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第六单元阅读练习07中考各地曹刿论战练习一、2007年资阳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甲文)课文第二、三段(乙文)赵将廉颇之后嗣廉范,任云中郡守。一日,会匈奴大入塞,故事虏人过五千,移文旁郡。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虏众盛而范兵不敌。会日暮,令军士各交缚两炬三头热火,营中星列。虏遥望火多,谓汉兵救至,大惊。待旦将退,范乃令军中褥食,晨往赴之。俄而,斩首数百级,虏自相践踏,死者千余人。虏由此不敢复向云中。注释:廉范:廉颇的后代。故事:按旧例。虏:敌人。移文:发文书。传檄:发出紧急公文。交缚:交叉缚扎。热火:点火。星列:象星一样布满。待旦:等到天亮。褥食:在睡垫上把早饭吃了。2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3分)望其旗靡( ) 会匈奴大入塞( )俄而,斩首数百级( ) 范兵不敌( )公将鼓之( ) 范乃令军中褥食( )21用“/”划出下边一句话的朗读停顿。(1分)虏 众 盛 而 范 兵 不 敌。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译: 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译: 23长勺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作战中,曹刿两次抓住战机,出奇制胜,第一次是在 之时,第二次是在 之时(用原文填空,2分)。 乙文中,廉范在众寡不敌的情况下,也表现出高超的指挥才能。廉范在作战中采用的妙招是 。(可用原文作答,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24曹刿、廉范这两位军事家指挥作战时,既能做到 ,又能做到胆大而心细,因此取得战争的胜利。(2分)二、2007年湖北省潜江市、仙桃市、江汉油田初中毕业生语文学业考试语文试题甲曹刿论战第一段乙文公伐原,令以三日之粮。三日而原不降,公令疏军而去之。谍出曰:“原不过一二日矣!”军吏以告,公曰:“得原而失信,何以使人?夫信,民之所庇也,不可失也。”乃去之,及孟门,而原请降。(国语文公伐原)(12分)【注释】原原国,姬姓小国。令限令。疏军撤兵。疏,散、撤。谍刺探军情的人。信信用。庇庇护,即赖以生存。孟门原国地名。8解释加点词的意思。(2分)(1)又何间焉( ) (2)公令疏军而去之( )9下面句中加点虚词的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2分)a可以一战 何以使人 b得原而失信 登轼而望之 c其乡人曰 门人弟子填其室 d令以三日之粮 闻寡人之耳者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1文段理解。(6分)(1)甲文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在对话中,曹刿的“ ”和鲁庄公的“ ”都得到了鲜明的再现。(用文中的词语作答)(2)甲乙两文都是写战争的,但从战争阶段的角度来看有所不同,甲文写的是 ,乙文写的是 。(3)甲乙两文都强调政治上 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文中都有反映这一重要思想的典型句子,如甲文中的画线句,乙文中的“ ”这一句。三、镇江市200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卷甲 课文第一、二两段乙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日:“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日:“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馀,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古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令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耉,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 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 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注释】既:尽。 司马:统帅军队的高级长官,指子鱼。 重(chng):重复,再次。二毛:头发斑白的人。 亡国之馀:亡国者的后代。宋襄公是商朝的后代,商亡于周。勍(qng)敌:强敌。 胡耉(gu):很老的人。 儳(chn):杂乱不整齐,此指不成阵势的军队。12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弗敢专也( ) (2)忠之属也( ) (3)遂逐齐师( ) (4)阻而鼓之(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4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凛”。战前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2分) 15造成长勺之战和泓水之战不同结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16曹刿和子鱼在作战思想上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回答。(3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各地中考题(一)河北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全文,回答59题。(13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妄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丧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 (1)邹忌修八尺有余 修: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私: 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 7、“门庭若市”的字面意思是 现在用来形容 。(2分)8、邹忌向齐威王进谏的方式与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刘禅进谏的方式有什么不同?(3分) 9、阅读本文后,你对“忠言逆耳”这个成语又有了怎样的理解?(3分) (二)梧州卷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二,三段回答8.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1)臣之妻私臣()(2)朝廷之臣莫不畏王()(3)时时而间进()(4)期年之后()9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谤讥于市朝”中的“谤讥”在此有贬意,是“讥讽”的意思。b“闻寡人之耳者”的“闻”是“使听到”的意思。c翻译“皆朝于齐”时,应按“皆于齐朝”的语序来翻译。d“皆以美于徐公”一句,在“以”的后面省去了“我”。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译文:_ _(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译文: 11选段的语言很有特色,请举一例加以说明。(2分) 答:_ (三)金华卷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二,三段回答2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臣之妻私臣 王之蔽甚矣 闻寡人之耳者 皆朝于齐 21请依据下面卡片中的提示释义或根据意思从选段中找出例句,将卡片填写完整。(2分)文言虚词积累卡片 编号:006词例 句意 思于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在到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译文: 23根据选段内容完成下联。(3分)上联:邹忌现身说法巧进谏 下联: (四)黄冈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全文,完成915题。(15分)9解释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朝服衣冠( )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10翻译下列文言语句。