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1.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题西林壁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题”的意思是_。其中“_,_。”这两句诗说明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个道理。(2)论语是记录_和他弟子_的一部书,共_篇,是_经典之一。其中讲述学习方法的语录是“_”。2. 读诗饮湖上初晴后雨回答(1)将诗句补充完整。饮湖上初晴后雨_,_。_,_。(2)诗中描写了西湖上的_(3)写出下面词语在诗中的意思。潋滟:_亦:_奇:_相宜:_3. 读诗歌,回答问题。惠崇春江晓景宋 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1)请翻译整首诗。(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 为下面诗句划分朗读节奏。(1)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2)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5. 读诗歌游园不值,回答问题。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1)请翻译整首诗。(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解释划线的字。绿:_还:_(2)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3)本课中表达客居他乡,对家乡深切思念的两句诗是_,_。7. 课文内容精彩回放。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1)这首诗的作者是_,诗歌写的是惠崇的一幅描绘_的画,画面景物有动有静,静的景物有_,动的景物有_,诗人从这些景物感受到_。(2)这首诗第二句的意思是: _。(3)这首诗中写诗人的想象的是第_句。(4)从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_之情。8. 根据古诗题西林壁,回答问题(1)默写题西林壁题西林壁_,_。_,_。(2)此诗的作者是_代_。(3)题目中“题”的意思是 _。(4)古诗前两句的意思是_(5)此诗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诗句是_,作者说明了_。9. 读一读,连二连。白毛浮绿水_ 近听水无声山清对水秀_ 红掌拨清波天地分上下_ 柳绿对桃红百尺竿头_ 呼作白玉盘小时不识月_ 能开二月花解落三秋叶_ 种豆得豆种瓜得瓜_ 更进一步百尺竿头_ 呼作白玉盘10. 选择填空。(1)夏日绝句和出塞的作者分别是( )。(2)“欲饮琵琶马上催”中的“欲”意思是( )。 (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赞颂的是哪位英雄?( ) 11. 背一背,给诗句排序,再回答问题。 ( )鱼戏莲叶东 ()江南可采莲 ( )鱼戏莲叶西 ( )莲叶何田田 ( )鱼戏莲叶间 ( )鱼戏莲叶北 ( )鱼戏莲叶南(1)先给上面诗句排序,再说说下面哪幅图表现出了“莲叶何田田”的意思?( )(填序号) (2)读了这首古诗,我的眼前浮现出_景象。(填序号)人们捉鱼鱼儿嬉戏12. 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1)苟子用“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说明做事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与这句话说明的道理相同的名言警句还有老子说的“千里之行,_。”(2)这里的景色实在太美了,爸爸不由得吟诵出_副回文联:“地满红花红满地,_。(3)这六月的天,就像_。(填歇后语)(4)习近平总书记说,正是这种“_,_;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变革和开放精神,使中华文明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5)小飞爱耍手机、玩游戏,浪费了大好的学习时光,李老师语重心长地对他说:“_。”(填写珍惜时间的谚语、名言警句或古诗词)13. 根据情境提示写句子。(1)小儿垂钓中“路人借问遥招手”的原因是:_。(填诗句)(2)苹苹学习很努力,老师经常鼓励她说:“欲穷千里目,_。”(3)俗话说得好:“十年树木,_。培养一个人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4)“不以规矩,_”这句话告诉我们应该遵守规则。14. 按原文填空。(1)人非生而知之者,_(2)_,观千剑而后识器。(3)_,种德者必养其心。(4)至今不会天中事,_。(5)只有那些勇敢镇定的人,_,_。(6)日初出大如车盖,_,_。15. 名言诗句我会用。(填序号)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1.老师告诉我们,取得了一点点成绩,不应该骄傲,而应该“_”。2.爸爸希望我珍惜时间,常对我说:“_。”3.吃饭时,看着碗中那白白的米饭,我想起了“_”这两句诗。4.“_”的意思是说人多力量大。5.“_”,要想实现目标,就要从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16. 书法秀。默写李贺马诗中你最喜爱的一句诗。17. 古诗名言积累。(1)莫等闲,_(2)最喜小儿亡赖,_(3)天行健,_(4)路曼曼其修远兮,_(5)_,不脱蓑衣卧月明。18. 补一补,再排排顺序。入_万竿斜。解落_秋叶,过江千尺浪,能_花。排序:_19. 背一背,填一填。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_,扇啊扇哪,_。20. 有感情地朗读绝句,然后再回答问题。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1)诗中描写色彩的词有:_(2)诗中描写动作的词有:_(3)诗中表示数量的词有:_(4)这首诗描写了怎样一种景色?表达诗人什么感情?21. 释划线词的意思,再解释整句的意思。(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但使:_教:_ _ (2)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沙场:_22. 下列不是描写秋天的古诗句是( )A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B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C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D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23. 祖国的名山大川留下了许多诗人的足迹,下面的诗句分别描写的是哪里的风光呢?请写出地名。例: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天门山)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_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_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_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_24.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注释】半轮秋:谓秋夜的上弦月形似半个车轮。影:月光的影子。下:顺流而下。(1).“影入平羌江水流”中的“影”指的是( )。(2).从诗中可看出,诗人远游的季节是在_,交通工具是_。(3).诗中连用五个地名,请写出这五个地名,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读了这首诗,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5. 根据七律长征默写填空。(1)五岭逶迤腾细浪,_。(2)这首诗的颈联是_,_。(3)强化主题、升华主旨的句子是_,_。26. 补全诗(词)句,并解释划线词语。(1)_归浣女 , _。 _歇 , 王孙 _。浣女:_歇:_王孙:_(2)_乌啼_,_对愁眠。啼:_眠:_(3)风一更 , _,聒碎_,_。更:_聒:_27. 根据课文登鹳雀楼内容,完成练习。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1)前两句是诗人所_ ,短语的十个字,今天读来,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景。(2)后两句是诗人所_ ,要想看到最远方,就要_,是千古传诵的名句28. 读七律长征,回答文后问题。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1)解释下列词语。等闲_逶迤_磅礴_云崖_(2)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3)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4)这首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属于_诗;从体裁的角度看,属于_诗。(5)这首诗表现了红军战士_。29.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1)补充古诗。_莺飞_,拂堤_醉春烟。_,忙趁_放纸鸢。(2)这首诗是_代诗人高鼎写的_。诗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招聘考试真题2024
- 钢带考试题及答案
- 现代金融基础习题(附答案)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岗前三级培训考核试题(附答案)
- 非高危行业安全员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版公共设施维护与维修合同模板
- 2025拆旧房屋拆除工程拆除作业拆除物运输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房产开发公司员工劳动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平面广告设计制作及版权授权合同
- 2025版滩涂地海上风电土地承包使用合同
- 建筑工程项目咨询报告范文
- DB37-T 5155-202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2024版酷家乐课件
- 税务停业申请书
- 班组长一日工作培训
- 2025年春季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育记录
- 早期生产遏制-GP-12-加严控制-Reinforce-Control
- 劳保用品的使用和管理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完整》教案
- 7s管理工作汇报
- 微波集成电路 课件全套 谢小强 第1-6章 绪论 -微波单片集成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