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大丰市南阳中学高一历史 国庆假作业1.doc_第1页
江苏省大丰市南阳中学高一历史 国庆假作业1.doc_第2页
江苏省大丰市南阳中学高一历史 国庆假作业1.doc_第3页
江苏省大丰市南阳中学高一历史 国庆假作业1.doc_第4页
江苏省大丰市南阳中学高一历史 国庆假作业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阳中学2014年秋学期国庆假历史作业1一、选择题1(原创题)右图一团和气图乍一看好似一位笑面弥勒佛盘腿而坐,而细观之弥勒佛左耳处有一道冠老者,右耳处有一方巾儒士,弥勒佛手搭两人肩上,借用道者与儒士的五官,合成一张正面像,它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一种社会思潮。对这一思潮表述正确的是 ()。a隋唐时期初露端倪b推动了新儒学体系的诞生c“三教合归佛”为其核心d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2(2013潍坊模拟)宋之前,儒家重“人道”,而道教则主张“人道”应向“天道”学习,认为“道是世间万物之原”。基于此挑战,宋代儒学()。a提出“天人感应”学说 b首倡“格物致知”c提出“理”为万物本原 d充实了伦理纲常3(改编题)下图是某道观朱熹、文昌帝君、孔子三人共同拜祭雕像,把朱熹与孔子放在道观中同等地位一同祭祀。这主要是由于朱熹()。a奠定了儒家学说的思想基础b规范了社会人群的伦理道德c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d提出了格物致知的思想主张4(2013吉林期末)斯宾诺莎的法律思想是建立在人性论基础之上的。他认为,社会之所以需要法律,是为了约束人们,使之听从理性的指导,而人并不是生来就能听从理性指挥的,因此,法律是人类本性的需要。以下中国古代先贤的思想与之有相似之处的是()。a朱熹 b董仲舒 c李贽 d王夫之5(2013南京模拟)黄宗羲评价某先贤说:“先生之学,出入于佛、老者久之。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该先贤是()。a程颢 b朱熹 c王阳明 d李贽6(2013江苏盐城)“太上(统治的最高境界),不知有之(人民并不感觉到统治者的存在);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材料反映的主要政治主张是()。a为政以德 b刑、德并用 c小国寡民 d无为而治7(改编题)明清时期徽州妇女贞节牌坊数量惊人,下表是歙县历代受旌表的贞女烈妇:朝代唐代宋代元代明代清代数量2人5人21人710人7 098人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政府治国严谨 b世风每况愈下c儒学地位衰落 d理学摧残人性8(2013咸阳模拟)明朝思想家王艮(14831514)曾提出“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之条理处”的观点,从儒家世俗化的角度看,与之传承关系最密切的思想家是()。a程颢和程颐 b朱熹和陆九渊c王守仁和李贽 d黄宗羲和王夫之9(改编题)右图著作对梁启超的政治运动影响最早且最深, 他从该著作中受益最深的应该是 ()。 a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 b经世致用的学风c追求个性自由的主张 d唯物主义的思维10(2013蚌埠模拟)顾炎武决心做到:“凡文之不关乎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由此可见他()。a强调实地调查 b反对君主专制c维护儒家正统 d主张经世致用11(2013淮北模拟)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的生活,对强加于他头上的紧箍咒一直耿耿于怀,成佛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把它打个粉碎。这反映出明代出现()。a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立志思想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12(2013烟台模拟)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这说明李贽()。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 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 d主张“真心”13(2011年5月浙江五校联考)论语颜渊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 ) a“人伦者,天理也” b“存天理,灭人欲”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14(2011年高考上海单科)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a爱无差等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d存天理,灭人欲15(2011年1月浙江温州十校联合体)“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这种主张最符合下列古代哪一学派?( )a法家 b儒家 c 道家 d墨家16(2011年4月深圳调研)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文中的“指的是 ( )a儒家学派 b道家学派 c法家学派 d墨家学派17(2010年12月浙江省五校高三联考)论语里仁中提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关于这一思想的评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利于培养高尚的节操 b反映了儒家的道德观念c符合君主专制的政治需要d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18(2010年9月浙江温州高三返校联考)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 “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这里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a.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b.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c.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d.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19(2011年高考天津文综)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这说明李贽( )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 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20(2011年5月三明市质检)最能体现“在中国古代城市管理法律制度中,礼占有重要地位”这一观点的是 ( )a“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 b“内史,周官,秦因之,掌治京师。” c“诸于城内街巷及人众中,无故走车马者,笞五十。” d有“穿墙而出秽污之物于街巷者,笞四十,出水者勿论。”21.(2011年1月温州八校期末联考)梁启超在评价一位儒学大师的著作时说,“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我自己的政治活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而最深。”