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实验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周周练试题(含解析) 苏科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江苏省南通市实验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周周练试题(含解析) 苏科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江苏省南通市实验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周周练试题(含解析) 苏科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江苏省南通市实验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周周练试题(含解析) 苏科版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江苏省南通市实验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周周练试题(含解析) 苏科版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南通市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周周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0分)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b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机械,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c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d开会场时手机调成静音,是通过阻断噪声传播来控制噪声2下列实验与实例中,能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的是()a用手机拔打放在真空罩中的手机,显示手机号码,却听不到手机呼叫b往正在发声的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见到泡沫屑在不停地跳动c人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d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用无线电交流3如图所示,在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内装有质量不等的同种葡萄酒,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玻璃杯,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a音调b振幅c音色d响度4关于声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能传递信息且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听诊器”能使人的心脏振动幅度增大,响度增大c住宅安装双层玻璃窗可以减小室外噪声对室内的影响d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调5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现象是()a在岸上的人听见河水流动的声音b枕着牛箭筒睡在地上的士兵,能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c我们能听到波浪拍击礁石的声音d潜水员能听到岸上的讲话声6昆虫飞行时,翅膀要振动,如蝴蝶每秒24次,蜜蜂每秒300400次,当它们都从你身后飞过时,凭听觉()a能感到蝴蝶飞过b能感到蜜蜂飞过c都能感到它们飞过d都不能感到它们飞过7男低音独唱时有女高音轻声伴唱,对二人的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a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b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c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d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8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a振动的物体都会发出声音b空气中声速跟音调无关c物体振动的次数叫频率d“低声细语”的低指的是音调低9大剧场的四周墙壁要修得凹凸不平,目的是()a增强声音的反射b减弱声音的反射c为了装饰剧场,美观漂亮d为了增大音量10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经常看见这样的情景: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小小的“降落伞”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忽然水母像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不一会儿,狂风呼啸,波涛汹涌,风暴来临了就划线部分,以下解释合理的是()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b水母接收到了电磁波c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d水母感受到了地磁场的变化11把人耳贴在装满水的一根长铁制水管的一端,在水管的另一端用铁锤用力敲击,人耳可能听到的情况是()a先听到沿铁管传来的敲击声,最后听到水管中水传来的敲击声b先听到沿铁管外空气中传来的敲击声,最后听到水管中水传来的敲击声c由于声音沿铁管和空气同时传来,因此只能听到一次敲击声音d人耳先后听到三次传来的敲击声12如图所示的古筝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乐器,琴师要提高古筝的音调,应将()a琴弦调紧一些b保持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变,使琴弦长一些c保持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变,换用较粗的琴弦d琴弦松紧不用调,用力拉弦13以下事例中,不能说明声波传递能量的有()a利用超声波使液体产生激烈的振动,用来清洗钟表、眼镜等b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c利用超声波将药物击碎后与空气混合形成“药雾”d根据隆隆的雷声,我们可以判断出大雨将至14某护士随手取了一支体温计,此体温计曾给一个体温为39的发烧病人测量过该护士对体温计作了消毒处理,但忘记了甩几下,直接用来给另一个人测体温,结果示数为39,该人的体温()a就是39b可能高于39c一定低于39d可能低于3915如图画出了四种测水温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哪个()abcd二、填空题16人们通常说女子的声音比较尖,是指声音的高,由此可知女子说话时声带振动的较高17在如图所示的实验中,李明发现:硬纸片在木梳上划得快时音调高,划得慢时音调低这表明:18长笛、箫等乐器,吹奏时振动而发声抬起不同的手指,就会改变从而改变音调长的空气柱产生音调19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的实验时,将正在发声的音叉去接触一个悬挂着的泡沫塑料球(如图所示),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的目的是20男生说话粗犷,而女生讲话较尖细,这是因为他们说话的不同,其原因是男女同学声带振动的不同21一个声源2秒内振动了720次,它的频率为hz,小明同学练声时,发出声音的频率是200hz,则她的声带每分钟振动 次22从声音的特征看,我们平时说某个声音“震耳欲聋”,这说明说话声音;说某个声音很“刺耳”,这说明声音;我们说某个声音“悦耳动听”,这说明声音的23超声波具有的特点:、24读出如图所示的甲、乙温度计所示的温度值甲是,乙示数是25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跳动越高;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且音叉声音越响溅起水花越大;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越响振动越大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1);(2)26有人注意到,蝙蝠即使在黑暗中飞翔,也不会碰到任何东西那么蝙蝠到底是用眼睛看东西,还是用耳朵“看”东西呢?