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外汇与汇率 第一章外汇与汇率 1. 什么是外汇?外汇是国际汇兑的简称,从本质上讲是以本国货币兑换成外国货币,从而相应地把这部分资金转移到国外。概括地说,外汇指的是外币或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债权债务结算的各种支付手段。从形态上说,外汇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即动态含义的外汇和静态含义的外汇。动态含义的外汇是指把一国的货币兑换成另一国的货币,借以清偿国际间债权债务关系的行为或活动。这种行为或活动并不表现为直接运送现金,而是采用委托支付或债权转让的方式,结算国际间的债权债务。如出口企业和进口企业收付货款,办理结汇就是一种外汇行为,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外汇买卖和银行同业之间的外汇买卖就是一种外汇经营活动。静态含义的外汇是指外币和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这种支付手段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1) 可以用于国际结算的银行存款;(2) 可以用于国际结算的商业汇票;(3) 可以用于国际结算的银行汇票;(4) 可以用于国际结算的银行支票;(5) 可以用于国际清偿的外国政府国库券、长短期政府证券;(6) 可以用于国际清偿的公司债券、股票、息票等;(7) 可以用于国际结算的外国钞票;(8) 其它有外汇价值的资产,如黄金等。其中,外国钞票是否属于外汇,要看它是否能在国外自由流通,或者能否在该国自由购买商品。按照静态的含义,作为国际支付手段的外汇必须具备三性:可支付性、可获得性和可兑换性。可支付性是指在国际市场上普遍被接受的支付手段;可获得性是指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索偿的支付手段;可兑换性是指可兑换成任何国家货币或其它各种外汇资产的支付手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外汇的定义为:“外汇是货币行政当局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券、长短期政府证券等形式所持有的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我国于1996年1月29日发布并于1997年1月14日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该条例第三条对外汇的定义也是采用静态的含义。我国的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作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具体包括以下五项内容。(1) 外国货币,包括纸币、铸币;(2) 外币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3) 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等;(4) 特别提款权、欧洲货币单位;(5) 其它外汇资产。外汇作为国际经济往来发展的产物,是债权、债务转移的重要手段。其主要功能有以下四项:(1) 作为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国际债权债务到期时,主要通过各种外汇凭证进行非现金结算。不论起因如何、金额大小,所有的国际债权债务都可通过银行国际业务,利用外汇凭证进行清算,从而完成国际结算。(2) 促进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利用外汇进行国际债权债务关系的清算,可以节省运送现金的费用,避免风险,还可以加速资金周转,扩展资金融通的范围,从而促进国际间的商品交换和资本流动;否则,国际经济、贸易和金融往来就要遇到障碍,难以得到发展。(3) 调剂国际间的资金余缺由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国所需的建设资金余缺程度不同,这在客观上需要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资金调剂。由于各国的货币制度不同,各国的货币不能直接调剂。外汇作为一种国际支付手段,则可以发挥调剂资金余缺的功能。(4) 充当国际储备国际储备是一国可以用于国际支付的那部分流动资金,是衡量一国经济实力的主要标志之一。外汇作为清偿国际债务的手段,同黄金一样,可以作为国家的储备资产。因此,外汇构成国际储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 外汇有哪些种类?(1) 根据外汇是否可自由兑换,划分为 自由外汇。它是指无需外汇管理当局批准,可以自由兑换成其它国家货币或用于对第三国支付的外汇。换句话说,凡在国际经济领域可自由兑换、自由流动、自由转让的外币或外币支付手段,均称为自由外汇。例如:美元、英镑、日元、欧元、瑞士法郎等货币以及以这些货币表示的支票、汇票、股票、公债等都是自由外汇。由于许多国家基本上取消或放松外汇管制,因此目前世界上有50余种货币是自由兑换货币,持有它们可自由兑换成其它国家货币或向第三者进行支付,因而成为国际上普遍可以接受的支付手段。 记账外汇。它又称为协定外汇或双边外汇,是指在两国政府间签订的支付协定项目中使用的外汇,不经货币发行国批准,不准自由兑换成他国货币,也不能对第三国进行支付。记账外汇只能根据协定在两国间使用,协定规定双方计价结算的货币可以是甲国货币,乙国货币或第三国货币;通过双方银行开立专门账户记载,年度终了时发生的顺差或逆差,通过友好协商解决,或是转入下一年度,或是用自由外汇或货物清偿。记账外汇的特点是;它只能记载在双方银行的账户上,用于两国间的支付,既不能兑换成他国货币,也不能拨给第三者使用。一些彼此友好的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之间为了节省双方的自由外汇,常采用记账外汇的方式进行进出口贸易。例如,历史上原来隶属于华沙条约组织的东欧国家之间的进出口贸易,曾经采用部分或全部记账外汇方式来办理清算。