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邗江中学高中政治 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1页
江苏省邗江中学高中政治 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2页
江苏省邗江中学高中政治 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一、知识考点 1哲学的运动概念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4规律的含义及其客观性与普遍性,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坚持按规律办事二、知识梳理 (一)哲学的运动概念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 、 的 和 。(二)物质和运动的关系1运动是物质的 和 。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2运动是 运动,物质是运动的 。脱离 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3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离开运动谈物质,导致形而上学;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三)辩证唯物主义的静止概念1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 的一种特殊状态。2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 没有发生变化(性质的相对稳定);二是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体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位置的相对稳定、运动状态的相对稳定)。(四)运动与静止的关系1区别运动是 的、永恒的和 的;静止是 的、 的、相对的。2联系(1)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2)物质世界是 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 的不变论;只承认运动而否认静止,则导致 和诡辩论。(五)规律的含义及其客观性与普遍性,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坚持按规律办事1规律的含义:事物运动过程中 本质的、 、 联系。2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 志为转移的,它不能被 、也不能被 。3规律的普遍性:自然界、 和人的思维,其运动变化和 都是有规律的。4方法论:(1)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会受到 。(2)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人们可以在 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 ,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3)必须坚持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两者的辩证统一。三、易混易错点 1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错) 2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形而上学。(错)3静止就是绝对不动。(错)4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对)5运动是相对有条件的,静止是绝对无条件的。(错)6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它在人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着。(对)7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错)8人们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条件和范围,为人类谋福利。(对)9是否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办事情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错)10人们可以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也可以制定、修改、废除、创造、消灭和改变规律。(错)四、巩固练习1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a可知性 b运动 c规律性 d客观实在性2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表明a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b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c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3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能说”。其错误在于a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 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c否定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d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4有人说,某些物体从出现的第一天就没动过,大雁塔在西安,故宫在北京就是如此。有关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是运动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静止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世界上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a b c d5.“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这表明 a宏观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b自然界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c人类社会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d人类认识的发展是有规律的6“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b只有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c规律可以为人所认识 d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7荀子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句话蕴涵的哲理是a规律具有客观性 b在规律面前人是无能为力的c人可以认识和创造规律 d一切事物的变化都是发展8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我国北方农民总结出“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的农谚。这说明a人可以认识规律b人可以创造规律 c规律具有条件性 d规律具有主观性9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表明 a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b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c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d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10人们可以将一个生物的遗传物质定向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中,从而获得人类希望的遗传性状,创造出新物种。这说明规律是可以创造出来的 可以改变的 可以创造条件利用的 可以认识和把握的a b c d11有专家指出,除非人类认识到自身行为对气候变化的长期影响,并采取切实行动来减缓这种影响,否则,人们所熟悉的自然界将“不再存在”。这提醒我们a必须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 b必须从根本上控制自然界的变化c必须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变自然规律 d必须放弃工业化的发展道路12鉴赏古代诗词,感悟深刻哲理,传承中华文化: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宋代诗人陈与义的诗:“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请问:以上白居易和陈与义的古诗分别反映了什么哲学思想?13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世界经济危机期间,美国极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涌现出“百老汇”、“好莱坞”等知名文化品牌,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一文化产业大国;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日本和韩国注重发展文化产业,迅速成为文化产业大国,有人据此认为:经济不景气成就文化产业发展是一条规律。当前,世界经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