为了揭开这个迷,我们可以先堵住蝙蝠的耳朵,然后让它在(明亮/黑暗)的环境中飞行,看它的飞行情况;如果说明27小华在家里修理桌子时,有敲击物体的声音,为了避免干扰隔壁的小明学习,小华采取了三种方案:在被敲击的地方垫上一块抹布;把门窗关闭严实;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在上述的三种方案中,是在处控制噪声;是在中控制噪声;是在处减弱噪声28学习了声现象后,爱动脑筋的小明将喝饮料的吸管剪成不同的长度,并用胶带将吸管底部密封,然后排在一起,如图所示对着管口吹气,由于空气柱的就会产生声音管的长短不同,发出声音的(填“音调、响度、音色”)就不同,这样就做成了一个小吸管乐器29蝙蝠可以靠超声波发现昆虫,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30电影泰坦尼克号描述的是一艘名叫“泰坦尼克”号的大海轮,因为跟冰山相撞而沉没的悲剧为了避免悲剧重演,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利用声音的传播规律制成的探测装置,安装在船上,能及时发现冰山或暗礁的存在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某船向海底发出超声波,经0.5s后接收到发出的超声波,海水深米31医院抢救中暑病人时,首先是在人的额头上大面积擦酒精,这种方法称为“物理疗法”,此疗法的依据是三、实验与探究题:32在学习吉他的演奏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以下猜想:猜想1: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3: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的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了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1)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2,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 编号材料长度(cm)横截面积(mm2)a铜600.76b铜600.89c铜601.02d铜800.76e铜f铜1000.76g钢801.02h尼龙801.02i尼龙1001.02表中有的材料的规格还没有填全,为了验证猜想3,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2)随着实验的进行,小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33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请按照正确的顺序把下列步骤重新排列:a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b选择合适的温度计c从被测液体中取出温度计 d估测被测液体的温度e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f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正确的步骤应该为(填序号)34图中有a、b、两种测量水温的操作请你评价这两种操作方法的正误如果是错误的,指出错在哪里a;b35小明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手边有下列温度计可供选用:a体温计;b水银温度计(量程为10110);c酒精温度计(量程为8050)各一支时间/min0123456789温度90929496989898979898(1)根据这个实验要求,应选用支温度计(填“a”、“b”、“c”序号)(2)如果小明为了准确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将温度计从沸水中取出来读数,则会导致测量值比真实值(填“偏大”或“偏小”)(3)如图甲表示的是小明实验时看到的沸腾前和沸腾时的情况,图为沸腾时的现象(4)表为小明实验时得到的一组数据,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第min记录的数据明显错误,判断的理由是请在图乙的方格纸上建立坐标,画出“温度时间”关系图象(5)从图象中得出水的沸点为(6)小明看到小华测量液体温度时的方法如图丙(a)所示,则小华操作时的错误之处是:;纠正错误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b)所示,该液体的温度是(7)记录完后,该同学将盛有沸腾水的容器密封,用打气筒向密闭的容器内打入空气,他发现原本沸腾的水停止沸腾;停止加热后,他又用抽气筒从密闭的容器内抽出一部分空气,发现容器内的水又重新沸腾起来根据以上现象和数据,你能得出一条什么结论?(9)小华在做此实验时,发现无论加热多长时间,水始终都不能沸腾,你认为原因可能是(写出一条即可)(10)小毛和小朱在做“水的沸腾”实验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象如图b所示,问a、b图象不同的原因是江苏省南通市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第三周周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0分)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b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机械,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c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d开会场时手机调成静音,是通过阻断噪声传播来控制噪声【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防治噪声的途径;声与能量【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分析】(1)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声波具有能量,也可以传递能量,用在清洗、切削、排石、空气加湿器、药液雾化器等方面;(3)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判断生活中减弱噪声是哪一种途径,关键是看在什么位置采取的措施【解答】解:a、声音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利用超声波传递的能量将污垢振掉,达到清洗效果,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c、噪声是路上的车产生的,隔音