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安全知识培训.ppt_第1页
电路安全知识培训.ppt_第2页
电路安全知识培训.ppt_第3页
电路安全知识培训.ppt_第4页
电路安全知识培训.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路安全知识培训 目录第1章电的概述第2章安全标志与安全色第3章电气设备及线路的安全技术第4章触电与急救 1 1什么是电电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它是物质内所含的电子等载流子运动时的一种能量表现形式 从实质上讲 电是一种能量 也常称作电能 电能的使用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 1 2电的分类1 交流电电流方向 大小随时间发生周期性变化的为交流电 在一个周期内的运行平均值为零 用AC表示2 直流电电流流向始终 不变的称为直流电 用DC表示 第1章电的概述 3 2 1安全标志的含义根据现行国家标准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2894 规定 安全标志是用以达到特定的安全信息的标志 由图形符号 安全色 几何图形 边框 或文字组成 包括提醒人们注意的各种标牌 文字 符号以及灯光等 标志安全标志是供生产巡检人员迅速 准确判断自己所处工作环境 达到安全生产目的的有效措施 2 2安全标志分类目前为止 我国的安全标志有86个 分为 禁止标志 警告标志 指令标志 提示标志等四大类 第2章安全标志与安全色 4 2 2安全标志分类1 禁止标志禁止合闸的含义是禁止人们不安全行为的图形标志 几何图形为白底黑色图案加带斜杠的红色圆环 并在下方用文字补充说明禁止的行为模式 作为现场常见的两种警告标志 禁止合闸 第2章安全标志与安全色 5 2 2安全标志分类2 警告标志警告标志的含义是提醒人们对周围环境引起注意 以免发生危险的图形标志 它的几何图形是黄底黑色图案加三角形黑边 在下方用文字补充说明当心的行为标志 作为现场常见的两种警告标志 注意安全 当心触电 第2章安全标志与安全色 6 2 2安全标志分类3 指令标志指路标志的含义是强志人们必须做出某种动作或采用措施的图形标志 几何图形是圆形 以蓝底白线条的圆形图案加文字说明 作为现场常见的两种警告标志 必须系安全带 必须带安全帽 第2章安全标志安全色 7 2 2安全标志分类4 提示标志提示标志的含义是向人们提供某种信息 如标明安全设施或场所等 的图形标志 图形以长方形 绿底 防火为红底 白色条加文字说明 作为现场常见的两种警告标志 紧急出口 避险处 第2章安全标志与安全色 8 2 3安全色安全标志要配相应的安全色 必要时增加补充标志及文字 1 含义 传递安全信息含义的颜色 2 分类 红 黄 蓝 绿四种颜色 分别是禁止 警告 指令和提示 3 电力系统和设备中的颜色用途 三线交流电中黄色标示A相 绿色标示B相 红色标示C相 淡蓝色标示N中性线 零线 黄绿双色标示保护地线 直流电中红色代表正极 蓝色代表负极 信号和警告回路用白色 在开关或刀闸的合闸位置上 应有清楚的红底白字的 合 字 分闸位置上 应有绿底白字的 分 字 第2章安全标志与安全色 9 3 1设备 线路额定值与安全用电的关系额定值 如果工作电流超过额定值 就会使设备发热 升温 烧毁 如果工作电压超额定值 就会铁心发热 绝缘击穿 烧毁 1 电气设备的额定值 电气量 如 电压 电流 功率 阻抗 功率因数等 非电量 如温度 转速 时间 气压 力矩 位移等 第3章电气设备及线路的安全技术 10 2 额定电压与设备安全的关系 保证设备额定电压与电网的额定电压相符 电网波动允许范围 如照明电压允许偏差5 电动机偏差 5 10 额定电压偏移过大 会使设备不能正常工作 甚至发生设备和人身事故 3 额定电流与设备安全的关系在额定电流下 不会影响绝缘性能 温度不会升高 若超过允许值 绝缘老化加剧 缩短设备寿命 严重会引发绝缘击穿短路事故 这是保证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条件 第3章电气设备及线路的安全技术 11 3 2供电设备的安全技术1 电力负荷 一级负荷 凡供电中断造成人身伤亡 给国民经济带来重大损失 二级负荷 凡供电中断引起质量下降 严重减产 局部地区性交通阻塞等 三级负荷 凡不属于一 二级负荷的用户 2 各级负荷对供电电源的要求 一级负荷必须由两个独立电源供电 二级负荷由两个回路供电 三级负荷的供电方式无特殊要求 第3章电气设备及线路的安全技术 12 3 2供电设备的安全技术3 变压器在运行中有下列异常现象时 应立即停止变压器的运行 音响很大且不均匀或有 辟啪 的爆裂声 油温过高 平时85 超过10 以上 仍不断上升 严重漏油 低于油面计指示的限度 油枕或防爆筒喷油 