(2) 根据外汇的来源和用途不同,划分为 贸易外汇。它是指进出口贸易所收付的外汇,包括货物及相关的从属费用,如运费、保险费、宣传费、推销费用等。由于国际经济交往的主要内容就是国际贸易,贸易外汇是一个国家外汇的主要来源与用途。 非贸易外汇。它是指除进出口贸易和资本输出/输入以外的其它各方面所收付的外汇,包括劳务外汇、侨汇、捐赠外汇和援助外汇等。一般来说,非贸易外汇是一国外汇的次要来源与用途;也有个别国家例外,如瑞士,非贸易外汇是其外汇的主要来源与主要用途。(3) 根据外汇的交割期限,划分为 即期外汇,又称现汇。是指外汇买卖成交后,在当日或在两个营业日内办理交割的外汇。所谓交割是指本币的所有者与外币所有者互相交换其本币的所有权和外币的所有权的行为,即外汇买卖中的实际支付。 远期外汇,又称期汇。是指买卖双方不需即时交割,而仅仅签订一纸买卖合同,预定将来在某一时间(在两个营业日以后)进行交割的外汇。远期外汇,通常是由国际贸易结算中的远期付款条件引起的;买卖远期外汇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避免或减少由于汇率变动所造成的风险损失。远期外汇的交割期限从1个月到1年不等,通常是36个月。 3. 外汇有哪些功能?外汇作为国际经济往来发展的产物,是债权、债务转移的重要手段。其主要功能是:(1) 作为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国际债权债务到期时,主要通过各种外汇凭证进行非现金结算。不论起因如何、金额大小,所有的国际债权债务都可通过银行国际业务,利用外汇凭证进行清算,从而完成国际结算。(2) 促进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利用外汇进行国际债权债务关系的清算,可以节省运送现金的费用,避免风险,还可以加速资金周转,扩展资金融通的范围,从而促进国际商品交换和资本流动;否则,国际经济、贸易和金融往来就要遇到障碍,难以得到发展。(3) 调剂国际资金余缺由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国所需的建设资金余缺程度不同,这在客观上需要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资金调剂。由于各国的货币制度不同,各国的货币不能直接调剂。外汇作为一种国际支付手段,则可以发挥调剂资金余缺的功能。(4) 充当国际储备国际储备是一国可以用于国际支付的那部分流动资金,是衡量一国经济实力的主要标志之一。外汇作为清偿国际债务的手段,同黄金一样,可以作为国家的储备资产。因此,外汇构成了国际储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 什么是汇率?我们对国内贸易都很熟悉。当你去商店买米的时候,你会很自然地支付人民币。当然米店也很乐意接受人民币。贸易可以用人民币进行。在一国之内的商品交换相对讲来是简单的。但是,如果你想去买一台美国造的电子计算机,事情就复杂了。或许你在商店支付的是人民币,但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作用,最终支付的还是按照一定的比率折算的美元,而不是人民币。同样,美国人如想买中国商品,他们最终支付的则是按照一定的比率折算的人民币,而不是美元。这样,我们就由国际贸易引进了汇率的概念。汇率(Exchange Rate),又称汇价,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或比价,也可以说是用一国货币所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例如,2007年7月3日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中间价是:1美元7.5951人民币元。由于国际间的经贸往来必然会引起国与国之间的债权债务和货币收付,因而需要有关国家办理国际结算。这种结算是通过外汇买卖来实现的,为此产生了外汇买卖的价格问题。这种外汇买卖所产生的比价实质上就是外汇汇率。可见,汇率是随着外汇交易而产生的。 5. 汇率的标价方法有哪几种?折算两个国家的货币,首先要明确以哪个国家的货币作为标准,通过变动另一国家的货币来反映比价。由于确定的比较标准不同,因而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汇率标价方法 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两种标价方式。(1) 直接标价法直接标价法是指以一定单位(1个或100个、10 000个单位等)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成若干数额的本国货币来表示汇率。即用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基准来计算应付多少本国货币,所以又叫应付标价法,如人民币市场汇价(见表1-1)。表1-1 人民币市场汇价表(2007年9月21日) 单位:元货 币单 位中 间 价货 币单 位中 间 价美元17.5050 日元1006.5247欧元110.5637 港元10.96394资料来源: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中国货币网()在直接标价法下,外国货币的数额是固定不变的,本币数额的变化表示着外汇汇率的变化。若以一定单位的外币折算的本币增多,说明外汇汇率上浮,即外币对本币升值;反之,若以一定单位的外币折算的本币减少,说明外汇汇率下浮,即外币对本币贬值。(2) 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是指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若干数额的外国货币来表示汇率。即用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基准来计算应收入多少外国货币,所以又叫应收标价法,如伦敦外汇行市(见表1-2)。表1-2 伦敦外汇行市表(2007年9月21日)货 币 名 称1英镑折合外币货 币 名 称1英镑折合外币美元2.0206挪威克郎11.1711加拿大元2.0209日元233.202瑞士法郎2.3683新加坡元3.0418瑞典克郎13.1934澳大利亚元2.3355丹麦克郎10.6861港元15.7265资料来源:伦敦金融时报(The Financial Times) 在间接标价法下,本国货币的数额是固定不变的,外币数额的变化表示着外汇汇率的变化。