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doc_第1页
江苏省宿迁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doc_第2页
江苏省宿迁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doc_第3页
江苏省宿迁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doc_第4页
江苏省宿迁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宿迁市2013中考模拟语文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一部分:基础知识(25分)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5分)1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4分)读书,是一种最自然的生命状态,是一种精神的跋涉,是一种需臾不可缺失的生活方式,读得一本好书,如同读出一片心灵的绿荫,一股滋润心田的甘露,一剂医治创痛的良药,一道屏蔽尘世宣嚣的隔壁音,一座构筑人格的大厦。给加点字注音。(2分) 绿荫( )创痛( )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2分) 改为 改为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朝鲜发射卫星的举动在国际社会引起轩然大波,美国、日本、韩国纷纷表示朝鲜是在向国际社会发起新挑衅。b近日,被网友戏称为“走你”姿势(或“航线style”),迅速窜红网络,风靡一时。c央视蛇年春晚,众多重量级明星纷纷粉墨登场。郭德纲接棒赵本山,携手于谦调侃表哥。相声中围绕公款吃喝表达的反腐态度,更是引得现场掌声一片。d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各咱高档小区如雨后春笋般崛起,高楼大厦鳞次栉比。3默写古诗文。(9分)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绿杨烟外晓寒轻, 。(宋祁木兰花)纷纷暮雪下辕门,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孟子告子下)在前不久的答中外记者会上李克强总理强调说:“即使中国发展强大起来,我们也不会称霸,因为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惨痛遭遇中有深刻感受。 , ,这是中国人的信条。”(用论语中的语句填写)4下面一段话中有两个语病,请找出来,并作修改。(4分)数十年的经济快速发展,让我们离饥馑年代越来越远。现在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解决了吃饭基本问题,而开始着眼于吃得健康与否的问题。作为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是不能丢的,“成由勤俭破由奢”的历史戒律更要时时谨记,所以,只有社会传递“勤俭节约”的正能量,发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让每个人在内心拥有“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荣辱观,才能刹住“舌尖上的浪费”这股不正之风。第 句,修改: 第 句,修改: 5综合性学习(5分)阅读下面一则新闻,用一句话给它拟个标题(15个字以内)。(2分)“有毒粉尘”、“尘埃颗粒”、“雾霾”关于pm2.5的各种叫法一直层出不穷。昨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特意为此召开的专家会议上确认该名称,最终pm2.5正式命名为“细颗粒物”。为给“pm2.5”起个专业的名字,气象专家、语言学家、环境专家等不少领域的专家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考虑了很多方面,能让大家一看就能知道大概意思,也为以后其他命名留有空间。目前pm10的中文名称为“可吸入颗粒物”,而pm2.5直径要比他小,并且之后还有pm1的出现,将pm2.5的中文名称定为“细颗粒物”,pm1如果今后命名可以成为“超细颗粒物”。仔细阅读下面几则有关气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3分)材料一:1月13日,雾霾继续笼罩京城,到处灰茫茫一片,空气质量仍达严重污染级别。当日,北京市气象台首次发布霾橙色预警。根据预测,未来3天全市严重污染的空气质量状况仍将继续。材料二:河北省气象台13日和16时发布大雾和霾橙色预警信号,预计13日夜间到14日白天,唐山南部、秦皇岛南部和保定、廊坊及以南地区有雾霾,局部能见度小于200米。材料三:13日晚8时,长沙市所有站点涉及pm2.5的aqi指数均超过200,为“重度污染”,有的站点监测数值超300,达到“严重污染”。