套管闪络放电或表面有严重裂纹 油质很坏 油色过重 出现炭质 第3章电气设备及线路的安全技术 13 3 3用电设备的安全技术1 电动机的安全技术 电机安装前应进行电气部分和机械部分检查 电机试车时全面检查电机及其开关控制设备和保护装置 电机运行应监视温度 电流 电压 振动 声音 气味等 2 照明装置的安全技术 电气照明按供电方式可分为工作照明和事故照明 电光源可分为热幅射光源和气体放电光源 第3章电气设备及线路的安全技术 14 3 3用电设备的安全技术3 照明电器的安全技术要求 灯具在室内安装高度不低于1 8m 潮湿场所不低于2 5m 室外不得低于3m 机床和行灯采用36V 特别潮湿 金属容器内大块金属物等采用12V 安装螺口灯头 火线入开关 再入保险 后入中心点 零线入螺纹处 插座安装左零线 右级为相线 每一照明回路灯具不能超过25具 不能超过15V 不能超过3kW 第3章电气设备及线路的安全技术 15 3 4电气设备及线路的保护电气设备及线路发生短路 接地 过载 断相及电网消失或过低时 会对设备和线路造成破坏 危及人身安全 引起火灾和爆炸 为此应采取技术保护措施 过电流保护 接地保护 断相保护 欠压保护 失压保护等 3 5过电压保护由于操作 故障 运行方式改变 雷击等原因 出现超过正常运行电压数值并危及绝缘的电压升高 称为过电压 过电压可分为 内部过电压 可因操作 故障 谐振 运行状况变化而激发 外部过电压 因雷击所致 第3章电气设备及线路的安全技术 16 3 6电气防火及防爆1 燃烧的条件 点火源 助燃物 可燃物三者缺一不可 2 引发电气火灾与爆炸的原因 电气线路和设备过热 电火花和电弧 静电放电 电热设备不按安全要求使用 3 爆炸危险场所应使用防爆型设备 防爆标志为EX 4 清除和防止静电火花方法 工艺控制 静电接地 增湿 加入静电添加剂 利用静电中和器和静电屏蔽等 第3章电气设备及线路的安全技术 17 3 6电气防火及防爆5 发生火灾切断电源的要求 按规定的操作程序拉闸 切勿带负荷拉刀闸 使用有绝缘柄的工具剪断电线 防止发生短路 断电范围不宜过大 做好临时照明 6 带电灭火的安全要求 可能发生接地故障 做好防止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触电 带电灭火应使用不导电的灭火剂 做好保护措施才能采用泄漏电流小的喷雾水枪灭火 对架空线灭火时 人体位置与带电体之间仰角不超过45 遇带电导线断落地面 划出8 10m警戒区 避免跨步电压 第3章电气设备及线路的安全技术 18 3 7电气防火及防爆1 绝缘电阻的测量 测量100 1000V电气设备或回路的绝缘电阻应使用500V或1000V的摇表 测量1000V以上电气设备或回路的绝缘电阻应使用2500V或5000V的摇表 测量24V及以下的部件的绝缘电阻应选用500V的摇表 2 电气测量工作中的一般安全要求 正确选用仪表的种类 准确度和量程 高压测量 应填写第一种工作票 至少由两人进行 一人操作 一人监护 测时要使工作人员距离带电体不小于允许的安全距离 高压回路测量时 所携带仪表均应经互感器接入 第3章电气设备及线路的安全技术 19 4 1电气事故电气事故是电气安全工程主要研究和管理的对象 掌握电气事故的特点和事故的分析情况 对做好电气安全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 特点 危害大 事故的发生伴随着危害和损失 严重的不仅带来经济损失 甚至还可造成人员伤亡 据有关部门统计 我国触电死亡人数占全部事故死亡人数的5 左右 危害直观识别难 电看不见 听不见 嗅不着 所以不具备人们的识别特征 电所引发的危害不易被人察觉 识别和理解 因此 电气事故往往来得碎不及防 潜移默化 所以给电气事故的预防和人员的教育培训带来难度 第4章触电与急救 20 4 1电气事故1 特点 涉及及领域广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A 电气事故不局限在用电领域的触电 设备和线路故障等 在一些非用电场所 因电能释放也会造成灾害和危害 B 电能使用极为广泛 不论是生产还是生活 都广泛使用电 哪里使用电 哪里就有可能发生电气事故 哪里就必须考虑电气事故的防范 防范研究综合性强 电气事故的机理除电学之外 还涉及许多学科 因此 电气事故的研究 不仅是研究电学 还要同力学 化学 生物学 医学 等许多其他学科的知识综合起来进行研究 第4章触电与急救 21 4 1电气事故2 电气事故的类型根据能量转移论的观点 电气事故由于电能非正常的作用于人体或系统造成的 根据电能的不同作用形式 电气事故分为触电事故 静电危害事故 雷电灾害事故 电磁场危害和电气系统故障危害事故等 触电事故 当人体因接触或接近带电体而引起局部受伤或死亡的现象称为触电 按照触电的构成方式 触电事故分为电击和电伤 静电危害事故 静电是由静电荷或电场能量引起的 雷电灾害事故 是大气中的一种放电现象 具有电流大 电压高的特点 