若一定单位的本币折算外币的数额增多,说明外汇汇率下浮,外币对本币贬值;反之,则说明外币对本币升值。值得注意的是,本币与外币的区分是相对的,一般把外汇市场所在地国家的货币视为本币。目前,除英国、美国外,国际上绝大多数国家都采用直接标价法。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也曾采用直接标价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美元在国际支付和国际储备中逐渐取得统治地位,为了与国际市场上的标价相一致,美国从1978年9月1日起,除了对英镑使用直接标价法外,对其它货币一律使用间接标价法。2007年9月21日具体的标价实例。直接标价法:美元/日元115.56/61,美元/港币7.7940/50, 美元/瑞士法郎1.1740/45。间接标价法:欧元/美元1.4040/55,英镑/美元2.0243/50, 澳大利亚元/英镑0.5102/09。上述的标价方法有两层含义: X货币/Y货币:表示1单位的X货币兑换多少Y货币; X数值/Y数值:分别表示报价方的买入价和卖出价,由于买入价和卖出价相差不大,因此,卖出价仅标出了后两位,前两位数与买入价相同。外汇交易实务中一般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的符号来表示各国货币,并将这些符号用在汇率标价方法中。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4217标准的定义,每种货币都用三个字母的代码来表示,例如,美元的代码是USD(United States Dollar),欧元代码是EUR(Euro),瑞士法郎是CHF(Confederation Helvetica Franc),日元是JPY(Japanese Yen),英镑是GBP(Great British Pound)。通常它们是由两个字母的国家代码(国际标准化组织ISO-3166标准)加第一个货币字母构成的。虽然也有例外,不过不多。比如欧元(Euro),被标示为EUR。表1-3列出了外汇交易中常用货币的简况,包括货币发行国家或地区、货币名称和代码等。表1-3 外汇交易中常用货币一览表国家或地区(Country or District)货币名称(Currency)ISO货币符号(ISO Codes)惯用缩写(Abbreviation)字母代码Alphabetic数字代码NumericChina(中国)Renminbi Yuan(人民币元)CNY156Hong Kong(香港)Hong Kong Dollar (港元)HKD344HK$Japan(日本)Yen(日元)JPY392YenSingapore(新加坡)Singapore Dollar(新加坡元)SGD702S $European Union(欧盟)Euro(欧元)EUR978United Kingdom(英国)Pound Sterling(英镑)GBP826Switzerland(瑞士)Swiss Franc(瑞士法郎)CHF756SFrUnited States(美国)US Dollar(美元)USD840US$Canada(加拿大)Canadian Dollar(加拿大元)CAD124Can$Australia(澳大利亚)Australian Dollar(澳大利亚元)AUD036A$资料来源:国际标准化组织4217标准2001版:货币和资金表示代码 6. 汇率有哪些种类?汇率的种类很多,有各种不同的划分方法,特别是在实际业务中,从不同角度来划分,就有各种不同的汇率。(1) 按银行买卖外汇的角度划分 买入汇率(Buying Rate or Bid Rate)。是银行从客户或其它银行买入外汇时所使用的汇率。它又称为买入价。 卖出汇率(Selling Rate or Offer Rate)。是银行向客户或其它银行卖出外汇时所使用的汇率。它又称为卖出价。外汇银行等金融机构买卖外汇是以盈利为目的,其卖出价与买入价的差价(Bid/Offer Spread)就是其收益,因此银行的外汇卖出价必然高于其买入价。一般买卖之间的差价率约在15之间不等。买卖差价率的计算公式是由于国际间牌价数字的标价排列总是前一数字小,后一数字大,因而在不同的标价法下,买卖价的排列顺序也就不同。在直接标价法下,汇价的前一数字为买入价,后一数字为卖出价。如在日本东京外汇市场,USD1=JPY108.05-108.15,则USD1=JPY108.05是银行买入美元的价格,USD1=JPY108.15是银行卖出美元的价格。对于直接标价法,以本币表示一定单位外币的数值越小,反映外汇越便宜;数值越大,则外汇越贵。同理,在间接标价法下,汇价的前一数字为卖出价,后一数字为买入价。如在美国纽约外汇市场,USD1=HKD7.7330-7.7335,则银行买入7.7335港元需付出1美元,而卖出7.7330港元收入1美元。对于间接标价法,数值越小,表明外汇越贵;数值越大,则外汇越便宜。 中间汇率(Mid Point),又称中间价。是买入价与卖出价的算术平均数,即中间价=(买入价+卖出价)/2。此汇率不适用于一般顾客,金融类报刊报道外汇行情信息时常用中间汇率。 现钞汇率。它是指银行买卖外汇现钞所使用的汇率,也有买入价与卖出价之分。一般来讲,外汇现钞的买入价比外汇汇票等支付凭证的价格低。因原则上外汇不能在本国流通,银行购入外币支付凭证以后,通过航邮划账,可以很快存入外国银行获得利息或调拨动用。银行买入现钞后,要经过一段时间,积累到一定数额后,才能将其运送到外国银行,在此期间,买进现钞的银行要承受一定的利息损失;而且现钞运送到国外过程中,还要支付运费、保险费等。因此,外汇现钞的买入汇率要低于一般外汇支付凭证的买入汇率。同样,外汇现钞卖出汇率一般高于或等于汇票卖出汇率。(2) 按汇率制度划分 固定汇率(Fixed Exchange Rate)。是指两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汇率的波动被限制在较小的幅度之内。在金本位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是两国铸币含金量的对比,汇率的波动受黄金输送点的限制,故称为固定汇率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建立起来的以美元为中心的汇率制度,是根据两国货币法定含金量的对比决定固定汇率。