结论: 第二部分(35)分二、诗歌赏析(5分)6阅读下列一首诗歌,回答问题:(5分)春 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该诗的第二句中“惊”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 诗的后两句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3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9题。(11分)【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七年,入见,帝从容问曰:“卿得良马否?”飞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不受。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踊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帝称善,曰:“卿今议论极进。”【注释】帝:宋高宗赵构,此次谈话后遂封岳飞为太尉。介:备上鞍甲。褫(ch):脱去,卸下。秣:喂食。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策之不以其道( )比行百里始奋迅( )驽钝之材也( )8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译文: 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译文: 9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实则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结合具体实例,谈谈你对这个道理的认识。(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9分)中国人可以奢侈了吗?杨学武中国人历来主张节俭,反对奢侈。孔子有言:“礼,与其奢也,宁俭。”在“节约闹革命”的年代,毛泽东说过:“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然而,中国如今“走进新时代”了,节俭世风日下,奢侈甚嚣尘上。有道是“一个革命的行动要有革命的理论作先导”,经济学界有人曾积极引进西方经济学家的论著,证明“奢侈有理”和“奢侈有功”,为中国兴起奢侈之风而鸣锣开道。 奢侈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根本不用奢侈理论的引导,人们就会自发地或自觉自愿地把奢侈付诸行动。被授予“奢侈之王”的美国蒂科国际公司前主管丹尼斯科兹洛夫,曾经创造过2200美元一个镀金纸篓、6000美元一条浴室挂帘、700万美元一套豪华住宅的奢侈记录。而这样的“奢侈之王”在当今中国并不鲜见,中国人的奢侈记录恐怕比美国人有过之而无不及。18万人民币一桌的“黄金宴”、36万一餐的满汉全席,是中国人吃出来的;100万元的一则征婚广告、999万元的一场结婚典礼,是中国人做出来的;法国的名酒xo和路易十三,上千元甚至上万元一瓶,中国人喝得最多;一辆标价1118万元的英国宾利轿车最近在上海车展上被中国人买下来了某些中国人的奢侈,简直令西方人望之兴叹。而这些还只是个人消费,某些集团消费则更为惊人。一台文艺晚会出手就是上亿元,一个庆典活动动辄就是几十亿元,还有许多“形象工程”不知要耗费多少钱。难怪有的海外华人回到祖国走马观花地看了几个灯红酒绿、繁华似锦的大都市之后,人表感叹说“中国与美国已经没有什么差别了”。他们是否被表面的奢侈迷花了眼睛?奢侈在中国也是古已有之的,并不需要向西方国家学习。中国过去虽然穷,但有些人 “人穷志不穷”,越穷越摆阔。尤其是历代统治者骄奢淫逸,挥霍无度,还把奢侈当作粉饰太平的化妆品。秦始皇的阿房宫堪称世界奢侈之最;乾隆皇帝的“千叟宴”把奢侈推向了极致;慈禧太后即使在晚清行将破落之时, 也坚持“把奢侈进行到底”,不仅挪用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供自己生前及时玩乐,还在死后睡的棺材褥子上镶了珍珠12604粒、宝石和白玉三百多块,似乎不奢侈就死不瞑目。奢侈最终导致国家的落后和王朝的灭亡。虽然如今中国已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按官方的说法大多数人也实现小康了,可中国可以奢侈了吗?不管某些“高瞻远瞩”的经济学家把中国的前景估计得多么关好,也不管某些喜气洋洋的海外华人把中国的现实评价得多么辉煌,可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国民的收入水平还比较低,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处于贫困状态。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忧心忡忡地说:中国现在公布的2800多万贫困人口,是按人均收入600多元人民币计算的;而把人均收入再提高200元,贫困人口就高达9000多万了。 