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太仓市第二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6课《愚公移山》导学案 苏教版.doc_第1页
江苏省太仓市第二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6课《愚公移山》导学案 苏教版.doc_第2页
江苏省太仓市第二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6课《愚公移山》导学案 苏教版.doc_第3页
江苏省太仓市第二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6课《愚公移山》导学案 苏教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愚公移山课 题课 型讲 学 时 间愚公移山学习目标1. 朗读课文,整体掌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2. 掌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学习重难点1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2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环节导学内容备注自主学习 交流展示(结合书下注释,查阅工具书,自主完成下面的题目)一、 给下列字词注音箕畚( ) 始龀( ) 穷匮( ) 高万仞( )孀妻( ) 智叟( ) 一厝( ) 荷担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 )( )(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 )( )二、解释重点实词和虚词年且九十( ) 惩山北之塞( )( )毕力平险( ) 以君之力( )损魁父之丘( ) 且焉置土石( )( )投诸渤海之尾( ) 荷担者( )(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 寒暑易节( )( )始一反焉( )( ) 汝之不惠( )固不可彻( )( ) 虽我之死( )何苦而不平( ) 亡以应( )惧其不已( ) 帝感其诚( )三、疏通重点文句1.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2.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3. 甚矣,汝之不惠。合作互助 探究质疑1找出文中的衬托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2文中写了两场论争,一场是愚公与家人的论争,一场是愚公与智叟的论争,比较这两场论争,说说有哪些不同? 3文章把歌颂的人物称为“愚公”,把批判的人物称为“智叟”,对此你有什么看法?4文章的结局是天神移走了两座大山,你认为这样安排是否有损愚公的形象?为什么?当堂训练 评价归纳1一字多义方 方两三级( ) 方出神( ) 方七百里( )且 年且九十( ) 且焉置土石( )许 杂然相许( ) 潭中鱼可百许头( )惠 汝之不惠( ) 小惠未徧( )固 固不可彻( )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亡 亡以应( ) 今亡亦死( ) 诚 帝感其诚( )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 )2下列选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始一反焉 b百废具兴c蝉则千转不穷 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3下列选项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毕力平险 b互相轩邈 c若毒之乎 d固以怪之矣巩固提高拓展延伸阅读夸父逐日,完成13题。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1选出解释有误的一项()a逐走:赛跑 b饮:喝 c足:脚 d化:变化2翻译句子弃其杖,化为邓林。他丢下他的手杖,把它化为一片桃林。3选出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这篇神话讲的是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跑,最后口渴而死,化的手杖化为桃林。b这篇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执著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c夸父这一神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