各国政府有义务通过干预外汇市场保证汇率波动不超过一定的幅度,这是纸币流通初期的固定汇率制度,也称金汇兑本位制。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如果政府因为特殊情况而无法维持原来的汇率水平时,就会对汇率进行调整,如果将本币币值上调,则称为法定升值(Revaluation);如果将本币币值下调,则称为法定贬值(Devaluation)。 浮动汇率(Floating Exchange Rate)。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不规定本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的官方汇率,听任外汇市场的供求来决定的汇率。外币供过于求时,外币就贬值(Depreciation),本币就升值(Appreciation),外币的汇率就下浮;外币供不应求时,外币就升值,本币就贬值,外币的汇率就上浮。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国家,往往根据各自经济政策的需要,对汇率变动进行干预或施加影响。因此,国际上对浮动汇率根据有无干预分为“自由浮动”(Free Floating)和“管理浮动”(Managed Floating)汇率。浮动汇率制是在1973年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固定汇率制崩溃后各国相继实行的。(3) 按制定汇率的方法划分 基本汇率(Basic Rate)。是指本国货币(Local Currency)与关键货币(Key Currency)或载体货币(Vehicle Currency)的汇率。由于各国的货币制度不同,在制订汇率时,必须选择某一国家的货币作为关键货币。对关键货币的选择是有条件的,它应是本国国际收支中使用较多、在外汇储备中所占比重较大且国际上普遍可以接受的货币。由于美元是国际收支中使用较多的货币,且被广为接受,所以绝大多数国家都把美元作为制定汇率的关键货币,因此常把对美元的汇率作为基本汇率。 套算汇率(Cross Rate),又称为交叉汇率。是指两种货币通过第三种货币的中介而推算出来的汇率。套算汇率的应用有两种情况:第一,由于世界主要外汇市场只公布各种货币对美元的汇率,而不能直接反映其它货币之间的汇率,因此要求其它货币之间的汇率,必须通过其对美元的汇率进行套算。第二,各国在制订出基本汇率后,对其它国家货币的汇率就可通过基本汇率套算出来。如某日在纽约外汇市场的汇率报价为USD1=JPY108.50,USD1=CNY8.0140,由此可套算出人民币元对日元的汇率为CNYl=JPY13.5388,即。(4) 按银行外汇汇付方式划分 电汇汇率(Telegraphic Transfer Rate,T/T Rate)。是指经营外汇业务的本国银行,在卖出外汇收到本币的当天,即以电报或电传委托其国外分支机构或代理行付款给收款人所使用的一种汇率。电汇的凭证是电报汇款委托书,由于电汇在售出外汇的当天或次日就在其国外代理行的账户中支出价值相等的外汇,因此其收付快捷,银行不能占用客户的资金头寸,同时可使客户减少甚至避免由于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再者,国际电报费用较高,所以电汇汇率最高。但在汇率波动日益频繁的今天,人们大多愿意使用电汇方式。电汇汇率已成为基本汇率,当前各国公布的外汇牌价,除另有注明外,一般都是电汇汇率。 信汇汇率(Mail Transfer Rate,M/T Rate)。是指以信汇方式卖出外汇时的价格。信汇是由经营外汇业务的银行开具付款委托书,用信函方式寄给国外代理行付款给指定收款人的汇款方式。信汇的凭证就是信汇付款委托书。由于付款委托书的邮递需要一定的时间,银行在这段时间可占用客户的资金,而且信函邮寄费相对较低,因此信汇汇率比电汇汇率低,但使用较少。 票汇汇率(Demand Draft Rate,D/D Rate)。是指银行以票汇方式卖出外汇时的价格。票汇是指银行在卖出外汇时,开立一张由其国外分支机构或代理行付款的汇票交给汇款人,由其自带或寄往国外凭票取款。票汇的凭证是银行汇票,汇票的特点是收款人通过背书可以转让。由于票汇从卖出外汇到支付外汇有一定的时间间隔,银行可以在此期间占用客户资金,获取利息,故票汇汇率较电汇汇率低。票汇按期限长短,有短期汇票和长期汇票之分。由于期限不同,银行占用其资金头寸的时间也不同,因此长期汇票的汇率比短期汇票汇率更低。(5) 按外汇买卖的交割期限划分 即期汇率(Spot Rate),也叫现汇汇率。是指买卖外汇双方在成交当天或两天以内办理交割的汇率。交割(Delivery)是指外汇业务中两种货币的对应实际收付行为。 远期汇率(Forward Rate)。远期汇率是指外汇买卖双方预约在将来某日期进行交割,而事先由买卖双方签订合同,达成协议的汇率。到了交割日期,不管汇率是否有变化,都按预先约定的汇率进行交割。远期交割的期限可以是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比较常见的是3个月期,采用远期汇率进行远期外汇买卖的主要目的是避免或减轻外汇汇率波动所带来的风险。远期外汇的汇率与即期汇率相比是有差额的,这种差额叫远期差价。差额是用升水(Premium)、贴水(Discount)或平价(At Par)来表示,升水是表示远期汇率比即期汇率贵,贴水表示远期汇率比即期汇率便宜,平价表示两者相等。(6) 按照对汇率的管理宽严划分 官方汇率(Official Exchange Rate)。是指国家货币管理当局(中央银行或外汇管理当局)所规定的汇率。在实施比较严格的外汇管制的国家,禁止自由外汇市场的存在,规定一切交易都按其公布的汇率进行。许多发展中国家属这种类型。在外汇管理较宽松的国家,官方汇率只是起中心汇率作用。 市场汇率(Market Exchange Rate)。是指在自由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的实际汇率,且随外汇市场的外汇供求进行上下波动。政府要想对其汇率进行调节,就必须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目前西方发达国家都采取市场汇率。我国自1994年1月1 日起,人民币实行有管理的单一浮动汇率后,也开始采用市场汇率。 黑市汇率(Black Market Rate)。在外汇管制较严的国家,往往存在进行外汇交易的地下市场,即外汇黑市,在这个市场上交易的汇率就是黑市汇率。