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 苏教版.doc_第1页
江苏省苏州市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 苏教版.doc_第2页
江苏省苏州市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 苏教版.doc_第3页
江苏省苏州市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 苏教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测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 班级_ 姓名_ 得分_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25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主(zi)_ (bng) 发 轻风(mn)_ 舞 呼(png) 引伴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把它们找出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苏州是闻名瑕迩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素有“东方威尼斯”之美称。苏州的水从任何时候看来都是格外美丽、别据一格的。在薄雾的清晨里,楼房的影子在飘着雾气的水面上若隐若现,显得十分神秘,这如同梦幻般的感受富予了人们无限的遐想。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澄清得如银镜般的水便映入我们的眼帘:水中的倒映与现实形成一幅完美的画卷。错别字改 正3默写(8分)_ _,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_,冷露无声湿桂花。(_十五夜望月)晴空一鹤排云上,_ _。 (刘禹锡秋词) ,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绝句) _ _,草色遥看近却无。 _ _,我言秋日胜春朝。松间沙路净无泥,_ 。 (苏轼浣溪沙)4读下面一则材料,仔细思考,把你的发现写下来(3分)有位动物学家在对生活在非洲奥兰沿河两岸的动物进行考察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生活在河东岸的羚羊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强,并且奔跑能力也不一样,东岸的羚羊奔跑速度每分钟要比西岸的羚羊快13米。对这些差别,动物学家百思不得其解,因为除了东岸有狼群活动以外,其他的生活环境和食物都相同。在这位动物学家的倡议下,动物保护协会做了一个实验,在河东西岸各捉了10只羚羊送到对岸,结果,送到西岸的羚羊繁殖到了14只,而送到东岸的只剩下了3只,动物学家发现,另外7只都被狼吃掉了。5口语交际。(4分)谁让自修课讲话了,谁在课堂上传纸条了,谁在操场上打篮球回来晚了这些情况,老师怎么知道得那么清楚,原来是有人向老师打了“小报告”。对于向老师打“小报告”这种行为,一直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你是怎么看待打“小报告”这种行为的?请说说你的认识和理由。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35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67题。(4分)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6请描述出诗中早春景色的特点。(2分)_7诗歌的尾联反映出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_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7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分,夜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8下列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2分)( )( ) a 自非亭午夜分 b 隐天蔽日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刻舟求剑) 千万蔽地(以虫治虫) c 或王命急宣 d 春冬之时 绝壁或十许丈 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e 不以疾也 徐喷以烟(幼时记趣) 9“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的表达作用是什么?(2分) 10课文为何没有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来描写三峡的景色?谈谈你的看法。(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3题。(10分)天启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许。晚霁,余登龙山,坐上城隍庙山门,李岕生、高眉生、王畹生、马小卿、潘小妃侍。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坐久清冽,苍头送酒至,余勉强举大觥敌寒,酒气冉冉,积雪钦之,竞不得醉。马小卿唱曲,李岕生吹洞箫和之,声为寒威所慑,咽涩不得出。三鼓归寝。马小卿、潘小妃相抱从百步街旋滚而下,直至山趾,浴雪而立。余坐一小羊头车,拖冰凌而归。 (选自陶庵梦忆)【注】 霁:雨后或雪后转晴。 李岕(ji)生、高眉生、王畹生、马小卿、潘小妃:这五人都是当时的伶人(戏曲演员)。生,指男伶。马小卿、潘小妃为女伶。 呆白:苍白。 苍头:指以青色包头巾裹头,这里指年纪大的伙计。 欱(h):通“喝”。