他评价的这部书应是 ( )a董仲舒的春秋繁露 b朱熹的四书集注c李贽的焚书藏书 d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22(2011年4月揭阳二模)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不断探索救国之路,他们在从西方思想中寻找武器的同时,又从本民族的文化中寻找可资利用的思想材料。下列属于可资利用的思想是 ( )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天下为主,君为客”以“众治”取代“独治” “存天理,灭人欲” a b c d 23(2011年5月徐州市三模)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的中国思想界,“以复古开新的模式完成了集古代思想之大成。”所谓“复古开新”,主要体现在 ( )先秦民本观念复兴 工商皆本思想提出 君主专制受到批判 经世致用思潮形成 a b c d24(2010年11月江苏九校联考高三调研)清乾隆年间一个地主家庭的四个儿子的择业选择,你认为不可能的是 ( )老大能歌善舞,在北京表演京剧 老二精明能干,在上海从事进出口贸易老三子承父业,在家乡购田置产,安居乐业老四去了江西平遥,和朋友合伙兴办票号a b c d25(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 ( )a乾嘉落户 同光扬名 民族瑰宝 b戏曲之祖 生旦净丑 曲苑奇葩 c元末初创 京城献戏 声名鹊起 d四大徽班 康乾京化 独领风骚26(2010年11月济南一中高三月考)唐朝以来,商业日益发展,城市走向繁荣,市民阶层壮大,与这些经济现象相适应,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哪些相应的成就? ( )小说的出现和繁荣 黄宗羲等人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 宋朝风俗画的发展 魏晋时期形成的书法的发展明代书法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a b c d27(2010年9月浙江温州高三返校联考)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 ( )清明上河图 程朱理学 元曲 小说 汉赋a b c d二、非选择题28(2013南通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材料二夫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国家将有失道之政,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万物皆有此理,理旨同出一源。如为君须仁,为臣须敬,为子须孝,为父须慈,物物各具此理,而物物各异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朱子语类卷18材料四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王阳明王文成公全书(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关于道德规范的核心思想。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董仲舒提出道德准则的出发点及根本目的。 (3)材料三中,朱熹对道德规范提出了什么新的见解?分析其产生的历史影响。 (4)根据材料四概括“良知”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阳明提出的“致良知”的方法。(5)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认识。29(2013大连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哲学家们在晚周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安抚人心的原则。美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材料二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材料三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在本质上仍是儒家的模式,但是在这一模式内部注入了时代的气息,是传统与时代、先验与经验的结合。黄晓军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1)依据所学知识,晚周时期的儒家学者提出了哪些“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2)如何理解“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汉代学者是怎样改造儒家思想的?(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大思想家为儒学注入了怎样的时代信息?分析这些“时代信息”出现的背景。30.(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在中国古代的不同时期,儒学思想家们不断对其进行新的阐释,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守旧而维新、复古而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使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够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儒家思想在西汉取得独尊地位的原因。材料二朱熹认为:“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王守仁认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教第一要义。”(2)根据材料二,说明朱熹和王守仁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别?试指出两者所属的哲学流派。材料三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摘自朱文公文集答张敬夫(3)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发展到新的阶段,其最突出的思想主张是什么?结合材料三概括指出这种思想主张在政治、经济和学术方面的具体表现。bcbac ddcad acbbacc dcadb dbabd28答案(1)仁;克己复礼。(2)出发点:规劝统治者实行仁政。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统治。(3)见解: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是三纲五常;道德规范是天理,即万物的本原。历史影响: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有利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答出其中两点即可)(4)内涵:要有是非之心,关心民众疾苦。方法:努力加强道德修养,恢复良知本性。(5)传统伦理道德存在为政治服务的一面;传统伦理道德不断传承发展;要善于吸收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剔除糟粕。(答出其中两点即可)29答案(1)孔子:仁和礼;为政以德。孟子:仁政;民贵君轻;荀子:礼法并用。(2)胜利: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改造:董仲舒融合阴阳家、道家、法家思想改造儒学,提出“大一统”、“天人感应”、“三纲五常”。(3)时代信息:抨击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