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茶陵县世纪星实验学校中考物理专题复习 选择题专题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1页
湖南省茶陵县世纪星实验学校中考物理专题复习 选择题专题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2页
湖南省茶陵县世纪星实验学校中考物理专题复习 选择题专题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3页
湖南省茶陵县世纪星实验学校中考物理专题复习 选择题专题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茶陵县世纪星实验学校2011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 选择题专题 人教新课标版在做选择题时,同学们常犯的错误有:一、推理无据、主观臆断例1弹簧测力计拉着重50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以0.3m/s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5n;现在使物体以0.6m/s的速度在原来的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a、5nb、10nc、0nd、15n 错解:选b项错解分析:主观臆断,以为物体速度增加一倍,摩擦力也增加一倍,因此选b项。正确解法: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跟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题目中速度的改变不影响摩擦力的大小,所以正确答案应选a项。二、概念模糊、理解不深例2起重机吊着103n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移动5m,起重机对物体做的功为()a、5103jb、2000jc、0d、5j 错解:选a错解分析:对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概念模糊,只考虑力和距离,没有注意概念中提到“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正确解法: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所以起重机对物体没有做功。因为拉力的方向竖直向上,而移动的距离在水平方向上。正确答案应选c项。三、审题不细、盲目乱套例3一支1m长、底端封闭的玻璃管内装有760mm高的水银柱,当玻璃管倾斜一定的角度时,玻璃管受到的压强()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判断 错解:选c错解分析:错解原因是审题不细,把题目看成是托里拆利实验,将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倾斜一定角度,大气压支持水银柱不变,理解为压强不变,导致错误。正确解答:当玻璃管倾斜一定角度,玻璃管内水银柱深度变小,根据液体压强公式 可以知道,玻璃管底受到水银的压强变小,所以正确答案应是b项。 四、分析不细、挖掘不尽例4一个物体重100n,放在水平面上,一个人第一次用60n的力竖直向上拉,第二次用80n的力竖直向上拉,问物体受到的合力第一次比第二次()a、大b、小c、相等d、无法比较 错解:选a错解分析:对物体受力没有全部找出,漏掉一个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误以为物体只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根据二力合成,物体第一次受到的合力等于20n,大于第二次受到的合力20n,故错选a项。正确解法: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竖直向上受到拉力和地面支持力作用,由于两次拉力均小于重力,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作用,两次受到的合力均等于零,所以正确答案应选c。五、思维定势、缺乏分析例5某物体重0.3n,把它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溢出重0.2n的水,则它受到的浮力为()a、可能是0.25nb、可能为0.1nc、一定为0.1nd、一定为0.2n 错解:选d错解分析:平时练习接触到的题目是将物体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浮力等于溢出的水重;但该题目却没有提到烧杯中是否装满了水,定势思维一时无法转移又缺乏认真分析,引起错解。正确解法:题目中没有提到漂浮,选项c和b可以先排除;若烧杯中水装不满, ;若烧杯中水装满, ;这两种都有可能,选项d也可以排除,所以正确答案应选a项。 选择题类型一观察与估测选择题1.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短跑运动员的百米速度是15m/s b乒乓球的直径是40mm c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2v d中学生体重约50n2.下列说法最接近实际的是( )a25吋彩电的功率约25w b洗澡水的温度约42c家用台灯正常工作时,灯丝中的电流大约为2a d一名初中生从一楼上到二楼所做的功约150j方法:利用生活中我们熟悉的一些数据作为根据,进行单位换算,有时要利用基本公式求未知物理量。甚至考场允许范围内可以进行简单实验。二概念辨别型选择题 (概念理解必须透彻,内涵分析是否到位是解题关键。)1下列对一些生活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一物体在水平推力作用下在粗糙水平面上运动,撤掉推力后,由于摩擦力变大物体很快停下来。 b一小正方体铁块分别放在水平地面和水平放置的海绵床垫上,致使地面和床垫的凹陷程度不同,说明它对支持面的压强不等c汽车速度越大,惯性越大,刹车后前进距离越长d汽车上坡前要加速,是为了增大汽车的动能2.某同学对下列物体进行了受力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a地面上的箱子重100n,受90n竖直向上的拉力时,箱子所受合力为10nb一物体在水平推力作用下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加速运动c人推木块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人对木箱的推力与木箱对地面的摩擦力彼此平衡d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脚和地球施加的力3现要利用斜面将木箱拉上汽车,下列做法中可以提高机械效率的是( ) a. 以较快的速度拉木箱 b以慢的速度拉木箱c减小斜面倾斜程度 d增大斜面倾斜程度4.小华同学用水平力f拉木箱在水平方向上运动距离为s,所做功为w1;小民的同学沿斜面用同样大的力f拉着同样的木箱在力的方向上也运动了距离s,所做功为w2,则( )。 aw1w2 b. w1w2 c. w1w2 d.无法确定三原理应用型选择题1、.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许多活动都与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有关,下列对涉及压强和浮力的事例论证不正确的是( ) a.