板安装在公路与城市居民之间,这是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在会场内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是在声源处减弱噪音,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相关知识,属于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记住相关概念是解题的关键2下列实验与实例中,能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的是()a用手机拔打放在真空罩中的手机,显示手机号码,却听不到手机呼叫b往正在发声的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见到泡沫屑在不停地跳动c人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d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用无线电交流【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速;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专题】声现象;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340m/s【解答】解:a、因为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进行传播,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进行传播,所以当用手机拨打放在真空罩内的bp机,bp机显示手机号,却听不到bp机呼叫,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敲击鼓面发声时,鼓面是振动的,所以鼓面上的泡沫塑料屑会不停的运动,可以探究声音的产生原因此选项符合题意;c、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远大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所以人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不能够探究声音产生与传播条件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因为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进行传播,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进行传播,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用无线电交谈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探究的是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结合了转化法进行分析声音的产生原因,是2016届中考的热点3如图所示,在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内装有质量不等的同种葡萄酒,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玻璃杯,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a音调b振幅c音色d响度【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专题】声现象【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就越高【解答】解: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玻璃杯,说明发出声音的响度基本相同;而由于杯内水的体积不同,导致玻璃杯的振动快慢不同,水少的玻璃杯振动快,振动的快慢影响声音的音调,故发出声音不同是音调不同;故选a【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频率与音调的关系分析解答4关于声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能传递信息且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听诊器”能使人的心脏振动幅度增大,响度增大c住宅安装双层玻璃窗可以减小室外噪声对室内的影响d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调【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防治噪声的途径【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2)减弱噪声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3)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4)声音耳朵三要素是:音调、响度和音色;【解答】解:a、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此选项错误,不合题意b、“听诊器”的作用是探测人心跳的频率,并不能使人的心脏振动幅度增大,响度增大,此选项错误,不合题意c、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双层玻璃会发生反射,并且在反射过程中声波逐渐减弱此选项正确,符合题意d、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色;此选项错误,不合题意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防治噪声的途径、声音的反射等物理知识,有一定的综合性,但难度不大,强化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记忆是解决识记性题目的基础5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现象是()a在岸上的人听见河水流动的声音b枕着牛箭筒睡在地上的士兵,能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c我们能听到波浪拍击礁石的声音d潜水员能听到岸上的讲话声【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解答】解:a、在岸上的人听见河水流动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的耳朵里的,不符合题意;b、“枕着牛箭筒睡在地上的士兵,能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是通过固体(大地)传播到人的耳朵里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我们能听到波浪拍击礁石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的耳朵里的,不符合题意;d、岸上的讲话声是通过水传播到潜水员耳朵里的,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的传播条件进行分析解答,是2016届中考的热点考题,也比较容易出错6昆虫飞行时,翅膀要振动,如蝴蝶每秒24次,蜜蜂每秒300400次,当它们都从你身后飞过时,凭听觉()a能感到蝴蝶飞过b能感到蜜蜂飞过c都能感到它们飞过d都不能感到它们飞过【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专题】比较思想;声现象【分析】(1)频率指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不同的发声体