以取得各种材料的资金增减和占有的核算资料。# u j+ V/ p6 v# P采用实际成本计价时,由于企业的各种材料是分次分批购进的,而每次购进的材料,单价又往往不同。因此,在每次发料时,就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即究竟按哪一批的单价计价。企业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方法进行计价。但是,计价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的总分类核算如何记账+ s6 e4 o K* L i ) 材料核算包括材料收入的核算和材料发出的核算。; & X Q9 X3 X( z(1)材料收入的总分类核算。6 u7 g4 J6 I5 Q: . 1 D/ l1 v企业材料收入的来源有外部购入、自制、委托加工收回和盘盈等。7 m2 y7 S: z% dk对于结算凭证等单据与材料同时到达的采购业务,企业在支付货款,材料验收入库后,应根据结算凭证、发票账单凭证确认的材料收入成本,借记“原材料”账户,根据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不计入材料成本的)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一般纳税人企业,下同)账户,按照实际支付的款项,贷记“银行存款”或“应付票据”等账户。) 1 x h6 D- o6 n对于已支付货款或已开出、承兑商业汇票,但材料尚未运达的采购业务,应根据结算凭证、发票账单等,借记“在途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账户,贷记“银行存款”或“应付票据”等账户;待收到材料后,再根据收料单,借记“原材料”账户,贷记“在途材料”账户。# J- w1 V; q! ?1 l* G1 I对于材料已到,结算凭证未到,货款尚未支付的采购业务,可以按材料的暂估价格(或合同价格等)计价,暂估入账,借记“原材料”账户,贷记“应付账款”账户。下月初用红字作同样的记账凭证,予以冲回,以便下月付款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时,按正常程序,借记“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账户,贷记“银行存款”或“应付票据”等账户。/ D8 e A! v+ F采用预付货款的方式采购材料。根据有关规定预付材料价款时,按照实际预付金额,借记“预付账款”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已经预付货款的材料验收入库,根据发票账单等所列的价款、税额等,借记“原材料”账户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账户(小规模纳税企业应按价款、税额的合计数借记“原材料”账户),贷记“预付账款”账户;预付款项不足,补付货款,按补付金额借记“预付账款”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退回上项多付的款项,借记“银行存款”账户,贷记“预付账款”账户。自制、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并已验收入库的材料,应借记“原材料”账户,贷记“生产成本”、“委托加工材料”账户。* p$ W2 q h n企业接受其他单位以原材料作价投资时,按照税法的有关规定,投资方要视同销售缴纳增值税,接受投资的企业对于转入的材料应按照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不含税的材料价值,借记“原材料”账户,按照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账户,按照两者之和,贷记“实收资本”账户。; k; c0 T5 u$ R, F9 , Q企业接受捐赠的原材料等,按照税法的有关规定,捐赠方也要缴纳增值税,接受捐赠的企业对其收入的材料,应按照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不含税的材料价格,借记“原材料”账户,按照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账户,按照两者之和,贷记“资本公积”账户。q2 u5 |$ D% f- |% |从生产中回收的废料,应根据废料交库单估价入账,借记“原材料”账户,贷记“生产成本”等有关账户,以冲减材料费用。) B5 a K G4 D& r& L/ 购入材料在运输途中发生的短缺和毁损,应根据造成短缺毁损的原因,分别不同情况进行处理:属于定额内的合理损耗,应计入材料的采购成本,视同提高入库材料的单位成本,不另作账务处理;属于运输部门或有关单位等的责任造成的短缺毁损,应向有关单位或责任人索赔,按照赔偿请求单等所列的金额,借记“其他应收款”账户,贷记“应收账款”等账户。; y 4 Z% / u9 K$ L5 R在材料收入业务较少的企业中,材料收入的总分类核算可以根据收料凭证逐日编制记账凭证,并据以登记总分类账;在材料收入业务较多的企业中,则可以根据收料凭证,整理汇总,定期编制“收料凭证汇总表”,于月终一次登记总分类账,进行总分类核算。- W) O+ q/ Q& B(2)材料发出的核算。2 l; R9 I! y3 _! w企业根据“发料凭证汇总表”记账时,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产品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委托加工材料”、“在建工程”等账户,贷记“原材料”账户。如果企业将自制或委托加工的材料用于增值税的非应税项目,按照税收的有关规定,应视同对外销售计算缴纳增值税,借记“在建工程”等账户;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账户。! M$ o1 S( b6 O可见,按实际成本计价的材料收发核算,从材料日常收发凭证到明细分类账和总分类账全部是按实际成本计价的。这对于材料收发业务频繁的企业,材料计价工作量是极为繁重的。而且,在这种计价方式下,看不出收入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相比是节约还是超支,难以从账簿中反映材料采购业务的经营成果。因此,这种计价方法一般只适合材料收发业务较少的企业。对于材料收发业务频繁,且具备材料计划成本资料的企业,则应采用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方法。