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B卷(20分钟,50分)一、选择题(18分)1.首都钢铁公司已搬迁至河北唐山地区,首钢的搬迁主要是为了改善()A大气质量 B交通C水质 D水土流失解析首钢对所在地区大气、水源会造成污染,此外还会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加剧城市交通紧张状况,但最主要的还是大气污染,因此首钢搬迁主要是为了改善大气质量。答案A2下列关于一定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采猎文明时期,人受地的制约比较小B农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得到和谐发展C工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开始出现矛盾,局部地区产生环境问题D后工业文明时期,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逐渐走向系统化和科学化解析采猎文明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在人地关系中人处于被动的、受地的制约比较大的地位;农业文明时期,农业种植范围扩大,由于不合理的耕作、灌溉和放牧等,局部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工业文明时期,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对环境造成了更为严重的污染和破坏,环境问题由局部走向了全球;到了近代,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逐渐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并且这种认识逐渐走向系统化和科学化。答案D3以下人类的社会形态与人类的环境观念及环境问题的对应关系组合,正确的是()A古代文明崇拜自然没有环境问题B农业文明改造自然环境问题已显露出来C工业文明征服自然环境问题只发生在局部地区D当代文明善待自然环境问题已经解决解析原始社会已出现环境问题,但不明显;农业社会开始显露出环境问题;工业社会,环境问题已由局部走向了全球;当代社会,人类已认识到必须善待自然,但环境问题并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答案B4下列现象属于环境反馈作用的是()某工厂把大量未处理的废水排入附近湖中,造成鱼类大量死亡人们在火山山麓垦荒植树,火山爆发,火山喷发物毁坏了农田长江三角洲地区农民辛勤劳动,培育了肥沃的水稻土,建成著名的“鱼米之乡”珠江三角洲农民在低洼易涝的地方挖成塘,堆泥成基,形成著名的基塘生产环境A BC D解析环境的反馈作用,主要取决于人类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自然因素如火山爆发虽能影响环境,但不属于环境的反馈作用。答案B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宗教和哲学上的重大课题,在很多宗教的教义中都渗透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点。据此完成56题。5古话说“天下名山佛占多”,说明了()A名山上自然资源丰富,便于充分利用B佛教徒非常喜爱和爱护大自然C名山上游人多,便于传播佛教D名山风景优美,利于居住6以孔子为代表的我国儒家思想著述论语上说“子钓而不网,弋不射宿”,这些思想反映了()A对自然界采取消极态度B满足于利用自然的原始状态C对大自然既利用又保护的观点D过分强调人类利用自然的主观能动性56.解析在人类文明史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态度是随着人类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并且人类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已认识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佛教和儒家都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答案5.B6.C二、综合题(32分)7如图所示为“我国某地区土地资源利用景观图”,该地区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是60,位于东八区,其中A为山区,B为丘陵梯田地区,C为平原地区,D为水库,E为乡镇企业和居民区,F为库区北侧丘陵低山。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对于该地区的开发利用,当地政府有三种方案,你认为哪一种方案最能科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第一种方案:A营造薪炭林B栽种苹果C种植水稻D养鱼,发展旅游业E建苹果加工厂F营造防护林第二种方案:A营造防护林B种花生C种植水稻D养鱼,发展旅游业E办花生加工厂F种油菜、小麦第三种方案:A营造薪炭林B栽培柑橘、茶叶C种植水稻D养鱼,发展旅游业E办柑橘、茶叶加工厂F营造防护林(2)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地表现出来,H处有大面积湖泊沼泽地,G处是喀斯特地貌,既要发展经济,又不降低环境质量,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如何开发利用G、H两处土地资源? 解析这是一道模拟现实的实际应用题。从题干提供的文字信息分析,该地区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是60,根据计算正午太阳高度公式可推知,该地纬度是30,因为我国位于北半球,所以为30N大致位于长江以南,东八区的经度范围是从112.5E到127.5E,110E经过巫山、雪峰山以东,可判断该地区位于东南丘陵。东南丘陵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根据低山丘陵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可分析题中的设问,对照分析然后得出结论。答案(1)第三种方案(2)H处湖泊沼泽地可种植莲藕,G处喀斯特地貌可发展旅游业。8读“热带雨林的破坏对环境的影响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右侧未受破坏的雨林,树林覆盖使土壤免受_和_。(2)树木要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而不断形成的_经微生物分解为营养物质,归还给土壤,又供植物利用,使森林资源得到_。(3)左侧大量的雨林遭到砍伐,结果是降水直接到达失去保护的地表,会使_作用增强,导致_。没有了树木,_逐渐减少,树木失去营养源,可能导致林木退化、土壤侵蚀、_灭绝等严重问题。(4)上述事例说明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是一个_,一种资源或资源整体的变化,将会使其他资源乃至_发生变化。解析本题通过热带雨林砍伐后环境的变化,说明资源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被大面积砍伐,其生态功能将会丧失,对于林中生物的影响是毁灭性的,是无法补偿的。因此,保护资源是保护环境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答案(1)暴雨冲刷烈日曝晒(2)枯枝落叶不断更新(3)淋溶土壤侵蚀枯枝落叶物种(4)整体环境9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明朝的“药圣”李时珍在采药撰写本草纲目的时候,不会想到400年后的今天,许多名贵的中草药和动物药材已很难寻觅了,并且许多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减少、有毒成分增多。照此下去,国药将不存在,中医将难以发展。(1)你认为这种情况反映了什么问题?(2)产生这些问题的人为原因是什么?(3)你认为应该如何保护中药资源?解析由于过度掠取和环境污染,许多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使生物多样性减少。答案(1)动植物资源被破坏(数量、种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一千根弦续写350字10篇范文
- 我的语文老师350字(12篇)
- 时尚的鸭子课件
- 小学生元宵节作文202514篇
- 纪检业务知识培训课件讲稿
- 早期报警实操培训知识课件
- 《新编商务应用文写作》第二章 习题参考答案
- 商业场地租赁合同解除协议
- 2025年无损检测资格证考试超声波无损检测工程师试卷
- 纪律处分条例课件教学
- GB/T 14202-1993铁矿石(烧结矿、球团矿)容积密度测定方法
- 生活中的会计课件
- 辽宁大学学生手册
- 酒水购销合同范本(3篇)
- 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考核试题及答案
- 某工业区供水管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学习罗阳青年队故事PPT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携手拼搏奉献PPT课件(带内容)
- 模具保养记录表
- 皮内针讲课课件
- 新水浒q传乡试会试测验题目
- 地基承载力计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