黑市汇率在一定程度上接近于市场汇率,但仍与自由市场汇率有区别,因为外汇黑市的供求关系具有较强的盲目性,并且交易操作不甚规范。(7) 按汇率的适用范围划分 单一汇率(Single Exchange Rate)。是指一国货币对某外国货币的汇价只有一个,各种不同来源和用途的收付均按此计算。 多重汇率(Multiple Exchange Rate),又称复汇率。是指一国货币对某一种外币的汇价根据用途或交易项目的不同,而规定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汇率。其目的在于奖励出口,限制进口,限制资本的流入或流出,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例如,对贸易项目和非贸易项目采取不同汇率。复汇率实际上是进行外汇管制的一种特殊方式,多为经济不发达国家所采用。(8) 按银行营业时间划分 开盘汇率(Opening Rate),也称开盘价。是指外汇银行在一个营业日刚开始营业时进行外汇交易所使用的汇率。 收盘汇率(Closing Rate),也称收盘价。是指外汇银行在一个营业日的外汇交易终了时使用的汇率。(9) 按是否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划分 名义汇率(Nominal Exchange Rate),是指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单纯由外汇市场供求关系所决定的汇率。外汇市场上进行外汇交易的汇率就是名义汇率。 实际汇率(Real Exchange Rate),是指剔除了由于通货膨胀因素所导致的货币购买力下降的影响的汇率。实际汇率是相对于名义汇率而言的,两者之间存在如下的近似关系。实际汇率=名义汇率 通货膨胀率(10) 按一国货币汇率计算是否综合考虑该国与多个贸易伙伴国的汇率划分 双边汇率(Bilateral Exchange Rate),即只考虑两国之间的货币汇率,而不涉及其它贸易伙伴国。 有效汇率(Effective Exchange Rate),又称多边汇率(Multilateral Exchange Rate),它是一国货币相对于其它多种货币所形成的双边汇率的加权平均值,是研究一国的对外贸易状况时经常采用的一个经济指标之一。要计算本币的有效汇率,首先要选择本币与若干有代表性的货币的双边汇率,然后为每个双边汇率分别确定一个权重。一般情况下,权重设定为本国对贸易伙伴国的贸易额占本国全部对外贸易总额的比率,因此,有效汇率又称贸易加权汇率。有效汇率又可细分为名义有效汇率(NEER)和实际有效汇率(REER)。名义有效汇率的计算不考虑本国相对于贸易伙伴国的价格变化,衡量的是一段时期内本国相对于贸易伙伴国货币汇率的总体变化情况。实际有效汇率是在名义有效汇率基础上,剔除价格变动因素而得到的,能够客观地反映实体经济和汇率变化的真实情况。名义有效汇率的计算公式是其中,为本国货币与美元的汇率,ri为第i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n为选定的贸易伙伴国的数目,wi为本国货币对第国货币的汇率在计算中所占的权重。实际有效汇率是名义有效汇率经通货膨胀率的调整而得到,计算公式是其中,为本国物价指数,为第国物价指数,其余符号含义同名义有效汇率计算公式相同。 7. 汇率水平是如何决定的?是什么决定汇率水平的基础,又是什么使外汇市场上的实际汇率改变的呢?这涉及到汇率的形成机制问题。汇率的形成机制是指在一定的货币体系和汇率制度下汇率水平是如何确定的。在不同的货币体系和汇率制度下,汇率水平决定的基础是不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以英国为首的主要的发达国家都实行金本位制度。典型的金本位制度是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金币本位制。在金币本位制下,金币是用一定重量和成色的黄金铸造的。金币所含有的一定重量和成色的黄金被称为含金量,金铸币的含金量是其所具有的价值。两个实行金本位制国家的单位货币的含金量之比称为铸币平价。由于铸币平价反映了两种货币之间的价值对比关系,因此铸币平价便成为金本位制下汇率决定的基础。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国和美国都实行金币本位制,英国货币1英镑含纯金7.3 22 4克,美国货币1美元含纯金1.504 656克,因此,英镑与美元的铸币平价为:,即1英镑=4.8 665美元,这是英镑和美元汇率决定的基础。在典型金本位制下,外汇市场的实际汇率是由外汇的供求直接决定,并围绕着铸币平价作窄幅波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1973年春,国际货币体系处在由美国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固定汇率制度,规定了所谓的“双挂钩”制度,一是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二是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要求每个会员国规定本国货币的含金量。各会员国政府都参照过去的金属货币的含金量,规定了纸币的法定黄金含量,不同货币的单位纸币的法定含金量的比值称为金平价。因此,金平价便成为布雷顿森林体系下汇率的决定基础。例如,1946年1英镑的法定黄金含量为3.58 134克黄金,1美元的法定黄金含量为0.888 671克黄金,则英镑兑美元的金平价为,即1英镑=4.03美元,这是确定英镑与美元汇率的基础。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外汇市场上两国货币的实际汇率随着外汇供求的变化围绕着金平价上下波动,但其波动不是随意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44年曾为其规定了波动界限,即不能超过金平价的1,到1971年底,又将波动界限扩大为金平价的2.25。由于该波动界限主要是由各国中央银行通过对外汇市场的干预来实现的,因此,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汇率波动的幅度也加剧了。