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收发如何登记明细分类账0 O! V$ L. v4 x m2 R) B0 g* m$ y9 La3 TZ! 2 3 x6 + W3 k9 z7 |b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方法进行收发核算的主要特点是:收发凭证按材料的计划成本计价,总账及其明细分类账按计划成本登记,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通过“材料成本差异”账户进行核算。! n4 H; Q9 G $ x4 d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材料明细分类核算,应设置三种明细分类账:) I/ V s0 S7 W(1)材料明细分类账。- H4 H . P$ 3 R$ w! P仓库应按材料的品种和规格设置一套既有数量又有金额的材料明细分类账或材料卡片。由于材料的收发都按固定的计划成本计价,因而这种明细分类账或材料卡片的收入和发出栏只记数量,不记金额,结存栏分别记数量和金额,但金额栏不必逐笔计算登记,可以在月末时,根据材料的结存量和计划单价计算登记。除仓库设置的材料卡片外,企业财会部门还应按仓库和材料类别设置只登记金额的材料明细账。该明细账根据仓库转来的材料收发凭证,按期归类汇总登记,反映各类材料资金的占用情况。它与仓库设置的材料卡片可以起到相互核对和相互控制的作用。 W# T! ? p0 & o_ L(2)材料采购明细分类账。J# q) L7 V3 T6 U) u+ _材料采购明细分类账是用来提供外购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详细核算资料。% Q- t# a$ a3 ?; g- a- y材料采购明细分类账,根据审核后的有关凭证,序时登记。借方金额根据付款凭证等有关单据,按实际采购成本登记;贷方金额根据计划成本计价的收料单登记。月终,将借方合计数与贷方合计数对比的差异,一次结转到材料成本差异明细分类账中去。对于只有借方金额而无贷方金额即已付款但尚未验收入库的在途材料,应逐笔转入下月的材料采购明细分类账内,以便材料验收入库时进行账务处理。0 l: _3 q) o, D/ |/ w9 n(3)材料成本差异明细分类账。* H$ J: Z& d( S% E7 k6 H, d材料成本差异明细分类账是用来反映各类或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额和差异率,为调整发出材料计划成本提供依据。材料成本差异明细分类账与材料采购明细分类账的设置口径应相一致。: G# C) F$ r4 B7 c/ r- w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S# M6 X9 p+ S4 F3 P+ n) / z+ d: 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额+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异额)/(月初结存材料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计划成本)7 F qu+ d$ k* A根据材料成本差异率,就可以将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其计算公式如下:) R/ U* x6 C+ |- Z* n: F* W# g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收发的总分类核算如何记账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方法进行收发核算的主要特点是:收发凭证按材料的计划成本计价,总账及其明细分类账按计划成本登记,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通过“材料成本差异”账户进行核算。8 o; _1 / N/ ? J# % o& L(1)材料收入的总分类核算。; % F2 a) ?5 h+ V对于结算凭证等单据与材料同时到达的采购业务,企业在支付货款,材料验收入库后,应根据结算凭证、发票账单等确定的材料成本,借记“材料采购”账户,根据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不计入材料成本的,下同)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一般纳税企业,下同)账户,按照实际支付的款项,贷记“银行存款”等账户。# d W* s; 8 f2 X- ; g企业采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采购材料,开出、承兑商业汇票时,应根据结算凭证、发票账单确定的材料实际成本,借记“材料采购”账户,根据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账户,按照应支付的全部款项,贷记“应付票据”账户。材料验收入库时,应根据收料单按计划成本计价,借记“原材料”账户,贷记“材料采购”账户。) k: g. , ?& ( 2 b采用预付货款的方式采购材料,根据有关规定预付材料价款时,按照实际预付金额,借记“预付账款”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已经预付货款的材料验收入库时,根据发票账单等所列的价款、税额等,借记“材料采购”账户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账户,贷记“预付账款”账户;预付款项不足,补付货款时,按补付金额,借记“预付账款”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退回多付的款项时,借记“银行存款”账户,贷记“预付账款”账户。) G. v& q9 r, 月份终了,根据已经付款或已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的收料凭证(包括本月付款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的上月收料凭证),按计划成本计价,借记“原材料”账户,贷记“材料采购”账户。根据“材料采购”账户计算材料采购业务成果,结转成本差异。当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时,应按节约额,借记“材料采购”账户,贷记“材料成本差异”账户;当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时,应按超支额,借记“材料成本差异”账户,贷记“材料采购”账户。