其能量释放出来能形成极大的破坏力 可能会引起火灾 爆炸和损坏建筑物和构架物 第4章触电与急救 22 4 1电气事故2 电气事故的类型 射频电磁场的危害 射频指无线电波的频率或者相应的电磁振荡频率 泛指100kHz以上的频率 在磁场的作用下 人体因吸收辐射能量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如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障碍 植物神经紊乱 眼睛损伤等 在高强度的射频磁场作用下 可能产生感生放电 会造成电引爆器件发生意外引爆 电气系统故障危害 是指由电能在输送 分配 转换过程中失去控制而产生的 断线 短路 异常接地 漏电 误合闸 电气设备或电器元件损坏 电子设备受电磁干扰而发生误动作等都属于电路故障 故障体现 引起火灾和爆炸 异常带电 异常停电 第4章触电与急救 23 4 1电气事故2 电气事故的类型 射频电磁场的危害 射频指无线电波的频率或者相应的电磁振荡频率 泛指100kHz以上的频率 在磁场的作用下 人体因吸收辐射能量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如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障碍 植物神经紊乱 眼睛损伤等 在高强度的射频磁场作用下 可能产生感生放电 会造成电引爆器件发生意外引爆 电气系统故障危害 是指由电能在输送 分配 转换过程中失去控制而产生的 断线 短路 异常接地 漏电 误合闸 电气设备或电器元件损坏 电子设备受电磁干扰而发生误动作等都属于电路故障 故障体现 引起火灾和爆炸 异常带电 异常停电 第4章触电与急救 24 4 2电流对人体的作用电流对人体作用的规律 可用来定量地分析触电事故 也可运用这些规律 科学地评价一些防触电措施和设施是否完善 科学评定一些电气产品是否合格等 作用于人体电流可划分为三级 感知电流 引起人的感觉的最小电流 有效值 下同 称为感知电流 实验证明 成年男子平均感知电流约为1 1mA 成年女性约为0 7mA 摆脱电流 超过感知电流并不断增大时 触电者会肌肉收缩 发生痉挛而紧握带电体 不能自行摆脱带电体 人触电后能自行摆脱电源的最大电流称为该摆脱电流 一般成年男子平均摆脱电流约为16mA 成年女性约为10 5mA 儿童较成年人小 致命电流 在较短时间内危及生命的电流 电流达到50mA以上 就会引起心室颤动 有生命危险 100mA以上的电流 则足以致死 而接触30mA一下的电流通常不会有生命危险 不同电流对人体的影响见下表 第4章触电与急救 25 4 2电流对人体的作用不同电流对人体的影响 第4章触电与急救 26 4 2触电急救发现有人触电 切不可惊慌失措 束手无策 应按 迅速 就地 准确 坚持 八字原则 根据触电的具体情况 进行相应的救治 1 脱离电源 对于低压触电事故 可采用 拉 切 挑 拽 和 垫 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对于高空触电事故 可采用 A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 B戴上手套 穿上绝缘靴 用相应绝缘等级的绝缘工具拉开开关 抛掷裸金属线使线路短路接地 迫使保护装置动作 断开电源 第4章触电与急救 27 4 2触电急救发现有人触电 切不可惊慌失措 束手无策 应按 迅速 就地 准确 坚持 八字原则 根据触电的具体情况 进行相应的救治 2 现场急救方法 畅通呼吸道 人工呼吸法 人的心脏和大脑需要不断地供给氧气 如果中断供氧3 4分钟就会造成不可逆性损害 在常温下 人缺氧4 6分钟就会引起死亡 人工呼吸法是在触电者呼吸停止后应用的急救方法 第4章触电与急救 28 4 2触电急救 人工呼吸法 操作步骤如下 A使触电者鼻孔 或口 紧闭 救护人深吸一口气后紧贴触电者的口或鼻向内吹气 如下图 为时约2秒钟 B吹气完毕 立即离开触电者的口或鼻 并松开触电者的鼻孔 或嘴唇 让他自行呼气 为时约3秒钟 第4章触电与急救 放松换气 贴紧吹气 29 电路安全知识培训 pptx 4 2触电急救 胸外心脏挤压法 是在触电者呼吸停止后应用的急救方法 操作步骤如下 A救护人跪在触电者一侧或骑跪在其腰部两侧面 两手相迭 手掌根部放在心窝上方 胸骨下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处 如下图所示 第4章触电与急救 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示意图 30 4 2触电急救B掌根用力垂直向下 脊背方向 挤压 压出心脏里面的血液 如下图所示 对成年人应压陷3 5cm 每秒钟挤压一次 每分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