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市实验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苏教版.doc_第1页
江苏省如皋市实验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苏教版.doc_第2页
江苏省如皋市实验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苏教版.doc_第3页
江苏省如皋市实验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苏教版.doc_第4页
江苏省如皋市实验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苏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皋市实验初中2015-2016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八年级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亲爱的同学,请打开你的思维,发挥你的才智,来进行这120分钟的愉快之旅吧!只要心境平静,细心认真,加上你独特的思考、个性化的体验、富有创意的表达,一定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一、基本积累与运用(21分)1.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答题。(5分)开学以来,八年级语文上册课本一、二单元为我们打开了一片(丰富多彩、五彩缤纷)的新天地 a “长征之歌”单元再现了长征时期的动人情景,给人以气势磅礴、波澜壮阔的感觉,u g 了红军战士的钢铁意志和伟大的民族精神;在“爱国情怀”单元里,我们倾听了风烛残年的海外游子的心声,品位了著名科学家始终jun lin 祖国的深情,领悟了仁人志士面对山河破碎而壮志nn chu 的忧愤。(1)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2)a处应填的标点符号是 (1分)(3)选择括号内合适的词语填空: (1分)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 )。(2分) (1)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 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 (2)拥抱之后,她就 地问我:“带来了吗?”我赶快从手提包里掏出那几颗枣核。 (3)你们的爹妈对你们的学习不够关心。因为他们为了多赚点钱, 叫你们丢下书本到地里,到纱厂里去干活儿。a坚强 急切 宁愿 b坚定 急切 宁可c坚强 殷切 宁可 d. 坚定 殷切 宁愿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2分)a想起它,就像想起旅途的旅伴,想起战场的战友,心里充满着深切的怀念。b能否成为学习的主人,是我们学习取得进步的关键。c中学生理解和阅读大量的文学名著,有利于开阔视野,陶冶情操。d二十一世纪需要一大批德才兼备的知识分子去建设祖国。4对课文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最后一课这篇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小弗朗士在“最后一课”的见闻和感受,表现了韩麦尔等法国人民在国土沦亡时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b老山界是一篇革命回忆录,采用了顺叙方法,有详有略地描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情况。c七律长征和长征组歌都是诗,都写到了长征中的一些重要史实,都歌颂了红军战士和毛泽东。d晏子,名婴,字平仲,夷维(今山东高密)人。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5.名著:(3分)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1)上面这段文字出自 ,作品的主人公是 。 (2)从整部作品看,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6.用课文的原句填空。(7分)(1)五岭逶迤腾细浪, 。(2)商女不知亡国恨, 。(3)僵卧孤村不自哀, 。 (4) ,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 。(5)过零丁洋中“ , ”,表明诗人文天祥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和赤诚之心,成为千古绝唱。 二、课外阅读专题(10分)7.课外经典名言佳句填空。(4分)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 忧劳可以兴国, 。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忠言逆耳利于行, 。8.根据新人文读本中的作品洗手间里的晚宴回答问题:“洗手间的晚宴”是一场什么样的晚宴?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2分) 。9.根据本学期的课外阅读积累,回答下面的问题。(2+2=4分)(1)卢进勇是下面那部作品中的人物( )。 a.红军走过的草原 b.丰碑 c.七根火柴 d.飞夺泸定桥(2)铁板的呼吸是一篇很感人的文章,文章的标题是“铁板的呼吸”,这样的标题有什么内涵?请结合阅读体会谈谈你的看法。 。三、阅读部分(39分)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1013题。