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2)并不是所有频率的声音人耳都能听到,只有频率在20hz20000hz的声音,人耳才能听到;频率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叫超声波,人耳都听不到【解答】解:因为蜜蜂翅膀振动的频率是300400hz,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内;而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仅24hz,低于人的听觉所能觉察的最小频率所以,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而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频率的概念和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属于识记性内容,比较基础7男低音独唱时有女高音轻声伴唱,对二人的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a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b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c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d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考点】音调;响度【专题】声现象【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解答】解:男低音独唱时,他的音调低,但以他的声音为主,故他的响度大;女高音轻声伴唱,她的音调高,但是在伴唱,故响度小故选a【点评】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8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a振动的物体都会发出声音b空气中声速跟音调无关c物体振动的次数叫频率d“低声细语”的低指的是音调低【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速;频率及音调的关系【专题】应用题;定性思想;归纳法;声现象【分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发声体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单位是hz;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声音的高低叫音调【解答】解:a、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振动的物体都能发出声音此选项正确;b、声速与介质种类及介质温度有关,与声音音调高低无关此选项错误;c、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此选项错误;d、“低声细语”中的“低”,指声音的响度小此选项错误故选bcd【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声速影响因素及声音的特性,正确理解概念是解答的基础9大剧场的四周墙壁要修得凹凸不平,目的是()a增强声音的反射b减弱声音的反射c为了装饰剧场,美观漂亮d为了增大音量【考点】回声【专题】声现象【分析】(1)由于大会礼堂和大剧场的面积比较大,声音从主席台传出后遇到墙壁再反射回来的时候,用的时间较长,回声和原声间隔的时间较长的话,人耳就可以把它们区分开,这样观众就可以听到两个声音,影响听众的收听效果(2)做成凹凸不平像蜂窝状可以减弱声音的反射,避免回声的产生【解答】解:大会礼堂和大剧场的墙壁做成凸凹不平的蜂窝状,主要是因为声音在反射时能量会相互抵消,从而减弱声波的反射,增强听众的收听效果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减弱噪声的方法和声波具有能量、声波也可以反射10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经常看见这样的情景: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小小的“降落伞”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忽然水母像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不一会儿,狂风呼啸,波涛汹涌,风暴来临了就划线部分,以下解释合理的是()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b水母接收到了电磁波c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d水母感受到了地磁场的变化【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专题】应用题;比较思想;归纳法;声现象【分析】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称为次声波,人耳不能够听到;水母、青蛙等动物可以听到较低的声音频率【解答】解:风暴发出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不在人耳听不到的范围之内,但水母等动物可以听到,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异常反应预测灾难;故a符合题意风暴不会导致电磁波和地磁场的变化,故b、d不符合题意风暴不会引起温度突然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次声波的定义和原理应用进行解答,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11把人耳贴在装满水的一根长铁制水管的一端,在水管的另一端用铁锤用力敲击,人耳可能听到的情况是()a先听到沿铁管传来的敲击声,最后听到水管中水传来的敲击声b先听到沿铁管外空气中传来的敲击声,最后听到水管中水传来的敲击声c由于声音沿铁管和空气同时传来,因此只能听到一次敲击声音d人耳先后听到三次传来的敲击声【考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专题】声现象【分析】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传播介质有关,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最慢【解答】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通常情况下,在固体中最快,其次是在液体中、最慢的是在气体中;在一端敲击后,声音会同时沿着三种介质传播,分别是:固体铁、液体水、空气;因声音在这三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所以声音到达人耳朵的时间就不同,听到的第一声是通过铁管传过去的,第二声是通过水传播的,第三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故共听到三次声音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的关系,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12如图所示的古筝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乐器,琴师要提高古筝的音调,应将()a琴弦调紧一些b保持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变,使琴弦长一些c保持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变,换用较粗的琴弦d琴弦松紧不用调,用力拉弦【