1973年春,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了,主要的发达国家普遍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制度,此时的国际货币体系被称为牙买加体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接纳了美国为首的推行黄金非货币化的主张,其理事会于1976年4月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修改草案,正式将黄金非货币化政策列入第二次修正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中。从此以后,各国不再公布本国货币单位的金平价。从表面上看,似乎两国货币之间缺乏可比性。但从纸币的实质看,它是作为货币符号,纸币是以黄金代表的身份反映商品的价值量,而且纸币的发行受到了流通中所需货币流通量的制约。如果纸币的流通量与流通中所需的货币流通量是一致的,则说明物价平稳,货币的国内购买力稳定。如果纸币的流通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的货币流通量,则表现为物价上涨,货币的国内购买力下降。若汇率仍保持不变,则意味着本币的对外价值高估。从长期来看,本币的对外价值是不能一直高估的,否则会影响其国际收支,因而应使其与国内购买力基本一致。所以,在黄金非货币化后,汇率决定的基础是两国货币的国内购买力之比,购买力强的货币汇率高,购买力弱的货币汇率低。由于在黄金非货币化后各国普遍出现了程度不同的通货膨胀,纸币币值不稳,同时由于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各国政府减轻对汇率的干预程度,使得汇率波动剧烈。 8. 汇率中的“点”(基本点)指的是什么?按市场惯例,外汇汇率的标价通常由五位有效数字组成,从右边向左边数过去,第一位的数字X称为“X个点”, 它是构成汇率变动的最小单位;第二位的数字Y称为“Y十个点”,依此类推。例如:1欧元 = 1.1 010 美元,1美元 = 120.55日元,如果,欧元对美元汇率从1.1 010变为1.1 015, 称欧元对美元汇率上升了5点,美元对日元从120.50变为120.00,称美元对日元汇率下跌了50点。 9. 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所有外汇交易均涉及一种货币兑换另一种货币,在任何时候,外汇市场上实际的汇率将主要由相应货币的供给与需求决定。记住对于某种货币的需求意味着另一种货币的供给,同样,当你提供某种货币时也意味着对于另一种货币的需求。从理论上说,外汇供给是由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贷方项目构成的,即它主要来源于:(1) 本国的商品劳务出口;(2) 外国对本国的单方金融资产转移;(3) 外国居民购买本国的金融资产或对本国进行直接投资;(4) 本国居民出售所持有的国外资产。外汇需求是由借方项目构成的,它主要来源于:(1) 本国的商品劳务进口;(2) 本国对外国的单方金融资产转移;(3) 本国居民购买外国的金融资产或对外国进行直接投资;(4) 外国居民出售所持有的本国资产。因此,一国国际收支逆差就意味着在外汇市场上外汇供不应求,本币供过于求,结果是外汇汇率上升;反之,一国国际收支顺差则意味着外汇供过于求,本币供不应求,结果是外汇汇率下跌。进一步来看,一国的国际收支包括经常项目收支和资本项目收支,前者反映商品市场的国内外联系,后者反映金融市场(包括货币市场和证券市场)的国内外联系。因此,任何影响国内外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供求状况的因素变动都会反映在汇率的变动上。根据纸币流通条件下几十年,特别是实行浮动汇率制以来汇率变动的实际情况来看,有如下因素影响货币的供给与需求,从而对汇率产生影响。(1) 通货膨胀率差异在纸币流通条件下,两国货币之间的比率,从根本上来说是由各自所代表的价值量决定的。物价是一国货币价值在商品市场的体现,通货膨胀就意味着该国货币代表的价值量的下降。因此,国内外通货膨胀率差异就是决定汇率长期趋势中的主导因素。在国内外商品市场密切联系的情况下,一国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就必然反映在经常项目收支上。具体来看,高通货膨胀率会削弱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引起出口的减少,同时,提高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竞争能力,造成进口增加。另外,通货膨胀率差异还会通过影响人们对汇率的预期,作用于资本项目收支。如果一国通货膨胀率高,人们就会预期该国货币的汇率将趋于疲软,由此进行货币替换,即把手中持有的该国货币转化为其它货币,造成该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的现实下跌。总而言之,如果一国通货膨胀率高于他国,该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就会趋于贬值;反之,则会趋于升值。(2) 利率差异价格水平的变动影响着一国的商品输出入,而利率作为金融市场上的“价格”,其变动则会影响一国的资金输出/输入。如果一国的利率水平相对于他国提高,就会刺激国外资金流入增加,本国资金流出减少,由此改善资本项目收支,提高本国货币的汇价;反之,如果一国的利率水平相对于他国下降,则会恶化资本项目收支。在国际资本流动规模远远超过国际贸易额的今天,利率差异对汇率变动的影响比过去更为显着了。(3) 经济增长率差异国内外经济增长率差异对汇率变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一国经济增长率高,意味着收入上升,由此会造成进口支出的大幅度增长;其次,一国经济增长率高,往往也意味着生产率提高很快,由此通过生产成本的降低改善本国产品的竞争地位而有利于增加出口,抑制进口;再次,经济增长势头好,一国的利润率也往往较高,由此吸引国外资金流入本国,进行直接投资,从而改善资本项目收支。一般来说,高经济增长率在短期内不利于本国货币在外汇市场的行市,但长期来看,却有力地支持着本国货币的升值。(4) 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各国货币当局为保持汇率稳定,或有意识地操纵汇率的变动以服务于某种经济政策目的,都会对外汇市场进行直接干预。