即使在西方国家,奢侈现 象仍然遭到了许多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强烈反对。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弗兰克撰写了一部名叫奢侈病的书,认为无节制的奢侈挥霍不仅使资源消耗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给人类的日常生活造成了许多烦恼和不幸。由此看来,既然连富有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学者都认识到奢侈的危害性,那么中国就更应该牢记:提倡节俭,反对奢侈!1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第段引用孔子和毛泽东的话有什么作用?(3分) 11请指出选文第节中划线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3分) 12本文第段是如何进行论证的?(3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10分)清秋书简潘纤云倚灯夜读,有虫声从院角黄菊丛内传来,时停时续,忽高忽低,带点诗词里的平仄音律,不紧不慢地在秋夜里弹唱。“灯下草虫鸣”,想着这几个字,指尖慢慢滑过书页,伴着秋虫的浅吟读书,心里更觉温暖得很。古人说,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我觉得,这四种声音里,春夏的鸟声蝉声过于激烈,浮躁张扬了些,冬天的雪声又过于清寂,单调孤寒了些。而端坐在秋虫声里,听虫们一唱三叹的唧唧声,不紧不慢,清越激昂,犹如诗人们的雅集聚会,内心不由自主地抒情起来,或捧卷展读,或邀友煎茶,才不负这诗意秋声。 “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里描述了季节的转变。西风起,月冷霜寒,虫鸣断续,伴着捣衣的砧声,夜风中的箫声,思妇远望征人,虫语的低吟亦如她的心声:唧唧唧,分明是“盼盼啊”。她仰头观天,雁阵穿过暗夜的云朵长鸣而去;俯首看地,草丛里秋虫声声低语,天地间响彻它们的叫声。大雁知道南飞,蟋蟀知道归家,良人又在哪里?她的身影在秋灯里愈发孤凄。 这种意象定格在诗书里,便是一幅幽凄伤情的画卷,也是文学里的抒情美,让人回味有加,如叶圣陶所言,虫声会引起劳人的感叹,秋士的伤怀,独客的微喟,思妇的低泣,是无上的美的境界,而常人世界里的秋虫声,又是另一番自然诗篇。幼时在乡下亲戚家,跟着婶婶到田野里守秋。我们爬上木柱搭成的高高的草棚,田野里的作物尽收眼底。花生、山芋、玉米等,黑黝黝的藤蔓伏在野地里,有新稻的清香从远处飘来。婶婶略有睡意,让我注意有无田鼠野獾的出没。我静静聆听,耳中灌满的却都是虫声,分不清哪是蟋蟀、蚂蚱、蝈蝈有的若大提琴,有的若竖琴,有的若风笛,仿佛一场绝妙的交响曲,此起彼伏响个不停。当时头顶上有金黄的秋月,田野里有成熟的庄稼,草棚里有醒着的我,我们都是虫们肃穆的听众。那晚我为这秋之天籁所着迷,到黎明方才睡去。我钟情秋天的虫声,它们谱在大自然的音符,更能令我内心充满宁静。我品味着刘墉的这句话:“秋虫声就是要这样聆听,在那细小的音韵中感触,即使到了极晚秋,只要以心灵触动,仍然可以感受到那微微的音响。”通常在这样的细小音韵中,一杯滚烫的热茶,一本心仪的书,窗前的灯影里,我在阅读,窗外的草丛里,秋虫们在吟唱。它们的话语和我心灵的声音汇合,那是无比美妙的体验。13.文章第三自然段引用诗经中的诗句,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概括。(3分) 14.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分不清哪是蟋蟀、蚂蚱、蝈蝈有的若大提琴,有的若竖琴,有的若风笛,仿佛一场绝妙的交响曲,此起彼伏响个不停。 15.秋虫的鸣叫是“谱在大自然里的音符”,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去聆听?(3分) 第三部分(30分)六、名著阅读(30分)16下面对名著内容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名人传的作者是19世纪上半叶法国的人道主义作家罗曼罗兰。b“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圆睛亮似灯。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身披一领鹅黄氅,腰束双攒露白藤。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描写的是西游记中的白骨精。c朝花夕拾最初在莽原发表时,题为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性散文集,共10篇,是一部蕴含着“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的作品。d童年中对阿廖沙影响最大的人是外祖母,她经常给阿廖沙讲一些怜悯弱者、歌颂光明的民间故事。17填空。