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专题】声现象【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音调和频率有关,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而振动频率与发声体的松紧、粗细、长短有关【解答】解:弦乐的音调跟振动频率有关,弦的振动频率跟弦的松紧、长度、粗细有关,所以可以通过调节弦的粗细、弦的长短、弦的松紧程度,改变了弦的振动频率,从而改变古筝的音调;并且弦越细、越短、越紧,弦的振动频率越快,音调越高故选a【点评】弦乐、管乐、打击乐等等都用到声学的知识,应该明确各种乐器如何发声、如何改变音调、响度的13以下事例中,不能说明声波传递能量的有()a利用超声波使液体产生激烈的振动,用来清洗钟表、眼镜等b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c利用超声波将药物击碎后与空气混合形成“药雾”d根据隆隆的雷声,我们可以判断出大雨将至【考点】声与能量【专题】声现象【分析】声波可以传递信息,是指告诉我们什么,也就是传递了信息,如教师讲课,告诉我们知识;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是指可以改变什么,也就是传递了能量,如超声波洁牙、超声波碎石等【解答】解:a、利用超声波使液体产生激烈的振动,用来清洗钟表、眼镜等,说明声波传递能量;b、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传递能量;c、利用超声波将药物击碎后与空气混合形成“药雾”,说明声波传递能量;d、根据隆隆的雷声,我们可以判断出大雨将至,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的区别,重在与实际应用相联系14某护士随手取了一支体温计,此体温计曾给一个体温为39的发烧病人测量过该护士对体温计作了消毒处理,但忘记了甩几下,直接用来给另一个人测体温,结果示数为39,该人的体温()a就是39b可能高于39c一定低于39d可能低于39【考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专题】基本仪器的使用专题【分析】体温计玻璃泡的上方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它可以使体温计玻璃泡上方的水银不能很快的流回玻璃泡中,所以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同时体温计在使用前要用力甩一下,将水银甩回玻璃泡中【解答】解:根据体温计的特点,使用前用力甩一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银才能回到玻璃泡中;没有甩的体温计原来的读数是39,直接用来测量病人的体温,若病人的体温高于39,体温计中的水银会上升,测量是准确的;若病人的体温不高于39,体温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依然显示的是39,现在体温计示数为39,则病人的体温可能是39或低于39,故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的是体温计的正确使用,注意:使用体温计之前别忘了“甩一下”15如图画出了四种测水温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哪个()abcd【考点】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正确的方法是:测量前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明确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解答】解: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所以选项a、b、d错误,选项c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温度计的正确使用,在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温度计,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二、填空题16人们通常说女子的声音比较尖,是指声音的音调高,由此可知女子说话时声带振动的频率较高【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分析】要解决此题,首先要正确区分响度与音调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或强弱,是由振幅决定的,而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从听觉上若感觉声音比较尖、细,便是音调高,否则便是音调低【解答】解:声音的音调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快,声音的音调越高;女子的声音比较尖,是指声音的振动频率快,即音调高故答案为:音调;频率【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音调和响度的理解,在声音的三个要素中,音调和响度是很容易混淆的两个因素17在如图所示的实验中,李明发现:硬纸片在木梳上划得快时音调高,划得慢时音调低这表明:物体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分析】(1)频率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物体振动快频率大,物体振动慢频率小(2)木梳齿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越高【解答】解:硬纸片在木梳上划得快时,木梳齿振动快,频率大,音调高;划得慢时,木梳齿振动慢,频率小,音调低故答案为:物体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点评】掌握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掌握三个特性的影响因素18长笛、箫等乐器,吹奏时空气柱振动而发声抬起不同的手指,就会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音调长的空气柱产生音调低【考点】声音的产生;频率及音调的关系【专题】应用题;定性思想;顺推法;声现象【分析】长笛、箫等乐器是通过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声音的音调,空气柱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解答】解: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吹奏长笛、箫时空气柱振动发声,抬起不同的手指,就会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音调;空气柱越长振动频率越低,所以长的空气柱产生音调较低故答案为:空气柱;空气柱的长度;低【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知道乐器是怎样发出声音的,通过改变什么改变音调的,结合音乐常识进行解答19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的实验时,将正在发声的音叉去接触一个悬挂着的泡沫塑料球(如图所示),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的目的是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考点】声音的产生【专题】应用题;定性思想;转换法;声现象【分析】本题是把音叉的振动转化为乒乓球的运动,这样可以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进行放大,我们能够听到声音,是由于声音经过空气传递到耳朵里的【解答】解: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被弹起,这样做是为了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该现象说明了音叉在振动故答案为: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点评】此题是把音叉的振动转化为乒乓球的振动,通过转化的思想将音叉的振动进行放大,是一种放大的方法,要学会应用20男生说话粗犷,而女生讲话较尖细,这是因为他们说话的音调不同,其原因是男女同学声带振动的频率不同【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专题】定性思想;比较思想;声现象【分析】音调指声音的高低比较低沉粗犷的声音,音调比较低比较尖细的声音,音调比较高音调跟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解答】解:男生说话声音较粗犷,音调比较低女生说话声音较尖细,音调比较高男女同学的音调不同,是因为男女生的声带振动频率不同,男同学声带振动较慢,音调比较低女同学声带振动较快,音调比较高故答案为:音调;频率【点评】声音的音调和响度不容易区分,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要从文字叙述的意思去理解21一个声源2秒内振动了720次,它的频率为360hz,小明同学练声时,发出声音的频率是200hz,则她的声带每分钟振动200 次【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分析】解答此题要知道:(1)物理学中,1s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2)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在2020000hz之间,超过这个范围,人耳是听不到的【解答】解:物体在1s内振动1次,称为1hz如果2秒钟振动720次,那么在1s内振动了360次,称为360hz;小明同学练声时,发出声音的频率是200hz,即1s内振动200次故答案为:360;200【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人耳听觉范围的理解情况和对频率计算的能力22从声音的特征看,我们平时说某个声音“震耳欲聋”,这说明说话声音响度大;说某个声音很“刺耳”,这说明声音音调高;我们说某个声音“悦耳动听”,这说明声音的音色【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音调;响度;音色【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响度、音调和音色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音调是指声音的高度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与发声物体的材料有关,不同物体发声的音色是不同的【解答】解:“震耳欲聋”说明声音比较强,说明声音的响度大;“刺耳”说明声音的音调高;“悦耳动听是指声音的音色;故答案为:响度大,音调高,音色【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声音特征及定义的掌握情况,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问题23超声波具有的特点:方向性好、穿透力强、破碎能力强【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分析】解答本题需掌握:超声波是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其穿透力强,方向性好等特点【解答】解: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力强、破碎能力强等特点故答案为:方向性好;穿透力强;破碎能力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超声波的特点以及应用的了解是中招的热点24读出如图所示的甲、乙温度计所示的温度值甲是22,乙示数是38【考点】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专题】基本仪器的使用专题【分析】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先要弄清楚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高处所对刻度相垂直,并注意区分温度是零上还是零下【解答】解:由图知:两只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即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在甲温度计上,“20”在“30”的上方,液柱最高处在两者之间,所以显示的温度低于0,为22;在乙温度计上,“30”在“40”的下方,液柱最高处在两者之间,所以显示的温度高于0,为38故答案为:22;38【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温度计的读数,在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温度计,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25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跳动越高;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且音叉声音越响溅起水花越大;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越响振动越大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1)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2)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考点】声音的产生;响度与振幅的关系【专题】声现象【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以及响度的大小和物体的振幅有关【解答】解:(1)根据题干中提供的信息:鼓面的纸屑跳动、发声的音叉溅起水花、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等现象可以判断: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2)再根据: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越响纸盆振幅越大,可得: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答案为:(1)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2)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产生的条件,以及响度和振幅有关的了解和掌握26有人注意到,蝙蝠即使在黑暗中飞翔,也不会碰到任何东西那么蝙蝠到底是用眼睛看东西,还是用耳朵“看”东西呢?