(14分)【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于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回:“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乙】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日:“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节选自晏子春秋)【注】景公:齐国国君。霁(j):天放晴。被:同“披”。陛:皇宫的台阶10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1)齐 人 固 善 盗 乎? (2)雨 雪 三 日 而 天 不 寒。1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6分)(1)吏二缚一人诣王( ) (2)所以然者何( )(3)齐人固善盗乎( ) (4)叶徒相似( )(5)晏子入见,立有间( ) (6)逸而知人之劳(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2)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13甲乙两文中的晏子、楚王、景公三人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请选其中两人,略作评析。(2分) 阅读徐德新的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完成1418题。(14分)刚蒙蒙亮,父亲就挑着柴火和我上路了。那时我刚到县城里上初中,父亲的负担因此更重了。隆冬将近,父亲经常抽空上山砍柴,然后卖到县城,由此给我凑生活费以及学杂费。每个周末,我都会回家帮助父亲砍柴,然后周一凌晨再走二十里的山路到学校去。这一次,因为我额外需要五元钱的竞赛费,所以父亲晚上又摸黑砍了一担柴,等到第二天早晨到县城卖掉后再把钱给我。“最近钱是越来越紧张了。”父亲挑着担,边走边嘀咕。自从到县城上学,这句话听了已经不下百遍了。一阵阵轻微的冷风袭来,天渐渐亮了,山脊的轮廓越来越清晰。有柔软的东西从空中飘下来,落在父亲的身上,疏忽就不见了。忽然又有两片落到我的鼻尖上,用手一摸也没了,鼻尖只留下一点冰凉的酸。抬头远望,雪花正从天而降,有些大一点的树叶上已经挂白了。除了扁担的颤悠和我们轻重不一的脚步,山路静谧而空蒙。不知不觉间,县城到了。街上大部分的人家还没有开门。父亲挑着担,带着我挨家挨户找买主。由于担心耽误我上学,又怕柴火打湿了没人要,父亲走得很快,我能听到他的喘气声越来越大。最后终于在一条弄堂里遇到了买柴人。父亲卸下柴火,从那人手里接过一沓毛票,仔细地数了数,一共四元。父亲说:“同志,我这担柴要五块钱哩。”“什么?昨天不还是四块吗?”那人瞟了一眼父亲。“昨天是昨天,您没看我这担柴,比别人的要后重得多吗?”父亲小心翼翼地说。“那我不管,都是四块钱,我又没让你搞这么厚重。”那人没有丝毫加钱的意思。“今天下雪了,您看我多不容易,就加一块吧!”父亲几乎是哀求的口吻了。我从门缝看见那人在裤兜里掏来掏去,终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纸钞,然后把沓毛票从我父亲手里抓过去,又把那张纸钞从门缝往外一扔,丢下一句话:“拿去吧!”风裹挟着雪吹过来,纸钞落到门槛前父亲的脚下。父亲怔怔地站着,不知是因为冷还是累,他的鼻息变得忽粗忽细。等我走过去刚要把地上的钱捡起来,父亲忽然把我拉到一边,然后低下头,弯下腰,缓缓地把那张纸抄拾了起来,揣在怀里。父亲弯腰去捡钱的时候,我发现他的身体几乎弯成了一个零度角,头几乎触到了地上。父亲站起身来,对那人说:“多谢了!”然后转身拉着我默默离开。“爹,你冷不冷?”等走远了,我问父亲。因为要挑担,父亲出门的时候穿的有点少。“你可得给我好好读书,”父亲顿了顿说,“没有别的出路,只有读书才能进城。”雪下得越来越大,整个县城变成了一片银白色。父亲没有急着回家,他要一直把我送到学校去。“爹,本来我不想花那么多钱去参加那个什么竞赛的。可是老师说了,要是获得好名次,将来能保送上北京的大学。”眼看快到学校了,我终于忍不住说出了心里话。我有点想哭了,眼睛湿湿的。“竞赛好啊,爹和娘支持你。要是能保送上大学,那正要感谢老祖宗了。”父亲摸着我的头说,“我当年也想上大学呢!看来这个愿望你能帮我实现了。”到了学校门口,父亲从怀里把那五元钱掏出来,塞到我的书包里,好像生怕它会飘走似的,使劲地把书包捏了又捏。“孩子,爹还有一句话,”父亲望着我,精神与以往大不一样,“等你将来有钱了,假使也遇到了像我这样的人,你最好不要让他”“什么,爹?”“在你面前低头弯腰。”(选文有改动)14文中多次写到“风雪”,请说说设置这样的自然环境有何作用。(3分) 15结合上下文,说说第段画线句子中“冰凉的酸”的深意。(2分)忽然又有两片落到我的鼻尖上,用手一摸也没了,鼻尖只留下一点冰凉的酸。 16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我从门缝看见那人在裤兜里掏来掏去,终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纸钞,然后把沓毛票从我父亲手里抓过去,又把那张纸钞从门缝往外一扔,丢下一句话:“拿去吧!” 17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分) 18请用自己的话,说说父亲的最后一次“叮嘱”的含义。(2分) 阅读包利民的温暖心窝的话语,完成1922题。(11分)初中时,语文老师是个严厉的中年女人,姓王,那时我刚从农村转来县里中学,由于不了解这个老师,被她狠狠地批评了几次,以致一见她就害怕,心里有了阴影。当时我写字极潦草,虽然在王老师的调教下,已经工整了许多,却依然难以入眼。来新学校上学后,有一次交作文,我对作文还是有信心的,心想就算字写得难看些,作文的质量也能弥补不足。而且,听说王老师就要调走了,这些天上课一直有个年轻的林老师跟着听课,准备接手我们班的语文课。