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b.石头扔进河里下沉过程中,浮力越来越小。 c.用吸管能把饮料吸入嘴里,其实是大气压强的作用。 d.拦河坝做成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四现象识别选择题1、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 a. 在颐和园内昆明湖的水中看到十七孔桥的倒影 b. 注满水的游泳池,池底看起来很浅 c. 人在阳光下,地面上出现影子 d. 筷子斜插入水中,水中的部分变弯折1、.某年盛夏,在巴尔干地区一农妇看见在野外考察的一位植物学家热的汗流浃背,便决定送杯牛奶给他喝,于是农妇将盛牛奶的瓦罐用湿毛巾左一层右一层包严之后,放在太阳底下晒了一会,然后倒给植物学家喝,她这样做的目的是( ) a.湿毛巾上的水在太阳下曝晒迅速蒸发吸热,使牛奶温度降低 b.这是为了给牛奶加热 c.牛奶蒸发吸热温度降低 d.这是利用太阳光杀菌11.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常见的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 a.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b.花香四溢分子不停的运动c.食物腐烂分子发生变化 d.酒精挥发分子间间隔变大五:探究方法选择题1.探究物理规律和解决实际问题常运用到许多重要的物理思想和方法,下列过程中运用了等效替代法的是( )a.利用磁感线描述磁场 b.研究电流与电压 电阻的关系c.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d.研究串联电路各处电流的关系2.不同物质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他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的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就“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一环节属于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 d.分析论证七:计算推理选择题八图像分析选择题温度时间图像 :研究物态变化、探究物质的比热容质量体积图像 ; 路程时间 图像 ; 电流电压图像等方法:根据图像识别横轴与纵轴对应的物理量,在辨别两个物理量的变化关系九知识体系选择1.学习物理要特别细心,一不小心就容易出错,你认为下列等量关系正确的是( ) a.19.8n b.1/m3 =1000g/cm3 c.1km/h3.6m/s d.1kwh3.6106j解选择题的方法1. 直接法 直接根据我们学习的概念、规律等来完成对答案的选择,这类题目一般都比较简单,做题时要求我们一定要熟悉概念,在使用规律时一定要注意其适用的条件,否则就可能出错例2. 如图1所示,电流表示数为1a,若将r换为40,则电流表示数为()a. 大于0.5a b. 等于0.5ac. 小于0.5a d. 无法判断例1.一位女士由于驾车超速而被警察拦住。警察走过来对她说:“太太,您刚才的车速是60千米每小时!”这位女士反驳说:“不可能的!我才开了7分钟,还不到一个小时,怎么可能走了60千米呢?”从以上对话可知,这位女士没有理解下面哪个科学概念()a. 速度 b. 时间 c. 路程 d. 质量2. 比例法,依据物理定律、公式或某些相等量(或成比例量),利用比例式建立起未知量和已知量的关系,然后再利用比例性质求解得到答案,利用比例法在解题中可以省略很多中间环节,而且两个相比量的单位相同就行,因此相对常规方法是很简便的。出现比值的好多题都可以利用比例法,因此同学们应熟练掌握这个方法。把标有“220v 25w”和“220v 60w”的灯串联接在220v的电源上,则与的功率之比为( )a. 12:5 b. 5:12 c. 1:1 d. 2:53. 排除法如图2所示电路,两盏相同的电灯在闭合开关后都能发光。过了一会儿,两盏电灯突然同时都不亮了,且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均变为零。如果电路只有一处故障,则故障可能是()a. 电灯断路 b. 电灯断路c. 电灯短路 d. 电灯短路例5. (2005年辽宁大连)下表是一些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根据下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水水银酒精乙醚凝固点/0沸点/1003577835a. 酒精温度计 b. 乙醚温度计c. 水温度计 d. 水银温度计赋值法 可分为特值法和极值法。对于一些数值不确定的题目,有的同学往往会感到无处下手,这时我们可以就题目给出符合条件的一定的数值,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从而得到题目的答案,这种方例6.如图3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a. b. c. d. 无法判断5. 等效法例7. 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烛焰经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缩小、清晰的像,现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把烛焰和光屏的位置对调,则()a. 光屏上呈现一个缩小的清晰的像 b. 光屏上呈现一个放大的清晰的像c. 调节光屏远离透镜时,光屏上才能呈现清晰的像d. 调节光屏移近透镜时,光屏上才能呈现清晰的像6. 整体法例8. 由电压为220v的电源向远处某工地的一盏标着“pz 22060”的电灯供电,由于导线有电阻,灯泡消耗的实际功率为55w,则导线消耗的功率()a. 小于5w b. 等于5w c. 大于5w d. 不能确定7. 估测法例9.你所在的考场里空气的质量大约是(已知空气的密度是) ( )a. 几十克 b. 几千克 c. 几百千克 d. 几十毫克1. 直接判断法。通过观察,直接从题目中所给出的条件,根据所学知识和规律推出正确结果,作出判断,确定正确的选项。它适合于基本不转弯且推理简单的题目。这些题目主要用于考查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程度,属常识性知识的题目。 2. 淘汰排除法。这种方法要在读懂题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先将明显的错误或不合理的备选答案一个一个地排除掉,最后只剩下正确的答案。注意有时题目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那就是排除正确的选项。3. 逆向思维法。这种方法是从选的各个答案入手,进行题意分析,即是分别把各个答案中的物理现象和过程作为已知条件,经过周密的思考和分析,倒推出题中需成立的条件或满足的要求,从而在选项的答案中作出正确的选择。4. 归谬法反证法。这种方法是先提出和定理中的结论相反的假定,然后从这个假定中得出和已知条件相矛盾的结果,这样就否定了原来的假定而肯定了定理。5. 概念辨析法。概念辨析法是对题目中易混淆的物理概念进行辨析,确定正误的方法。 6. 计算求解法。计算法是根据命题给出的数据,运用物理公式推导或计算其结果并与备选答案对照,作出正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