(4分)冰心在印度诗人 飞鸟集的影响下,写了一些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的小诗,并将其收集在繁星春水里。在西方,有一部小说,卢梭曾建议每个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应该读读它。小说主人公是一位孤独而顽强的冒险者,这部小说的名称是 。“汤姆的姨妈罚汤姆干一件事,汤姆却把这件事当做快乐游戏引诱小朋友为他干,并交换得到了许多小朋友的苹果、风筝、铜门把手、石头弹子、鞭炮、小铁兵、刀把”,这件事指的是 。他是一个“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的上等车夫,为了争取起码的生存权利而奋斗、挣扎,最终走上了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这部作品叫 。18取经路上许多妖怪都凭着手中的宝物为所欲为,请把下列妖精和他们的宝物连起来。(4分)金角、银角大王丈八火尖枪铁扇公主红葫芦独角兕大王芭蕉扇红孩儿金刚琢19简答题。(6分)小说格列佛游记好几次提到中国,请简要列举相关内容。(3分) 你知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题目的含义吗?(3分) 20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13分)当时林冲便拿了花枪,却待开门来救火,只听得外面有人说将话来。林冲就伏门边听时,是三个人脚步响,直奔庙里来,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推也推不开。三人在庙檐下立地看火,数内一个道:“这条计好么?”一个应道:“端的亏管营、差拨两位用心!回到京师,禀过太尉,都保你二位做大官。这番张教头没的推故了!” 一个道:“林冲今番直吃我们对付了!高衙内这病必然好了!”又一个道:“张教头那厮,三回五次托人情去说你的女婿没了,张教头越不肯应承,因此衙内病患看看重了。太尉特使俺两个央浼二位干这件事,不想而今完备了!”又一个道:“小人直爬入墙里去,四下草堆上,点了十来个火把,待走那里去!”那一个道:“这早晚烧个八分过了。”又听得一个道:“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又一个道:“我们回城里去罢。”一个道:“再看一看,拾得他一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也能会干事。”横线上说的“这条计”是指什么计?它“好”在什么地方?(4分) 这段文字主要用了哪两种描写方法?从情节上看,这段描写对林冲性格发展起到什么作用?(4分) 文中画线至的九处“一个”,分别指哪几个人?请分类归纳后,说说是凭什么判断出来的。从中可看出,水浒在写人方面有什么特点?(5分) 第四部分(60分)七、作文(60分)21题目:这也是一种 (幸福、美丽、成功、关爱)要求:请先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不限文体(诗歌除外)。字数在600-800之间。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参考答案:1、(1)l chung,(2)需:须;宣:喧2、c(轩然大波:比喻大的纠纷或乱子;风靡一时:形容一个事物在一个时期非常盛行;粉墨登场: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鳞次栉比:形容房屋和船只排列得很密、很整齐)3、(1)濯清涟而不妖 (2)赢得生前身后名(3)自缘身在最高层(4)蜡烛成灰泪始干 (5)红杏枝头春意闹 (6)风挚红旗冻不翻(7)入则无法拂士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2)语序不当,将“基本”调到“解决”前(4)缺宾语,“发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优良品质)(美德)5、(1).被正式命名为“细颗粒物”。(2)雾霾持续,多地遭遇严重污染。6、(1)“惊”字写出摆脱冬寒后新奇、惊讶的感受,“初”字含春亚过晚,花开太迟的遗憾、惋惜和不满之情。(2)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写到“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讲白雪几乎耐不住这春天姗姗来迟,竟纷纷扬扬,在庭前的树木间洒下一片飞花。“却嫌”,“故穿”把春雪刻画得美好,有灵性,写出作者看到美景后的感慨、高兴、欣喜之情。7、等同、一样;驱使;等到;平庸的才能8、(1)(千里马)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不显现;(2)这二匹马可谓负重但无怨言,体力充沛但不逞能,是善长远驰的良马啊9、(1)告诉人们善于识别人才,选拔人才,重视人才的道理;(2)可以、从正面答善于识别人才和正确使用人才的方法好处,也可从反面回答不善于识别和使用人才的坏处,可以谈如何选拔人才,也可以谈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