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宝应县氾水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案(4).doc_第1页
江苏省宝应县氾水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案(4).doc_第2页
江苏省宝应县氾水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案(4).doc_第3页
江苏省宝应县氾水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案(4).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宝应县氾水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案(4)【专题讲解】一、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1、商周:出现职业商人,政府执行“工商食官”的政策。2、春秋战国:城市兴起(基本上是政治中心),商业兴盛,私商取代官商,政府重农抑商。3、秦汉前期:商业的繁荣,出现了一些大都会,长安城有东西九市,集中贸易,政府设置专门机构管理。(空间限制、时间限制)4、南北朝:“草市”出现;5、隋唐:商业也呈现繁荣景象,长安、洛阳盛极一时,长安城布局严整,有东市、西市,实行“市坊分离”,时空限制仍比较严格,后期扬州、益州(成都)繁华,“扬一益二”。夜市产生。“柜坊”(早期银行)、5、北宋时期:有了一个新的转折。其表现在:解除了商业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市坊制度被打破,出现晓市、夜市。政府不再直接管理商业。商税收入在政府财政收入结构中比重剧增。对外贸易发达。出现中国最早的纸币“交子”城市的消闲文化发展,如瓦肆的出现和宋词的发展。6、明朝时期:城市经济、商品经济非常活跃,这个时期城市经济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城市的生产性和商业性更为突出,对政治中心的依赖性大大减弱。江南一些城市出现的手工丁场,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出现了一批工商业市镇,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促进农业生产商品化。明朝后期,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思维拓展】1、中国古代“市”的规律性变化地域从城市扩展到乡镇和农村空间唐代以前有明确的空间(市坊分离),宋代打破限制时间唐代以前有严格限制,宋代突破限制,出现“晓市”、“夜市”管理逐渐放松,政府宋代不再直接监管服务设施由单纯的商品买卖场所,发展为服务设施齐全的商业区2、比较唐宋商业活动。唐朝宋朝商业活动有严格的空间、时间限制,“市坊分离”,“日中为市”,唐朝后期出现“夜市”“市”突破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城市市坊界限打破,沿街开店,形成繁华的商业街,夜市、晓市出现。政府管理直接管理市场交易交易活动不再直接受政府监管。草市发展草市逐步发展为乡村集市草市已经具备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二、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1、重农抑商 (1)推行时间:战国清朝晚期 (2)原因:中国古代王朝采取这种政策,归根到底是由其经济基础决定的。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提供给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 (3)推行目的: 经济目的: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政治目的:保障国家财源、兵源,巩固封建统治。 (4)评价a积极性: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经济基础,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维护政治稳定,巩固统治。 b消极性: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使社会经济的活力受到压抑,而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也未能得到正常发育,这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封建社会初期以积极作用为主,后期消极作用为主。2、比较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 名称 相同点 不同点 时间 目的 作用重农抑商都是封建统治者实行的经济政策;都重视农业、抑制商品经济的发展;都促进了传统经济的发展;都导致了中国的逐步衰落封建社会初期出现并贯穿封建社会的始终促进农业发展,稳固封建统治基础在封建社会前期和建朝初期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封建社会末期对生产力发展起阻碍作用闭关锁国明代中期出现,到清朝进一步加强抑制中外交往,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有利于抵制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但限制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导致中国的落后【史论必记】“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都是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产物,一方面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同时抑制了资本主义萌芽,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尝试练习】1.在北京曾经发现一处战国时期的遗址,从中出土了燕韩赵魏等国铸币3876枚。辽宁、吉林和内蒙古等地也有燕国货币出土。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有 燕国与北方游牧地区有贸易往来 各诸侯国的货币可以相互流通诸侯国之间有商业贸易往来频繁 燕国都城是战国时期唯一的商业中心a b c d2. 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宝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 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 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c百姓皆重农抑商 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3.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计中反映了宋代 a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c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 d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4、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 :“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存货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碑文反映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 b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 c会馆为旅居异乡的同乡商人所组建 d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5.下列各项史料中,能够反映南宋都城临安面貌的是 a(崇仁坊北街)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b有大市,自余(其余)小市十余所。大市备置官司,税敛既重,时甚苦之。c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d郭(廓)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坊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6.徐光启农政全书载,“今北土之吉贝(棉花)贱而布贵,南方反是:吉贝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这说明当时 a商业是棉纺织发展的前提 b商人买贱卖贵伤害了农业c北方农业生产比南方发达 d南方经济较北方更有优势7.乾隆元和县志“(安徽)歙人阮弼在芜湖创立染局,招来染人,分工操作,费用省而获利多,其产品行销于全国各地。”材料说明( )地域性商人群体较为活跃 新的生产关系迅速发展长途贸易比较发达 生产的专业化程度提高a. b. c. d.8.乾隆年间的一首竹枝词写道:“呼郎早趁大冈墟,妾理蚕缫已满车;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竞何如”该情景应出现在 a天津地区 b上海地区 c苏杭地区 d珠三角地区123456789.阅读下列有关明清商业发展的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有钱神也怕,无钱鬼亦欺。选自明朝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孙春阳在万历年间(15731619年)弃儒经商,他的商业信誉极好,明朝灭亡后, “有持万历间所发之钱券, 往易货物, 肆中人立付之, 不迟疑”。 选自明清史散论材料二 在繁花似锦的明代商业文化的背后, 隐藏着不容忽视的虚假性。如往酒中掺水, 甚至妄称所卖的酒是陶渊明埋下的千年古酒, 在鸡的肚中塞沙, 往猪肉和鸡肉中注水, 伪造古董和家谱等。 选自明清史散论材料三 地方商帮在经营活动中, 总结出许多谚语, 例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 “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 选自明清晋商的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