(2分)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文: 11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3分) 12邹忌成功说服齐威王纳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着怎样的启示。(2分) (五)长沙卷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全文,按要求答题(共41分)9、下列各组词语意见相近的一项是 ( )a、 孰 吾与徐公孰美 b、 朝 朝服衣冠孰视之 皆朝于齐c、市 门庭若市 d、间 时时而间进能谤讥于市朝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10、翻译下列句子。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译文:_ _ _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今齐地方千里 b、先帝不以臣卑鄙c、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d、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12、妻、客都认为邹忌“美于徐公”,而说话的语气不同,请简要分析。_ 13、从邹忌进谏、齐威王纳谏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请就一个方面谈谈。(3分)_(六)铜仁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全文,完成1113题。(15分) 11朗读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邹忌/修八尺/有余 b臣/诚知/不如徐公美。c王之蔽/甚矣! 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3分)a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b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c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d闻寡人之耳者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13根据文章内容按要求填空。(4分)文章标题中的“讽”,是讽喻的意思,特指 ;邹忌以 设喻,讽谏齐王除蔽纳谏;齐王接受劝谏采纳群言,修明政治,获得了 的巨大成效。14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译文: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译文: (七)河南卷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822题。 (共10分) (一)邹忌讽齐王纳谏二,三段 (二)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 (节选自新序)注:出亡:国亡后出逃。发政举事:施政做事。侍御:侍从妃子。被:穿上。谄谀:谄媚奉承。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臣之妻私臣 私: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分)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译文: 20邹忌的进谏为什么能让齐威王称“善”?(2分) 21齐威王和宋昭公的周围同样都有谄谀者,然而齐国能够“战胜于朝廷”,宋昭公却不得不“出亡”,结合语段说说造成这样不同结局的原因有哪些。(2分) 22从上面两个语段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2分) (九)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短文,完成11-14题。(15分)【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慰问、吊唁)。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品行不好),使臣受吏民之垢(谦虚的说法,意为担任楚国的宰相),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患祸隐伏在那里)。”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越把自己看得低),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选自贾谊集)11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b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c一国吏民/皆来贺d今/齐地方/千里1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4分)(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孙叔敖为楚令尹 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 14邹忌向齐王、“老父”向孙叔敖进言分别用了什么方法?在与人交往中,你更欣赏哪一种?请说说理由。(5分) 07中考 愚公移山一、龙岩 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龇,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6解释下列加点的字。(3分)惩山北之塞 ( ) 吾与汝毕力平险 ( )河曲智叟亡以应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甚矣,汝之不惠! 译文: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译文: 8你从“愚公移山”这则故事中得到了哪些启示?(3分) 二、恩施 阅读愚公移山,按要求答题。2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惩( )山北之塞 甚矣,汝之不惠( )25请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下面这一劳动场面描绘出来。(愚公)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26第二段可分为三层,请用文中语句写出二、三层大意。第一层:面山而居第二层: 第三层: 27本文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赞同愚公的做法?为什么?(2分) 答: 三、兰州市(一)阅读愚公移山三、四两段,完成12一15题.(12分)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毛: 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 惧其不已也 已: 无陇断焉 断: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何苦而不平? 14从课文学习中知道, “阴”“阳”二字在和山水名称相连时,多指和山水相关的方位,如 “河阳”“汉阴”等。我国很多城镇名称就是这样形成的。请分别写明下列城市所处山水的位置。(2分) 江(长江)阴_; 洛(洛河)阳 _; 衡(衡山)阳_; 华(华山)阴_; 15在人和山这对矛盾中,愚公和智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愚公认为:子孙无穷,人力无限,而山不加增,人定胜山;智叟认为:人是“残年余力”,山却高大难平,愚公不自量力。你的看法呢?谈谈你对二人的评价。(4分) 曹刿论战答案20倒下 正遇上 一会儿 抵挡 助词,无实义 就21虏 众 盛 而 范 兵 不 敌。22(1)第一次击鼓气士气大振,第二次击鼓士气有所衰退,第三次击鼓士气消逝怠尽。 (2)吏想发紧急公文向旁边的郡县求救,廉范不肯,亲自率领士兵抵抗。23彼竭我盈,(故克之);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2分) 令军士各交缚两炬三头热火,营中星列;范乃令军中褥食,晨往赴之。(2分)24知己知彼 或抓住战机。(答出其中一点即给分)答案8(1)参与 (2)离开,离去。(2分。每小题1分,意对即可。) 9b(2分) 10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明察,也要以实情判断。(或: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 2分。