当我满怀希望地盼到把作文本发下来时,迫不及待地翻开,却如遭了当头一棒,我的三页作文被撕掉了!王老师有这个习惯,谁的作文写得不好,都会撕掉重写。我就经历了好几次。可是没想到,自己很有信心的作文,也是这个命运。而且全班就我一个人被撕了,心里黯淡到了极点。当我把重新写的作文交上去后,过了两天,课代表把我的作文本拿了回来。我翻开一看,还好,这次没有撕。我随意翻了翻,就在作文后面看到一句鲜红的评语:“你的作文写得是班上最好的,所以我把前一篇撕下来,留着作纪念了!”那一瞬间,我心里猛然一暖,再也没有了怨恨和不满,眼睛一下子就濡湿了!我跑去办公室,却见那个一直跟着听课的林老师在那里,她说:“王老师已经走了,调到别的城市去了!”王老师留在我作文本上的那句话,久久地温暖着我的学生岁月,及至以后走上写作这条路,与此也有着极大的关系。只是那以后,到现在的二十多年里,却再也没能见到她。大学毕业后我走上社会。有一年,我去了一个极偏僻遥远的大山深处的村庄,当了一段时间的代课老师。在那天涯海角般的地方,面对那些纯净的笑脸和清澈的眼睛,我渐渐地爱上那里。每天,除了给孩子们上课,更多的时候,孩子们会问我山外的事,听着我有声有色的讲述,他们的眼中全闪着向往的光。我在那里呆了三个月,离开时,正是秋天,满山的树和花正绚烂得一片深情。孩子们爬上前面的那座山,然后,那个当班长的女生给了一张叠着的纸,让我出了山再看。当我来到镇上,坐上通往县城的汽车,大山已被远远地甩在了身后。我打开那张纸,是一行字:舍不得老师,可不会留您,以后我们会去山外找您!二十个字,二十种笔体,我知道是班上的二十个孩子每人一个字写下的!我回望去,大山已淡成一道浅影,又在我濡湿的目光中朦胧起来。这几句温暖心窝的话语,都留在我的心里,在我的生命里开出永不凋零的花朵。前年,我回到家乡的县城,在街上邂逅初中时后来教我们语文的林老师,她都已经有了白发,提起曾经给我作文本写下那句话的王老师,她却笑着说:“其实,那句话是我写的。王老师走了,我怕你对她有抱怨,我怕你因此对任何人失去信心,所以”在七月的阳光下,我的眼睛刹那间又濡湿了。(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19对于“我”那次交上去的作文,王老师和林老师分别做了什么事?(2分) 20文中三次提到“我”的眼睛“濡湿”所包含的感情是否相同?为什么?(4分) 21请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第段中画线的语句。(3分) 22结合全文,说说第段有何作用。(2分) 四、作文(40+10分)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有过许多撩拨心弦的记忆:亲人的呵护、师长的教诲、同伴的启迪、书香的熏陶这些记忆如同呵护的春风,关爱的雨露,友善的阳光,滋养着我们心灵的成长和心智的成熟。请根据你对上述文字的理解,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以“成长路上的阳光”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用规范汉字书写;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不少于600字。如皋试验初中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月考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1(5分)(1)讴歌 眷恋 难酬 (2)冒号(或:) (3)丰富多彩2(2分)c 3(2分)a 4(2分)c5(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 柯察金(保尔也可 )(2分) (2)他是一个具有钢铁般意志和顽强奋斗的品质,不屈服命运,为理想而奋斗献身的英雄战士。(意思对即可)(1分)6(7分)(1)乌蒙磅礴走泥丸 (2)隔江犹唱后庭花(3)尚思为国戍轮台(4)像春蚕在咀嚼桑叶 像波涛在澎湃(5)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7(4分)(1)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2)逸豫可以亡身 (4)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4)良药苦口利于病8(2分)是一场主人和客人为维护保姆的儿子的自尊而进行的充满爱心的晚宴。9(1)(2分) c (2)(2分) 这个题目“ 铁板的呼吸”形象地说明了在铁板制成的展览馆里,作者感受到了战争中被俘的人们那种生命的力量,既生动凝练,又富有诗意。10(2分)齐 人 固 善 盗 乎? 雨 雪 三 日 而 天 不 寒。11(6分)到 这样 偷窃 只 一会儿 舒服(安逸、安乐、安闲) 12品德高尚的人是不可以跟他戏弄(开玩笑)的,我反而自取耻辱(自讨没趣)了。(2分) (景公)于是命令下属拿出衣服和粮食赐给挨饿受冻的百姓。(2分) 13(2分)值得肯定之处提示:晏子机智善辩,具有民本思想和强烈的爱国热情。楚王具有自知之明。景公有着民本思想,从谏如流,且知错即改。译文:景公在位时,雪下了好几天却不转晴。景公穿着用狐狸腋下白毛做的皮衣,坐在正堂前的台阶上。晏子进宫谒见,站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了!雨雪下了好几天,可天气却不寒冷。”晏子回答说:“天气不冷吗?”景公笑了。晏子说:“我听说古代贤德的国君,自己吃饱且知道百姓的饥饿,自己穿暖且知道百姓的寒冷,自己安逸且知道百姓的劳苦。现在你不知道。”景公说:“说得好!我听从您的教诲了。”(他)于是发令拿出大衣和粮食给饥寒交加的人。孔子听到后说:“晏子能阐明他的愿望,景公能实行他认识到的德政。”14(3分)(1)对故事情节的展开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2)为父子二人的活动提供了特定背景。(3)多所塑造的父亲这个人物形象间接地起到了烘托作用。(4)营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