这种通过干预直接影响外汇市场供求的情况,虽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汇率的长期走势,但对汇率的短期走向会有一定的影响。各国货币当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通过直接干预抵消了市场供求因素对汇率的影响,将固定汇率制度维持了25年之久,这足以说明直接干预的成效。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管理浮动汇率制走上了各国货币当局联合干预的阶段,直接干预成为当前影响汇率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5) 市场预期市场预期因素是影响国际资本流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短期性资金,即游资达到十分庞大的数字。这些巨额资金对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因素都具有高度的敏感性,一旦出现风吹草动,就到处流窜,或为保值、或为攫取高额投机利润。这就常常给外汇市场带来巨大的冲击,成为各国货币汇率频繁起伏的重要根源。可以说,预期因素是短期内影响汇率变动的最主要因素。只要市场上预期某国货币不久会下跌,那么市场上立即就可能出现抛售该国货币的状况,造成该国货币的市场价格立即下降。有时据以形成市场预期的甚至不需要是真实的政治、经济形势和政策动向。(6) 政治因素如果全球形势趋于紧张,则会导致外汇市场的不稳定,一些货币的非正常流入或流出将发生,最后可能的结果是汇率的大幅波动。政治形势的稳定与否关系着货币的稳定与否,通常意义上,一国的政治形势越稳定,则该国的货币汇率越稳定。政治因素对汇率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实例加以说明。例如,1987年底,由于美元的持续贬值,为了维持美元汇率的基本稳定,1987年12月23日西方七国财长和中央银行总裁发表联合声明,并于1988年1月4日开始在外汇市场实施大规模的联合干预行动,大量抛售日元和德国马克,购进美元,从而使美元汇率回升,维持了美元汇率的基本稳定。另一个例子是,如果你关注欧元,你一定注意到了在科索沃战争期间,连续三个月,欧元兑美元的汇率累计下跌了10%,原因之一是科索沃战局对欧元形成下浮压力。(7) 投机行为市场主要参与者的投机行为同样是影响汇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外汇市场上直接与国际贸易相关联的交易相对来说所占比例是不高的。大多数交易从实质上讲是投机行为,这种投机行为将导致不同货币的流动,从而对汇率产生影响。当人们分析了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后得出某种货币汇率将上涨,竞相抢购,遂把该币上涨变为现实。反之,当人们预期某种货币将下跌,就会竞相抛售,从而使汇率下浮。以上所谈到的几种因素是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影响外汇市场供求及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当然,影响汇率变动的还有许多其它因素,如各国的宏观政策等,但这些因素大都是通过以上各种因素对汇率发生作用的。在不同时期,各种因素对汇率变动的影响作用有轻重缓急之分,它们的影响有时相互抵消,有时相互促进。因此,只有对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全面的考察,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才能对汇率变动的分析做出较为正确的结论。 10. 汇率变动对一国国际收支有哪些影响?(1) 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的影响一国货币汇率变动,会使该国进出口商品价格相应涨落,抑制或刺激国内外居民对进出口商品的需求,从而影响进出口规模和贸易收支。例如,一国货币对外贬值(即汇率下浮),则以本币所表示的外币价格高涨,出口收汇兑成本币后的数额较前增加。出口商为扩大销售,增加出口,可采取降低出口商品的外币售价的办法,而获得的本币数额不会比降价前减少。与此同时,一国货币贬值,以本币所表示的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从而抑制本国居民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在进出口需求弹性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注:一国的进口产品、出口产品的需求以及供给弹性对一国贸易条件的影响)情况下,出口的扩大、进口的减少,有利于货币贬值国家改善贸易收支。反之,一国货币对外升值(即汇率上浮)其结果则与上述情况相反。(2) 汇率变动对非贸易收支的影响 汇率变动对无形贸易收支的影响。一国货币贬值(汇率下浮),则外国货币兑换本国货币的数量增加,本国商品和劳务等费用与外国商品和劳务相比便宜,本币的购买力相对降低,而外币购买力相对提高,外国商品和劳务价格相对昂贵。这有利于改善旅游业与其它劳务状况。至于一国货币升值,其作用则与此相反。当然,汇率变动的这一作用,须以货币贬值国家国内物价不变或上涨相对缓慢为前提。 汇率变动对单方面转移收支的影响。当一国货币贬值,如国内价格不变或上涨相对缓慢,一般对该国的单方面转移收支会发生不利影响。以侨汇为例:侨汇大多是赡家汇款,货币贬值后,旅居国外侨民只需汇回国内少于贬值前的外币,就可以维持国内亲属的生活费用需要,从而减少该国侨汇收入。一国货币如果对外升值,则其结果相反。(3) 汇率变动对资本流动的影响资本从一国流向国外,主要是追求利润和避免损失,因而汇率变动会影响资本流动。当一国货币贬值而未贬值到位时,国内资本的持有者和外国投资者为避免货币进一步贬值而蒙受损失,会将资本调离该国,进行资本逃避。若该国货币贬值,并已贬值到位,在具备投资环境的条件下,投资者不再担心贬值受损,外逃的资本就会抽回国内。当然,货币贬值过头,当投资者预期汇率将会反弹,就会将资本输入该国,以牟取汇率将来升值带来的好处。关于货币升值对于资本流动的影响,一般则相反。需要说明,汇率变动对资本流动的上述影响,是以通货膨胀、利率等因素不变或相对缓慢变动为前提的。