直译或意译均可,酌情评分。) 11(1)远谋 鄙 (2)战前准备(或:战前谋划、条件准备) 战争过程(或:战争经过及结果) (3)取信于民(意近即可) 夫信,民之所庇也,不可失也。(或答“得原而失信,何以使人?”或将两句齐答,均可)(6分。每空1分。)答案12(4分)(1)个人专有(2)尽力做好本分的事(3)追赶,追击(d)击鼓(进军)(答对一个1分)13.我看他们的车印杂乱,看他们的旗子都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14(2分)战前鲁庄公的“鄙”表现在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上。(意思对即可。若谷原文“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和“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则不给分:若答这两句的翻泽,给1分。)15(2分)长勺之战胜利的根本原因在于鲁庄公取信于民,并能听从曹刿的指挢;泓水之战火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宋襄公自以为是,不接受子鱼的正确意见。(意思对即可)16(3分)不设统一答案。相同点1分,举例各1分。示例:相同之处是两人都重视观察敌情,善于捕捉有利战机机。曹刿选择“齐人三鼓”后的时机发动进攻:子鱼主张“其米既济”的时机发动进攻。邹忌讽齐王纳谏答案答案:5、(1)长,这里指身高 (2)偏爱6、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受下等奖赏。7、门口和庭院里像市场一样(热闹) 交际来往的人很多8、邹忌用自身小事和切身感受对齐威王委婉讽劝;诸葛亮则用奏表向刘禅直接进言劝谏9、忠言未必逆耳,诚恳劝告别人的话如果让人听起来很舒服,劝说效果会更好。答案:(二)(12分)8(4分,每空1分)私:偏爱莫:没有,没有人间:间或,偶然期年:满一年9(2分)a10(4分)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啊!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11(2分)指出特色(1分),举例(1分)。示例:语言简洁。(1分)如:王曰:“善。”一句,作者仅用一“善”字便把齐威王的态度简括了。(1分)(二)20偏爱 因受蒙蔽而不明 使听到 朝见21对 比 能谤讥于市朝(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皆朝于齐22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大臣、官吏、百姓,可得上等奖赏。23略。如:齐王开张圣听振国威 又如:臣民面刺齐王受上赏评分标准:第20题4分,每小题1分。第21题2分,每格0.5分。第22题2分,意思对即可。第23题3分,内容符合要求,宽对即可。9(1)穿戴;(2)偏爱。(2分,每题1分)10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2分,如关键词语漏掉或错译,酌情扣分)11(1)宫中的嫔妃和身边的亲信偏爱齐王;(2)朝中的大臣害怕齐王;(3)举国上下的人都有求于齐王。(3分,每条1分)12说话要注意对象,要讲究方式方法。(2分,言之成理即可)9、c 10、所有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以得到上等的奖赏。或 所有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大臣、官吏、百姓,可以得到上等的奖赏。 11、c12、妻子的回答用的的反问的句式,语气非常肯定,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赞美;客人用的是一种陈述的语气,语气平淡,是一种礼节性的应对。13、(1)邹忌善于进谏,给我的启示是:在生活中,在与人的交往中,在提意见时,我们要讲究说话的技巧,要看对象,注意场合,要得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对方心悦诚服。(还可从勇气和自知之明等方面谈)(2)威王纳谏给我的启示: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要胸怀宽广;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有利于自己的成长。(可从个人、治国或工作、学习等方面)(一)文言文阅读 20分11.a 12.b 13(依次为)下对上用委婉曲折的言词进行规劝,1分。 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事(或“与徐公比美这件生活中的事”)1分;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2分;只答“战胜于朝廷”只给1分。14.我跟城北徐公(相比),谁漂亮? (基本意思正确,1分;“孰”答对1分) 一年以后,有人即使想规劝,也没有什么说的了。(基本意思正确,1分;“期”、“虽”,每字各1分)三、古诗文阅读 (共14分)18(1)偏爱 (1分)(2)当面 (1分) (共2分)19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太深了 (逗号前后各1分。共2分)20从日常小事人手,以家比国,以己比君 使用排比的方式,增强语势,有力阐明了自己的观点语言委婉含蓄,使对方受到启发 处处为国为君着想,晓以利害 (答出其中一点,言之成理即可。2分)21齐国有邹忌这样善于进谏的大臣,齐威王也善于纳谏。而宋昭公却一直被谄谀者包围,听不到谏言 (齐国、宋国情况各1分。齐国情况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共2分)22示例:给别人提意见要注意方式(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批评和建议 要保持清醒的 头脑,不要被阿谀奉承者蒙蔽 要及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
- 2025湖南省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第一批招聘21人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实验学校招聘1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
- 2025江苏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专业化青年人才定岗特选人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2025年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杏东中学招聘1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河南洛阳市东方人民医院招聘39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4月福建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所属事业单位厦门市标准化研究院简化程序招聘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人员2人模拟试卷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北京丰台区新村街道办事处招聘城市协管员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5春季河北建设集团校园招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5年哈尔滨市香电幼儿园招聘3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稳评从业人员培训考试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招聘乡村医生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燃气入户安检课件
- 预防静电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临时用电专项施工方案(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 2025党校中青班入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咖啡饮料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战略规划报告
- 小学生科普课件向日葵
- 铁路工务介入管理办法
- 25年一建建筑实务真题及答案
- 烈士陵园介绍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