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上元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天教案 新人教版(1).doc_第1页
江苏省南京市上元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天教案 新人教版(1).doc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秋天章、节第三单元课时第 1 课时课型略读课文教学目标1、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2、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3、品读本文优美的语言和意境。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反复吟诵,感悟诗句的含义。2、体会诗歌清远、闲静的意境美。教学过程教师复备一、导入新课: 背景音乐:在希望的田野上突出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更是洋溢着欢乐的季节。二、疏通字词,整体感知1、字词学习肥shu( 硕) q( 栖 )息 乌ji( 桕) 梦mi( 寐) 清li( 洌 )枯h ( 涸 ) lin( 镰 )刀 x shui( 蟋蟀 ) lio ku( 寥阔 )丁丁(zhng zhng) 背篓(bi)(lu) 青鳊(bin)鱼 芦篷(l)(png) 归泊(b)丁丁: 伐木声 肥硕:这里指果实又大又饱满。 栖息: 停留,休息(多指鸟类)。 廖阔:高远空旷。 枯涸: 干涸,没有水了。 清洌:水清。 梦寐: 睡梦。 幽谷:幽深的山谷。2、朗读文章 整体感知诗意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请人范读,学生点评全班齐读3、诗人用最精粹的语言绘出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三节诗组成了三幅复合画面,请同学们为诗中的三幅画面各拟一则标题。 (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和少女思恋图。)4、全班再次朗读,体会文章创设了一种怎样的情境?(闲静、悠远、轻柔、舒缓。)5、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喜悦之情,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三、品味语言1、你最喜欢这首诗的那些句子,读一读,并简要说出你喜欢的理由。(至少两句,以比喻、拟人为主。)2、四人小组交流讨论。3、请小组派代表发言,全班交流探讨,教师点评总结发言。主要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教学过程教师复备四、问题探究 你认为这首诗优美的意境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探究一美在声音露珠的“滴答”,伐木的“丁丁”声,婉转的牧笛声 探究二美在动作撒网干脆,收网利索,摇船轻快 探究三美在神态欣然的笑脸,忘我的陶醉,热切的痴迷五、拓展提升1、 请同学将课文与美国诗人狄金森的秋景比较阅读,说说两位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从思想感情来说都表达了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2、 现在正值秋天,在你眼中,秋天是怎样的?(学生当堂练笔,然后交流作品。)3、举出与秋天有关的成语和诗句成语:诗句:六、教师小结附:板书设计 山谷伐木 农家丰收图- 稻田收割 悠远、闲静 背篓装瓜果 轻柔、舒缓秋天 渔夫捕鱼 (喜爱、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