(4) 汇率变动对外汇储备的影响储备资产是国际收支平衡表的项目之一,汇率变动直接影响一国储备资产项目中的外汇储备,主要表现在: 本国货币汇率变动通过资本流动和进出口贸易额的增减,直接影响本国外汇储备的增加或减少。一般讲,一国货币汇率稳定,有利于该国引进外资,从而会增加该国的外汇储备;反之,则会引起资本外流,而会减少该国的外汇储备。由于一国汇率变动,使其出口额大于进口额时,则其外汇收入增加,储备状况也改善;反之,储备状况则恶化。 储备货币贬值,使持有储备货币国家的外汇储备的实际价值遭受损失。而储备货币国家则因储备货币贬值而减少了债务负担,又可从中受益。 11. 汇率变动对一国国内经济有哪些影响?(1) 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的影响一国货币贬值,一方面有利于出口,国内商品供应相对减少,货币供给增加,促进物价上涨;另一方面进口原材料的本币成本上升,从而带动国内与进口原材料有关的商品价格上涨。若一国的货币升值,其结果一般相反。(2) 汇率变动对国民收入与就业的影响由于一国货币贬值,有利于出口而不利于进口,将会使闲置资源向出口商品生产部门转移,并促使进口替代品的生产部门发展。这将促进该国扩大生产,增加就业和国民收入。这一影响,是以该国有闲置资源为前提的。如果一国货币升值,就会导致该国产出、国民收入和就业的减少。 12. 汇率变动对世界经济有哪些影响?(1) 汇率不稳,加深西方国家争夺销售市场的斗争,影响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某些发达国家汇率不稳,利用货币贬值,扩大出口,争夺市场,引起其它国家采取报复性措施,或实行货币贬值,或采取保护性贸易措施,从而产生贸易战和货币战,破坏了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不利于国际经济走上良性循环。(2) 汇率不稳,影响某些储备货币的地位和作用,促进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的形成由于某些储备货币国家的国际收支恶化,通货不断贬值,汇率不断下跌,影响它的储备货币的地位和作用,如英镑、美元;而有些国家由于国际收支持续顺差,黄金外汇储备充裕,通货稳中趋升,因此其货币在国际结算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加强,如日元和欧元逐渐成为主要储备货币。因而汇率不稳促进了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的形成。(3) 汇率不稳,加剧投机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同时又促进国际金融业务的不断创新由于汇率不稳,引起外汇投机的盛行,造成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与混乱,如1993年夏,欧洲汇率机制危机就是由于外汇投机造成的。与此同时,汇率不稳与动荡不安,加剧了国际贸易与金融的汇率风险,又进一步促进期货、期权、货币互换等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出现,使国际金融业务形式与市场机制不断地创新。 13. 什么是美元指数?美元指数是综合反映美元在国际外汇市场的汇率情况的指标,用来衡量美元对一揽子货币的汇率变化程度。它通过计算美元和对选定的一揽子货币的综合的变化率,来衡量美元的强弱程度,从而间接反映美国的出口竞争能力和进口成本的变动情况。如果美元指数下跌,说明美元对其它的主要货币贬值。 美元指数期货的计算原则是以全球各主要国家与美国之间的贸易结算量为基础,以加权的方式计算出美元的整体强弱程度,以100为强弱分界线。在1999年1月1日欧元推出后,这个期货合约的标的物进行了调整,从十个国家减少为六个国家,欧元也一跃成为最重要的、权重最大的货币,其所占权重达到了57.6%,因此,欧元的波动对于美元指数的强弱影响最大。 14. 什么是购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基于2025年的智能制造装备研发资金申请的智能制造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报告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前冲刺练习试题附参考答案详解(巩固)
- 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能力提升试题打印含答案详解(轻巧夺冠)
- 2025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牙克石莫拐免渡河农牧场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禁毒知识知识题及答案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题库检测试题打印附答案详解(轻巧夺冠)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模拟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基础题)
- 人民警察纪律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 2025-2026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通关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巩固)
- 项目现场伙食费管理办法
- DGTJ08-86-2022 1:500 1:1000 1:2000数字地形测绘标准
- 施工单位项目部安全管理体系
- 期权考试题库及答案
- DB44∕T 2569-2024 碧道工程规划设计导则
- 心理健康五进活动方案
- 数据中心防雷应急预案范文
- 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培训课件
- 医院后勤教育培训课件
- 战后日本教育改革与发展进程
- 质量缺陷闭环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