为了揭开这个迷,我们可以先堵住蝙蝠的耳朵,然后让它在明亮(明亮/黑暗)的环境中飞行,看它的飞行情况;如果碰壁说明蝙蝠是利用耳朵来“看”东西【考点】物理常识【专题】应用题;其他综合题【分析】人和蝙蝠的听觉范围不完全相同:人耳只能听到202000hz的声音,蝙蝠只能听到1000120000hz的声音,根据实验可知蝙蝠是用什么感知东西的【解答】解:由实验中用蜡封住蝙蝠的耳朵,让它在明亮的屋里飞翔,结果蝙蝠到处碰壁,可知蝙蝠是利用耳朵来感知东西的故答案为:明亮;碰壁;蝙蝠是利用耳朵来“看”东西【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超声波和次声波的概念以及超声波的特点在生活中应用,同时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总结的能力27小华在家里修理桌子时,有敲击物体的声音,为了避免干扰隔壁的小明学习,小华采取了三种方案:在被敲击的地方垫上一块抹布;把门窗关闭严实;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在上述的三种方案中,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是在人耳(接收)处减弱噪声【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分析】防治噪声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解答】解: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把房间、厨房门窗关闭关严,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是在(人耳)接收处减弱噪声;故答案为:声源,传播过程,人耳(接收)【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噪声的防治方法上进行分析28学习了声现象后,爱动脑筋的小明将喝饮料的吸管剪成不同的长度,并用胶带将吸管底部密封,然后排在一起,如图所示对着管口吹气,由于空气柱的振动就会产生声音管的长短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填“音调、响度、音色”)就不同,这样就做成了一个小吸管乐器【考点】声音的产生;音调【专题】简答题【分析】(1)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音调和物体振动频率有关【解答】解:当对着管口吹气时,管内的空气柱振动,就发出声音;管的长短不同,筒内空气柱的长短就不同,振动时频率就不同,所以使声音的音调就不同故答案为:振动,音调【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物体振动产生声音、音调和频率之间关系的掌握情况29蝙蝠可以靠超声波发现昆虫,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考点】声与信息;声与能量【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声音也能够传递能量【解答】解:蝙蝠可以靠超声波发现昆虫,这是由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这是由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故本题答案为:信息,能量【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与信息,声与能量的了解和掌握,是中招的热点30电影泰坦尼克号描述的是一艘名叫“泰坦尼克”号的大海轮,因为跟冰山相撞而沉没的悲剧为了避免悲剧重演,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利用声音的传播规律制成的探测装置,安装在船上,能及时发现冰山或暗礁的存在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某船向海底发出超声波,经0.5s后接收到发出的超声波,海水深375米【考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专题】计算题;声现象【分析】知道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再返回海面的时间,可以求出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又知道声速,利用速度公式求海水的深度【解答】解: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t=0.5s=0.25s,由v=可得,该处海水的深度:s=vt=1500m/s0.25s=375m故答案为:375【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求出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单趟)用的时间是本题的关键31医院抢救中暑病人时,首先是在人的额头上大面积擦酒精,这种方法称为“物理疗法”,此疗法的依据是酒精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考点】蒸发及其现象;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专题】应用题【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以及蒸发吸热【解答】解:抢救中暑病人时,首先是在人体的皮肤上大面积地擦酒精,主要是利用酒精蒸发吸热,降低体温故答案为:酒精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蒸发吸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物态变化及变化过程中的吸热现象进行分析解答真正体现了由物理走向生活三、实验与探究题:32在学习吉他的演奏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以下猜想:猜想1: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3: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的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了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1)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用编号为a、b、c的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2,应选用编号为a、d、f的琴弦进行实验 编号材料长度(cm)横截面积(mm2)a铜600.76b铜600.89c铜601.02d铜800.76e铜f铜1000.76g钢801.02h尼龙801.02i尼龙1001.02表中有的材料的规格还没有填全,为了验证猜想3,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2)随着实验的进行,小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选取两根材料相同、长短相同、横截面积一样的琴弦,如c、e进行对比实验使两根琴弦的一端固定,另一端进行松紧程度调节,要求一张一弛有所差异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琴弦,比较发音情况如果两根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表明小明的猜想是正确的;否则猜想错误【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专题】实验题;实验分析法【分析】(1)猜想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琴弦的长短、琴弦的材料有关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横截面积的关系时,控制琴弦的长度和材料不变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长短的关系时,控制横截面积和材料不变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材料的关系时,控制横截面积和长度不变(2)猜想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松紧有关,控制琴弦的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