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万山载雪( ) (2)余勉强举大觥敌寒( ) (3)竞不得醉( ) (4)直至山趾(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万山载雪,明月薄之。 (2)声为寒威所慑。 13举例说明本文描写龙山冬景时的写法及作用。(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418题。(14分)雪一化就有路了 张抗抗每年下第一场雪时,我总会想起多年前一个雪天的经历。那时我初涉文坛,很容易被一些闲言碎语所困扰。当我听说有人搬弄是非,对我说三道四时,我异常激愤,心里顿时对此人充满了恼恨。我决心要去当面质问她,为什么要这样伤害我。很快便有了一个机会。我出差去外地,恰好要路过那人所在的城市。我向朋友要来了她的地址,决定在那个城市作短暂的停留,突然出现在她家门口,义正辞严地声讨她,然后拂袖而去。那天,从清晨开始,天空就阴沉沉的。风变得湿暖,闷得人透不过气来。火车晚点,到达那个城市已是傍晚时分。当我走出车站时,空中已飘起了雪花。我有些发蒙,心生胆怯和疑惑。但我只能继续往前走,去寻找那个记录着怨恨的纸条上的地址。雪下得越来越大,风也越发凛冽,雪片像是无数只海鸥扇着白色的翅膀,围绕着我扑腾旋转。四下皆白,分不清天上地下,我跌跌撞撞地朝前走着。在漫漫风雪中既寻不见街牌,也看不见门牌号码。就在那个时候,我看见街边有-间简陋的平房,窗口露出一线微弱的灯光。我抱着疲倦的身躯敲响了那家的房门。门开了,灯光的暗影中,站着一位老大娘。她接过我那张写着地址的纸条,眯着眼将纸条举在灯下看了看,又低头仔细地打量着我,说:“那地方太难找,跟你说不明白,还是我领你去吧!”不容我谢绝,她已经迈出门槛,踩在了雪地里。“这大雪天儿出门,一定有要紧事吧?”她回过头大声说道。我含糊地应了一声。“你是去看望病人吧?看把你累的急的!是亲戚?朋友?”她放慢了脚步,怕打着肩上的雪花,等着我。我心里咯噔了一下。亲戚?朋友?我沉默着,无言以对。我如何对她实言相告,自己其实是去找一个“仇人”兴师问罪的!就在那一刻,我忽然对自己此行的目的和意义恍恍惚惚地发生了一丝怀疑和动摇。那个人似乎隐没在漫天飘飞的雪花中,她之所以要伤害我,也许是随波逐流,也许是由于无知,也许是出于一时的利益之需她也许真的是一个需要救治而不是斥责的“病人”呢!脚底突然在一个雪窝里滑了一下,老大娘一把将我扶住。“这该死的雪,真讨厌”我忍不住嘟哝着。“不碍事,不碍事,就快到了。”她说,“前面那个电线杆子右拐,再往前数三个门就是。”“大娘,请回吧,这回我认得路了”我说着,声音忽然喑哑了。她又重复指点了一遍,便转身往回走。刚走几步,又回过头,大声说:“不碍事,明天太阳出来,雪一化,就有路了!”那个苍老的声音,被纷纷扬扬的雪花托起,在空荡荡的小街上蹒跚。我在雪地上久久伫立,任雪花落满我的肩头,任寒风吹打我的脸庞。湿重的背包、鞋和围巾似乎一下子失去了分量雪一化,就有路了那么,就把冷雪交给阳光去处理吧,雪不能永远覆盖道路,有阳光就会融化。虽然世上常有误解和诽谤,但是充满阳光的心灵却能够宽恕和融化它。那个风雪之夜,当我终于站在那费尽周折才到达的门牌下面时,我已经全然没有了跳下火车时那种愤激的心情。我在那个破旧的大杂院门口平静地站了一会儿,轻轻地将那张已被揉皱的纸条撕碎,心也随之释然了,然后慢慢地朝火车站方向走去。14.通读全文,在下面横线上填写表现“我”心理变化的词语。(3分)激愤恼恨 15.选文中加着重号的“病人”一词的含义是什么?(2分) _16.结合具体语境,分析选文中加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_ _17.根据选文内容,补写一段描写雪景的文字作为文章的结尾。(3分) _ _18.从那个风雪之夜的经历中,“我”得到了怎样的人生启迪?(3分) _ _第三部分:写作(40分)生活是七色板,其中蕴含着追梦的艰辛,成功的喜悦,挫折的苦痛,孤独的寂寞此时,你需要看看周围甜蜜的微笑,听听身旁温馨的话语。请以“生活需要_”为题,写一篇文章。提示和要求:1、在题目横线上可填上适当的词语(如“互助、欢乐、掌声、阳光、理智、感动”等)使题目完整,并将题目抄写在正文第一行。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500字。参考答案1宰 迸 漫 朋2瑕遐 据具 富赋 映影3稻花香里说丰年。 绝胜烟柳满皇都。 便引诗情到碧霄 旧时茅店社林边。 天街小雨润如酥。 自古逢秋悲寂寥。吹面不寒杨柳风。4参考:东岸的羚羊之所以强健,是因为它们附近生活着狼群,它们为了生存,天天生活在一种“竞争气氛”中,反而越来越强,而西岸的羚羊之所以弱小,是因为它们缺少天敌,没有生存压力。5示例:我不赞成打“小报告”这种行为。因为学生成长的前提是得到尊重,是老师能真诚地和他们交流,靠学生打“小报告”来控制班级的老师瓦解了学生做人的道德标准,使他们付出了沉重的心理代价。6. 细雨蒙蒙,酥润清新,草色淡远,春回大地。 7.反映出诗人对早春景色的热爱与赞美之情,也有鼓励人们珍惜早春这一美好时光的意味。(通过“最”“春好处”“绝胜”,体会作者的感情倾向和写作意图。) 8.bd9. 手法:侧面烘托 目的:表示三峡的狭窄,形象地勾勒出三峡磅礴逶迤、雄伟峭拔的整体风貌.烘托三峡的雄险气势.10写水先写夏水,后写春冬之水,因为夏水最盛,最为凶险、迅疾,最具有特点。最后描写三峡之秋的悲凉气氛。11(1)覆盖 (2)抵抗 (3)能够 (4)指山脚 12(1)所有的山峦都被雪覆盖住了,月亮的光辉也显得稀薄了。 (2)箫声被寒气的威力所震慑。 13主要运用白描的写法。如:“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这种写法,文字简练朴素,清新淡雅,写出了雪山的奇景。译文 天启六年的十二月,大雪大约深三尺。晚上的时候天放晴了,我登上龙山,坐在城隍庙的山门上,李岕生、高眉生、王畹生、马小卿、潘小妃这几个人陪伴着我。所有的山峦都被雪覆盖住了,月亮的光辉也显得稀薄了,月亮显不出光亮,雪一片苍白。坐久了觉得有点冷,一个老仆人送酒来了,我勉强举起大杯子喝酒御寒,酒气缓慢地上升,在雪中喝酒,竟然不能够醉。马小卿唱曲子,李岕生吹洞箫和着马小卿的曲子,箫声被寒气的威力所震慑,艰涩得出不来。三更的时候(我们)回去睡觉.马小卿、潘小妃互相抱着从百步街旋转滚落,直到山脚,满身是雪的站着。我坐一辆小羊头车,拖着满身的冰凌回来了。14.胆怯怀疑 怀疑动摇 平静释然15.这里是指搬弄是非、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