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十五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doc_第1页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十五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doc_第2页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十五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doc_第3页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十五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考导航单元知识内容目标要求识记理解运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1954年颁布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标志“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严重失误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文革”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考点梳理【考点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1.第一个五年计划:(1)起止时间:1953-1957年。(2)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3)主要成就。工业: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_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_建成投产。交通:_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工业基地:_基地形成,华北和西北工业基地建成。(4)意义: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_迈进。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颁布:1954年,第一届_制定并通过。(2)内容: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3)地位:我国第一部_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3.三大改造:(1)时间:1953-_年。(2)概况。(3)意义: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进入_。【考点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1.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时间:1956年。(2)内容。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_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_迅速发指出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集中力量发展_,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3)意义:是探索建设_道路的良好开端。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背景:1958年,党中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_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2)原因:对国情认识不足,对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经济规律。(3)标志:高指标、瞎指挥、_和“共产”风。(4)评价:是党在探索建设_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5)危害:“左”的错误在全国严重泛滥开来。国家和人民面临新中国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3.“文化大革命”:(1)原因:_错误估计国内形势。(2)开始:_年,中共中央成立“中央文革小组”,对所谓的刘少奇、邓小平资产阶级司令部进行了错误的斗争。(3)表现:学校停课、工厂停工。一些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迫害。_被迫害致死,是“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冤案。(4)抗争:1967年2月前后,老一辈革命家抵制“文化大革命”,被诬为“_”。(5)结束:1971年9月,粉碎_反革命集团;_年10月,粉碎_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4.创业时代的模范人物:(1)王进喜:大庆油田石油工人,被誉为“_”。(2)邓稼先:为我国核武器研制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_”。(3)焦裕禄:领导兰考人民治理灾害,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人民称颂他为“_”。(4)雷锋: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每年的3月5日被定为“学雷锋日”。达标训练1.右图体现当时我国a优先发展农业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优先发展运输邮电 d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2.“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将阻隔长江南北交通的“天堑”变为“通途”的第一座桥梁建立在a.武汉b.南京c.上海d.重庆3.学者彼得诺兰认为,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我一直深信中国在五十年代早期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中国当时的选择是a走上了由政府主导的计划经济发展道路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c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d推行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资本4.下列图片能体现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的是(b) 土地改革法受到 第一批国产“解放牌”汽车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改革中的邯郸钢铁总厂农民的欢迎 在长春第一汽车厂试制成功 “东方红1号”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a.图一 b.图二 c.图三 d.图四5.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已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等,对这一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较早作出明确规定的是a.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c.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6.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c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7.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到1956年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同时,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1956年底,“三大改造”已基本完成。依据以上史实,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b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c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超额完成 d社会主义总路线取得了伟大胜利8.右图是南通大生第三纺织公司的股权凭证。作为实物史料,它可以直接用于研究a.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b.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c.手工业的所有制变革d.对外开放城市的设立9.工人日报曾刊发以“人有多大胆,钢有多大产”为标题的新闻是在a土地改革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10.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毛泽东认为“中国必须凭借其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寻求一条更快捷的现代化道路。”1958年开始的这条“更快捷的道路”带给中国的是a.粮食产量大幅增长b.钢铁资源有效利用c.国民经济损失惨重d.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1.宣传画是一种文化符号,具有浓重的时代信息。宣传画反映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c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 d社会主义建设严重失误12.据悉,中央组织部计划在今年“七一”前夕,于全国范围内表彰一批优秀县委书记。1966年2月,新华社播发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号召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党的好干部”、县委书记的榜样a王进喜b焦裕禄c雷锋d邓稼先13.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邓稼先从事一项严格保密的工作。当 妻子问及工作性质时,他说:“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邓稼先奉献了一生,实现了a .卫星升空 b.汽车国产化 c.原子弹爆炸 d.运载火箭发射14.邓小平同志多次谈到,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犯过“左”或“右”的错误,“左”是主要的。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a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b“大跃进”运动c“文化大革命” d人民公社化运动15.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出现的失误有d“一五”计划 三大改造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文化大革命a b c d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材料二请回答:(1)据材料一我们可以直接得出怎样的信息?(2)为改变这种状况,党和政府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什么计划?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该计划结束时哪两个部门取得了重大成就?(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