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灌云县龙苴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十九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第1学时》导学案(无答案).doc_第1页
江苏省连云港灌云县龙苴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十九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第1学时》导学案(无答案).doc_第2页
江苏省连云港灌云县龙苴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十九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第1学时》导学案(无答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内容 十九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第1学时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掌握议论文的一般论证结构。 2、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感受作者的求异思维。3、认识创造性思维在实际生活中的重大意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重难点认识创造性思维在实际生活中的重大意义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导 学 过 程自主空间一、课前先学:(一)自由朗读课文两遍以上,借助工具书解决文中的生字词。1、给加粗字注音。 对称( ) 汲取( ) 根深蒂固( ) 模式( ) 渊博( ) 孜孜不倦(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根据蒂固: (2)孜孜不倦: (3)持之以恒: (4)锲而不舍: 3、把自己在读课文时发现的重点字词或自己认为精彩的语句写下来。重点字词:精彩语句:4、回顾议论文的相关知识,并写出你已经掌握的议论文的学习方法。5、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并按议论文的一般结构理清思路。(二)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除了中心论点,本文还提出了哪些观点?(试着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三)读了本文,你最大的疑惑是什么?你能设计出2-3个有价值的问题吗?二、课堂探究:(一)快速阅读课文,反馈议论文的相关知识 议论文的三要素: 议论文的结构: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二)小组交流讨论,试着回答下面的问题。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证明论点的? (2)形成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哪些要素?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的?(结合课文内容简要概括;先了解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再找出相关的段落。) (3)这种创造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 (4)交流展示: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呢?(结合文本并联系自己的实际来谈一谈。)(三)学习小结说一说,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四)拓展延伸1、链接生活你在半夜突然听到邻居家小孩的啼哭声,你认为小孩啼哭的可能性有哪几种?2、实践探索“自古英才出少年”,司马光少时,与一群孩童一起玩球,球掉进了一个树洞中,洞很深。儿童们束手无策,司马光灵机一动,叫儿童们端来一盆盆水,水流进洞中,球终于浮了出来。(认真地思考一下,也可以和同学进行商讨,一定会想出很多的方法。)(1)如果洞底是砂地,灌水法行不行?(2)如果洞底恰好与人家的建筑相通,你认为最经济的办法是什么?三、达标检测:1、给加点字注音。汲取()根深蒂固()孜孜不倦()锲而不舍()2、根据释义写出相应的成语。(1)形容事情容易做,不用费力。()(2)一件事都没有做成功,形容事业上毫无成就。()(3)实行起来有成效。多指方法或措施被实践证明生效。()(4)不用说就可以明白。()3、本文从四个图形引出“ ”的观点。然后层层推进,引申出“ ”,以及需要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最后得出结论: 。4、本文为了论证“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列举了两个事例:一是 ;二是 。5、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正如罗迦费因格所说的“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还记得吗?请把你从这个故事中提炼出来的观点写在下面。(至少两个)学习反思:知识链接:(一)作者简介罗迦费因格:年生,当代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是“创意思考顾问公司”的创立人与总裁。“唯一真正快乐的人们是儿童和富有创造性的那一部分人”是他的名言。他之前写作过两本创意思考的书籍:当头棒喝、踢醒沉睡之星和议论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并推出广受欢迎的创意大惊奇卡片书。(二)拓展阅读玩出来的发明任何一项创造与发明都离不开创造灵感。而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玩耍,在发明者看来,却有许多无价的瑰宝,创造的火花。1821年的一天,德国有个农家女孩拿着妈妈的木梳在家门口玩耍,玩腻了,她想出个新花样:找来两张纸片,一上一下贴在木梳上,把它放在嘴边,谁知竟“呜哩呜哩”吹出声了。恰巧一个叫希希曼的音乐家路过并被这奇妙的声音吸引住了,他仔细观看了小女孩的“杰作”,回家后,综合女孩的木梳、中国古笛和罗马笛的发音原理,制成了第一把口琴。无独有偶,听诊器的发明,也来自儿童玩耍的启示。一天,法国医生雷内克到一位患心脏病的贵妇人家去诊病。由于病人过于去肥胖,传统的叩诊法无法测得准确,又不便直接用耳朵贴在患者胸部听诊,医生十分为难。回家路上,他看到一群孩子在一棵圆木的一头用针乱划,而另一群孩子把耳朵贴在圆木另一头,出于好奇,他凑上去,竟听到了圆木那端清晰的声音。这件事启发了雷内克,不久,听诊器问世了。发明隐形眼镜的比斯特却得益于儿子的过失。一天,他正聚精会神地读报,突然,鼻梁上的眼镜被调皮的小皮特打落在地。比斯特正待发作,可皮特却拾起碎镜片,贴在眼前大叫起来。比斯特拿过镜片,果然看到了地上爬行的蚂蚁。这时,他忽然灵机一动:碎镜片脱离镜架还能看见东西,如果把它装在眼球上,不是更方便吗?就这样,隐形眼镜诞生了。17世纪初,荷兰一个小镇上的眼镜店里,主人叫利贝斯海,有三个孩子。家里穷,孩子没有钱买玩具。一天,最小的孩子一手拿一块近视眼镜片,另一手拿一块老花眼镜片,一前一后,重叠起来往外看,忽然看见了很远很远的教堂,连窗子的木格都看得很清楚。他惊奇得不得了。他脱开镜片用肉眼看教堂,却很模糊。三个孩子都被这新奇的东西迷住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