2 v! g4 l: Z. 0 k& z对于发票账单已到,但尚未付款或尚未开出、承兑商业汇票的收料凭证,应根据结算凭证、发票账单等记载的实际成本和增值税额,借记“材料采购”、“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账户,贷记“应付账款”账户;同时,按计划成本,借记“原材料”账户,贷记“材料采购”账户,按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额,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账户。# Z3 V c6 o5 f. k I v8 G对于尚未收到发票账单等单据而材料已到的业务,应在月末按材料的计划成本暂估入账,借记“原材料”账户,贷记“应付账款(暂估应付款)”账户。下月初用红字作同样的记账凭证,予以冲回,以便下月付款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后,按正常程序,借记“材料采购”、“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账户,贷记“银行存款”或“应付票据”等账户。( k: y J k- k P9 I9 p# j企业入库的自制材料,应按计划成本计价,借记“原材料”账户,贷记“生产成本”账户;同时,结转材料成本差异。$ O d j% T- j购入材料在运输途中发生的短缺和毁损,应根据造成短缺毁损的原因,分别处理:属于定额内的合理损耗,应计入材料的实际成本,视同提高入库材料的单位成本;属于供货单位的责任造成的,如果货款尚未承付,应按短缺的数量和发票的单价计算拒付金额,填写拒付理由书,向银行办理拒付手续,然后按实际承付的数量和金额作出相应的账务处理;如已支付货款,应向供货单位索赔,冲减采购成本,借记“其他应收款”账户,贷记“材料采购”账户;属于尚待查明原因的途中损耗,应按采购成本,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账户,贷记“材料采购”账户,查明原因后,再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其中,经批准计入材料采购成本的超定额损耗,应借记“材料采购”账户,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账户。- x7 t9 k1 M) y0 O5 f8 g. f1 w/ A企业接受其他单位以原材料作价投资,应按照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借记“原材料”账户,按照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账户,按照收入材料的实际成本与增值税额之和,贷记“实收资本”账户;同时,按照收入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额结转材料成本差异,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账户。7 v z1 U N2 X6 $ n企业接受捐赠的原材料,应按照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借记“原材料”账户,按照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账户,按照收入材料的实际成本和增值税额两者之和,贷记“资本公积”账户;同时,按照收入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额结转材料成本差异,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账户。2 o: F. n! V H& S(2)材料发出的总分类核算。+ h- H9 _; J5 领用和退回的材料。属于生产和管理部门领用的材料,按计划成本结转,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账户,贷记“原材料”账户;属于企业在建工程领用的,按计划成本结转,借记“在建工程”账户,贷记“原材料”账户;属于独立销售机构领用的,按计划成本结转,借记“销售费用”账户,贷记“原材料”账户;生产车间退回剩余的材料,按计划成本结转,借记“原材料”账户,贷记“生产成本”账户;月末,结转生产车间已领未用下月仍需继续使用的材料,按计划成本结转(下月初用红字冲回),借记“原材料”账户,贷记“生产成本”账户。月末结转本月耗用材料等应分摊的成本差异(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用红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桥梁养护知识培训信息课件
- 2025年初创公司技术团队负责人的面试指南与预测题集萃
- 2025年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高新技术应用工程师备考策略与模拟题答案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B级练习题)强化训练试题及答案一
- 后端服务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B级船舶检验专业基础安全)测试题及答案二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B级船舶检验专业基础环境与人员保护)测试题及答案一
- 2025年篮球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
- 国家银行考试题库及答案
- 公钥可搜索加密协议:设计原理、安全分析与前沿探索
- 肿瘤常见急症及处理
- 2025年体彩代销者考试题库
- 田螺姑娘课文讲解
- 2025至2030聚乙烯醇缩丁醛(PVB)树脂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小学语文教师考试题库含答案
- 云南迪庆香格里拉市招聘治安联防人员8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5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二级子公司及重点三级子公司高管岗位选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船舶安全教育培训内容
- 幼儿园开学食品安全厨房培训
- 人工动静脉瘘闭塞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