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课件).ppt_第1页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课件).ppt_第2页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课件).ppt_第3页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课件).ppt_第4页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进行农业区位 发展条件 影响因素 分析 自然条件 气候 光照 热量 降水 热量 降水的组合状况 昼夜温差 地形 土壤 水源 土地面积大小或地价高低 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 交通 政策 工业基础 开发历史 悠久 经验丰富 劳动力 数量 素质 科技 机械化水平 温固知新 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美国为例 几种世界出口量第一的农产品 世界最高的劳动生产率 美国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2 2 平均每个劳动力可供76人消费 不仅满足本国需要 还可以有1 3 2 5的农产品用于出口 每10个农民可以养活的人口数 美国农业生产如此发达 你能运用农业区位进行分析吗 想一想 探究活动 看图分析美国农业生产的自然区位条件 一 美国农业生产条件 一 自然条件 1 气候条件 处于北纬25 49 大部分属温带和亚热带 水热条件适宜栽培农作物 适宜发展种植业的地区 东南部 中部 太平洋沿岸地中海气候区 25 N 49 N 2地形条件 地形分为三大纵列带 东部为低矮的山地 中部为平原 西部为山地 在落基山脉与阿巴拉契亚山脉之间为广阔的中央大平原 地形平坦而广阔 土壤肥沃 有利于农业机械耕作和大规模经营 想一想 美国农业生产条件除了地形 气候还有那些优越自然条件 土壤肥沃 密西西比河 五大湖利于灌溉 自主探究一 1 从水热条件分析 美国哪些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 2 北方冷空气可以侵袭到墨西哥沿岸 甚至可达佛罗里达州南部 使气温骤降 亚热带作物遭受冻害 为什么冷空气的影响范围如此广大 3 分析地形对美国农业的影响 1 适宜发展种植业的地区 东南部 中部 太平洋沿岸地中海气候区 2 美国的地形分为三大纵列带 中央大平原贯通南北 冬季来自北方的极地冷气流可以长驱南下 直达墨西哥湾沿岸 甚至可达佛罗里达州南部 短时间内气温骤降 下降20 左右 形成大风雪 寒潮天气 对南方的亚热带作物造成冻害 3 中部大平原 地势平坦开阔 土壤肥沃 有利于农业机械耕作和大规模经营西部高原山地 海拔较高 热量不足 降水较少 适宜发展以牧牛为主的畜牧业 二 社会经济条件 1 追求经济效益 2 交通运输条件 3 国家的政策与法规 首要因素 发达便捷 重要因素 小结 一 美国农业生产条件 一 自然条件 1 气候 2 地形 3 土壤 4 水源 二 社会经济条件 1 交通2 政策与法规支持3 市场4 科技力量雄厚 合作探究 读图分析东北地区是中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地形平坦 开阔 黑土广布 土壤肥沃 河流灌溉水源便利 市场广阔 陆路交通发达 机械化程度较高 国家政策支持 地广人稀 黑龙江 黑龙江 松花江 3 实行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目的 根据不同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 以及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 对种植业和畜牧业进行合理布局 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 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定义 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指一个地区专门生产一种或几种农畜产品 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专业生产区 二 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1 美国农业生产布局的最主要特征 乳畜带 玉米带 混合农业区 小麦区 小麦区 畜牧和灌溉农业区 棉花带 亚热带作物带 小麦和林牧业区 水果和灌溉农业区 密西西比河下游气候资料 合作探究 根据材料分析密西西比河下游形成广大的棉花带 此区域生产棉花的有利自然条件是什么 热量充足 降水丰富 平原地形 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 密西西比河灌溉水源便利 生长后期天气晴朗光照充足 5 从地形和气候条件来分析 农业区 带 形成的原因 西部高大的山系阻挡了来自太平洋上的暖湿气流 降水稀少 形成干旱 半干旱区 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需要灌溉才能发展农业 五大湖及东北部地区 气候湿冷 土地贫瘠 适宜牧草生长 城市和人口密集 市场广阔 乳畜带以南 中央大平原中北部 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 春夏气温较高 雨量适中 无霜期约半年 中部平原的中部和北部 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 雨热同期 灌溉便利 北部是春小麦 中部是冬小麦 分布在中部平原南部 35 N以南 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 纬度低 热量充足 春季降水多 秋季干燥 适合棉花生长 西部落基山和高原盆地区 干旱少雨 面积广阔 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以上 多天然牧场 返回目录 三 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1 背景 过度垦荒和破坏植被导致 黑风暴 2 对策 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节水农业精确农业 处方 农业 3 政策 限耕政策 休耕政策 补贴政策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 生态农业 按照持续发展的观点 把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农村经济有机结合起来的持续发展模式 它最大优势在于减少污染 降低成本 保护生态环境 有机农业 在肥料的利用上 不是大规模投施化肥 而是使用粪肥和绿肥 这样避免了土壤的酸化 板结及环境污染 做到秸杆还田 补偿土壤有机质肥力 维护农业生态环境向良好方向发展 精确农业 指的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 GPS 地理信息系统 GIS 连续数据采集传感器 CDS 遥感 RS 变率处理设备 VRT 和决策支持系统 DSS 等现代高新技术 获取农田小区作物产量和影响作物生长的环境因素 如土壤结构 地形 植物营养 含水量 病虫草害等 实际存在的空间及时间差异性信息 分析影响小区产量差异的原因 并采取技术上可行 经济上有效的调控措施 区域对待 按需实施定位调控的 处方农业 4 保护性耕作 5 美国农业的发展政策对我国借鉴意义 我国发展农业生产 也必须制定一系列保护耕地和农业生产环境的政策 法规和计划 推广大量农业新技术 采用因地制宜 切合实际的对策 以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免耕 播种前不单独进行土壤耕作 作物生长期间不进行土壤管理而在茬地上直接播种 休耕 指在同一块土地上种一年停一年 第三年再耕种 轮作 在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在季节或年度间轮换种植不同作物或复种组合的一种种植方式 问题 措施 水资源缺乏 植树造林 水土流失 滴灌 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 病虫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 土壤肥力下降 休耕与轮作 土壤侵蚀 基因工程 粮食短缺 免耕 合作学习 将左右两边的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小结 美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生产条件 生产的地区专门化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概念依据目的意义农业带 背景目的方式政策 读图完成下列题目 1 图中 区所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试分析其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 1 商品谷物农业自然条件 地势平坦开阔 土壤深厚 肥沃 水源充足 气候温和 降水丰富 夏季湿润 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广阔 交通运输便利 地广人稀 农业科学技术先进 机械化水平高 28 读图 图中数据表示年等降水量 单位 mm 回答下列问题 共11分 3 A地农业生产最突出的区位优势条件以及与之对应的农业生产特点分别是什么 2分 1 概括描述美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 3分 1 总体上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减少 2分 西北沿海降水较多 1分 3 土地平坦广阔 耕地面积广大 1分 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 1分 图10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 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格 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79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 完成27 28题 27 图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A 土地此生盐渍化加剧B 空气湿度明显增加C 干旱 洪涝频率减小D 水生生物物种增加28 目前有利于促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A 推广蔗基鱼塘B 推广水稻种植C 发展节水灌溉农业D 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2011年安徽高考 A C 3 近三年来 云南省遭受了持续特大干旱 应对持续干旱 该省农业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 请列举两项 3 修建农田水利设施 寻找地下水 采用耐旱作物品种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发展节水农业 2012年天津卷高考 图3所示区域内自南向北年降水量由约200mm增至500mm左右 沙漠地区年降水量仅50mm左右 据此完成9 11题 9 图中甲地区夏季降水量最接近A 50mmB 150mmC 200mmD 250mm10 解决该区域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 引湖水灌溉 海水淡化 改进灌溉技术 建水库调节径流A B C D 11 甲地区农业发达 其成功之处在于A 提高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B 调节了降水的季节分配C 调节了降水的年际变化D 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 A B D 34 32分 根据材料和下图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 一个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往往受另一个区域物质运动的影响 3 简述该区域或泥沙主要来源区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12分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如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改善排灌条件 推广节水技术和优良品种等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 如退耕还林还草 保持水土 治理盐碱地和风沙地 建设农田防护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